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近地天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近地天體 (near-Earth object, NEO)為太陽系內其軌道接近地球的天體。所有近地天體的軌道近日點都小於1.3天文單位,它們包括數以千計的近地小行星、接近的彗星、和大到在撞擊到地球之前還在太空時就能夠被監測的流星體。現在廣泛認為過去的天體撞擊,對於地球的地質史和生物史有着重大的影響。自1980年代以後,由於逐漸認知到近地小行星和彗星的潛在危機,對近地天體的興趣已逐漸增在,減緩威脅也在積極研究中。

近地天體中有部分的小行星軌道的近日點在距離太陽0.98和1.3天文單位之間。當一顆這樣的近地小行星(NEA)被檢測到,就會提交給位於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小行星中心編目登錄。一些近地小行星的軌道會和地球軌道交會,所以它們有和地球碰撞的潛在危險。美國歐洲聯盟、和其它國家目前共同努力建構太空警衛,持續的監視這些近地小行星。

在美國,NASA接受國會的命令,對所有可能造成災難,直徑在1公里以上的近地天體都要造冊監看。截至2012年8月,他們已經發現848顆直徑大於1公里的小行星,其中154顆是潛在威脅小行星(PHAs)。在2006年估計大約還有20%尚待發現, NEOWISE 在2011年估計,已經發現93%直徑大於1公里的近地天體,大約只剩下70顆尚待發現。

潛在威脅天體(PHOs)當前的定義是基於該物體接近威脅地球的潛在能力參數。主要是軌道與的最小近地距離(MOID)小於0.05天文單位,或是絕對星等(H)低於22.0(粗略的代表了更大的尺寸),就被視為是潛在威脅天體(PHOs)。而不會接近地球至0.05AU(7,500,000 公里,4,600,000 英里)以內,或是直徑大約小於150米(500英尺)(假設反照率是13%,則H=22.0),就不會被當成潛在威脅天體。NASA的近地天體目錄包括小行星和彗星,並且以月球距離為測量距離的顯示單位,而這種用法已經成為媒體在討論與報導這類天體時最通用的距離單位。

有些近地天體引起了高度的關注,因為實際前往探測的任務速度甚至比月球還要低。由於結合了相對於地球的低速度(ΔV)與小重力,所以它們可能會提供令人感興趣的科學機會,直接進行地球化學和天文上的調查,和作為人類開發外太空獲取物質的潛在經濟來源。這使得它們成為具有吸引力的探測目標 ,在2012年,已經有太空探測器訪問過三顆近地天體:NASA的會合-舒梅克號登陸愛神星、日本JAXA隼鳥號探測系川 、和中國國家航天局嫦娥二號探測圖塔蒂斯[1]

人類認識近地天體的歷史

人類對近地天體是良性天體的迷戀或是人類社群高風險殺手的感受已經減弱,因為在人類短期的歷史上,已經對NEOS做了科學性的觀測。

風險

最近,對尋找到的近地天體已經通過科學概念,建立起評估風險的框架。在這個框架中,以人類社群的文化技術當鏡頭,來評估任何一個近地天體的風險。縱觀歷史,對NEOs有着不同的認知方式,一顆被觀測到的近地天體,每次接近都有不同程度的風險。隨着時間對風險的認知也逐漸進化,它不只是攸關生死的科學知識,這種對風險的感知是宗教信仰哲學原理、科學認識、技術能力,甚至還有經濟上的資源[2]

近地天體的數量

截至2004年4月18日,已經發現2808個NEO。它們包括49個近地彗星、217個阿登型小行星、1114個阿莫爾型小行星和1427個阿波羅小行星。它們中的708個直徑超過1千米。

視頻

近地天體 相關視頻

小行星的威脅!雖然近地天體有記錄,但這2個小行星都出意外了!
2029年阿波菲斯將撞擊地球!成為都靈最高級別的危險近地天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