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小吃在家做】懷舊紅豆缽仔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懷舊紅豆缽仔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TVB的劇,裡面經常會有人突然想吃某種小吃,缽仔糕、咖喱魚蛋、豆腐花等都經常被提起。缽仔糕雖是廣東傳統小吃,但在香港發揚光大,不過現在可能越來越少了,我在香港讀書的那幾年,也沒怎麼見過賣缽仔糕的小販。 沒關係,我們可以自己在家做呀!很簡單的呢!正好我好久沒更新菜譜了,可能很多廚友看到菜譜會想:這跟我平時見到的缽仔糕怎麼不一樣? 是的,這是廣東傳統的用粘米粉做的缽仔糕,不是比較流行的水晶缽仔糕。 其實小時候學校門口和一些小食店做的大多是木薯粉做的水晶缽仔糕,但我還是喜歡吃傳統的粘米粉的這種。對於我而言那根本就不是缽仔糕,只是用缽仔做的另一種糕點罷了。木薯粉做的糕點我也喜歡,但抱歉,缽仔糕必須不能妥協,一定要用粘米粉做! 我這個方子用了片糖,還可以用紅糖、黑糖或者甚至幾種糖一起用,看每個人的口味吧。這是比較純粹的單片糖版,我個人很喜歡,希望大家也按照自己的口味做出自己喜歡的味道。
懷舊紅豆缽仔糕的用料
- 粘米粉100g
- 澄面(小麥澱粉)5g
- 蜜紅豆50g
- 片糖60g
- 水(開粉漿)150g
- 水(煮糖水)150g
懷舊紅豆缽仔糕的做法
- 準備好材料
- 粘米粉和澄面混合,加入150g水混合成粉漿。沒有澄面不放也行
- 水加片糖小火煮至融化。片糖可以用***糖,還可以用紅片糖、紅糖、黑糖都可以的,按自己喜歡的味道來就行了。或者片糖加黑糖也是不錯的選擇。
- 慢慢將熱的糖水逐步加入到粉漿中,攪拌均勻。水滾燙,別倒太快哈,容易給燙熟了
- 先將碗蒸熱,如果碗裡有水要倒掉,不然會稀釋粉漿影響成品口感。把粉漿倒入碗內,再加入紅豆
- 大火蒸10-15分鐘即可
- 原諒我沒有專門的砵仔,只能用家裡的各種小碗和味碟做了哈哈哈,反正一點也不影響味道的,還有缽仔糕特有的漂亮凹洞
- 要等涼了之後再脫模哦,用手指沿着邊緣輕輕按壓一圈(如圖),就可以完美脫模了。
- 一點也不會黏,脫得非常乾淨哦!拿竹籤叉起來吃更有味道~[1]
紅豆介紹:
紅豆(學名:Vigna angularis)是豆科台灣紅豆樹],認識植物</ref>,喬木,羽裝複葉,小葉長橢圓,圓錐花序,花白色,莢果扁平,種子鮮紅色,心材暗褐色,質堅而耐腐,可為支柱、船舶、建築用材和箱板;種子鮮紅色而光亮,甚為美麗,可作裝飾品。紅豆屬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高營養榖類食品,而且含有蛋白質、醣類、脂肪、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維生素E、鉀、鈣、鐵、磷、鋅等營養素。紅豆有豐富的鐵質,可以使人氣色紅潤,可以補血、促進血液循環、強化體力、增強抵抗力。紅豆近親有赤小豆,主要用於中藥材,常與紅豆混用,然而赤小豆藥效較佳。 紅豆在古代文學中常用來象徵相思。
栽植
- 通論: 在常溫之下,紅豆沉於清水中,一天之後便會發芽,再移至淺泥中生長。
台灣
- 栽植歷史
- 高屏地區
- 雲嘉南地區
文化
其他植物的別名
- 在王維詩作《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中所說的「紅豆」疑似指以下三種植物之一。
- 紅豆樹,中國獨有樹木,因過度砍伐與採摘而瀕臨滅絕。
- 孔雀豆(Adenanthera pavonina),海紅豆,其種子有小毒,也入藥治療腸胃不適。
- 雞母珠(Abrus precatorius),然而其含有毒蛋白,不可誤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