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薩爾王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格薩爾王傳 |
作品名稱 : 格薩爾王傳 外文名稱 : Epic of King Gesar 作 品 :《格薩爾王傳》 別 名 : 格斯爾 規 模 : 世界上最長的一部史詩 |
《格薩爾王傳》是藏族人民集體創作的一部偉大的英雄史詩,歷史悠久,結構宏偉,卷帙浩繁,內容豐富,氣勢磅礴,流傳廣泛。史詩從生成、基本定型到不斷演進,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內核,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美學價值和欣賞價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會的一部百科全書,被譽為「東方的荷馬史詩」[1]。
《格薩爾王傳》是世界上唯一的活史詩,至今仍有上百位民間藝人,在中國的西藏、四川、內蒙古、青海等地區傳唱着英雄格薩爾王的豐功偉績[2]。
2018年7月12日,總計8000餘萬字,匯編成300卷的藏族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在成都展出。
格薩爾王傳已經存在有一千多年,長達60萬詩行,相當於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3部長,《羅摩衍那》15部,是世界最長的史詩。講述傳說中的嶺國國王格薩爾的故事,對藏傳佛教影響很大。
格薩爾王在藏族的傳說里是蓮花生大士的化身,一生戎馬,揚善抑惡,宏揚佛法,傳播文化,成為藏族人民引以為自豪的曠世英雄。格薩爾王生於公元1038年,歿於公元1119年。一生降妖伏魔,除暴安良,南征北戰,統一了大小150多個部落,嶺國領土始歸一統。該人物出現在語文S版義務教育用書五年級下冊。第二課格薩爾王的故事,課文運用了簡短歌詞作為對話。
目錄
人物生平
格薩爾王, 名字叫覺如。《格薩爾王傳》大約產生於公元前後至公元五、六世紀,即氏族社會解體到奴隸制國家形成時期,氏族、部落、部族和民族之間的戰爭是格薩爾故事的源頭。格薩爾自幼家貧,於現阿須、打滾鄉等地放牧,由於叔父離間,母子泊外,相依為命。16歲賽馬選王並登位,遂進住嶺國都城森周達澤宗並娶珠姆為妻。格薩爾一生降妖伏魔,除暴安良,南征北戰,統一了大小150多個部落,嶺國領土始歸一統。格薩爾去世後,嶺蔥家族將都城森周達澤宗改為家廟;其顯威軼事和赫赫功績昭示後人不斷。嶺蔥土司翁青曲加於公元1790年在今阿須的熊壩協蘇雅給康多修建了「格薩爾王廟」。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原址處重建為「格薩爾王紀念堂」。格薩爾紀念堂64根樑柱、16根通天柱構成主體構架,四周以牆相圍,堂正中塑格薩爾王駿馬馳騁的巨像,背塑十三畏馬戰神,正牆左右方塑嶺國十二大佛,其左右兩邊分立將士如雲及烈女翩翩。整個紀念堂莊重典雅,雄奇壯觀,實乃憑弔覽古的盛殿。
格薩爾王是古代藏族人民的英雄,他降魔驅害造福藏族人民的光輝業績,早在十至十一世紀,就在我國有雪域之稱的西藏高原、風光綺麗的青海湖邊、巍峨的日月山下、絲綢古道的隴原大地、天府之國的四川盆地、美麗的孔雀之鄉雲南等省區民間廣泛流傳,至今人民依然懷念歌頌着這位民族英雄。
在很早以前,嶺國出一個窮孩子,起名叫覺如,這個孩子在奇異境界裡誕生和長大成人。在嶺國英雄雲集,賽馬爭奪王位時,力戰群雄,得勝稱王,尊號為格薩爾。藏語稱甲吾格薩爾納特或格薩爾阿種。格薩爾王一生,充滿着與邪惡勢力鬥爭的驚濤駭浪,為了剷除人間的禍患和弱肉強食的不合理現象,他受命降臨凡界,鎮伏了食人的妖魔,驅逐了擄掠百姓的侵略者,並和他的叔父晁同--叛國投敵的奸賊展開毫不妥協的鬥爭,贏得了部落的自由和平與幸福。
德格為格薩爾王傳說最集中的地區,幾乎每個地方都有格薩爾英雄典故傳說,單就格薩爾及30員大將的各種活動而命名的就有許多處[3]。
出版物
2018年7月,300卷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全集》藏文版校樣首次亮相。《格薩爾王全集》包含370部史詩,達8000餘萬字,是有史以來最為全面系統地搜集、整理、編排、出版《格薩爾王傳》的文化工程,也將成為世界上最完整、最全面的《格薩爾王》藏文文庫。《格薩爾王全集》由喜馬拉雅文庫搜集整理,該文庫也是全國《格薩(斯)爾》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授予的首家全國《格薩爾》資料中心[4]。
漫畫版
該漫畫是首部格薩爾王漫畫。於2012年在中國首發,並陸續向世界多個國家發行,作者是擅長創作重大史詩題材的著名藝術家權迎升。《格薩爾王》漫畫版,共5冊,每冊200多頁,共計1000多幅漫畫。
漫畫未經出版,就已獲得2011第五屆亞洲青年動漫大賽最佳連環漫畫獎,當中水墨作品更獲得大師杯國際插畫雙年展最高獎----至尊大師獎,從而備受各界關注。權迎升以中國水墨詮釋該漫畫,深得評委賞識,並且其擅長把握戰爭大場面的藝術功力,更是令人讚嘆。當中的格薩爾王水墨作品在與世界各地藝術家競技的國際舞台上,更是拔得頭籌,贏得喝彩,為漫畫《格薩爾王》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作為跨界藝術家,權迎升在創作該漫畫的同時,也同時創作了50餘幅西藏格薩爾王水墨作品。多為3--6平方米的大尺幅當代水墨藝術作品,並於2012年陸續在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水墨藝術畫展。該漫畫是權迎升帶領其團隊重磅漫畫,歷史3年創作完成。
權迎升是國內同時在漫畫、禪畫、動畫、水墨畫四大藝術領域均取得空前成績的跨界藝術家,此次以世界最長史詩《格薩爾王》為依託,以立體化的形式,陸續創作格薩爾王的漫畫版及藝術畫展,以至要將其改編成動畫版,將格薩爾王開創性地推向世界,為弘揚西藏文化不遺餘力地創作下去。
價值
《格薩爾王傳》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史詩中演唱篇幅最長的英雄史詩,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樣性的熔爐,又是多民族民間文化可持續發展的見證。這一為多民族共享的口頭史詩是草原遊牧文化的結晶,代表着古代藏族、蒙古族民間文化與口頭敘事藝術的最高成就。無數游吟歌手世代承襲着有關它的吟唱和表演。它歷史悠久,結構宏偉,卷帙浩繁,內容豐富,氣勢磅礴,流傳廣泛,作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詩,《格薩(斯)爾王傳》是在藏族古代神話傳說、詩歌和諺語等民間文學的豐厚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提供了寶貴的原始社會的形態和豐富的資料,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同時也是一部形象化的古代藏族歷史。
由來
《格薩爾王傳》文字大約產生在古代藏族氏族社會開始瓦解、奴隸制國家政權逐漸形成的歷史時期,即公元前二、三百年至公元六世紀之間;吐蕃王朝建立之後(公元七世紀初葉至九世紀)得到進一步發展;在吐蕃王朝崩潰、藏族社會處於大動盪、大變革時期,也就是藏族社會由奴隸制向封建農奴制過渡的歷史時期(十世紀至十二世紀初葉)得到廣泛流傳並日臻完善和成熟。在十一世紀前後,隨着佛教在藏族地區的復興,藏族僧侶開始介入《格薩爾王傳》的編纂、收藏和傳播。史詩《格薩爾》的基本框架開始形成,並出現了最早的手抄本。手抄本的編纂者,收藏者和傳播者,主要是寧瑪派(俗稱紅教)的僧侶,一部分就是「掘藏大師」他們所編纂、傳抄的《格薩爾王傳》,初稱為「伏藏」的抄本。
內容梗概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災人禍遍及藏區,妖魔鬼怪橫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為了普渡眾生出苦海,向阿彌陀佛請求派天神之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噶瓦發願到藏區,做黑頭髮藏人的君王——即格薩爾王。為了讓格薩爾能夠完成降妖伏魔、抑強扶弱、造福百姓的神聖使命,史詩的作者們賦予他特殊的品格和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神、龍、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種厲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格薩爾降臨人間後,多次遭到陷害,但由於他本身的力量和諸天神的保護,不僅未遭毒手,反而將害人的妖魔和鬼怪殺死。格薩爾從誕生之日起,就開始為民除害,造福百姓。5歲時,格薩爾與母親移居黃河之畔。8歲時,嶺部落也遷移至此。12歲時,格薩爾在部落的賽馬大會上取得勝利,並獲得王位,同時娶森姜珠牡為妃。從此,格薩爾開始施展天威,東討西伐,南征北戰,降伏了入侵嶺國的北方妖魔,戰勝了霍爾國的白帳王、姜國的薩丹王、門域的辛赤王、大食的諾爾王、卡切松耳石的赤丹王、祝古的托桂王等,先後降伏了幾十個「宗」(藏族古代的部落和小邦國家)在降伏了人間妖魔之後,格薩爾功德圓滿,與母親郭姆、王妃森姜珠姆等一同返回天界,規模宏偉的史詩《格薩爾王傳》到此結束。 主要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降生,即格薩爾降生部分;
第二,征戰,即格薩爾降伏妖魔的過程;
第三,結束,即格薩爾返回天界。
三部分中,以第二部分「征戰」內容最為豐富,篇幅也最為宏大。除著名的四大降魔史——《北方降魔》、《霍嶺大戰》、《保衛鹽海》、《門嶺大戰》外,還有18大宗、18中宗和18小宗,每個重要故事和每場戰爭均構成一部相對獨立的史詩。
人物刻畫
《格薩爾王傳》就象一個能裝乾坤的大寶袋,一座文學藝術和美學的大花園。它植根於當時社會生活的沃土,不僅概括了藏族歷史發展的重大階段和進程,揭示了深邃而廣闊的社會生活,同時也塑造了數以百計的人物形象。例如,史寺《霍嶺大戰》之部描述霍爾國三王興兵去搶嶺國格薩爾的王妃珠牡時,是因為霍爾國白帳王派霍爾國四烏去遍尋天下美女,烏鴉給他帶回了消息:
美麗的姑娘在嶺國,
她往前一步能值百匹駿馬,
她後退一步價值百頭肥羊;
冬天她比太陽暖,
夏天她比月亮涼;
遍身芳香賽花朵。
蜜蜂成群繞身旁;
人間美女雖無數,
只有她才配大王;
格薩爾大王去北方,
如今她正守空房[5]。
內容來源
《格薩爾王傳》源於社會生活,又有着極為豐厚的藏族古代文學,特別是古代民間文學的堅實基礎,在史詩《格薩爾王傳》產生之前,藏族的文學品類,特別是民間文學品類,諸如神話、傳說、故事、詩歌等已經齊全,且內容豐富,數量繁多。因此,《格薩爾王傳》無論是在作品主體、創作方面,作品素材,表現手法等方面;還是在思想內容、意識形態、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方面,都從以前的民間文學作品中汲取了充分的營養,繼承了優秀的傳統,各類民間文學作品及其素材均在史詩中有所表現。在語言修辭上,《格薩爾》引用了數不勝數的藏族諺語,全書所容納諺語的數量之多,令人驚嘆。有的原文引用,有的還經過加工,如:
春三月若不播種,秋三月難收六穀;冬三月若不餵牛,春三月難擠牛奶;駿馬若不常飼養,臨戰逢敵難馳騁。 |
雖餓不食爛糠,乃是白唇野馬本性;雖渴不飲溝水,乃是兇猛野牛本性;雖苦不拋眼淚,乃是英雄男兒本性; |
《格薩爾王傳》中,還保留着各種各樣,為數眾多的讚詞,如:「酒贊」、「山贊」、茶贊」、「馬贊」、「刀劍贊」、「衣贊」、「盔甲贊」等等,著名的酒贊是這樣的:
我手中端的這碗酒。要說歷史有來頭;碧玉藍夭九霄中,青色玉龍震天吼。 |
電光閃閃紅光耀,絲絲細雨甘露流。用這潔淨甘露精,大地人間釀美酒。 |
要釀美酒先種糧,五寶大地金盆敞。大地金盆五穀長,秋天開鐮割莊稼。 |
犏牛並排來打場,拉起碌碡咕嚕嚕。白楊木杴把谷揚,風吹糠秕飄四方。 |
揚淨裝進四方庫,滿庫滿侖青稞糧。青稞煮酒滿心喜。花花漢灶先搭起。 |
吉祥旋的好銅鍋,潔白毛巾擦鍋里。倒上清水煮青棵,灶堂紅火燒得急。 |
青稞煮好攤氈上,拌上精華好酒麴。要釀年酒需一年,年酒名叫甘露甜。 |
釀一月的是月酒,月酒名叫甘露寒。釀一天的是日酒,日酒就叫甘露旋。...... |
有權長官喝了它,心胸開闊比天大。膽小的喝了上戰場,勇猛衝鋒把敵殺。...... |
喝了這酒好處多,這樣美酒藏地缺,這是大王御用酒,這是愁人舒心酒。這是催人歌舞酒,...... |
除此之外,《格薩爾王傳》還是民間文學素材的花籃,它的許多內容取自民歌、神話及故事,反過來,也成為後世文學,藝術創作採集素材、借取題材的豐盛園地。如後來發展變化的民間歌舞許多曲調均取自《格薩爾王傳》,有些歌調就是直接歌頌格薩爾夫婦的。再如題材豐富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也取材於《格薩爾王傳》,著名的《七兄弟的故事》就是將七兄弟為人們蓋樓房的故事與格薩爾王的故事交織在一處,渾然一體,相映成趣。再如為數眾多、獨具特色的繪畫與雕塑也以《格薩爾王傳》的故事情節為依據,繪成壁畫,或將格薩爾當做護法神,雕塑其身加以供奉。《格薩爾王傳》採用散文與詩歌相結合的文體,其中的詩歌部分,在藏族文學發展史中的詩歌史上,起着承前啟後,溝通古今的作用,它表現在意識形態、修辭手法、詩歌格律上面。例如:
猛虎王斑爛好華美,欲顯威漫遊到檀林。顯不成斑文有何用?野氂牛年幼好華美,欲舞角登上黑岩山,舞不成年青有何用? |
野駿馬白唇好華美,欲奔馳倘徉草原上,奔不成白唇有何用?霍英雄唐澤好華美,欲比武來到嶺戰場,比不成玉龍有何用? |
此類的詩歌在《格薩爾王傳》中隨處可見,比比皆是,它不僅繼承了吐蕃時代詩歌的多段迴環的格局,而且突破了吐蕃時期的六字音偈句,成為八字音偈句。這種多段迴環體的詩歌格律,在十一世紀前後基本形成並固定下來,直到現在也沒有大的變化。在藏族民歌、敘事詩、長歌、抒情故事中的詩歌、藏戲中的詩歌以及文人學者的詩作中被廣泛採用,成為藏族詩歌中最流行、最為重要的格律。
寫作方式
史詩運用詩歌和散文、吟唱和道白相結合的方式將現實生活中的故事、神話、詩歌、寓言、諺語、格言等融為一體,成為藏族民間文化的大集成。
作品特色
最長的一部史詩
現存《格薩爾王傳》共有120多部,100多萬詩行,2000多萬字,是世界上最長的一部英雄史詩。就數量來講,比世界上最著名的五大史詩,即:古代巴比倫史詩《吉爾伽美什》,希臘史詩《伊利亞特》、《奧德修記》,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 的總和還要多。迄今發現的藏文版本,已達50多部。《格薩爾王傳》在口頭說唱中,藝人隨時有所增減,內容原不十分固定。有人記錄整理成書,並輾轉傳抄,甚至被刻成木版印刷,這就使許多名篇逐漸形成固定或半固定的書面文學。但這些刊本出自多人之手,形成不同的異文,再由藝人在傳唱時不時加工,內容愈加豐富,情節也更加生動。
代表作品
比較重要的大約有30部左右﹐即《天嶺卜筮》、《英雄誕生》、《十三軼事》、《賽馬稱王》、《世界公桑》、《降服妖魔》、《霍嶺大戰》、《姜嶺大戰》、《丹馬青稞國》、《門嶺大戰》、《大食財國》、《蒙古馬國》、《阿乍瑪瑙國》、《珊瑚聚國》、《卡切玉國》、《香雄珍珠國》、《朱孤兵器國》、《雪山水晶國》、《白利山羊國》、《阿塞鎧甲國》、《米努綢緞國》、《中華與嶺國》、《松嶺大戰》、《提鳥讓玉國》、《打開阿里金窟》﹑《開啟藥城》、《地獄與嶺國》、《西寧馬國》、《射大鵬鳥》、《安置三界》等,分別敘述了天神降生人世、掃除一切暴虐勢力、拯救黎民百姓;格薩爾在賽馬會上奪魁,成為嶺國國王;格薩爾率領大軍降服霍爾、救回王妃珠牡;格薩爾降服姜國、保衛鹽海;格薩爾打開阿里金窟,救濟人民;格薩爾與周圍各國交戰,取得青稞、馬匹、牛羊、珊瑚、玉石、兵器、綢緞、瑪瑙、珍珠,壯大了嶺國;格薩爾老年將王位傳給侄子、自己重返天界的故事。史詩中的格薩爾有超人的智慧和本領,一生征戰,打敗了一切敵人,取得了一系列勝利。它以幻想式的誇張手法把格薩爾神化,表達了人民的某些願望,也曲折地反映了歷史上複雜的部落、民族關係。這是《格薩爾王傳》分部本的大致輪廓。
部分章本
在分部本流傳的同時,另有分章本也在流傳,即把格薩爾一生的主要事跡寫在一個本子裡,其中分為若干章。這種分章本,可能早於分部本,是較早的歌唱記錄。現有青海貴德分章本,共分五章:天神章、降生章、結婚章、降服妖魔章和降服霍爾章。它顯然是很不完整的,只能算是一個雛形。在拉達克地區,也有一個分七章的分章本在流傳。
產生年代
《格薩爾王傳》的產生年代,研究者尚無定論,一說產生於11世紀,一說產生於13世紀,也有人認為產生於15世紀。可以斷言,規模如此宏偉的史詩,決非一個世紀所能完成,也不是幾個人的創作。從藏文本的某些部存在漢族古典小說影響的痕跡看,創作時間應不會太早。幾個世紀以來,在演唱中,不斷有所發展,卷帙也在不斷增加。《格薩爾王傳》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是藏族社會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處於分裂割據、動盪不安的局面。
一方面,統治者之間為了爭權奪利,彼此征戰不息;
另一方面,統治者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著殘酷的壓迫和剝削,迫使人民遭受極大的災難,因而人民盼望有一個愛護百姓,英勇聰明,能夠外御強敵、內修政務的賢明國王出世。在這樣的條件下,《格薩爾王傳》也就應運而生了。
主題思想
《格薩爾王傳》的主題思想:
一是為民除害,保護百姓;
二是反對侵略,保衛家鄉;
三是擴大財富,改善生活。
史詩中格薩爾經過一系列驚心動魄的鬥爭並取得勝利體現了這一主題,並使得格薩爾成為人民心目中最高大、最理想的英雄典型。為了使格薩爾這個英雄人物更豐滿、更典型,每一卷都調動了各種藝術手段,安排了生動的情節,進行了精心的塑造。
人物形象
史詩在第一部《天嶺卜筮》中,明確授予格薩爾「降伏妖魔、抑強扶弱、救護生靈、使善良百姓能過上太平生活」的使命。格薩爾也宣稱「世上妖魔害人民,抑強扶弱我才來」;「我要剷除不善之國王,我要鎮壓殘暴和強梁」。在格薩爾一生的活動中,也的確實踐了自己的諾言。例如,在《降服妖魔》中,格薩爾力排臣屬的勸阻,不顧愛妻的挽留,毅然奔赴北方去消滅那個以「一百個大人作早點,一百個男孩作午餐,一百個少女作晚飯」的魔王。另外,還可看到,格薩爾每當打敗入侵的敵人之後,所懲辦的也只是挑起戰禍的個別罪魁,對敵國的一般臣民並不殺戮和騷擾,而且還要救濟貧苦人民,任用忠臣良將。
格薩爾去北方降魔時,曾囑咐嶺國臣民:「不要揮兵去犯人,但若敵人來侵犯,奮勇抗擊莫後退。」這些話,始終是格薩爾和嶺國英雄的行動準則。如霍爾入侵嶺國時,受格薩爾委託代理國政的賈擦協尕爾召集臣民宣告:「國家有難﹐大家要團結起來,同心同德,努力殺敵,為民除害,為國立功。」他本人身先士卒,勇敢殺敵,最後戰死沙場。又如《保衛鹽海》之部﹐當姜國出兵奪取嶺國鹽海的消息傳來時,格薩爾說道:「姜地兵馬犯邊疆,寸土不讓不投降,花嶺大戰紫薑國,維護公益圖自強,保衛嶺國救百姓,保護飯食萬民享。」這次戰爭,儘管敵人十分強大,但是格薩爾率領眾英雄和人民,經過八年苦戰,終於取得最後勝利。
歷史局限
《格薩爾王傳》在長期流傳中,也有它歷史的局限性。如在某些篇章中,也有嶺國率先去侵略別國從而引起戰爭的事例,不少地方還宣揚了宿命論等唯心主義觀點,這是宗教思想在文學上的反映。
史詩的藝術特色
《格薩爾王傳》之所以家喻戶曉,經久不衰,除了具有積極的思想內容,代表了人民的願望之外,還由於它具有高度的藝術成就。
史詩以其雄渾磅礴的氣勢,通過對幾十個邦國部落之間戰爭的有聲有色的敘述,表現手法起伏曲折,跌宕有致,反映了6至9世紀以及11世紀前後藏族地區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表達了藏族人民厭惡分裂動盪、渴望和平統一的美好理想,這是史詩現實主義的積極方面。同時,史詩又以綺麗的幻想賦予格薩爾以超凡的本領,把他塑造成天神的化身,能夠役使鬼神、支配自然的英雄人物,沒有不能戰勝的敵人,沒有辦不到的難事。其他如魔國的設想、地獄的描繪、鳥獸的特殊貢獻,也都充滿神奇色彩,象馬能忠諫、烏鴉能偵察等等、給史詩增加了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
史詩刻畫人物極其生動形象,具有叩人心扉的藝術魅力。除了把格薩爾塑造得英武神奇、天下無雙之外,還塑造了一個美麗、堅貞、能幹、智慧的藏族婦女形像——珠牡。珠牡雖然生在富有之家,但富有正義感,不肯嫁給大食財國的王子,寧肯愛戀備受迫害、窮苦潦倒的格薩爾,即使受到父母的斥罵,也毫不動搖,集中顯示了藏族女性的美好的心靈。當格薩爾前往魔國征戰、霍爾尋隙進犯的緊急時刻,她能團結嶺國英雄和人民奮起抵抗,在被圍困的三年中,她巧施妙計,穩住敵人,等待格薩爾回師,在被俘之後、她忍辱負重,毫不喪失信心,這一切,都較深刻地表現了藏族婦女的聰明勇敢和頑強堅貞的性格。
史詩對總管王叉根老英雄的描繪,也十分感人。他深謀遠慮、洞察真偽、胸懷廣闊、顧全大局、忠心為國的崇高形像,通過一件一件的具體情節,令讀者由衷敬佩。其他英雄還有衝鋒陷陣、所向披靡、赤膽忠心、公正無私的賈擦;智勇雙全、百戰百勝、使敵人聞風喪膽的丹瑪;敢於衝殺、視死如歸的昂瓊等,在史詩中都描繪得栩栩如生,給讀者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史詩對反面人物,也刻畫得入木三分,使其凶相畢露,令人覺得可恨可惡。如超同對內傲慢狂妄、對敵卑躬屈膝的叛徒嘴臉;霍爾黃帳王的貪婪、殘暴、愚蠢、膽怯的醜惡本性,都寫得淋漓盡致,鞭撻了他們骯髒的靈魂。
史詩充分採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說唱形式,深深植根於藏族人民心中。唱詞大量吸收魯體民歌和自由體民歌的格律,使用了許多民間諺語和民間誦詞,因而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氣息。
藏族說唱
流傳於西藏、青海、四川、甘肅等藏民族聚居地的曲藝品種「《格薩爾王傳》說唱」,以主要「說唱」表演藏族民族英雄格薩爾的英雄故事而得名。
《格薩爾王傳》本為藏民族篇幅宏大的民族英雄史詩,在這部英雄史詩的長期創作和流傳過程中,其口耳相傳的傳承方式,由實用而逐漸藝術化,形成了一種內容專一的口頭性曲藝「說唱」的表演形式。換言之,「說唱」《格薩爾王傳》的英雄史詩,不僅成為傳統意義上的歷史文化傳承,更是藝術意義上的審美活動。藝術化了的傳承方式,不僅使英雄史詩得以更加深入人心,而且在歷史傳承中生髮出一枝曲藝表演的獨特的藝術之花。
這種情形不獨藏民族的曲藝「說唱」有,蒙古族的史詩《江格爾》「說唱」和柯爾克孜族的史詩《瑪納斯》「說唱」,同是這種情形。從而構成了史詩「說唱」類曲藝的一個形成規律。 《格薩爾王傳》說唱,作為一個曲藝品種,即作為一種藝術表演形式,其表演方式為:採用「一曲多變」式的專用曲調演唱,唱中穿插說白,有時還配以圖畫講解。用藏語表演,常採用牛角琴伴奏。由於史詩內容十分豐富,結構體制非常龐大,故一般的藝人通常只是截取某一部分或片斷表演。《格薩爾王傳》說唱的藝人,藏語稱作「仲肯」。他們的職能,早期主要是傳承民族歷史,活動方式很像歐洲古代的「行吟詩人」。
《格薩爾王傳》的故事,早在公元七世紀前就已經開始流傳,約在公元九世紀時,內容趨於完整。迄今已豐富為近百部、約170多萬行的篇幅。主人公格薩爾相傳是天神白梵王之子,因人間多有不平之事,便投生在一個有錢有勢的頭人家裡,長大後騎術超人,武藝高強,因在賽馬會上得勝而被擁為嶺國君王。自此他率領國人降妖驅怪、東征西討,扶弱濟貧,維護本民族利益,深得人們的愛戴。
《格薩爾王傳》說唱的藝術傳授充滿了神秘色彩,除向前輩藝人學得即藏語稱此類藝人為「退仲」的情形外;一類藝人的表演故事多為自己心中想出來的,藏語稱作「釀夏」;最令人驚奇的是一種藏語稱作「包仲」的藝人,他們的藝術技能的獲得方式,為夢傳神授,亦即藝人在從藝之前根本未學過藝,突然有一天在睡夢中夢見有神人傳授,並且一做夢就昏迷多日,神志迷亂,甦醒後即能滔滔不絕地說唱表演《格薩爾王傳》的史詩故事。實在是不可思議。
歷史上的「仲肯」代有才人。20世紀以來,著名的《格薩爾王傳》說唱藝人,已故的有藏族的扎巴和蒙古族的琶傑;另有藏族的才讓旺堆、桑珠、玉梅和蒙古族的羅布桑等享名民間。由於其藝術主要存留在他們的口頭,因而他們與他們所表演的故事一樣,都被視為本民族的瑰寶。
全書特點
與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史詩,如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印度的《羅摩衍那》和《摩河婆羅多》相比,《格薩爾王傳》有幾個明顯特點:
活形態史詩
史詩至今活在人民群眾之中,在青藏高原廣泛流傳。被稱之為「奇人」的優秀民間說唱藝人,以不同的風格從遙遠的古代吟唱至今。
世界最長史詩
從已經搜集到的資料看,《格薩爾王傳》有120多卷、100多萬詩行、2000多萬字。僅從字數來看,遠遠超過了世界幾大著名史詩的總和。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共24卷,15693行;《奧德修記》也是24卷 12110行。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全書分為七篇。舊的本子約有24000頌,按照印度的計算法,一頌為兩行,共有48000行。最新的精校本已壓縮到18550頌,37000多行。《摩訶婆羅多》是一部內容十分豐富的史詩。全書分成18篇,一般說有10萬頌,20多萬詩行,在《格薩爾王傳》被外界發現和認識之前,曾被看作是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
塑造眾多人物
其中無論是正面的英雄還是反面的暴君,無論是男子還是婦女,無論是老人還是青年,都刻畫得個性鮮明,形象突出,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尤其是對以格薩爾為首的眾英雄形象描寫得最為出色,從而成為藏族文學史上不朽的典型。通過人物本身的語言、行動和故事情節來實現塑造人物形象,是《格薩爾》史詩的特色之一。因此人物雖然眾多,卻沒有給人雷同和概念化的感覺。同是寫英雄人物,但卻各不相同,寫格薩爾是高瞻遠矚,領袖氣派;寫總管王則是機智、仁厚,長者風度。嘉察被寫得勇猛剛烈,丹瑪則是智勇兼備。人人個性突出,個個形象鮮明:對婦女形象的塑造更是語言優美之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作品相關
整理研究出版
《格薩爾王傳》卷帙浩繁,內容豐富,是研究藏族歷史、地理、社會、文化、宗教、風俗習慣、道德、語言等諸方面的重要文獻,在某種意義上說,是藏族文化的一部百科全書。因此引起了國內外文學界、學術界的廣泛注意和研究興趣。
《格薩爾王傳》的發掘整理,在中國文化史上亦具有重要意義,為我國多民族的文學史填補了一項重要的空白。她用活生生的事實說明:不但西方有史詩,東方也有史詩;不但古代印度有史詩,我們中國也有史詩,從而推翻了長期以來在學術界似乎已成定論的「中國無史詩」這一錯誤論斷。中國不但有史詩,而且有偉大的史詩,同希臘史詩和印度史詩一佯,《格薩爾王傳》是世界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貢獻。
《格薩爾王傳》的搶救工作,是包括多方面內容、涉及多種學科、關係到各個部門的系統工程。中國成立以後,黨和人民政府對《格薩爾王傳》的搶救工作十分重視。50年代,曾開展大規模的搜集整理工作。195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宣傳部為此專門批發文件,把《格薩爾王傳》的搶救工作作為國慶十周年獻禮的內容之一,經過各民族民間文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重大成績,向偉大祖國獻了一份厚禮。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格薩爾王傳》的搶救工作重新開始。從1983年開始,史詩的搜集、整理和研究連續三次被列為國家重點科研項目。1984年,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由國家民委、文化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等中央有關部門和西藏、青海、四川、甘肅、雲南、內蒙古、新疆等省、自治區的有關部門共同建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統一規劃,分工協作,共同完成這個艱苦而又意義深遠的文化事業。
國家曾先後組織數百人的學術考察和科學研究隊伍,持續數十年,調查人員的足跡遍及半個中國,這在藏族的文化史上是空前未有的壯舉。在我們多民族的祖國大家庭文學藝術發展的歷史上,也實屬罕見。這生動地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民族文化事業的高度重視。對各兄弟民族的親切關懷。
經過幾十年,特別是近十年的艱苦奮鬥和不懈努力,形成了一支有幾個民族成份,包括說唱、搜集、整理、翻譯、出版、學術研究在內的老、中、青三結合的科研隊伍。人員素質有較大提高,撰寫發表了許多具有一定學術水準的論著和調查報告。搜集到極為珍貴的資料,為深入研究《格薩爾王傳》奠定了的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學術活動不斷增多,不僅組織了各種形式的藝人演唱會和學術研討會,還舉辦了四次國際學術討論會。不少國外學者認為,《格薩爾》的事業發展很快,已成為中國藏學和蒙古學,乃至民間文學界最為活躍的學科之一。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格薩爾》學」的學科體系已初步形成,並不斷發展。她潛在的巨大學科優勢,豐富的文化內涵,也日益為人們所認識。1995年6月在奧地利舉行的第七屆國際藏學會議上,《格薩爾》首次作為專題項目在會上討論。《格薩爾王傳》這部古老的英雄史詩,以她獨具特色的民族風韻和豐富內容,充分顯示了絢麗的光彩和強大的藝術生命力。同時也在國際學術界為我們祖國贏得了榮譽。
在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的關懷指導下,經過各民族《格薩爾》工作者的艱苦努力,《格薩爾》工作已取得巨大成績。到目前為止,共搜集到藏文手抄本、木刻本近300部,除去異文本,約有100部。己正式出版的藏文本70餘部,總印數達300多萬冊,按藏族總人口計算,成年人平均每人一本,同時還出版了20多部漢譯本。這是藏族出版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成績。
在國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任乃強於40年代寫有《藏三國的初步介紹》、《關於藏三國》等文章,介紹了《格薩爾王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一方面蒐集各種版本、記錄口頭演唱材料,一方面印製藏文原本和漢文譯本。據不完全統計,已經印出藏文原稿48部,其中《霍嶺大戰》、《賽馬稱王》等有幾種不同版本。實際出版31部。60年代,青海組織專人譯出30多部,《霍嶺大戰》上部已出版。80年代初,甘肅人民出版社翻譯出版了《格薩爾王傳》的《貴德分章本》、《降魔伏妖之部》、《卡切玉宗之部》、《世界公桑之部》、《花嶺誕生之部》等。此外,為了加強蒐集出版和研究工作,成立了全國《格薩爾》工作領導小組,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設立了《格薩爾》工作辦公室,這一史詩的收集工作還被列為國家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西藏自治區《格薩爾》工作小組,組織專門人員記錄民間藝人口頭說唱材料,注意手抄本和木刻本的收集、整理,作出了顯著的成績。老藝人扎巴能說唱30多部,已錄音23部。此外,尚有藏北青年女藝人玉梅也能演唱數十部,一部分已錄音。青海、甘肅、四川、雲南有關部門,也都積極組織人力,在《格薩爾王傳》的收集、翻譯和出版、研究工作中開展多方面的活動。
在國外,有些卷已有法文、英文、德文、俄文等譯本。1776年﹐俄國旅行家帕拉萊斯出版過《格薩爾的故事》。1902年,法國弗蘭克從西藏蒐集到關於《格薩爾王傳》的一些手抄本,並於1905年在印度出版了《格薩爾王本事》的藏英對照本。20年代,法國達維德尼爾曾在青海藏區,記錄了藏族藝人說唱的一部分《格薩爾王傳》,回法國後譯成法文,1931年在巴黎出版。以後,她又來中國,蒐集到《霍嶺大戰》手抄本,她的法文譯本,還轉譯成英文。法國的石泰安也曾在四川等地蒐集《格薩爾王傳》。1956年,他在巴黎出版《林土司與西藏的格薩爾王傳》,並寫成《格薩爾王傳研究》一書,於1969年在巴黎出版。匈牙利東方研究所研究員烏爾蓮,1981年在國際藏學研究會上,介紹了她所藏《格薩爾王傳》的木刻本及藏文本的內容、章節、語言特點﹐以及匈牙利對《格薩爾王傳》的研究情況。
傳承價值
《格薩爾王傳》之所以能夠流傳百世,至今仍活在民間,應該歸功於史詩的最直接的創作者,繼承者和傳播者,那些才華出眾的民間說唱藝人們起着巨大的作用,他們是真正的人民藝術家,是最優秀、最受人民群眾歡迎的人民詩人。這些民間藝人,在漫長的歲月里,用他們的才華,進行着辛勤的創作活動,用他們的心血澆灌着《格薩爾》這支文學奇葩,他們代代相傳,人才輩出。在他們身上,體現着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和偉大創造精神。那些具有非凡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天賦的民間藝人對繼承和發展藏族文化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永遠值得我們和子孫後代懷念和崇敬。試想若沒有他們的非凡才智和辛勤勞動,這部偉大的史詩將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藏族人民乃至整個中華民族,將失去一份寶貴的文化珍品。
在大規模的搶救工作中,通過考察,發現了近百位活躍在農村、牧區的說唱藝人,藏語稱「仲堪」。其中有十多位是在群眾中享有盛譽的優秀藝人。他們在說唱前要舉行各種儀式,或焚香請神,或對鏡而歌,說唱時還要頭戴作為道具的帽子,帽子上插有各種羽毛,手拉牛角琴或手搖小鈴鼓。1984年8月雪頓節期間,曾在拉薩舉辦過七省區格薩爾藝人演唱會,與會藝人40多名,其中包括著名藝人扎巴、女藝人玉梅等。
西藏著名說唱藝人扎巴將自己的畢生精力獻給了《格薩爾》事業,於1986年11月去世,在他臨終前的幾個小時,依然在孜孜不倦他說唱《格薩爾》,他雖然去世了,卻給後世留下了一份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他生前共說唱《格薩爾王傳》25部,近60萬詩行。600多萬字。它相當於25部荷馬史詩。相當於15部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和3部《摩河婆羅多》,如果按字數計算,它相當於5部《紅樓夢》,這是個驚人的數字,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是迄今為止。最完整,最系統的一套藝人說唱本。它凝聚着扎巴的智慧和藝術天才,是他生命的結晶,它體現了老藝人對祖國對人民,對藝術的無限忠誠和熱愛,是他對祖國、對民族文化事業的巨大貢獻。是新時期《格薩爾》搶救工作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這樣重要的成果,不但在我國民族史詩搜集整理的歷史上未曾有過,在世界各民族史詩搜集整理的歷史上也未曾有過。
從藝人的類型來講,有「神授」說、「託夢」說、「圓光」說、「伏藏」說等多種形式。同別的民間藝人不同,《格薩爾王傳》的說唱藝人。不承認師徒相承,父子相傳。他們認為說唱史詩的本領是無法傳授的,也是學不了的。全憑「緣份」,靠「神靈」的啟迪。是「詩神」附體。他們認為,一代又一代的說唱藝人的出現,是與格薩爾大王有關係的某個人物的轉世。這種觀念與藏族傳統文化中「靈魂轉世」的觀念,「活佛轉世」的觀念是相一致的。
早在吐蕃王朝時代,《格薩爾王傳)這部古老的史詩就傳播到喜馬拉雅山周邊的國家和地區,人約在十三世紀之後,隨着佛教傳入蒙族地區,大量藏文經典和文學作品被翻譯成蒙文,《格薩爾王傳》也逐漸流傳到蒙族地區,成為自成體系的蒙古《格薩爾王傳》,稱《格斯爾王傳》。十四世紀下半葉,即元末明初,在更大範圍內得到傳播。同時也流傳到土族、納西族、裕固族等與藏區接壤的兄弟民族之中。國外介紹和研究《格薩爾》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格薩爾》的部分章節,早已譯成英、俄、德、法等多種文字。外國讀者了解並開始研究《格薩爾》,是從蒙文本人手的,1716年(清康熙五十五年),在北京刻印了蒙文本《格薩爾》之後,外國學者有機會接觸到這一史詩。1776年,俄國旅行家帕拉斯首先在《蒙古歷史文獻的收集》(聖彼德堡版)一書中介紹了《格薩爾》,論述史詩的演唱形式和與史詩有關的經文,並對主人公格薩爾作了評述。1836年,俄國學者雅科夫.施密德曾用活字版刊印了這個蒙文本,後又譯成德文,於1939年在聖波德堡出版。這是最早的關於《格薩爾》的外文出版物。此後,國外學者開始關注《格薩爾王傳》,並陸續有介紹研究的文字問世,如:俄國席夫納院士在聖彼德堡出版的《韃靼的英雄史詩》論著中,將韃靼的英雄史詩與《格薩爾》進行比較,自19世紀末葉,國外開始注意藏文本《格薩爾》,1879年到1885年,印度人達斯先後兩次到我國西藏地方,搜集了《格薩爾》等大批藏文資料,其後開始發表關於《格薩爾》的論文。藏文資料的發掘,無疑為國外的研究者拓寬了視野,並由此產生了東西方學派。東方學派(指前蘇聯、蒙古及東歐各國)中對《格薩爾》研究的佼佼者要首推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策.達木丁蘇倫,從某種意義上講,他的研究成果可以代表整個東方學派的水平。他的主要代表作是《論(格薩爾)的歷史源流》,西方對《格薩爾》的研究要晚於東方,從30年代起步,60年代進入其全盛時期。西方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兩位法國學者,即亞力山大.達維.尼爾女士和石泰安教授。達維.尼爾曾兩次來中國,在四川藏區住過很長時期,其間,在雲登喇嘛的幫助下,直接聽民間藝人說唱《格薩爾》,並記錄整理,同時搜集手抄本和木刻本。回國後,將其搜集的資料整理成格薩爾故事名為《嶺.格薩爾超人的一生》,於1931年在巴黎出版法文本。該書於1933年被譯為英文在倫敦出版。該書的出版使更多的西方人士開始了解、認識《格薩爾王傳》。石泰安教授是當代著名的藏學家,一生著述頗豐,對《格薩爾王傳》的主要貢獻是:1958年出版的《格薩爾生平的藏族畫卷》。1959年出版的《藏族史詩格薩爾王傳與說唱藝人的研究》,該書全面系統地論述了《格薩爾》史詩及其說唱藝人。可視作西方各國關於《格薩爾》研究的一個總結。
20世紀50年代以來,受現代化進程的影響,藏、蒙等民族的生計方式發生了變化,職業化的藝人群開始萎縮。隨着一批老藝人相繼辭世,「人亡歌息」的局面已經出現。格薩爾受眾群正在縮小,史詩傳統面臨着消亡的危險。
然而,國內外的《格薩爾》研究還是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我國學者的研究成果已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得到一些專家的高度評價。
總之,《格薩爾》工作這一藏民族乃至全中國的偉大事業正在沿着一條逐漸拓寬、又充滿光明的坦途上邁進。
漫畫版
該漫畫是首部格薩爾王漫畫。於2012年在中國首發,並陸續向世界多個國家發行,作者是擅長創作重大史詩題材的著名藝術家權迎升。《格薩爾王》漫畫版,共5冊,每冊200多頁,共計1000多幅漫畫。
漫畫未經出版,就已獲得2011第五屆亞洲青年動漫大賽最佳連環漫畫獎,當中水墨作品更獲得大師杯國際插畫雙年展最高獎----至尊大師獎,而備受各界關注。權迎升以中國水墨詮釋該漫畫,深得評委賞識,並且其擅長把握戰爭大場面的藝術功力,更是令人讚嘆。當中的格薩爾王水墨作品在與世界各地藝術家競技的國際舞台上,更是拔得頭籌,贏得喝彩,為漫畫《格薩爾王》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作為跨界藝術家,權迎升在創作該漫畫的同時,也同時創作了50餘幅西藏格薩爾王水墨作品。多為3--6平方米的大尺幅當代水墨藝術作品,並於2012年陸續在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水墨藝術畫展。該漫畫是權迎升帶領其團隊重磅漫畫,歷史3年創作完成。
權迎升是國內同時在漫畫、禪畫、動畫、水墨四大藝術領域均取得空前成績的跨界藝術節,此次以世界最長史詩《格薩爾王》為依託,以立體化的形式,陸續創作格薩爾王的漫畫版及藝術畫展,以至要將其改編成動畫版,將格薩爾王開創性的推向世界,為弘揚西藏文化不遺餘力的創作下去[6]。
故事梗概
故事從創世時期開始,講述三位偉大的佛教國師將西藏從野蠻時期轉化為帝國時期(大約公元前7世紀-9世紀),其中最著名的是蓮華生大師,他用誓言約束當時西藏的混亂,但由於許多魔鬼並沒有完全被降伏,其後又發生動亂,西藏被吃人的魔鬼、遊牧部落所統治,分為許多小國,各國國王都是邪惡和貪婪的。
為了緩解這種形勢,包括佛、梵天、普賢菩薩以及地下的神和龍族都決定必須從天上送下一位英雄去制服這些鬼怪,最終讓倉巴噶波(白梵天)的最小的兒子聞喜下凡,但他非常勉強,最後還是同意了。
他下凡後降生為一個龍女的兒子,叫做覺如,成為嶺國的王子。嶺國在西藏的東部,長江和雅礱江之間。
覺如有一個異母弟弟,是一位偉大的勇士,在戰鬥中犧牲了,有的版本說他是中國皇帝的孫子。他有兩個叔叔,一位非常聰明並支持他;另一位晁通非常貪婪,想奪取王位,但沒有成功,以後私通敵人。
一開始覺如因為行為不端,母子兩人被放逐到黃河上游地區,過着茹毛飲血的生活。
當覺如12歲時,回到嶺國參加了一場決定繼承王位的賽馬,贏得王位,被尊稱為世界雄獅大王格薩爾羅布扎堆。並和珠牡結婚。
格薩爾稱王以後,首先殺死了北方吃人的黑魔魯贊。他的妻子被霍爾國的白帳王搶走,格薩爾王殺死白帳王,奪回妻子。然後他又征服姜國(雲南)和門國(喜馬拉雅山麓)。
此外他又建立18個功勞(有的版本說是40個),征服了塔吉克和穆斯林等地。
格薩爾王到80歲時,到地獄救出自己的妻子和母親,最終離開地上王國,和妻子一起回到了天上。
歷史
格薩爾王傳可能起源於佛教第二次傳入西藏時期,(噶當派形成期間),可能是起源於苯教的故事。最早的手抄本可能是11世紀期間佛教和尚寫下的。1860年代由藏族哲學家米梵姜揚嘉措監製整理,大圓滿寺(卓千寺)的和尚刻版印刷成書。
格薩爾王的故事在蒙古族中也流傳很廣,稱為「格斯爾王」,並且隨着卡爾梅克人傳播到裏海和歐洲。不丹的第二位國王將聆聽說唱格薩爾王傳當作宮廷中主要的娛樂活動和最重要的教誨。
法國學者石泰安提出,格薩爾(Gesar)一名可能來源於古羅馬的皇帝頭銜凱撒(Ceasar)。這個王稱後來東傳,不但羅馬後繼者拜占庭帝國使用,跟拜占庭打過交道的突厥人和蒙古人也都先後引入該詞。唃廝囉(gyalsras)一詞也與格薩爾或凱撒同源。
格薩爾故事的直接來源很可能是八世紀巴克特里亞(Bactria)健陀羅地區的突厥統治者,他們使用的頭銜是From Kesar,即羅馬凱撒(拉丁語 Roma >> 伊朗語 frōm-hrōm)。這個故事本是羅馬凱撒打敗阿拉伯軍隊,在藏族占據拉達克地區後流入西藏,情節不斷添加,佛教化,最終藏化為格薩爾王的故事。
根據故事的描述和當地人民的傳說,格薩爾王的出生地很可能就是中國四川甘孜德格縣的阿須鄉。他靈魂安息的山就是阿尼瑪卿山的果洛峰。甘孜一帶的林蔥土司奉格薩爾王為始祖。
相關事件
在2018年3月20日舉行的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發言中將「格薩爾王」錯念成了「薩格爾王」。稍後「薩格爾王」成為敏感詞並禁止搜索。隨後中國大陸官方發布的影片將音軌剪切修改成正確的形式。
視頻
格薩爾王傳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格薩爾王》:阿來重述「東方荷馬史詩」,人民網,2009年09月14日10:20
- ↑ [第三極]第三集 高原之歌 格薩爾王傳說唱藝人 ,央視網
- ↑ 格薩爾王傳,精品故事網
- ↑ 300卷8000餘萬字《格薩爾王全集》藏文版校樣首次亮相 將成最全格薩爾文庫,2018-07-21 18:59:09 來源:四川在線 編輯:陳昶
- ↑ 甘南人身邊的世界之最《格薩爾王傳》,一站閱讀
- ↑ 漫畫《格薩爾王》即將世界發行(組圖),搜狐,2012年03月06日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