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以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朱以海

朱以海(1618年7月6日-1662年12月23日),明朝宗室,是南明抗清的重要領袖之一。字巨川,號恆山,別號常石子

生平

朱以海是明太祖第十子魯荒王朱檀的九世孫(明思宗的叔父輩),魯肅王朱壽鏞第五子,魯王朱以派之弟,藩封在兗州府。1642年兵破兗州,魯王府被洗劫一空,魯王朱以派自縊殉國。[1]朱以海於1644年2月被明思宗封為魯王;但是朱以海正式受封四天後,李自成攻陷北京,朱以海南奔。

福王朱由崧即位於南京之後,命朱以海駐守台州。1645年南京、杭州都被清軍攻下後,鄭遵謙張國維等迎朱以海於紹興,聽取方逢年建議,7月宣布監國[2],拜方逢年為相,並且以1646年為監國魯元年,不奉唐王朱聿鍵的隆武年號,不惜以高官厚爵收買人心,「時遠近章奏,武臣則自稱將軍都督,文臣自稱都御史侍郎,三品以下不計。而江湖游手之徒,假造符璽,販鬻官爵,偃臥丘園而云聯師齊楚,保守妻子而云聚兵千萬。」[3]。因此朱聿鍵與朱以海屢起衝突而無法合作,浙江福建相繼為清兵攻破,朱以海逃亡舟山,並且與張名振張煌言鄭成功合力抗清。朱以海也一度尋求日本的援助。

1651年(辛卯年)8月,舟山陷落,朱以海移居金門;1653年3月,因當時鄭成功和朱以海之間有所衝突,朱以海便自去監國稱號,由舊臣王忠孝沉佺期等人照顧;期間朱以海一度移居南澳,不久又回金門。

1662年6月,永曆帝朱由榔雲南遇害後,張煌言一度上書朱以海,要求朱以海「爭取閩海勳鎮,速正大號,以求正統」,但由於鄭成功與鄭經的不支持而未成。鄭成功死後,朱以海一度無人服侍,1662年11月,朱以海病故於金門。

成就

清順治二年(1645年),錢肅樂張煌言等起兵浙東,擁以海監國於紹興。次年,頒監國魯王元年大統歷,六月,定西候張名振等保以海至舟山,支持唐王朱聿鍵的參將黃斌卿不肯接納,由永勝伯鄭彩接至福建。六年九月,張名振和盪湖伯阮進殺黃斌卿,接以海至舟山,建立魯王行宮。封張肯堂為東閣大學士,朱永佑主工部兼吏部事,孫延齡為戶部尚書,張煌言為兵部右侍郎等職。

歷史評價

張岱:①從來求賢若渴,納諫如流,是帝王美德。若我魯王,則反受此二者之病。魯王見一人,則倚為心膂;聞一言,則信若蓍龜,實意虛心,人人向用。乃其轉盼則又不然,見後人則前人棄若弁毛,聞後言則前言視為冰炭。及至後來,有多人而卒不得一人之用。附疏滿廷,終成孤寡,乘桴一去,散若浮萍;無柁之舟,隨風飄蕩,無所終薄矣。魯王之智,不若一舟師,可與共圖大事哉!②唐王粗知文墨,魯王薄曉琴書,楚王但知痛哭,永曆惟事奔逃;黃道周、瞿式耜輩欲效文文山之連立二王,誰知趙氏一塊肉,入手即臭腐糜爛。如此庸碌,欲與圖成,真萬萬不可得之數也。[4]

李寄:魯國君臣燕雀娛,共言嘗膽事全無。越王自愛看歌舞,不信西施肯獻吳。

邵廷采:①王雖謙仁,少威斷。②魯王才望遠遜唐王,而孤軍扼守錢江,南蔽閩廣,亦訖一載。[5]

林文湘:夫魯王以兗州分封之裔,甫襲爵而甲申之變乘之;崎嶇閩、浙之交,艱辛踣躓,流離瑣尾,後乃依鄭氏於浯江島上。當時貞臣若王愧兩、盧牧洲諸公,其才學郁而弗舒,所吟皆顛沛侘傺之辭、酸辛嗚咽之調,即欲強為逸豫之作不能也。[6]

周凱:王以明室宗支,間關顛沛,漂泊海上數十餘年,惟偽鄭是依,而又不以禮待,致受沈海之誣,卒至埋骨荒島,榛莽為墟,春霜秋露,麥飯無聞,亦可憫已。

黃元秀:不降不棄,正氣凜然,足資景仰。

李世賡:延明朝歷數,爭漢族光榮,正氣凜千秋,矢步不回無懼色,仰長吏築亭,頌將軍題句,菲才慚百里,海氛未靖更驚心。

蔣經國:當明室末造,流寇播亂,清軍乘機入關竊據神器,王以帝胄致力匡復,備歷險艱。亘十八年而所志不懈,自監國後為虜騎逼廹力竭勢危,適延平以孤臣孽子之身舉義金廈,奉明正朔。王之輾轉渡海往依,自必能和衷協力,共謀大計。使天假以年,竭其志慮,獎率忠義,其光復舊物固在意中。

顧誠:朱以海親身經歷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患難生活,培育了他對清廷的仇恨,在清兵侵入浙江時堅持了民族氣節,並且毫不猶豫地在強敵壓境之時毅然肩負起抗清的旗幟,甚至親臨前線犒師,這是難能可貴的。但是,他畢竟是深養王宮之中的龍子龍孫,過慣了腐朽荒淫的貴族生活,既缺乏治國之才,又不肯放棄小朝廷的榮華富貴。

家族列表

父母及兄弟

  • 母親 王氏

嬪妃

  • 元妃張氏,兗濟寧州張有光長女,原浙之寧波人
  • 繼妃張氏,寧波人
  • 次妃陳氏

  1. 魯世子朱弘柙,母繼妃張氏,失陷兗州,生死不明
  1. 魯世子朱弘枬,庶出,卒於南中
  1. 朱弘棅,庶出,失陷兗州,生死不明
  1. 朱弘槮,庶出,殉難
  1. 朱弘?,庶出,殉難
  1. 朱弘棟,庶出,殉難
  1. 朱弘?,庶出
  1. 魯王朱弘桓,字繼恆,母次妃陳氏,遺腹子

軼事

由於金門並未生產稻米,朱以海住在金門期間都食用番薯,至今金門民間仍稱他為「番薯王」[8]

陵墓

目前中華民國金門縣魯王墓,是在1959年發現後重修的。《明史》稱鄭成功將魯王沉入海中殺死並非事實,鄭成功去世乃先於魯王。魯王死後,其世子朱弘桓渡台灣,得到鄭經的庇護,直至明鄭覆亡。

參考資料

史料
引用
  1. 當時場景悽慘,據說朱以海也幾乎被殺。因為機警逃脫,又被抓獲,捕者見其少年俊秀,心生憐意,放他出府,並告知其妃已不肯受辱自盡於牆下。
  2. 清·張廷玉等,《明史》(卷253):「方逢年,遂安人。萬曆四十四年進士。福王時,復原官,不召。魯王三召之,用其議,定稱魯監國。」
  3. 黃宗羲《海外慟哭記》
  4. 《石匱書後集卷第五》 ,殆知閣
  5. 《東南紀事》,殆知閣
  6. 魯王在金門活動及相關歷史記憶的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網
  7. 《魯春秋》:「女子三:長為繼妃張氏所生,選閩安侯周瑞長男衍昌為儀賓,未嬪尚;二女,俱陳氏出,未字。」
  8. 金門舉辦魯王朱以海390週年冥誕祭禮
其他

視頻

意外發現朱元璋世孫,朱以海的墓,洗刷鄭成功300年冤屈,來看看

朱以海的死和民族英雄鄭成功到底有沒有關係?

南明封國國王
前任:
兄安王朱以派
大明魯國國王
1644年-1662年
繼任:
朱弘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