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淡竹叶
中华淡竹叶(学名:Lophatherum sinense),别称碎骨子[1],为禾本科淡竹叶属植物[2]。根状茎。须根中部可膨大为纺缍形肉质块根,黄白色。叶披针形,圆锥花序;颖果椭圆形。其生长于山坡、林地或林缘、道旁蔽荫处。淡竹叶耐贫瘠,喜温暖湿润,耐阴亦稍耐阳,在阳光过强的环境中,则生长不良,常表现为植株低矮、分蘖力降低、叶色发干偏黄等,观赏价值降低。
其栽培用土以肥沃、透水性好的黄壤土、菜园土为宜。地植可选择通风好、无直射光的林中树下等遮阴处。盆栽可置于室内或阳光直射不到的阳台等处摆放。淡竹叶生长旺盛、分蘖力强,地植除药用等特殊需要外。
其根可药用,有清凉,解热、利尿及催产之效;主治:胸中疾热、咳逆上气、吐血、热毒风、止消渴、压丹石毒、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痛头风、止惊悸、瘟疫迷闷、杀小虫、除热缓脾。又可作牧草。
目录
地理分布
中华淡竹叶分布于中国、台湾、日本及朝鲜等地,中国国内分布于湖南、浙江、安徽、江苏、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份。印度、斯里兰卡、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纽几内亚岛及均有分布。。多长于山坡、林下、路旁草丛及溪旁等蔽阴处。
形态特征
中华淡竹叶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下部膨大呈纺锤形,粗而稀疏。秆直立,表面光滑,具6-7节,高约40-110厘米。叶片披针形,基部收缩成柄状,具横脉,长约5-20厘米,宽约1.5-3 厘米;叶鞘通常生于节间;叶舌坚硬而短小。花为圆锥花序,主轴较硬,狭窄挺直,长约15-35厘米 ;分枝斜上直立,长约1-8 厘米;小穗卵状披针形,紧密排列于穗轴之一侧,连短芒长约7-9.5 毫米,宽约2.5-3.5 毫米;颖宽卵形,具5-7脉,第一颖长约4毫米,第二颖长约5毫米(116A;第一外稃厚纸质,具7脉,先端具长不及1毫米之芒状短尖头,长约5.5-6毫米,宽约5毫米;内稃较短,其后有长约3毫米之小穗轴节间;不育外稃互相密集包卷,先端具长约1毫米之芒状短尖头;雄蕊2枚;花药长约1-1.5 毫米。果为颖果,长椭圆形。
医药用途
- 主要价值
中华淡竹叶的干燥根茎及块根入药,味甘,性寒。中药名为碎骨子,具清热、利尿、堕胎、催生等功效,归类为清热药、利尿通淋药,其性味甘淡,能清心、利尿、祛烦躁,对于牙龈肿痛、口腔炎等有良好的疗效,民间多用其茎叶制作夏日消暑的凉茶饮用。
- 食疗
淡竹叶味甘、淡,性寒;归心、肺、胃、膀胱经;体轻渗泄,具有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
- 淡竹叶做法
⑴凡外感热病,心烦口渴,热在气分者,可用生石膏、知母、芦根等配伍,以清热除烦止渴。
⑵若气阴两伤者,可再加麦冬、人参等,以益气生津。
⑶心经热盛下移小肠而致小便涩痛者,可用生地、木通、生甘草梢等配伍,以清心导热利尿。
⑷膀胱湿热蕴结小便淋沥赤涩者,可用海金沙、车前子、白茅根等同用,以清热利尿通淋。
- 药用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根,抢水洗净,切段,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 功能主治:具有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十主治热病烦渴,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儿惊啼,肺热咳嗽,胃热呕哕,小便赤涩淋浊。[1]
⑴《纲目》:去烦热,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
⑵《生草药性备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浊,退热,散痔疮毒。
⑶《握灵本草》:去胃热。
⑷《本草再新》:清心火,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
⑷《草木便方》:消痰,止渴。治烦热,咳喘,吐血,呕哕,小儿惊痫。
⑹《分类草药性》:治咳嗽气喘,眼痛。
⑺《现代实用中药》:清凉解热,利尿。治热病口渴,小便涩痛,烦热不寐,牙龈肿痛,口腔炎。
- 用药禁忌
⑴无实火、湿热者慎服,体虚有寒者禁服。
⑵孕妇忌服。
⑶肾亏尿频者忌服。
⑷不宜久煎,入食以鲜品为佳,煮粥时宜稀薄,不宜稠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