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顶下郊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顶下郊拼

顶下郊拼或作顶下郊拼,又称“四县反”,为西元1853年(咸丰三年),“顶郊三邑人与“下郊同安人为了争取在艋舺码头的通商利益,发生了台北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内战“顶下郊拼”械斗事件。造成日后艋舺的没落及大稻埕兴起。

起源

中垅泉漳和睦碑记,记录了当时分类械斗频仍,官府出面告示劝阻、请大家和睦相处的情形。(图片来源:台湾大学台湾文献文物典藏数位化计画)
毁于“顶下郊拼”的艋舺清水岩,直到1867年才得以重建。图片来源
三邑人的信仰中心龙山寺,至今依然香火鼎盛。图片来源

领时代台湾主要的三个大城市分别为府城(今台南)、鹿港(今彰化县鹿港镇)及艋舺(今台北市万华区),所以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称。当时的艋舺便是排名第三,因为邻近淡水河,舟楫之便使得商业活动渐渐发达,从地名来自当地平埔族对“独木舟”的称呼Moungar / Mankah的音转,就可想见当时的艋舺是个船运发达、商贸繁盛的地方。

聚集了商业的利益,艋舺开始出现蕃薯、木材、樟脑等的贩售,慢慢的也从村落发展到城市的规模,大量的移民从福建来到艋舺,因为“人亲土亲”的缘故,自然以出身地区分形成聚落,但也不知不觉成了“分类械斗”的远因。

分类械斗

“分类械斗”是台湾早期民间社会的一个常见现象,由于彼此间的认同差异(我们不同族╱府╱县),加上经济利益或是宗教信仰的冲突,又因清领地方官漠视或无力管辖,最终演变成武装械斗。在北台湾常见的漳泉械斗漳州人与泉州人因为利益冲突而产生的械斗时有所闻;而即使是同为泉州三邑同安,也由于先来后到的差别,争夺艋舺各码头的使用权,信仰神明又有差异,甚至因同安距离漳州较近,被认为在漳泉械斗中过于中立(不挺泉州人),最后终于发生了“顶下郊拼(顶下郊拼)”。

势力范围

当时的商业公会组织称为“”,先来的三邑人组成“顶郊”,而晚来的同安人因与厦门交易为主,因此称“厦郊”或“下郊”。

顶郊势力

三邑为泉州晋江惠安南安三县的合称,来自这三邑的移民组成了“顶郊”,艋舺龙山寺、蕃薯市街、码头与淡水河岸一带皆为顶郊的势力范围。西元1738年,三邑人发动募款兴建艋舺龙山寺,成为顶郊的商会与宗教中心,奉祀观音菩萨,终年香火鼎盛。

艋舺龙山寺落成后,西侧以北地段逐渐吸引许多商家聚集,成为新兴市集。由于贩卖商多自中国广东进口玻璃灯、软纺绸布等物资,新奇华贵,称为“新店头街”。

新店头街以北又有“旧街”,亦随艋舺龙山寺而兴起,为郊商与商铺集中之地,贩卖染料植物“大菁”、金纸、中药店为多。此地设有义仓,由艋舺大户捐献米粮,以备荒年时供救济饥民之用。

旧街东边建有水仙宫,从宫口发展出纵向与横向的市街,扩大了艋舺地区的郊商聚集范围。

旧街北方,从土地庙开始往西经妈祖宫口一直到王公宫口方向,为艋舺发展起点“蕃薯市街”,是移民、汉人平埔族集中物资与通商交易的主要场所。

王公宫口为艋舺老码头区,许多戎克船停泊于此,往来台湾与大陆载运移民与货物。三邑人拥有屯货码头与课取税金的权力,长期垄断王公宫口与蕃薯市街的通商交易。为了争夺艋舺码头的经济利益,同安人与三邑人之间一直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成为顶下郊拼的导火线。

往来艋舺码头的船只不计其数,河港沿岸一带成为众多船夫、码头工人落脚之处。这群在社会下层的劳动者,多从大陆离乡背井、只身来台讨生活,无依无靠,“凹(月斗)仔”于是成为艋舺“罗汉脚”抚慰心理寂寞与解决生理需求的地方。

西元1853年,黄龙安为领袖,艋舺顶郊势力到达巅峰。

下郊势力

同安人主要和大陆的厦门进行贸易,所以被称为“厦郊”或“下郊”。下郊以林佑藻为首,势力范围居于八甲庄(老松国小一带),艋舺地区的东南隅,以霞海城隍庙为中心,北临莲花池遥望安溪人的清水祖师庙,东边有顶郊势力与之对抗。

八甲庄以南则有“剥皮寮”,顶郊与下郊势力交界地带,为交易市集热络之处。剥皮寮地名的由来,据说是福州杉木皆运至此地进行剥皮加工,因而得名。在艋舺兴盛时期,剥皮寮为煤炭贩售集散地,故又称“土炭市”。

因为三邑人落脚较早,顶郊霸占了艋舺的河港商业,同安人只能选择离河岸较远的八甲庄为根据地,不仅腹地狭小,而且也没有立足码头和收税的权力,贸易条件的不平等,让下郊深感不满。西元1853年终于爆发了械斗冲突“顶下郊拼”。

泉州人势力

西元1787年,安溪人从大陆泉州府移民而来,落脚艋舺东北区域,以清水祖师庙为根据地,东接蕃薯市街,南以莲花池为界对望八甲庄。安溪人善于种植与贩卖茶叶,尤其以“安溪铁观音”闻名。

三邑人与同安人交恶之时,白其祥艋舺安溪人之首,立场颇于中立,但在顶下郊拼开战后仍无法置身事外,迫于黄龙安的压力,烧毁了位于战略要道上的清水祖师庙,使顶郊突袭八甲庄成功。遭战乱焚毁的清水祖师庙后来在原地重建。

漳州人势力

摆接平原为板桥地区前身,位于艋舺的西南方。西元1846年,大科崁(桃园大溪)的林家势力已拓展到摆接平原,1851年林家迁居板桥,从此被称“板桥林家”,成为台湾五大家族之一(其他为雾峰林家、高雄陈家、基隆颜家、鹿港辜家)。顶下郊拼时期,摆接平原势力以“本记”林国华、“源记”林国芳兄弟为首。举族迁居摆接平原后,林家成为漳州人庞大势力,令艋舺泉州人颇为忌惮。

西元1853年,三落大厝“林家花园”完工落成。由于漳、泉对峙,拥有庞大财力的林本源家族自然成为漳州人领袖,而“林家花园”也是板桥林家的指挥所,因此该厝不但有许多防御设计,平日亦有数百壮丁驻守。

冲突

【1853年艋舺地域略图】原图来源

由于三邑人艋舺落脚得早,不但控制著码头,还可向往来的商船抽取百分之五的“从价税”,同安人商业利益受到牵制,为此一直有著零星的冲突,终于在一八五三年八月,爆发了大规模的械斗。在此役中,同安人原欲对三邑人发动攻击,却被三邑人抢先,借道安溪人的信仰中心清水祖师庙,攻击位在八甲庄(今老松国小)的同安人据地,最后,同安人背著他们信奉的霞海城隍败走大稻埕。此役双方各自有惨烈的牺牲,安溪人的清水祖师庙也遭波及,付之一炬,各方皆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

顶下郊拼爆发后,下郊节节败退,林佑藻同安族人逃往北方欲投靠同乡的大龙峒,却不被当地同安人接纳,只好转到大稻埕(台北市大同区迪化街一带),沿淡水河建起店屋市街,形成新的河港聚落。

西元1856年,下郊同安人重建庙宇,恭迎从八甲庄救出的霞海城隍爷,延续香火,此即为大稻埕霞海城隍庙

下郊败逃北方,顶郊取得了胜利,将下郊八甲庄全数焚毁,占得艋舺大部分利益,但三邑人并未依约帮助安溪人重建清水祖师庙

这场械斗,日本人田中一二在1931年的《台北市史》中将其形容为“将艋舺地方化为恐怖战场”,而在《淡水厅志》中则是“八甲、新庄尽毁”,由此可知当时械斗激烈的惨况。

大稻埕的兴起与艋舺的没落

西元1860年,清朝战争失利,与列强签订条约,开放淡水为国际通商港口,但艋舺码头河沙淤积,不易停泊,市况衰落,船只大多前往大稻埕码头运货交易。大稻埕逐渐取代艋舺,成为北台湾的商业贸易中心,迅速造就繁荣盛景。 顶下郊拼获胜后,艋舺三邑人却逐渐市道中落,败逃的同安人反而获得大稻埕兴起的商业利益。失去艋舺,却得大稻埕,“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成为顶下郊拼的最佳注释。

相关影片

台湾最早角头战!艋舺最大械斗"顶下郊拼" 影响层面广人员大量伤亡|王偊菁 吕捷主持|【吕读台湾PART1】20190317|三立新闻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