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橘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青橘皮(中藥名)青皮 qingpi別名:青皮、青柑皮。(英文名)CitriReticulataePericarpium Viride。
中文學名、別 稱:青皮/四花青皮、個青皮、青皮子
界、門: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綱、目:雙子葉植物綱 /無患子目
科、屬:芸香科 /柑橘屬
種、橘
【藥用部位】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實的果皮。[1]
【植物形態】常綠小喬木或灌木,高3~4米。枝柔弱,有刺或無刺。單身複葉互生;葉柄長0.5~1.5毫米,有不明顯的葉翼,頂端有關節;葉片披針形或橢圓形,長4~11厘米,寬1.5~4厘米,先端漸尖,微凹,基部楔形,全緣或有不明顯的波狀鈍鋸齒,有半透明油腺點。花單生或數朵生於枝端或葉腋,有花梗;花萼杯狀,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長橢圓形,長1~1.5厘米,白色或帶淡紅色,向外反卷;雄蕊15~25枚,長短不一,花絲常3~5個連合,與柱頭等長或略長;雌蕊1,子房圓形,柱頭頭狀。柑果近圓形或扁圓形,橫徑4~7厘米,紅色、朱紅色、黃色或橙黃色;果皮薄而鬆寬易剝,瓤囊7~12瓣,容易分離。種子卵圓形,一端尖,白色,數粒至數十粒,或無,胚深綠色,子葉淡綠色。花期3~4月,果熟期10~12月。
【產地分布】栽培於丘陵、低山地帶、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在陝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台灣、雲南、貴州、四川等省區。
【採收加工】5~6月收集自落的幼果,曬乾,習稱「個青皮」;7~8月採收未成熟的果實,在果皮上縱剖成四瓣至基部,除盡瓤瓣,曬乾,習稱「四花青皮」。
【藥材性狀】四花青皮:果皮剖成4裂片,裂片長橢圓形,長4~6厘米,厚0.1~0.2厘米。外表面灰綠色或黑綠色,密生多數油室;內表面類白色或黃白色,粗糙,附黃白色或黃棕色小筋絡。質稍硬,易折斷,斷面外緣有油室1~2列。氣香,味苦、辛。個青皮:呈類球形,直徑0.5~2厘米。表面灰綠色或黑綠色,微粗糙,有細密凹下的油室,頂端有稍突起的柱基,基部有圓形果梗痕。質硬,斷面果皮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厚0.1~0.2厘米,外緣有油室1~2列。瓤囊8~10瓣,淡棕色。氣清香,味酸、苦、辛。
【功效與作用】疏肝破氣,消積化滯。屬理氣藥。
【臨床應用】用量3~10克,煎湯內服,或入丸、散。用治胸脅脹痛,疝氣疼痛,乳癖,乳癰,食積氣滯,脘腹脹痛。
【藥理研究】調整胃腸功能;祛痰平喘;利膽;保肝;抗休克;對心肌的興奮性、傳導性、收縮性和自律性均有正性作用。[2]
【化學成分】主要含橙皮苷、左旋辛弗林乙酸鹽、天冬氨酸、胱氨酸、亮氨酸、脯氨酸等。茶枝柑的乾燥成熟果皮含揮髮油3.541%,其中主要成分為檸檬烯。
【使用禁忌】氣虛者慎服。
【配伍藥方】
-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240克(酒炒),白芥子、蘇子各120克,龍膽草、當歸尾各90克。共為末。每早晚各服9克,韭菜煎湯調下。(《本草匯言》《方脈正宗》)
- 治因久積憂鬱,乳房內有核如指頭,不痛不癢,五七年成癰,名乳癌:青皮12克。水一盞半,煎一盞,徐徐服之,日一服,或用酒服。(《綱目》引《丹溪方》)
- 治乳癰初發:青皮(去瓤)、穿山甲(炒)、白芷、甘草、貝母各2.4克。上為細末。溫酒調服。(《瘍科選粹》青皮散)
- 治疝氣:青皮(炒黃色)、小茴香(炒黃)。上為末,空心酒調服。(《眾妙仙方》偏氣方)
- 治心胃久痛不愈,得飲食米湯即痛極者:青皮15克,玄胡索(俱醋拌炒)9克,甘草3克,大棗三個。水煎服。(《本草匯言》引《方脈正宗》)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治胸膈氣逆,脅痛,小腹疝氣,消乳腫,疏肝膽,瀉肺氣。 [3]
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