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宗主教

圖片來自asianews

宗主教拉丁語Patriarcha),東正教的宗主教在中文傳統上習慣翻譯為牧首,是實施主教制度的基督教宗派的一種神職人員職稱。[1]

目錄

介紹

最初,宗主教是一位作為家父pater familias)對某個擴展家庭行使專制的權力的男人。該種由年長男性對家庭進行支配的體系被稱為父權(patriarchy)(Πατριάρχης)。這是一個希臘文詞彙,由πατήρ (pater,意為「父親」)和ἄρχων (archon,意為領導leader,首領chief,統治者ruler,國王king,等等)

亞伯拉罕以撒,以及雅各被提及為三位以色列人族長(patriarch,天主教中文譯譯法,或為「聖祖」),而他們生活的時期即被稱為「族長時代」(Patriarchal Age)。它最初是在聖經七十士譯本中獲得了其宗教上的含義。

該詞主要具有特殊的教會的多種含義。特別是,東正教會羅馬天主教會(高於大總主教(Major Archbishop)和首席主教(primate))、東方亞述教會中最高等級的主教均稱為「patriarchs」。此位patriarch的辦公地以及教會的征役(由一個或更多的教省組成,儘管在他自己的(總)教區之外他經常沒有可實施之司法權)被稱為「宗主教區」(patriarchate)。從歷史上說,宗主教可能經常是一個充當行政長官(Ethnarch)的合理人選,後者可在一個信奉其他教義的國家或帝國內代表由其宗教團體所形成的社區(如在奧斯曼帝國內的基督徒)。

宗主教是早期基督教在一些主要城市的主教的稱號,他們的威望和權力比一般的主教要高;其中羅馬君士坦丁堡亞歷山大港安條克耶路撒冷等五個首要主教所領導的教會,又合稱為「五大宗主教區」(Pentarchy;亦稱為「五牧首聯合治理教會」)。當羅馬天主教會東正教會分裂時,羅馬的宗主教成為天主教的教宗,而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成為東正教的普世牧首。現今在世界許多地方都可以發現一至數名宗主教/牧首,特別是在歷史形成的宗教中心更是如此,比如亞歷山大宗主教

東方正教會的牧首

並非全部15個東正教自主教會的領袖的稱號都是宗主教。實際上使用這一稱號的自主教會領袖有9個,其他自主教會領袖的稱號是都主教總主教

使用宗主教稱號的東正教自主教會領袖實際上都是獨立、平權的,然而按照「歷史榮譽」排序如下(名稱為當前正教中文全稱):

  1. 君士坦丁堡,新羅馬總主教和普世牧首
  2. 亞歷山大和全非洲牧首
  3. 大安提阿和全東方希臘教會牧首
  4. 耶路撒冷聖城和全巴勒斯坦牧首
  5. 莫斯科及全俄羅斯牧首
  6. 全喬治亞大公長牧首
  7. 塞爾維亞牧首
  8. 卡帕多細亞—愷撒城的繼承者,翁格羅—弗拉克人的都主教,布加勒斯特的總主教,全羅馬尼亞牧首
  9. 全保加利亞牧首

這9個牧首中,有4個是古代傳流下來,而另外5個是晚近才確認的:

正教教團之外的東方牧首

東方正統教會宗主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