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蟅虫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黄蟅虫丸 出处: 金匮要略
组成
大黄、蟅虫、黄芩、甘草、桃仁、杏仁、白芍、干漆、虻虫、生地黄、水蛭、蛴螬[1]>。
功能
破血消症、祛瘀生新[2]
主治
1、干血内结、瘀结成块、经血不调或经闭不通、腹痛有块。 症见:形体羸瘦腹满不能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有潮热、舌有瘀点、脉象涩弦。 2、常用于血瘀腰痛、肝硬化、腹中包块积聚,产后血块不下等症。
说明
本方所治是属体虚瘀血内结之证。由于劳伤、正气虚极、腹满不能食,故体虚羸瘦,经络的荣养和卫气的运行受到影响,因而血行凝滞,产生瘀血,且瘀血郁久则会产生热,以致伤及阴血,血积则不能濡养肌肤,出现肌肤甲错,不能上荣于目,而造成两目黯黑。此症体虚证实,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正气难以恢复。故本方以祛瘀为主,以补养为辅,使之去瘀生新,病情字能好转。 方中以大黄、桃仁、干漆通其血闭,再加上虻虫、水蛭、蟅虫、蛴螬等虫类活血而通络之品,以增强破血消瘀之力。祛邪勿忘扶正,故又以地黄、白芍养血滋阴,甘草和中补虚,杏仁配桃仁以润燥结,且破血降气,有利于祛瘀血;黄芩宣肺气以解郁热。总观全方,主在祛瘀生新,专治虚劳而有瘀血干结之症。
临床应用
一、周边血管疾病
本方具有很強的破血逐瘀功能,所以本方用於治療周圍血管疾病有相當地療效,例如:用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靜脈曲張併發症、下肢栓塞性深部靜脈炎、四肢淺部靜脈炎、肢端動脈痙攣症、大動脈炎。
静脉曲张并发症是指静脉曲张并发静脉炎后综合症,症状中最常见的征候是患肢得凹陷性水肿、静脉郁积症中的色素沉著、郁积性皮炎和慢性硬结型蜂窝组织炎,最严重的后遗症是小腿部的皮肤溃疡,即所谓郁结性溃疡。 方中蟅虫、水蛭、虻虫、蛴螬等均有显著的活化纤溶系统效果,能显著缩短优球蛋白(Euglobulin)溶解时间,有助于对已成的血栓溶解,虻虫还有弱的抗凝血酶作用。对抑制血栓形成,白芍也有显著的影响,黄芩对于内毒素诱发的实验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也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桃仁也有抗凝血,促纤溶活性。对于大白鼠体外血栓形成实验中,大黄蟅虫丸对血栓形成时间虽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减轻血栓重量,由此可见大黄蟅虫丸能抑制血栓的形成。利用测定积或32P标记的方法,均证实大黄蟅虫丸还可加速大白鼠对腹腔自体血凝块得吸收。
二、肝胆疾患 本方中之黄芩、大黄、白芍、甘草等均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而且蟅虫抽出物对D-半乳糖胺所引起大白鼠的急性肝损伤,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黄蟅虫丸可用于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慢性胆囊炎等肝胆疾患。 大黄蟅虫丸具有改善肝脏血液循环,使肝功能得以恢复,还能促使结缔组织的吸收,并抑制其增生,还可能对肝内沉积,免疫复合物有消除作用,以达到增强免疫功能,而且大黄蟅虫丸对肝脏和脾脏肿大亦有明显的缩小作用。对于急性重症肝炎所伴有的高度黄疸腹水,按中医辩证虽有明显湿热,但气血紊乱是本病之本,以大黄蟅虫丸治之可奏其效。慢性胆囊炎患者往往有"干血"之体证,而本方对"干血"体症有特异疗效,所以本方对慢性胆囊炎有极佳疗效。 三、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所谓"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是导致再生障碍贫血的病因,而大黄蟅虫丸可令"瘀血去、新血生",从而促进全血细胞之生长与释放,而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增多,所以大黄蟅虫丸可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四、治疗高血压 本方能扩张小动脉,解除小动脉痉挛,减低血短外周围阻力,改善全身及肾脏毛细血管的循环,减少血脂在管壁内的沉淀,从而截断了高血压的恶性循环。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