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足太阴脾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Yrl015讨论 | 贡献2021年3月9日 (二) 20:02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1.jpg
[https:// https://www.toutiao.com/a6739291840714899975/ 足太阴脾经之圗 原图连结]
原文名称 足太陰脾經
体裁黄帝内经
主题 十二经脉之一


足太阴脾经,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脾经。本经穴位主治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本经脉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循行原文: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经络循行:

该经自足大趾的内侧端(隐白)起始,经核骨(第一跖趾关节)后面,向上到达内踝骨的前边(商丘),在三阴交穴处与足厥阴、足少阴两经交会,再沿胫骨内缘,向上交叉浅出足厥阴肝经的前边,经过膝关节,沿大腿内侧前边,进入腹腔,入属脾脏,联络胃腑,再向上贯穿膈肌,挟食道两旁,连系舌根,散布舌下。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通过膈肌,流注心中。脉气由此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足太阴脾经主治:

胃脘痛、腹胀、呕吐嗳气、便溏、黄疸。身体沉重无力、舌根强痛、膝股部内侧肿胀、厥冷等病证。 脾经失调主要与运化功能失调有关。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起著重要的作用。若脾经出现问题,会出现腹胀、便溏、下痢、胃脘痛、嗳气、身重无力等。此外,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等均显示脾经失调。

病机分析:

脾经之脉连干舌本,病则舌本强痛;脾病及胃,胃气上道则呕;气机阻滞,则胃脘痛;健运失职,升降失司洲腹胀善噫;湿困脾土则身重乏力,活动不利;脾脉起于足(足母)趾上行膝股内廉,经气不利,则股膝内肿胀厥冷,足大趾麻木,活动欠佳;脾与胃相表里,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测食不下,烦心;脾虚水湿内停,传化失司,则大便溏薄或泄泻;水湿泛滥则水肿;脾虚水湿影响肝胆,肝失疏泄,胆汁横溢,则黄疸。

本经脉腧穴有:

隐白穴大都穴太白穴公孙穴商丘穴三阴交穴漏谷穴地机穴阴陵泉穴血海穴箕门穴冲门穴府舍穴腹结穴大横穴腹哀穴食窦穴天溪穴胸乡穴周荣穴大包穴,共21穴,左右合42穴。

经穴歌:

二十一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指头。
大都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
漏谷地机阴陵穴,血海箕门冲门开。
府舍腹结大横排,腹哀食窦连天溪。
胸乡周荣大包随。

脾经五腧穴歌:

隐白云中一老僧,大都离俗少人憎,
几回太白商丘过,汲饮阴陵泉几升。[1]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
①含义:脾气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输送到全身的作用。
②过程:运化水谷的过程:“中央土以灌四傍”,通过经脉和三焦的通路,将水谷之精输送到心肺肝肾四脏;运化水液的过程:“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及肺气宣降以行水。
③意义: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四季脾旺不受邪”。

(2)主统血:
①含义:脾气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
②机理: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
③意义:虚气出血的治疗。

脾的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①主升清;②升举内脏。
(2)喜燥恶湿:①脾气与湿的关系;②脾气下陷的病机分析。

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
(2)脾在窍为口。
(3)脾在志为思。
(4)脾在液为涎。
(5)脾气通于长夏,脾主四时。

脾经失调主要与运化功能失调有关。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起著重要的作用。若脾经出现问题,会出现腹胀、便溏、下痢、胃脘痛、嗳气、身重无力等。此外,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等均显示脾经失调。
人体非常强调脾胃的重要性,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有时候很难补,先天不足后天补,就是通过补后天之本来调理全身。 脾经疏通了之后,就会吃东西香,胃口好,消化吸收好,运化水湿好,精神好,加强后天之本。 脾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位于人体中焦,心肺居其上,肝肾居其下。所以人体气机升降运动,皆以脾为其枢纽。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心阳下降,肾阴升腾,也以脾为升降之枢。五脏之精,悉运于脾,脾旺才能清气上升布散。肝气升于左,肺气降于右;肺气通调水道,肾之气化蒸腾,无不以脾为枢纽。故脾胃互相配合,升降协调,则使气血水津布散通利,气机升降得宜,生发之机旺盛。若脾虚气弱,枢机不利,则种种病变莫不由之而生。对此种病变,总以调整脾胃,转动枢机为要。就是说脾胃不但管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对全身气机的调畅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参考来源

  1. [ https://www.toutiao.com/a6430227320576934146/ 中医骨科笔记2017-06-23 ], 今日头条,2021-03-06
  2. [ https:// https://www.toutiao.com/a6725245127809303044/ 中医科林博士2019-08-15 ], 今日头条,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