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朱术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宁靖王
  • (图左:1937年7月湖内发现宁靖王新闻报导,台湾日日新报)
  • (图右:更早之前的宁靖王相关遗物照片,台湾文化三百年纪念会)
姓名 朱术桂
天球
一元子
封爵 郡王
封号 宁靖王
出生 万历四十五年九月廿五日
(1617年10月24日)
逝世 永历三十七年六月廿二日
(1683年7月16日)
亲属
父亲 长阳王朱宪焕
元配 宁靖王妃罗氏
侧室 袁氏、王氏、秀姑、梅姐、荷姐
兄弟 长阳王朱术雅
嫡子 朱俨鉴[1]
养子 益王后代朱俨𨱅[2]
宁靖王墓入口
宁靖王墓
墓碑
墓旁的碑文-宁靖王殉台始末记

朱术桂(1617年10月24日-1683年7月20日),天球一元子辽简王朱植八世孙,长阳王朱宪焕嫡二子,湖广荆州(今湖北)人,祖籍直隶凤阳(今安徽),明朝宗室郡王

生平

万历四十五年九月廿五日(1617年10月24日)生,初授辅国将军,封于荆州(湖北)。

崇祯十五年(1642年)流寇张献忠攻陷荆州,朱术桂与惠王朱常润宗室避居湖中。

崇祯十七年(1644年)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朝灭亡,福王金陵称帝,是为南明弘光帝,朱术桂与兄长长阳王朱术雅入朝,封为镇国将军

随著清军南下,朱术桂逃亡过程中与兄失散,当时郑遵谦绍兴迎奉鲁王朱以海监国,由于不知朱术雅生死下落,于是由朱术桂袭封长阳王。

之后郑鸿逵拥立唐王隆武帝,朱术桂奉表庆贺,而隆武帝也承认他为长阳王。不久朱术桂得知兄长仍在世,上疏归还王爵称号,隆武帝亦改封他为宁靖王,前往方国安军中担任督军[3]

清军渡过钱塘江后,朱术桂逃亡,途中与监国朱以海会合,后来被郑彩迎接到厦门。这时隆武帝已死,桂王被拥立为永历帝,朱术桂前往朝谒,永历帝命他留在郑鸿逵军中监军。永历二年春(1648年)又命朱术桂同时督郑成功之师。后来南明势力逐渐崩溃,只有郑成功保持较大力量,并在思明州(厦门)礼待避乱宗室,朱术桂前往投靠,郑成功以王礼待之,让他居住在金门和厦门两岛[3]

永历九年(1655年)因为永历帝和延平王郑成功势力相隔遥远,永历帝特准郑成功设置六官方便施政,同时允许他委任官职,武官可达一品,文职可达六部主事。郑成功每次拜封官员,都请朱术桂等明朝宗室在旁观礼,以示尊重体制[4]

永历十六年(1662年)郑成功去世,郑经继位。永历十七年(1663年)郑经迎宁靖王到台湾监军,同行包括泸溪王、鲁王世子朱弘桓、巴东王等诸明朝宗室及同乡仕绅等八百多人[5][6]。于承天府府署(今台南市赤崁楼)旁的西定坊建立宁靖王府邸,并供岁禄于朱术桂。朱术桂见台湾初辟,土壤肥沃,便在万年州[注 1]竹沪庄(今高雄市路竹区[注 2])一带,垦拓田园达数十

永历三十五年(1681年),郑经去世,郑克塽继位。永历三十七年六月廿二日(1683年7月16日)施琅攻下澎湖之后,朱术桂决心殉国,分其田赏佃人,舍寝宫与一元子园捐为佛寺[7],召集妾侍说:“不德,颠沛海外,冀保馀年,以见先帝、先王于地下;今大事已去,孤死有日,汝辈幼艾,可自计也。”随侍在侧的五妃(袁氏、王氏、秀姑、梅姐、荷姐)皆泣对曰:“王既能全节,妾等宁甘失身,王生俱生,王死俱死,请先赐尺帛,死随王所。”而后相继自缢于中堂[注 3]。朱术桂亲自殡殓后,将五妃之灵柩安葬于南门城外魁斗山后(当时属于仁和里,今台南市五妃庙址)[8]

朱术桂死前书于壁曰:“自壬午流贼陷荆州,携家南下。甲申避乱闽海,总为几茎头发,苟全微躯,远潜海外四十馀年,今六十有六矣。时逄大难,得全发冠裳而死。不负高皇,不负父母,生事毕矣,无愧无怍。”次日,即加翼善冠,服四团龙袍,束玉带,佩印绶。将宁靖王麎钮印送交郑克塽。郑克塽率文武至,嗟叹别之。王乃拜辞天地祖宗。耆士老幼俱入拜,王答拜。又在砚背题辞世诗曰:“艰辛避海外,总为几茎发;于今事毕矣,祖宗应容纳。”书罢,结帛于梁自缢,且曰“我去矣。”侍宦两人亦从死其旁。众扶之下,颜色如生,越十日葬于县治,长治里竹沪与元配合焉,不封不树,妾𦝼五棺埋于台南魁斗山,去其墓三十里,称为五烈墓,又曰五妃祀。

朱术桂自杀时,终年六十六岁。乡人感其忠义,将他和元配罗氏、早夭之子朱俨鉴合葬于湖内村棚仔林中,墓地未做特别标示,并筑伪墓一百多座,以混淆清军的搜寻。

辞世诗

辞世诗为五言古体诗,“艰辛避海外,总为几茎发;于今事毕矣,祖宗应容纳。”

一作“艰辛避海外,总为数茎发,于今事已毕,祖宗应容纳。”,或作“艰辛浮海外,总为数根发,而今事毕已,祖宗应容纳。”,又作“流离避海外,止为几根发;而今事已矣,祖宗应容纳。”尚作“流离来海外,止賸几茎发;如今事毕矣,祖宗应容纳。”还有数版本则不备载,此系列文句大同小异,旨意略同,应是传抄时的版本问题。

另作“艰辛避海外,总为几茎发,于今事毕矣,不复采薇蕨。”末句“不复采薇蕨”较“祖宗应容纳”为晚出,“蕨”字与“发”字同韵部,较为合韵,用字文雅,且为周朝伯夷隐居的典故,较无“祖宗”之思,可能是文人改写,避免清朝官府的不满。

相关资料

明宁靖王墓所在地位于现今高雄市湖内区湖内里境内,于昭和十二年(1937年)被发现,发现时为空棺[9][10],但村民仍于墓地四周建了一座四方形水泥土垒,以为标帜。战后,由竹沪、湖内两村民筹资重建,将此地的一百多座伪墓合建成一大墓。现今看到的墓园则是在民国六十六年(1977年)由高雄县政府所修建,并于民国七十七年(1988年)指定为第三级古迹。

今高雄市路竹区境内有座宁靖王庙,庙中也书写著朱术桂“艰辛避海外,总为数茎发,于今事毕矣,祖宗应容纳”的绝命诗。

台南市大天后宫本为宁靖王朱术桂之故宫,清朝将军施琅攻下澎湖后,朱术桂选择殉国,遗命将其宅邸改为天后宫,由吴英负责此事,完工时离施琅抵台还尚有一个半月,当时称为“东宁天妃庙”,故大天后宫今犹奉宁靖王神位檀越[11]

注释

  1. 郑成功驱逐荷兰人后,在台湾设一府二县,府名东都承天府(今台南市),二县中北为天兴县(县治今台南市佳里区),南为万年县(今屏东县高雄市,及台南市大部分),永历十六年(1662年)改东都为东宁永历十八年(1664年)改县为州,直至郑克塽降清为止。
  2. 竹沪村原归湖内乡管辖。民国三十九年(1950年)行政区域调整方案之规定,将原归湖内乡管辖之竹沪村、顶寮村改划路竹乡管辖。
  3. 台湾县志‧卷九 杂记志‧丘墓》记载方式是写“癸亥六月二十二日,靖海将军侯施琅既克澎湖,王语诸妃曰:‘我之死期至矣!汝辈听自主之。’妃曰:‘王生俱生,王死俱死。’遂结缳齐缢堂上。王亲自殡殓,葬仁和里。越二十六日,王死。”[8]

参考文献

  1. [两岸史话-福尔摩沙真面貌- 中时电子报]
  2. [《台湾通史》宁靖王列传:术桂无子,以益王之后俨𨱅为嗣,方七岁。清人入台,迁于河南杞县。]
  3. 3.0 3.1 连横,《台湾通史》‧卷二十九,列传一‧宁靖王列传。
  4. 2004,许雪姬总策划,《台湾历史辞典》,“朱术桂”条目,页303。台北:文建会
  5. (tropicofcancer), 噜噜米. 落难王爷-明朝宁靖王悲剧的一生5之1. 随意窝 Xuite日志. [2018-07-28]. 
  6. 骆, 芬美. 《被误解的台湾史:1553-1860之史实未必是事实》. 台北市: 时报. 2013: 149. ISBN 9789571357287. 
  7. 朱术桂 - 文化部国家文化资料库
  8. 8.0 8.1 王礼 主修,陈文达、林中桂、李钦文、张士箱 编纂 ;台湾史料集成编辑委员会 编辑. 《台湾县志》 原版约刊行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远流. 2005-06-30: 279页. ISBN 986-00-1269-5. 
  9. 依1977年〈重修明宁靖王墓志〉,“出土玉带、古碗、古印等殉葬物,当即由警察机关追缘移送台北市博物馆保管,以存史实。日据时期王墓亦视同古迹,妥加珍护。”
  10. 1937台湾宝藏回忆-明宁靖王墓
  11. 王浩一. 在庙口说书. 台北市: 心灵工坊文化. 2008年8月: 68页. ISBN 978-986-6782-47-3. 

外部连结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