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作家协会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的简称,是1978年由 高士其与科普界人士发起筹备,筹备建议迅速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和支持并于1979年8月正式成立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1]

目录

协会简介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挂靠单位为中国科协,下设农林科普专业委员会、工交科普专业委员会、基础科学与高科技专业委员会、医药卫生专业委员会、少儿科普专业委员会、科学美术专业委员会、国防科普专业委员会、科学文艺专业委员会、科普翻译专业委员会、科普报刊广播编辑记者分会、少数民族科普专业委员会和组织工作委员会,出版物有《科技与企业》、《青年科学向导》。

相关资讯

2021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年会在郑州开幕

相聚在黄河之滨,探讨科普的未来。10月16日,2021中国科普创作大会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年会在郑州市开幕。本届年会主题为“打造科普精品、赋能创新发展”,旨在深入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加强科普供给侧改革,从源头抓好高质量科普创作,是助推“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普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要实践。

本次大会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河南省科协指导,中科大数据研究院承办。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年会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长期进行经营和精心打造的品牌学术活动之一,也是为广大科普创作者、爱好者搭建的学术交流[2]和创作实践平台,已逐渐成为规模化、多领域、跨地区、高水平的行业盛会。

“中国的科普事业就像在铸造一个新的青藏高原,托起中国创新的珠穆朗玛峰。”中国科协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表示,未来15年中国要基本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而支撑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必须要有世界一流的庞大科技人才队伍,这就要求全民科学素质得到极大的提升,通过打造科学素质的高原,托起创新的高峰,这个高峰和高原充分体现了科学精神融入民众之间。

围绕科普创作和科普作家这两个主题词,孟庆海就科普创作和科普作家如何促进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与大家进行了交流。他认为,要深刻认识科学素质新内涵与科普之变,将弘扬科学家精神贯穿科普全链条、全过程,在科普创作、展览、服务传播、基础设施等各环节突出价值引领功能,与时俱进,推动科普内容、形式、手段的创新提升,通过科普供给侧改革实现科普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科普供给服务科普创作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普队伍建设,用科学精神打造原创科普精品。

每次的大会主旨报告都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年会的特色。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潘永信分享的报告题目是《火星宜居性:科学问题与研究进展》。

火星是跟地球最相似的一颗行星,但是它现在是一个很干涸的星球。潘永信介绍,对此科学家有两个假设:第一,火星磁场的消失导致了水的逃逸;第二,现在火星太小,这两者都会造成一些蒸发,最后脱离火星逃逸到外太空。还有一个最新的看法,这些水有相当一部分没有逃掉,是留在地下了。

潘永信说,目前人类在火星探测中看到了火星表面甲烷的季节性变化,对地球来说甲烷90%是产生于微生物,所以下一步要探索生命的话肯定要到火星地下,地下辐射弱、有水,可能会存在生命,通过火星太阳和地球强大的分析仪器,可能会给出答案。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教授陈孝平院士报告主题是《让医学归于大众,用科普护佑民生》。

去年8月,陈孝平院士在武汉市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以院士命名的健康科普工作室,旨在让医学归于大众,从大众最关心的健康问题和公众热议的健康话题做起,贴近生活、趣味化、科学性和严谨性,依托新媒体进行传播,适应科技新常态。

陈孝平表示,科学普及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也是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打破科学事业和公众之间的壁垒,一方面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平台,促进科普活动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真正让科技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另一方面,要探索出科研人员与公众沟通交流的有效渠道,精准满足公众多样性、个性化获取科普信息的要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管晓宏报告的题目是《艺术与科学的交汇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

视频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相关视频

2018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年会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向祖国献礼

参考文献

  1. 成立协会所需条件,搜狐,2018-01-23
  2. 未来的学术交流的方式 ,搜狐,2019-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