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梁簽判潁州西湖十三題·去思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和梁簽判潁州西湖十三題·去思堂》,北宋傑出的天文學家、天文機械製造家、藥物學家蘇頌的作品。
蘇頌在天文儀器、本草醫藥、機械圖紙、星圖繪製方面,都能站在時代的前列,這有諸多原因。例如他善於集中群眾的智慧,組織集體攻關;善於發現人才,並大膽地提拔任用人才;勤於實驗,設計多種方案,反覆進行實驗;勇於實踐,大膽地進行全國性藥物普查;尊重科學,實事求是,一時研究不通的問題,寧可存疑,決不附會。而最重要的一條莫過於他在科學上以全面掌握前人的科學成就為基礎的開拓進取和創新的精神[1]。
“ |
丞相臨人以惠和,三年鄉校起弦歌。 至今旌旆曾游處,猶道當時樂事多。 |
” |
— [北宋]蘇頌 |
博學多聞
宗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十九歲的蘇頌參加省試。試題是《斗為天之喉舌賦》,主考官是宰相盛度,盛度對蘇頌的學識十分讚賞,並將其試卷列為上等之作。可是,蘇頌的聞字四聲用錯,被覆核試卷的考官查出,蘇頌故未被錄取。事後,盛度對蘇頌的父親蘇紳說:「賢郎已高中,而點檢試卷者謂以聲聞(去聲)為聞(平聲),為不合格,競因一字之差未能中第,真乃憾事。」蘇紳聽後,唏噓良久。可蘇頌並未因此事而心灰意冷,他認為考官的做法是非常正確的,對待學術就必須要嚴格要求,即使是一字之差也要認真對待。
蘇頌從失誤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決心勵志自強,以不斷增長才幹。從那以後,他便奮起學習音韻之學,由於他的孜孜不倦,在古代訓詁學中竟然開創了許多新的見解,以致蘇頌成為了宋代最博學的人之一。如在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朝廷進行科舉[2]考試,有一個叫暨陶的人,因呼叫考生名字的考官對「暨」字的讀音不準確,竟然沒人答應。神宗環顧左右,只見群臣面面相覷,都不知所以然。無奈之下,神宗就詢問當時也身為考官的蘇頌,蘇頌說「暨」字的讀音錯了,然後給出正確的讀法,按蘇頌的讀音呼叫,暨陶果然出列。神宗很是讚嘆,蘇頌就順便講解了暨姓古代有何名人,生在何地,有何歷史淵源等等,滿朝無不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