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香港粵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港式粤语)
前往: 導覽搜尋

香港粵語英語:Hong Kong Cantonese)亦稱港式粵語、港式廣東話、香港話,為流通於香港社會的粵語,香港人一般慣稱為「廣東話」或「中文」。香港粵語源於廣州,故與西關口音廣州話互通,不過與粵語其他分支則有較大分別。隨着各地交流頻密,香港粵語中之部分詞彙被借用至其他粵語使用地區,包括回流廣州,互相影響。香港粵語以廣州話為基礎,加入英式英語,結合香港自身日常文化而成;其特色是加入及融合了不少英式英語及其他外來詞,亦有香港特色的口語、詞彙、俚語、俗語及粗口,以及各行各業術語等。

根據2001年到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廣州話為香港的壓倒性通用語言,89.5%人以此為常用語言,次位為英語,占3.4%,使用者多為香港華人以外的族群;第四位的福建話(閩南話)為1.1%;第五位、第六位及第八位分別為客家話潮州話上海話分別為0.9%、0.7%、0.3%;普通話為1.4%,由第六位升至第三位[1];第七位的他加祿語和第九位印尼語多為外籍傭工使用。

歷史

香港開埠前,原居民有四大民系,分別為廣府圍頭人、水上蜑家人、客家人、福佬人,各族群皆有自己的語言(即圍頭話、蜑家話、客家話、鶴佬話),其中圍頭話和蜑家話亦是粵語分支,香港一詞的英語譯名「Hongkong」就是取自蜑家話發音。

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開埠後,廣州人、四邑人、東莞人、潮州人、閩人等陸續入境,各自有不同的語言,如廣州話、四邑話及閩南話等。到清朝末年,土客械鬥,大批廣州以及江門平民湧進香港,使粵語(如四邑話)人口增加。香港本為小漁港,早期到港的人口大多數為苦力以及建築工人,亦有商人,加上廣州離香港最近而人口最密集,香港的工人商人亦大多為廣府人。不少廣府人在香港以及廣州之間打工,香港市區和省城廣州來往頻繁,廣府人是香港最大的群體,此外亦有不少其他族群,族群之間很少溝通,但部分或以官話或簡單英語溝通。此情況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已經基本定型。因此在香港市區,廣州話一直是市民的主要語言,成為商業領域和公共領域的交際語。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人口約50萬,當時香港社會上流通多種方言,包括廣州話、客家話(非本地客家人)、閩南話、閩東話、四邑話、潮州話及東莞話等;在新界則有圍頭話及客家話,以及水上人的閩南話和蜑家話[2]。由於1949年前香港的粵人與客家人混居,以錦田話為代表的香港粵語帶有濃重的粵客混雜口音。國共內戰後,大量人口湧入香港,此時期移民都是以來自廣東為主,另外亦有不少來自福建上海等省市,社會增添上海話、北方官話使用者;具經濟優勢的江浙難民,擴大了吳語對香港粵語的影響。

至1950年,香港人口上升至220萬,語言使用情況複雜,各族群都以自家族群的語言交流。之後,隨着大陸偷渡潮,香港人口以每10年100萬之速度大幅增長,當中多為廣東人。為方便溝通,香港在教育、廣播以及政府機構使用粵語廣州話。戰後出生一代絕大多數在粵語環境中成長,粵語成為香港華人慣用語言以及通用語

視頻

香港粵語 相關視頻

廣州粵語VS香港粵語
香港人聽不懂廣東話?兩者有什麼區別嗎?看完才恍然大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