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至大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至大论》(拉丁语:Almagestum)也称:《天文学大成》,古希腊托勒密在约公元140年编纂的一部数学天文学专著,提出了恒星行星的复杂运动路径。直到中世纪文艺复兴早期,该书提出的地心说[1]模型被伊斯兰欧洲社会接受长达一千多年。天文学大成是古希腊天文学最重要的信息来源。该书对数学学者也很有价值,因为它记载了古希腊数学家喜帕恰斯已经遗失的著作。喜帕恰斯论述了三角法,但是该著作已经丢失,数学家大体上使用托勒密的书籍来当做喜帕恰斯著作和古希腊三角法的资料。

《至大论》古希腊语原名《数学论》9世纪阿拉伯语译成《至大论》因为古希腊语原文在欧洲散佚,1175年的拉丁语译本译自阿拉伯语,采用了阿拉伯语《至大论》的译名,这译名自此在全欧通行。

成书的日期

对《天文学大成》完成的日期近来做了更经确的估计,托勒密在147或148年于埃及亚力山大城东方约25公里的Canopus(在现在的尼罗河三角洲)设立了公开的碑文。稍后,N.T.汉弥敦发现Canopic碑文所载的托勒密模型的版本早于《天文学大成》的版本,因此《天文学大成》完成的时间不会早于托勒密开始观察工作之后的四分之一世纪的150年。

影响

托勒密写的《天文学大成》被当成数理天文学的教科书。他以的结合做基础解释行星几何模型,组合出行星的几何模型[2]。在稍后的书中,《行星假说》,托勒密解释如何将他的几何模型转换成三维天球或部分的球。相对于数学的《天文学大成》,《行星假说》有时被称为描述宇宙论的一本书。

托勒密在数里天文学上广泛的论文取代了绝大多数希腊天文学的古老教本。一些更为专业和不会引人入胜的内容,只是单纯的成为过时的新模型。结果是,古老的教本不再被复制,而逐渐失传了。我们知道的许多天文学家的工作,像是喜帕恰斯的,都在《天文学大成》中被引用。

在9世纪,由两位独力的工作者,主要是哈里发马蒙,首度将之翻译成阿拉伯文。而在当时,《天文学大成》在西欧已经失传了,或是只隐约的流传在占星学的知识中。因此西欧是翻译了阿拉伯文的版本,重新再发现了托勒密。在12世纪,西班牙文的版本产生了,后来又在腓特烈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的赞助下,从这个版本翻译成拉丁文;克雷莫纳的杰拉德则直接将《天文学大成》从阿拉伯文版翻译成拉丁文。杰拉德在西班牙的托雷多发现阿拉伯文的版本,但是有许多的专有名词是杰拉德不会翻译的,他甚至至将阿拉伯语的喜帕恰斯都保留为阿拉伯文。

视频

至大论 相关视频

最基本的天文知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