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道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水道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水道穴的位置:位於人體下腹部,肚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中醫認為刺激水道穴有治療小腹脹滿、疝氣、小便不利、痛經等。
穴位含義
胃經經水在此循經下流。
水道,即水液通行的道路。本穴物質為大巨穴傳來的地部經水,經水由本穴循胃經向下部經脈傳輸,本穴為胃經水液通行的道路,故名水道。
概況
【取穴】:位於下腹部,當臍中下3寸,距前正中線2寸。布有肋下神經分支,外側為腹壁下動、靜脈。仰臥位,在天樞穴直下3寸,關元穴(任脈)旁開2寸處取穴。
【附註】:胃經經穴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運行規律】循胃經下傳歸來穴。
【功能作用】傳輸胃經的地部經水。
作用功效
【功效應用】:利水消腫、調經止痛、痛經活絡、利尿通淋
【主治病症】:小腹脹滿,腹痛,月經不調,痛經,子宮下垂,卵巢炎,盆腔炎,不孕,小便不利,小腹脹痛,遺尿,便秘,二便不通,疝氣偏墜,腰背強急,胞中瘕,子門寒,腎炎,膀胱炎,睾丸炎,尿瀦留,水腫,尿道炎,小兒睾丸鞘膜積液,腹水,脊髓炎,脫肛等。
【配伍應用】:
水道穴配三陰交穴、中極穴緩解治療痛經;
水道穴配三焦俞穴、關元俞穴,可以緩解治療尿痛、尿急;
水道穴配筋縮穴,具有通經活絡的功效,主要緩解治療脊強。
穴位療法
寒則點刺出血或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針灸】直刺1-1.5寸
【艾灸】:用艾條溫和灸10分鐘,一天一次,可治療小腹脹痛、脹滿不適等病症。艾條灸5-15分鐘,艾炷灸3-7壯。
【按摩】用中間三脂按揉水道穴1~3分鐘,可以治療痛經、不孕等婦科疾病用拇指指腹點按1~3分鐘,長期按摩,可改善小便不利、痛經等[1]。
視頻
焦守廷上傳足陽明胃經《水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