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代四大名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代四大名醫我國古代的四大名醫分別是李時珍扁鵲華佗張仲景。李時珍是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扁鵲是春秋戰國時期名醫;華佗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

扁鵲

提起扁鵲,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神醫。扁鵲,原名秦緩,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扁鵲是中國古代五大醫學家之首,著有《扁鵲內經》和《扁鵲外經》。現在的四診法也是扁鵲創造出來的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越人,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渤海郡鄚(今河北滄州市任丘市)人。

扁鵲曾居住在中丘(內丘)蓬鵲山蓬山、鵲山的通稱)九仙洞(又名秦越人洞,唐代於鵠詩《秦越人洞中詠》有記),從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飲以山巔「上池」(石盆)之水,修得高超醫術。初醫治好趙簡子五日不醒之症,趙簡子賜其蓬鵲山田四萬畝於扁鵲,得到食邑之地。巧因蓬鵲山之首,扁鵲洞府上面,有翩翩欲飛天然石鵲和靜觀天下神奇石人形象,趙人視秦越人為吉祥喜鵲一般,而尊稱其為 「扁鵲」,即「在趙者名扁鵲」。後扁鵲游醫虢國,巧醫虢太子「屍厥症」,使之起死回生。虢太子感恩棄國來到蓬鵲山太子岩,從醫扁鵲游,採藥於是山。扁鵲在咸陽遭秦太醫李醯妒忌殺害,蓬鵲山趙人不遠千里,從咸陽抱回其頭顱,葬在山下,將焦子村和郎家莊合二為一改叫「神頭村」, 自此,建廟立祠,世代奉祀。[1]

遇害經過

秦武王與武士們舉行舉鼎比賽,不覺傷了腰部、疼痛難忍,吃了太醫李醯(音西)的藥,也不見好轉,並且更加嚴重。有人將神醫扁鵲已來到秦國的事告訴了武王,武王傳令扁鵲入宮。扁鵲看了武王的神態,按了按他的脈搏,用力在他的腰間推拿了幾下,又讓武王自己活動幾下,武王立刻感覺好了許多。接着又給武王服了一劑湯藥,其病狀就完全消失。武王大喜,想封扁鵲為太醫令。李醯知道後,擔心扁鵲日後超過他,便在武王面前極力阻撓,稱扁鵲不過是「草莽游醫」,武王半信半疑,但沒有打消重用扁鵲的念頭。

李醯決定除掉扁鵲這個心腹之患,派了兩個刺客,想刺殺扁鵲,卻被扁鵲的弟子發覺,暫時躲過一劫。扁鵲只得離開秦國,他們沿着[[[驪山]]北面的小路走,李醯派殺手扮成獵戶的樣子,半路上劫殺了扁鵲。

華佗

華佗大約出生在東漢末年,華佗從小便專研醫術,他是歷史上的一位名醫,不管什麼疑難雜症,他都能藥到病除。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他創製的「五禽戲」也是我國傳統的健身方法,不僅如此,他還給關羽,曹操等三國名將治病,名聲遠揚

早年經歷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據考證,他約生於漢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三國著名醫學家。少時曾在外遊學,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行醫足跡遍及安徽、山東、河南、江蘇等地。華佗一生行醫各地,聲譽頗著,在醫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對外科尤為擅長。後因不服曹操徵召被殺,所著醫書已佚。今亳州市有「華佗庵」等遺蹟。 [2]

行醫歷程

在華佗多年的醫療實踐中,非常善於區分不同病情和臟腑病位,對症施治。一日,有軍吏二人,俱身熱頭痛,症狀相同,但華佗的處方,卻大不一樣,一用發汗藥,一用瀉下藥,二人頗感奇怪,但服藥後均告痊癒。原來華佗診視後,已知一為表證,用發汗法可解;一為里熱證,非瀉下難於為治。

華先生治府吏倪尋,頭痛身熱,則下之,以其外實也。治李延頭痛身熱,則汗之,以其內實也。蓋得外實忌表、內實忌下之秘也。又按內實則濕火上沖,猶地氣之郁,正待四散也。外實則積垢中留,猶山閒之水,正待下行也。其患頭痛身熱同,而治法異者,雖得之仙秘,實本天地之道也。余屢試之,果屢見效。 又有督郵頓某,就醫後自覺病已痊癒,但華佗經切脈卻告誡說:「君疾雖愈,但元氣未復,當靜養以待完全康復,切忌房事,不然,將有性命之慮。」其時,頓妻聞知夫病已經痊癒,便從百里外趕來看望。當夜,頓某未能慎戒房事,三日後果病發身亡。另一患者徐某,因病臥床,華佗前往探視,徐說:「自昨天請醫針刺胃管後,便咳嗽不止,心煩而不得安臥。」華佗診察後,說:「誤矣,針刺未及胃管,誤中肝臟,若日後飲食漸少,五日後恐不測。」後果如所言而亡。 華佗曾經替廣陵太守陳登治病,當時陳登面色赤紅心情煩躁,有下屬說華佗在這個地方,後來他就命人去請華佗,為他診治,華佗先請他準備了十幾個臉盆,然後為他診治結果陳登吐出了幾十盆的紅頭的蟲子,為他開了藥,說陳登是吃魚得的這個病,告訴他這個病三年後還會復發,到時候再向他要這種藥,這個病就可以根治了,並且臨走告訴了華佗家的地址,那年陳登36歲,結果陳登果然三年後舊病復發,並派人依照地址尋找,可是華佗的藥童告訴陳登的使者說華佗上山採藥還沒回來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能回來,結果陳登去世的。[3] 在周泰受重傷時,華佗醫好他,所以後來有人向曹操推薦華佗時就說:「江東醫周泰者乎?」

黃疸病流傳較廣時,華佗花了三年時間對茵陳蒿的藥效作了反覆試驗,決定用春三月的茵陳蒿嫩葉施治,救治了許多病人。民間因此而流傳一首歌謠:「三月茵陳四月蒿,傳於後世切記牢,三月茵陳能治病,五月六月當柴燒」。華佗還以溫湯熱敷,治療蠍子螫痛,用青苔煉膏,治療馬蜂螫後的腫痛;用蒜畝大酢治蟲病;用紫蘇治食魚蟹中毒;用白前治咳嗽;用黃精補虛勞。如此等等,既簡便易行,又收效神速。

府中官吏倪尋、李延同時來就診,都是頭痛發燒,病痛的症狀正相同。華佗卻說:「倪尋應該把病邪瀉下來,李延應當發汗驅病。」有人對這兩種不同療法提出疑問。華佗回答說:「倪尋是外實症,李延是內實症,所以治療他們也應當用不同的方法。」說完,馬上分別給兩人服藥,等第二天一早兩人一同病好起來了。

死因之謎

華佗以醫術為業,心中常感懊悔(中國封建社會中醫生屬於「方技」,被視為「賤業」)。後來曹操親自處理國事,得病(頭風)沉重,讓華佗專門為他治療。華佗說:「這病在短期之內很難治好,即便是長期治療也只能延長壽命。」華佗因為離開家太久想回去,於是說:」收到一封家書,暫時回去一趟。「到家之後,就說妻子病了,多次請求延長假期而不返。之後曹操三番五次寫信讓華佗回來,又下詔令郡縣徵發遣送,華佗自持有才能,厭惡為人役使以求食,仍然不上路。曹操很生氣,便派人去查看;如果他妻子真的病了,便賜小豆四千升,放寬假期期限;如果欺騙,就逮捕押送。結果華佗撒謊,於是用傳車把華佗遞解交付許昌監獄,經審訊驗實,華佗供認服罪(漢律:1.欺君之罪;2.不從征罪)。荀彧曹操求情說:「華佗的醫術確實高明,關係着人的生命,應該包涵寬容他。」曹操說:「不用擔憂,天下就沒有這種無能鼠輩嗎?」終於把華佗在獄中拷問致死。華佗臨死前,拿出一卷醫書給獄吏,說:「這書可以用來救活人。」獄吏害怕觸犯法律不敢接受,華佗只好忍痛,討取火來把書燒掉了。

其中一個說法是:《三國演義》中曹操讓曾經為周泰療傷的名醫華佗來給他治療多年的頭痛,但華佗認為曹操的病因需要劈開頭顱,加以麻沸散麻醉,動大手術,多疑的曹操認為華佗想趁機殺害他,便以刺殺的罪行將華佗關押拷打致死。[4]

李時珍

李時珍是我國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最大的成就莫過於寫了「本草綱目」,這部書被譽為「東方醫藥巨典」。李時珍出身於醫藥世家,23歲隨其父學醫,刻苦專研,為了解草藥的特性,嘗遍百草,後人將他稱為「藥聖」。李時珍為了自己心愛的醫術,放棄了達官顯貴的生活,終學有所成

人物生平

隨父學醫

李時珍,明武宗正德十三年農曆五月二十六日(1518年7月3日)生於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

其祖父是草藥醫生,父親李言聞是當時名醫,曾任太醫院例目。當時民間醫生地位低下,生活艱苦,其父不願李時珍再學醫藥。李時珍14歲時隨父到黃州府應試,中秀才而歸,李時珍出身於醫生世家,自幼熱愛醫學,並不熱衷於科舉,其後曾三次赴武昌應試,均不第,故決心棄儒學醫,鑽研醫學。23歲隨其父學醫,醫名日盛。[5]

為太醫

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李時珍33歲時,因治好了富順王朱厚焜兒子的病而醫名大顯,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襝聘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李時珍又被推薦到太醫院工作。授「太醫院判」職務。三年後,又被推薦上京任太醫院判。任職一年,便辭職回鄉。 關於李時珍這一段在太醫院工作的經歷,史學界有諸多爭論,有人認為李時珍曾出任太醫院院判(正六品),但也有人認為他只是擔當御醫(正八品)。無論其職位高低,李時珍被薦於朝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太醫院的工作經歷,有可能給他的一生帶來了重大影響,為編寫《本草綱目》打下基礎。這期間,李時珍積極地從事藥物研究工作,經常出入於太醫院的藥房及御藥庫,認真仔細地比較、鑑別各地的藥材,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同時還有機會飽覽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豐富典籍,包括《本草品匯精要》。與此同時從宮廷中獲得了當時有關民間的大量本草相關信息,並看到了許多平時難以見到的藥物標本,開闊了眼界,豐富知識。 [

東璧堂行醫

東璧堂是李時珍於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從太醫院還鄉後創立的堂號,辭官返鄉後坐堂行醫,致力於對藥物的考察研究,在此期間,以自己的字——東璧為堂號,創立了東璧堂。

潛心著述

李時珍在數十年行醫以及閱讀古典醫籍的過程中,發現古代本草書中存在着不少錯誤,決心重新編纂一部本草書籍。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時珍着手開始編寫《本草綱目》,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參考了800多部書籍,其間,從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多次離家外出考察,足跡遍及湖廣、江西、直隸許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許多疑難問題。

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最使李時珍頭痛的就是由於藥名混雜,往往弄不清藥物的形狀和生長的情況。過去的本草書,雖然作了反覆的解釋,但是由於有些作者沒有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而是在書本上抄來抄去,所以越解釋越糊塗,而且矛盾百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藥物遠志,南北朝著名醫藥學家陶弘景說它是小草,象麻黃,但顏色青,開白花,宋代馬志卻認為它象大青,並責備陶弘景根本不認識遠志。又如狗脊一藥,有的說它象萆薢,有的說它象拔葜,有的又說它象貫眾,說法很不一致。在他父親的啟示下,李時珍認識到,「讀萬卷書」固然需要,但「行萬里路」更不可少。於是,他既「搜羅百氏」,又「採訪四方」,深入實際進行調查。 經過27年的長期努力,於明神宗萬曆六年(1578年)完成《本草綱目》初稿,時年61歲。以後又經過10年三次修改,前後共計40年。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去世 。萬曆二十五年(1596年),也就是李時珍逝世後的第三年,《本草綱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6]

張仲景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7] 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中醫「方祖」張仲景(生卒年月不可確考)

東漢末醫學家.名機,誕生於河南南陽縣著《傷寒雜病論》是我國第一部臨床治療學方面的巨著,經後人整理成《傷寒論》、《金匱要略》兩書。分論外感熱病和內科雜病。所倡六經分證和治原則成為指導後世醫家臨閒寶踐的基本準繩。

著作

1、《傷寒雜病論》 (已經失傳,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書中全面闡述了中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是我國最早的理論聯繫實際的臨床診療專書 [8] 。 2、《傷寒論》,晉代太醫王叔和根據自己搜尋到《傷寒雜病論》的傷寒部分的軼文整理而成。

3、《金匱要略》,宋代王洙、林億、孫奇等人在偶然的機會發現《傷寒雜病論》殘簡,將關於雜病的部分整理成冊,更名為《金匱要略》刊行於世。

張仲景的著述除《傷寒雜病論》外,還有《辨傷寒》十卷、《評病藥方》一卷、《療婦人方》二卷、《五藏論》一卷、《口齒論》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然而僅此一部《傷寒雜病論》的傑出貢獻,也足以使張仲景成為海內外景仰的世界醫學偉人。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