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福寺塔
明福寺塔,也稱千佛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唐朝寶曆二年(公元826年),現存為北宋早期建築,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塔高九層,八角亭子頂。後遭雷擊,五層以上倒塌。民國18年(1929年),當地人集資修復至七層,塔頂改為桃狀。該塔位於原滑縣老城明福寺山門以南二十米偏西處,現為城關鎮九街。
目錄
歷史沿革
隋文帝仁壽四年,滑縣老城西南隅建起一座寺院即明福寺,後經陸續擴建,規模達到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370米,其殿堂之輝煌,聞名於郡,因而被譽為滑台名剎。
唐代寶曆二年又於寺內增建一座九層密檐式磚石結構的佛塔,明福寺聲名遠播。歷經戰亂後,殿堂已毀,唯古塔尚存。可惜又遭雷擊,這座塔的上部四層又轟然垮塌。我們所能看到的是民國年間修復以後的明福寺塔,已由原來的九層改為七層[1]。
文物保護
1963年1月20日,明福寺塔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6月25日, 明福寺塔作為宋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3月,滑縣文化局、文物管理所和城關鎮九街村群眾自籌資金6萬元,邀請河南省文物建築設計保護中心對明福寺塔破壞程度和修復工作進行了全面勘探、測繪和評估,同時積極向國家申請撥款維修。
2006年國家文物局下撥50萬元專款,並指派國內具有權威性的北京錦華古建築園林工程公司,對明福寺塔進行了全面修繕,使明福寺塔重現雄姿。
歷史價值
明福寺塔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為研究佛教史、科技史和古代建築藝術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例證。
近年來,滑縣縣城面積逐步擴大東移,為了豐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政府斥資在明福寺塔周邊完善了附屬設施,修葺了歐陽書院,文化廣場等設施,已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日常休閒和周邊旅遊的好去處。
建築設計
明福寺塔整體設計合理,建築材料及建築工藝精良,既有宋代早期磚塔的基本特徵,又具有明顯的唐代磚塔的風格,實為唐宋塔嬗遞的範例[2]。
明福寺塔又名千佛塔,為七級樓閣式磚塔,整塔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經過重新修繕,塔通高43米,地面直徑11米,平面呈八角形,塔體逐層內收,是河南省乃至全國所見不多的大型佛寺磚塔之一。
視頻
明福寺塔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河南滑縣 唐朝寶曆年間修建的千佛塔 ,搜狐,2018-03-31
- ↑ 磚石結構明福寺塔 繁華盛世繪華章,古建中國,2018-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