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1889年11月14日—1964年5月26日 ,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
英文名 Jawaharlal Nehru
出生 (1889-11-14)1889年11月14日
安拉阿巴德市(今屬北方邦)
逝世 1964年5月26日(1964-05-26)(74歲)
國籍 印度
母校 英國哈羅公學、劍橋大學、倫敦法學院
職業 政治家
知名於 追隨甘地參與印度獨立運動,主張印度要從大英帝國獨立,同時也是不結盟運動的創始人。並於1947年8月15日印度獨立時,出任第一任總理。
知名作品 《人類的歷史》 (1934)、《尼赫魯自傳》(1935)、《印度的發現》(1942)



畢業於哈羅公學劍橋大學倫敦法學院

印度開國總理,也是印度在位時間最長的總理,任期為1947年到1964年,其中於1952年印度第一次大選獲勝。

他是印度獨立運動的參與人,主張印度要從大英帝國獨立,同時更為人所知的是不結盟運動的創始人。

他活躍於二戰後的國際政治舞台上,經常被人稱呼為博學尼赫魯(पंडित,班智達在梵語和印地語及英語中有大博學者的意思),尤其在印度,他更被稱呼為偉大的學者。

目錄

目錄

1家世簡介

2生平簡介

3為政舉措

4人物評價

家世簡介

印度開國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出身顯貴家庭,其遠祖拉傑·考爾是當時統治印度的莫臥兒帝國皇帝法魯克·西耶爾十分尊崇的克什米爾學者

此後,尼赫魯家族的男子在莫臥兒帝國世居高官,雖然在印度1857年民族大起義中家道中落,但至其父親老尼赫魯掌家時終於又靠個人奮鬥成為百萬富翁 。

生平簡介

童年

1889年11月14日,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出生於安拉阿巴德市(今屬北方邦)。"賈瓦哈拉爾",意思是"紅寶石"。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從字面上翻譯中文意為"運河的紅寶石"

在尼赫魯眼中,父親是一個讓人敬佩又敬畏的人物。尼赫魯是家中僅有的男孩,從很小開始,父親就按照培養印度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路子培養這個家族的接班人。在家庭教師布魯克的引導下,少年尼赫魯逐漸對印度教哲理產生了興趣,並開始閱讀印度教典籍,加入通神學會

14歲時,一個偶然的機會,母親對小尼赫魯講了多年前他的幾個家人因誤會險些被英國士兵吊死的故事。從那時起,尼赫魯失去了對英國人的好感,並開始關注身邊的社會。看到在印度的英國人和歐亞混血人對老百姓是如何趾高氣揚,尼赫魯幼小的心靈里產生了對異族統治的反感。

學習生涯

1905年,尼赫魯遠赴英倫,進入英國貴族子弟學府哈羅公學學習。起初,因為尼赫魯的年齡稍大,又不懂拉丁文,被學校編到低年級。但他進步神速,一路升班。此時,恰逢英國大選,尼赫魯每日注意翻閱報紙,關心選情變化。在哈羅公學這個為英國培養政治精英的學校里,這個來自偏遠殖民地的小孩子的政治和知識水平比同齡同學高很多。當老師考問學生們對大選的了解程度時,尼赫魯竟能說出英國全體內閣成員的名字。

1907年10月,尼赫魯提前考入劍橋大學,主修自然科學,但劍橋的學術氛圍使得他將更多時間投入對歷史、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研究,經常與同學談論尼采蕭伯納,甚至兩性問題。

在劍橋期間所讀的書對他的政治觀影響很大,從西德尼·希魯克的新著《新愛爾蘭》中,他得出了"乞求與哀鳴不能從英國得到任何東西"的結論。尼赫魯大學畢業時年齡尚小,不夠在印度政府擔任文官的年齡。

1910年,他又進入倫敦法學院攻讀法律,並拿到了律師執照。在法學院的兩年對尼赫魯日後的政治生涯至關重要,他在這裡接觸了各種流派的思想,尤其對"費邊社會主義"心馳神往。

尼赫魯在英國學習和生活了7年。在這7年裡,他養成了一套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穿着講究,留有小鬍子。他較為沉默,感情含蓄,成了"東西方奇異的混合物"。

追隨甘地

尼赫魯認為,像印度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東方大國,"竟讓一個遠方小島把手足捆綁起來,任意支配,實在是一樁荒謬絕倫的事情"。

從英國回國後,尼赫魯加入了國大黨

1916年2月,尼赫魯與卡麥拉小姐喜結連理。結婚21個月後,他們的女兒、印度未來的女總理英迪拉出生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和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發展迅速。尼赫魯認定甘地領導的這一運動既符合印度傳統,又適應印度現實。他決定加入這一運動。

從1921年至1945年,尼赫魯先後入獄9次,共坐牢1041天。對於坐牢,尼赫魯早有心理準備。

1921年印度全國大罷工爆發後,英印殖民當局到處抓人,尼赫魯知道大難即將臨頭,他開始跟父親學打地鋪,親自嘗嘗在硬邦邦的地鋪上睡覺的滋味。

1921年,尼赫魯第一次被捕。這一年,他的女兒英迪拉4歲。他在給國大黨的聲明中說:"為印度的自由而戰無上光榮,在甘地領導下工作很幸運,對一個印度人來說沒有比為事業而犧牲或完全實現壯麗的夢想更好的了。"在獄中,除偶爾與獄卒交談外,尼赫魯就是讀書寫作。《尼赫魯自傳》就是在獄中完成的。

為了獨立運動尼赫魯逐漸放棄了在英國養成的西式作風。自追隨甘地之日起,尼赫魯就不再穿西服,而改穿印度土布衣服。從前尼赫魯以說標準的英語為榮,之後他逐漸使用印地語或者印度各地的方言。

當時,"到農村去"的口號響徹全國,為動員農村大眾參與獨立運動,尼赫魯與國大黨同志一道,不辭辛勞徒步到偏遠的鄉村,出席農民會議,發表演講。在這些場合,他領略到了群眾力量的偉大,開始認識群眾心理,懂得區分城裡人和鄉下人的不同要求。雖然他對群眾中出現的某些自私覺得不大愉快,但他和印度農民已經打成一片。

獨立鬥爭

在獨立鬥爭中,尼赫魯政治上逐漸成熟。

1923年底,尼赫魯擔任了國大黨秘書長,初步獲得了行政領導工作經驗。他常常每天工作15個小時。尼赫魯擔任國大黨秘書長沒有薪水,為了獨立事業,他和父親甚至把變賣家產得到的錢作為國大黨活動經費,他還儘量減少開支,經常吃簡單的飯食,坐火車的三等車廂。

為破壞印度獨立運動,英印當局也想拉攏尼赫魯。當局派出安拉阿巴德高等法院法官米爾斯爵士去遊說,想憑藉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和種種外交手段來誘惑尼赫魯。因為當時有一種說法,稱尼赫魯父子之所以反英,是因為他們加入英國人俱樂部的申請被拒絕。

米爾斯對尼赫魯講:像他這樣一表人才的有學之士理應出任教育部長,然後運用他的智慧和人格來影響後一代,並且保證他會得到印度總督的器重。但尼赫魯早就立下志願,要為印度獨立做些"消極的破壞工作",以便後代從事積極的建設工作。

尼赫魯雖追隨甘地,但並不迷信甘地。當甘地以農民運動超出了"非暴力"的限制為由,宣布中止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後,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陷入低潮。此時,尼赫魯逐漸意識到"非暴力"運動的缺陷:人們很難在警察的暴行面前做到斯斯文文。

為了找到一條獨立的出路,1926年尼赫魯決定重返歐洲,而此時,他個人和家族都陷入財政困境,他靠自己當律師的收入和父親的資助勉強湊足了經費。在為期1年零9個月的時間裡,他先後訪問了意大利、法國、英國、德國和蘇聯,結交了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和美國人民自由聯盟領導人鮑德溫等知名人士。

 
原圖鏈接 圖片來自 天涯社區 1954年10月,毛澤東會見印度總理尼赫魯[3]

多國訪問

在探索印度民族解放道路的過程中,尼赫魯也接觸了中國人。

1927年,在布魯塞爾舉行的"被壓迫民族大會"上,他接觸了中國國民黨代表廖煥星

。會上,宋慶齡高爾基愛因斯坦等發起組織了"反帝大同盟",支持被壓迫民族的獨立運動,

由宋慶齡任主席,尼赫魯也擔任了執行委員。

同年,尼赫魯赴莫斯科參加十月革命慶祝活動,受到了蘇聯政府的熱烈歡迎。

他被十月革命後蘇聯的變化深深吸引。他在自傳中回憶,此次訪問給了他"一種遠景的認識",幫助他"從新的角度看待歷史和現實"。

尼赫魯重返歐洲和出訪蘇聯,使他的思想有了新的廣度和深度,從歐洲之行中為印度找到了出路:政治上必須完全獨立;經濟上應該實行"社會主義",而且只有工業化才能鋪設一條擺脫貧困的道路;宗教弊端會扼殺印度,但可通過經濟發展自動解決。這為他日後當總理時制定政策,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

國家崛起

1929年冬,國大黨在拉合爾年會上通過了尼赫魯起草的《開闢歷史新紀元》的決議,並把完全獨立作為今後的鬥爭目標。

甘地看到,印度的青年一代都擁護尼赫魯,因為他有能力調和黨內各派,便於控制席捲全國的反帝浪潮特別是青年人的沸騰情緒,就極力推舉尼赫魯為黨主席。

不惑之年的尼赫魯終於走上了黨的最高領導崗位。

掌權後的尼赫魯所做的第一步就是,利用英國當局倡導的議會民主使國大黨在各地選舉中大獲全勝。

他在1937年5個月的時間裡或坐汽車、或騎大象、或乘木船木筏,走遍了舉行選舉的11個省,每天演講10次以上,聽眾前後達1000多萬。

他在各地的演講,視情形和聽眾不同而有所區別,但一直強調政治獨立和社會自由,並把政治獨立當作獲得社會自由的必要步驟。

最終,除旁遮普孟加拉兩省外,國大黨獲得了全印所有省的政權,尼赫魯印度獨立建立了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地方基礎。

二戰爆發後,英國大量調用印度的人力和物力,從而激發了印度人民的民族感情。

1939年9月,尼赫魯曾經訪問抗戰中的中國,對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表示出了同情。

1942年,尼赫魯領導國大黨開展"退出印度運動"。英印殖民當局立即宣布國大黨非法,並逮捕了甘地尼赫魯等人。這是尼赫魯第9次、也是最後一次入獄。直到1945年6月二戰結束前,尼赫魯才獲釋。

此時的尼赫魯雖陷囹圄卻豪氣勃發,他相信這是黎明到來前的黑暗。他在獄中冥思苦想,並求教於同在獄中的學識淵博的同行,寫成了《印度的發現》一書。

書中詳細記述了自己的過失和發現新思想的經過,高瞻遠矚地展望了印度的未來,最後得出結論:"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這句名言時至今日,仍是印度人耳熟能詳的名句,也是印度大國戰略的最好注釋。

1947年8月15日印度獨立時,尼赫魯宣布:"不管風多大,浪多高,我們將永遠不讓自由的火炬熄滅。"隨着印度獨立,尼赫魯時代也真正來臨。他在一次演講中說:"印度有許多東西可以給予,但不是金銀或出口貨物,而是它目前的地位。今天,全世界都已認識到未來的亞洲將有力地決定於印度的未來,印度將日益成為亞洲的軸心。"

出任總理

印度獨立後,尼赫魯出任第一任總理。從1950年1月26日起,印度憲法正式生效。印度成為一個"主權的民主共和國",但同時留在英聯邦之內。

從建國起, 尼赫魯連任四屆總理,直到他逝世。印度在歷史上從未被這麼大範圍地統一過, 從未出現這麼多民族結合在一起的局面。

總理的工作是十分繁忙的,尼赫魯一天工作往往十五六個小時。他每天天一亮就起床,然後鍛煉身體,沐浴更衣。

他總愛在傳統的印度服裝的胸口別上一朵紅色玫瑰。他的努力,使他成為戰後世界的一位著名的政治領袖。

1954年6月,尼赫魯與應邀訪印的中國總理周恩來發表聲明,公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955年,尼赫魯又與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等人共同發起萬隆會議,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商大計。

1961年他和鐵托納賽爾共同發起不結盟運動

 
原圖鏈接 周恩來和尼赫魯[4]

晚年生活

到六十年代, 尼赫魯逐漸衰老了, 尤其是中印戰爭中印度的失敗,,使他的情緒壞到了極點,,他的身體漸漸垮了,

1964年1月,在國大黨年會上,尼赫魯突遇中風,出現左偏癱。他意識到自己即將結束生命的行程, 就抓緊了培養女兒作接班人的工作,

雖然, 從英迪拉·甘地很小的時候起, 尼赫魯就有意識地培養她擔任黨、國家的要職, 但選定英迪拉· 甘地為繼承人仍受到黨內一些實力派人物的挑戰。

在1963年,尼赫魯用了一個計謀,將反對英迪拉·甘地接班的力量清除了, 他完成了他政治生活中最後一項重要任務。

1964年1月,國大黨奧里薩邦布巴內斯瓦爾召開年會,會議期間尼赫魯輕度中風,身體狀況急轉直下。他還迷信起印度的星相學,請祭司為他來念經,然而這一切都回天乏力。

1964年5月26日深夜,尼赫魯感到十分難受。清晨,他已奄奄一息。到27日下午1 時40分,他的心臟停止了跳動,時年74歲。

他的床頭,還貼着他十分喜愛的一首羅伯特· 普羅斯特的詩:

這森林可愛又幽深,

可我曾答應過,

在安息之前再走它一程,

在安息之前再走它一程,

然而,他再也不能走它一程了。

為政舉措

有效掌權

在建國初期, 尼赫魯還沒有成為印度無可爭論的最高政治領袖。然而,到1948 年1 月30 日, 甘地在前往比爾拉大莊園作晚禱的途中被一狂熱的印度教徒刺殺;另一位尼赫魯的政治對手薩達爾·瓦拉巴伊·帕特爾也於1950 年12 月病逝。

這樣, 他成了印度的最高權威, 開始了印度現代史上的"尼赫魯時代"。在他任總理期間, 印度舉行了三屆大選。每一次國大黨都以絕對多數獲勝, 一黨天下的局面直到八十年代後期才有所突破。

尼赫魯的領導風格並不是十分民主的。他的內閣開會時, 部長們往往到會上聽一聽尼赫魯的指示, 然後去辦就是了, 對一切重大決定也不許部長們有任何反對意見。這種領導作風雖然與他多年在歐洲接受的西方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相背離, 但因為比較符合印度幾千年的封建傳統, 又因為尼赫魯本身的經歷, 使他在人民群眾中威望極高, 所以他能比較獨斷地進行治理。

內政改革

尼赫魯執政之初的主要任務是清除英殖民主義勢力, 削弱封建主義的影響, 以鞏固印度的統一, 發展資本主義, 尤其是發展工業。他採取的主要措施有:

第一, 重新進行行政區劃。英國統治時期的印度行政區劃還帶有割據的色彩, 全英屬印度被分成11 個省份和600 多個封建土邦。實行分治後, 英屬印度合併了一些土邦。

在1950 年印度憲法中,全國劃分為28個邦,分為三等。其中甲等邦9個,基本上和原來的省的範圍相同;乙等邦9個,由原來較大的土邦或幾個土邦合併成的土邦聯盟組成;丙等邦10個,一般為過去較小的土邦。

然而, 這一划分仍不能盡如人意,主要原因是未能消除印度長期以來行政區劃與語言區域交錯的現象。尤其是在一些民族成分比較複雜的地區,大家的反應更為激烈。

1952年12月15日,南印泰盧固族活動家波堤·斯里拉姆魯為抗議政府拒絕按語言劃邦的要求,絕食58天而死,全國更加不平靜。形勢逼迫政府重新考慮行政區劃的問題,但又受到來自大財團的壓力。大資產階級的產業往往分布很廣,按語言分邦會對他們不利,但最終尼赫魯還是決定順應民意。

1955年11月,印度重新劃分為14 個邦和6 個中央直轄區, 並成立了地區委員會,每個委員會管四五個邦, 使這一問題終於得到解決。

第二, 恢複印度人的印度。英國殖民時期印度政府內文官大多是英國人。尼赫魯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建立起印度行政官制以代替英國文官制度,培養印度人擔任各級行政官員。此外,印度軍隊以往高層領導大多是英國人,尼赫魯在軍隊裡改組了領導機構,廢除陸軍總司令兼管海、空軍的制度,實行三軍分立,由印度總統擔任三軍最高統帥, 同時培訓和提拔大批印度人任中、下級軍官, 高級軍官也逐漸由印度人接替。

第三, 實行土地改革。獨立前,印度仍實行封建土地所有制。尼赫魯搞' 土改' 的主要內容有: 廢除柴明達法定地主制,實行租佃改革, 規定土地持有最高限額等。其中以廢除柴明達地主制較有成效。然而, 各邦議會又利用手中權限, 對這些法令做了很多變動, 削弱了這一改革的意義。

 
原圖鏈接 圖片來自 人民網1955年,周恩來總理出席萬隆會議,與尼赫魯交談[5]

經濟戰略

在清除了英印政府時期的兩大勢力之後,尼赫魯又着手制訂了印度經濟發展的戰略。尼赫魯的發展戰略第一方面是實行公私營並舉的" 混合經濟"。這在某種程度上受了英國工黨政策的影響。

1943年,印度通過了一份有關經濟戰略的決議。它規定國家壟斷武器、彈藥和原子能的生產以及鐵路的經營管理;國家保留對新辦某些基本企業的權利,如鋼鐵、飛機製造、造船、電子器材、石油、煤礦等企業,其餘可以由私營來辦。混合經濟取得了較大的成功。

1954 年, 尼赫魯在完成對中國的訪問後,想"走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在當年年底,印度議會和第二年初的國大黨阿華迪年會上分別通過了決議,以"建立社會主義類型社會"作為印度經濟政策的目標。

尼赫魯忽然提出社會主義的目標, 原因一是早年在英國費邊社會主義對他的思想影響; 二是當時印度國內社會主義思潮逐漸興起。當時, 印度社會兩極分化嚴重, 人民普遍感到有失公平,希望社會主義類型的社會帶給人們公平的生活條件; 三是長期對蘇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經驗的觀察, 尤其是中國建國後的巨大成就, 吸引了尼赫魯。他認為中、印同為由殖民地轉化而來的國家, 都存在人口多、底子薄的問題, 所以中國道路很值得印度學習。

然而, 尼赫魯並不是真心要把印度建成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他在論述他提到的社會主義概念時, 更多地強調社會主義制度在社會功能上的表現。就如他在1963 年的國大黨年會上說" 社會主義類型社會" 是" 沒有窮困、疾病與愚昧的社會", " 所有公民享有同等機會", 這其實與甘地的思想出入不遠。

無論是公私混合經濟, 還是社會主義類型社會, 都沒有取得太大的效果。在他執政時期印度的工業化效果並不十分好, 農業生產長期不足, 日用品極度匱乏, 物價不穩, 貧富懸殊, 這些都是因為其重視工業, 輕視農業, 偏向大資本家, 忽視大眾利益造成的。在他執政期間: 國民收入增加42% , 工業生產增加94% ,農業生產增加41% , 其中糧食增長46%。

外交舉措

相比他在國內建設而言, 尼赫魯在外交領域卻是20世紀最成功的外交家國際政治活動家之一。他提倡不結盟的外交政策。他說印度外交政策的目標是謀求和平, 不是通過與任何主要國家或國家集團結盟, 而是通過對每一衝突或糾紛採取獨立立場。他倡導不結盟同印度在國際政治中的地位是分不開的。獨立後的印度無疑是南亞、乃至亞洲一個大國 , 印度不結盟的政策可以使印度得以在美蘇之間充作砝碼, 同時得到美國和蘇聯的援助。他積極反對殖民主義,收復法國和葡萄牙在印度的飛地。但同時也承襲英國的特權。對周圍的一些小國保持"宗主權"。

印度除通過倡導不結盟而搞好與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關係之外, 還努力搞好同中國的關係。中國在印度爭取民族獨立期間曾給了印度人民有力的聲援, 尼赫魯是第一批承認新中國的人之一。尼赫魯十分支持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1954年6月28日,尼赫魯總理周恩來總理一起在中印的聯合公報中第一次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到1955年,又和中國一起參加了亞非會議,在世界上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視的和平、反帝、反霸的力量。在萬隆會議上,尼赫魯積極主張加強亞非國家的團結合作,支持亞非各國人民爭取和鞏固民族獨立的鬥爭, 並堅持以五項原則指導國際關係。這時的尼赫魯在國內外的聲望達到了頂點。

然而,在尼赫魯統治時期,他也曾挑起中印邊界衝突,表現出了一些地區霸權主義的苗頭,使他努力建立起的中印之間的友好關係遭到了破壞 。1962年,由於印度國內局勢不穩,為轉移國內視線,尼赫魯派兵在中印邊境製造事端,引起對印自衛反擊戰。這是尼赫魯一生中最大的敗筆。

人物評價

美國總統尼克松《領導者》一書中這樣評價尼赫魯:"才華出眾,目空一切,貴族氣息重,脾氣暴躁,高傲自負","有時還咄咄逼人,毫不掩飾地流露出強烈的優越感"。

視頻

1962年, 中國在中印邊境取得全線勝利, 印度尼赫魯服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