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教宗额我略一世

教宗额我略一世拉丁语Sanctus Gregorius PP. I;约540年-604年3月12日),又译为格里高利一世(英语: Gregory Ⅰ),第64任罗马天主教教皇(590.9.3~604.3.12),中古世纪教宗[1],他是以一致欢呼的方式当选教宗。

教宗
圣额我略一世
Sanctus Gregorius PP. I
罗马主教
弗朗西斯柯·德·苏巴朗绘制的额我略一世像
就任 590年9月3日
卸任 604年3月12日(在位13年191天)
前任 教宗贝拉二世
继任 教宗沙彬
圣秩
晋牧 于590年9月3日晋牧
个人资料
本名 Gregorius
出生 约540年
意大利罗马
逝世 604年3月12日(604-03-12)(63岁)
意大利罗马
葬于 Cappella Clementina, 圣伯多禄大殿, 自1606年起
国籍 Roman
教派 天主教
居住地 罗马
父母 Gordianus, Saint Silvia

目录

简介

曾当过隐修士,590年被选为教皇,595年兼任罗马行政长官,对意大利中部、西西里撒丁岛科西嘉进行政教合一的统治。自称天主的众仆之仆。

他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广建修道院,强制实施了宗教教规,又允许修士从事经济活动,扩大教会资产。极大地提高罗马教皇的地位而削弱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的地位及职权,使得罗马教皇的地位与皇帝的地位相当。

其神学思想主要遵循奥古斯丁的学说,但较少强调预定论。

著有《伦理丛谈》、《司牧训话》等。[2]

生平

 
原图链接额我略一世

教宗额我略一世出生于罗马。初任职罗马总督;后弃俗隐修,晋陞执事。579年奉命出使君士坦丁堡;586年回到罗马,并当选为圣安德勒修道院院长

590年被选为教宗,并于同年建立教宗国。他处事贤明,以坚强的信德传播福音,照顾穷人。593年伦巴第族侵犯罗马,最终由于教宗额我略一世的劝说,使得罗马免遭劫难。

他对新拜占廷皇帝福卡斯极为支持,使得福卡斯在教会内的绝对权利并授予他普世牧首的头衔;同时教宗也很重视西方的蛮族,一直重视建立与伦巴第王后和墨洛温王后的关系;随后并派遣传教士不列颠传道,克尽司牧圣职。

他曾发扬教会礼仪生活,整理拉丁圣乐,是罗马天主教所封的四大“教会圣师”之一,创制了公众礼拜仪式;额我略赞美圣咏天主教教会单声部齐唱的礼拜仪式音乐。在弥撒祈祷仪式中用于伴唱,这也是教宗额我略一世在位时收集和整理的因而以他得名;同时有关伦理学神学著作甚多。

604年逝世

西欧封建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教宗额我略一世利用当时的形势进行了一些改革,从而使罗马教会势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罗马主教获得了西欧教会的首席权威,这为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和奠定中世纪教宗制的雏形,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也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传言教宗十分谦逊,对于普世牧职之首他却称作为“天主众仆之仆”这种定义一直沿袭至今。从8世纪时他就被尊为教会圣师由于业绩卓重影响久远,故别名又叫作圣大额我略。[3]

轶事

 
原图链接额我略一世

“额我略30台炼灵弥撒”的来历

额我略的修院里,有一个修士,身患重病,临终前透露自己有金币三枚隐藏在某处,这与修士禁止有私产的会规,显然有抵触。那修士死后,按会现不准葬在修士的公墓,另在别处挖了一个坟穴,将棺柩与3枚金币一同埋葬。可是额我略认为这修士临死前已忏悔自己的罪,就命同院修士为亡者一连30天献弥撒,求上主赐他早日脱离炼狱。到了30天,亡者显现给他的胞弟,报告自己死后在炼狱受罚,如今罪罚已满,升天享福。]

消除瘟疫

公元590年,[[罗马]发生瘟疫,教宗不幸染病身亡,众人一致公推额我略继任。为了求上主消灭疾病,额我略下令让全城信友,分别由城内七圣堂出发,列队到圣玛利亚大堂集合,一连三日,在全城游行,高唱圣歌。当游行群众列队经过各道路时,街头倒毙的病人,到处都是。可是自游行结束后,疫病大减,不久完全消灭,居民额手相庆。

当选教宗

 
原图链接额我略圣歌

圣额我略喜爱过幽静的隐修生活。他当选教宗后,一再谦让,并准备秘密出走。但是他的计划被众人及时发觉,大家强拥他往圣伯多禄大堂,正式加冕,就任了教会最高元首的职位。

拉温那总主教听说额我略当选教宗后谦让的消息,修书婉言相劝,劝他应以教会利益为重。额我略特地撰述了《神牧论》一书,作为答复。在这本书内,额我略指出:主教的主要性质是作信友灵魂的良医,应致力宣传圣教,及维持教会纪律。这本书一发表,洛阳纸贵,传诵一时。玛力斯皇帝请安提阿总主教译成希腊文字。圣奥斯定将这本书带往英国,三百年后,由亚斐力王译成本国文字。查理曼日大帝时代的各教务会议,规定主教均应熟读该书;举行主教祝圣典礼时,应将这本书授与新主教。当时受人重视,由此可见一斑。圣额我略指示的各项职责,西方教会神职人员均奉为圭臬。

额我略接任教宗职位后,立即着手整顿教会纪律。他将傲慢骄横的大副祭洛伦(当时罗马权势最大的人)撤职,教廷财政事务,委专人办理。追思弥撒中,副祭不可唱经。以免人们专为欣赏副祭的歌喉,而选派他们唱经。

额我略对讲道的职务,异常重视。他常在弥撒中讲道,讲道的题材,都是以本日福音经为主。

额我略在写信给教廷财产管理人员的时候,常叮嘱他们善待佃农下属;凡有急需者,应该贷措金钱给他们,不可吝啬。他的佃农都生活优裕,称赞他待人宽大。额我略死后,人们发觉教廷的公库,空空如也,分文无存,那是因为他生前利用教廷的金钱举办大规模的救济事业,将千千万万的灾民,从死神手中抢回。

额我略用大量金钱将俘虏从隆巴族人手中赎回,并写信叮嘱主教们将教堂的金属器皿熔化,变价充赎回俘虏之用。

某年,罗马麦田歉收,额我略下令购集大量粮食,存储仓内,将全城贫民,造了名册,按时分发赈灾粮。

额我略对犹太人给予特别的照顾。他严禁任何人压迫犹太人或将犹太会堂充公。他晓谕众人善待犹太人,不可歧视。有一次,撒狄尼岛犹太人向他申诉,犹太会堂被当地人士霸占,他立即下令发还了会堂。

当时,隆巴族骚扰意大利,烽烟遍地,民不聊生。额我略领导人民,保卫罗马。593年隆巴族大规模进攻,罗马人心惶惶,秩序大乱。额我略挺身而出,单身往见隆巴王劝他撤兵。隆巴王为教宗的伟大人格所感动,立即撤了兵,罗马免遭蹂躏。

额我略虽日理万机,仍能忙中偷闲,撰述圣书。593年,他的《对话》正式问世,那是中古时代最著名的圣教书籍之一。

额我略很注意向外教民族传教的事业。他对英国的传教工作,更表示异常的关注。在他任教宗的时代,对英国展开的传教工作,获致辉煌的成就,这不能不归功额我略的领导有方,同时也应归功于英国民族与天主圣宠合作的精神。

当时英国人民渴望领受福音的真光,由于缺乏传教人员,额我略特在他自己一度任院长的那座圣安德肋修院中,遴选40位修士,去英国传教,这批传教人员的领导人,是圣奥斯定。

东罗马帝国对意大利人民横征暴敛,额我略主持公义,表示严正的抗议。同时,由于东罗马皇帝还禁止军人弃俗修道,额我略也对这个禁令提出抗议。

额我略为人谦逊,他虽是教会的最高领袖,却自称是天主“诸仆之仆”,这个称谓自他而始,后世教宗袭用至今。

额我略常患有胃病和风湿病,可是他不顾身体多病,力疾从公,一天也不休息。13年的教宗生涯,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健康,他却始终不渝地处理公事,直至最后一分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临死前,他的最后一件事是送一件厚大衣给一位贫苦的主教。

理论

 
原图链接额我略一世

神论

格里高利一世不仅是一个很有政治才干的教皇,而且是一位神学理论家。他根据圣·奥古斯丁神学思想认为,一切对人有用的知识,都已包括在《圣经》中了。任何人如遇疑难,都可以从《圣经》中求得解答。所以,解释《圣经》也就成了人类最大的学问。

但怎样解释《圣经》呢?他很夸耀人抽象的“灵感”,认为“灵感”一来,即便自己原来不太懂,也会脱口而出。格里高利一世曾对法兰克的维昂主教发出指示,基督教会应反对世俗知识,这一点也成为中世纪教会长期的方针。格里高利一世还写了许多宗教著作流传于世,其中有三部著作在中世纪的欧洲可谓家喻户晓。

一部是《伯约记解说》(或译《道德论》),这部书是对《圣经》的诠注,也是关心教会伦理道德的教科书。

一部是《论神职人员的职责》,写的是关于主教、神父们的人品和职责指南,曾被译为希腊文、英文而流行各地。

还有一部是《意大利父老生平神迹对话录》,在书中他把世界描绘成充满神迹、天使魔鬼炼狱等情景,并有好人享乐,罪人受苦之类的宗教故事。

格里高利一世对奥古斯丁关于教会的论述又有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更多地结合了大众基督教的内容。他像奥古斯丁一样认为上帝已把拣选人规定好了,但又不那么过分强调“预定论”。

他认为,人得救不仅要靠上帝的恩典,而且也要靠个人的“善功”。他强调个人的主要善功就是履行教会的圣事。比如受洗后犯了罪,就要靠忏悔来补赎,灵魂便可以得救。他详细阐述了善功在灵魂得救中的作用,对中世纪基督教徒的宗教生活起了很大的影响。他还表示“圣餐”非常重要,可以救助活人和死人。

关于“炼狱”,他指出这是基督教信仰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炼狱”是指善人生前罪恶没有赎尽,死后灵魂升天之前暂时受罚的场所。他要求活着的人对在炼狱中亲人的灵魂抱有一种信念:“要相信在审判之前,有炼狱的火,炼尽某些轻微的罪。”可以说,“善功”和“炼狱”的教理是格里高利一世最为重要的宗教主张,是原罪和救赎思想的深化体现。

格里高利一世强调严格执行教士独身制以及教士、修士和信徒必须苦修和遵守“绝对服从”的誓120言,表示“即使当局的行为应受指责,而用暴力反对当局也是绝不容许的”。[4]

舆论

与此同时,格里高利一世开始大造舆论,称罗马主教之位来自使徒彼得一脉相承。彼得受主命而负责照管所有教会,故罗马主教应当成为普世教会之首。

从此,西方教权主义开始兴起,罗马教会当局逐渐演变为罗马教廷,格里高利一世正式宣布“教皇”的称号只能属于罗马主教,其他主教不得再称“教皇”。

由此可见,格里高利一世实际上是中世纪第一位教皇。[5]

音乐艺术

 
原图链接额我略一世

公元6世纪末,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为了统一教会仪式中的音乐,将教会礼仪歌曲、赞美歌等收集、整理成一本《唱经歌曲》(即“圣咏”),共收集整理了三千多首歌曲,它后来就被人们称做“格里高利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只用人声,歌词采用拉丁文,不用器乐伴奏。格里高利圣咏没有和声和对位,旋律简单,不用变化音和装饰音,音域也很窄,一般不超过八度。虽然它的旋律没有明显的节奏重音,速度徐缓,但较好地配合了拉丁文歌词的抑扬顿挫。格里高利圣咏原来是没有记谱的,而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播。

后来,由于圣咏数目的增多而需要给演唱者提示不同旋律的轮廓,于是就逐渐产生了简单的记谱。格里高利圣咏追求一种肃穆、超脱的气氛,排斥人世的激情。格里高利圣咏在产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古希腊希伯莱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的音乐,因此,它使我们了解了已失传的古代地中海地区的音乐文化。同音,格里高利圣咏也孕育了西方一千多年来的音乐艺术。[6]

格里高利歌调

格里高利歌调的基本音阶有sol、la、do、re、mi这五音构成,为吟诵式颂歌,最初专用于男声演唱,其特点是单音无伴奏,不分拍子与小节,而依歌词字音的长短唱出节拍,节奏自由,没有和声。其歌词采用无韵散文形式,取自拉丁文的《诗篇》。在演唱中,独唱与合唱轮换进行的方式称为“应和”,而仅以合唱各半相轮换的方式则谓之“对答”。

格列高利歌调根据教会的宗教仪式而分为两大类,以耶稣最后的晚餐与受难为内容的乃“弥撒曲”,而当作赞美歌用于每日祷告的则为“祷告曲”。格列高利歌调在9世纪时已流行欧洲,12世纪前后在英、法等国被称为“平调”,译自拉丁文cantus planus,其名也用来泛指所有古代西方教会的颂调。

格里高利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作为欧洲封建社会初期的主体音乐,可以说是西方音乐文化中的第一朵花。它的发展与整个西方音乐史有密切的关系。在记谱法的研究、音乐理论、复音音乐的兴起与发展、音乐学校的成立等许多方面,都要提及格里高利圣咏,即使现代的调式音乐也是以格里高利圣咏的调式为基础。

格里高利圣咏中最富特征的旋律不仅长久地保存在中世纪作曲家的创作中,而且还保存在后来许多世纪的作曲家的创作中。我们在巴赫莫扎特等人的作品中可以听到这些旋律,如莫扎特的《朱庇特交响曲》、李斯特的《死之舞》,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第 5乐章 、圣·桑的附有管风琴和钢琴的《 C小调第三 交响曲》、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钢琴和管弦乐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流传至今的许多乐曲,如小步舞曲、军队进行曲,以及奏鸣曲第一乐章 等,都是由格列高利圣咏扩展而成。而产生在基督教背景下的复音音乐就是由两个或更多互相独立的声部构成的音乐。

这种音乐的产生,标志著西方音乐前进了一大步。复音音乐出现在中世纪基督教的背景之下,是由格列高利圣咏发展而成,其音乐家都是天主教会的僧侣。[7]

译名列表

视频1:什么是额我略圣咏

视频2

本笃十六世 拉丁文弥撒 额我略歌咏 圣歌 拜圣体

参考文献

  1. Pontiffs. Holy See. [2019-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英语). 
  2. 孙庆芳.《外国历史名人传》-古代部分下:人民出版社,重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26-431页
  3. 2014年9月3日 圣额我略一世(教宗、圣师)(纪念) .天主教在线.2014[引用日期2014-10-27]
  4. 9月3日 圣额我略一世/圣小西默盎“石柱人”_柏保禄_新浪博客 2013年9月3日 - 圣额我略一世(教宗圣师 St. Gregory the Great) 圣额我略一世,通常称为“大额我略”,因为他在事业、功德、...
  5. 第六四任教宗 大圣额我略一世_彭振坤_新浪博客 2017年2月14日 - 大圣额我略一世(St.Gregory I)教宗,又译圣国瑞一世、圣格里高利一世、圣格雷戈里一世、圣格雷高里一世、圣格列高里一世、圣格列高利一世、圣格列高列...
  6. 额我略一世圣师 谈自己 2016年9月3日 - 额我略一世圣师 谈自己ypapanti 2016-09-03 09:40:28 “人子!我派你作以色列家族的守卫。”要注意,上主所派遣的宣道者,常被视作守卫。一个守卫常站在...
  7. 晚祷圣额我略一世(教宗圣师)天主... 来自天主教中文网 - 微博 2018年9月3日 - 【晚祷】圣额我略一世(教宗、圣师)。天主,祢以仁慈治理祢的子民,以爱心照顾我们,求祢俯听圣额我略教宗的代祷,将智慧之神,赋予管理祢教会的人,使我们的...

外部链接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