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大人庙
历史
清治时期
东门大人庙一般说法是创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但是康熙廿五年(1686年)的《福建通志》已经记载了据说是其分灵庙的“保大里大人庙”(保西代天府)的存在,故东门大人庙的创建年代似乎更早。
石万寿考察庙址原位于仑仔顶北侧,又称“东安坊仑仔顶大人庙”,今台南一中附近,原为府城大庙,前后有三殿,列七寺八庙之一,道光以后实施联境自卫制度,此庙为八协境的联境主。光绪年间,分府城内为五段,分设保甲局,其东段保甲局即设于此庙内。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的残碑,刻捐助者有石鼎美、黄谦记、魏珍山、张启贤。其中石鼎美即石时荣,在清嘉庆年至同治年间,府城的大小公众事务捐输都能见其纪录,建有石鼎美古厝。
日治时期
因辟建东门圆环,此庙又拆迁,神像曾寄祀东岳殿。1915年的调查,庙址为大人庙街乙398番地;1920年到1945年的调查,庙址为东门町一丁目28番地。
战后时期
1955年始于东门圆环东北角另建庙宇,委身于东门路桥。石万寿调查,从仑仔顶北侧开始立庙,到后因民族路开辟遂移至东门圆环一带,更因拓宽道路、建陆桥,此庙前后共迁移四次。庙原先所在的大庙里是因此庙而得名,后2002年整编与泉北里合并成为东门里,与台南弥陀寺、祝三多庙皆在同一里。
东门市场的黄姓香肠小贩,曾担任此庙理事。该市场拆除后,摊贩遂移到此庙门口。香肠贩第二代的黄瑞生,后成了大人庙的庙祝。
大员文化观光协会在前理事长张明山的带领下,对台南东区开始了一连串的文史资料搜集与实地勘察,连年举办“东门大街——文化资产之旅”。他们认为最值得关注的便是此庙,有许多珍贵文物。门神为潘丽水父亲潘春源作品、壁画则是蔡草如作品。写有“爻占九二”匾额,为大天后宫所送。但如今庙里的门神和壁画薰黑,难以辨识其原貌,梁柱蛀蚀严重。台南市议员蔡旺诠决向台南市政府争取,让大人庙列入古迹,期能妥善维护。
在2014年采访时,黄瑞生已当起无薪的庙祝数十年。此庙每天仅开六小时,香客稀少,但不少外地信徒会慕名前来。
台南市文化资产管理处处长林韦旭到此庙会勘,对其数度迁移、但保有完整的蜘蛛网状藻井感到惊奇,说这类藻井若拆迁非常不易,成功重组机率微乎其微,也表达该庙历史悠久,可是并无任何管委会相关组织,希望庙方先尽速完成组织程序,让后续政府尽力协助,来重现过往风华。庙方与信徒们听此,因而有意成立组织,以便市府争取相关经费修缮。
祭祀
东门大人庙的三府千岁(王爷)信仰,不同与民间常见的王爷信仰、五府千岁截然不同,称为为“三王信仰”或称“三老爷信仰”。学者石万寿指出这类三老爷信仰系统(郑成功系统)庙宇之起源为府城镇北坊的三老爷宫(朱、曹、魏),以及东安坊仑仔顶大人庙,主神朱王爷即是郑成功。然而《台南王爷信仰与仪式》一书则将镇北坊三老爷宫与东门大人庙分开成两个体系,指出原本东门大人庙的三府王爷信仰不像三老爷宫那样,庙方原本便认为与郑氏三代有密切关联。
主神
关于大人庙朱、池、李三王爷的身分,目前有三种说法:
郑氏三代 | 即郑成功、郑经、郑克臧三代。朱王爷是郑成功,因为他曾被赐与明朝国姓“朱”;池王爷是郑经,因为“池”与“郑”的闽南语发音相近;李王爷则是指郑克臧,因为民间相传郑克臧本姓“李”。。《永康的历史遗迹与民间信仰文化》一书认为此种王爷信仰实为郑成功信仰的说法来自连横《台湾通史》,而后有学者石万寿、蔡相煇等学者支持。 |
义兄弟 | 漳州府漳浦县南门外京仔社人,三人为义兄弟,擅长管弦。名声传入京城后,三人被召入宫中演奏,不料文武百官在听到音乐之后竟纷纷倒下,皇帝以为三人是妖怪而下令将之斩首。玉皇大帝得知后,怜悯三人遭遇而封为神祇,并要三人下凡稽查人间善恶。 |
陈元光(开漳圣王)部将 | 据学者黄典权的研究,三位王爷分别是朱参、池文魁、李伯瑶。朱参为河南固始县人,子孙散居漳泉各地。池文魁为河南固始县人,子孙居于泉州同安县。李伯瑶是陕西三原人,卫国公李靖之孙,有子十三人,分衍于漳州府龙溪、漳浦、海澄等县。 |
而东门大人庙的分灵庙──保西代天府则认为三位王爷是朱参、池文魁、李伯瑶,不过保西代天府的分灵庙“茑松三老爷宫”则认为主神其实是郑成功。而过去茑松三老爷宫其实对主神三老爷(三王爷)的来历亦不清楚,是庙方去请石万寿教授写沿革时,石万寿认为三老爷实际是指郑成功,庙方才认定三老爷的身分。然而原本在茑松三老爷宫祭祀圈内的“乌鬼桥”与“竹林前”两地信徒并不支持此种看法,且有人认为茑松三老爷宫是“改奉”国姓爷,因而独立建立“乌竹三千宫”,对于三老爷的身分则比照保西代天府的说法。
寺庙
东亚传统宗教供奉神灵、神话或传说人物、历代圣贤、历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筑物,均可统称为庙宇[1]。一般包括道观、佛寺、祠等庙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的祠堂家庙,但一些圣贤的家庙亦受宗族以外的信众参拜,故这些家庙同时事实上有著祭祀以及让信众祈求庇佑用的性质。道教宫观可称宫庙,佛教寺院可称寺庙,尊天法祖祭祀通称祖庙或宗庙,皇家太庙与明堂则合称为庙堂。
由于东亚传统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响、习合的情况,如佛道双修、三教合流、神佛习合等,加上与民间信仰、巫觋宗教合流,因此庙宇的名称、性质多变,甚至同一间庙宇同时具备多种性质。
建筑
除了一些单体式且不设前院的庙宇外,一般都有一个独立的门为入口,如神道坊(庙宇牌坊)、山门、鸟居等,也代表进入庙宇或结界范围。入门之后为神道,可通往参拜之处。
庙宇主体建筑称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后来也指供奉仙真圣贤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宝殿,有些则称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规模较大的寺庙常有多个不同的殿或堂。
类型与名称
“观”,原指宫殿的高大门阙,后因历代帝王常请方士或道士夜观星象、制定历法于“观”,后来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观,也作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筑物名称,如玄妙观与白云观。一些规模较大的道观会以“宫”命名,两者又合称“宫观”。
民间信仰中的寺庙命名多元,传统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为帝、后、妃或王爷级的寺庙才会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宫”命名。例如妈祖曾先后在元代、清代获皇帝册封为天妃、天后,于是部分妈祖庙命名为天妃宫、天后宫;关羽被尊为协天大帝,于是一些关帝庙也命名为协天宫;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庙宇也会称为“宫”,如香港、澳门一些由民间释教信徒开设的观音庙名为水月宫。今日多数神庙都称“宫”。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为高阶神明的庙宇,供奉三清的庙宇名称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庙宇名称包含北极殿、真武殿等。
寺庙原指“寺院”“寺”原系朝廷办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为官廨别称。佛教传入中国初期,曾将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寺中居住,因几个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寺中某某院也逐渐成为僧人居所代称。故后世称为寺或院,佛教僧侣修行、礼佛与居住的道场,如中国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阳“白马寺”与香港“三大古刹”之一“青山禅院”,并随著汉传佛教传播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琉球;伊斯兰教之礼拜堂称之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来是指结草为屋,后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专指仅有女性出家众(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场所如新北市石碇区莲池庵。也有一些民间释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庙宇命名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庙宇也有命名为“庵”如福州白龙庵。
“岩”本来指位于山窟或依山崖处据险而筑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师的庙宇也常命名为清水岩。
“洞”系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后来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越南等地,因为民间释教与民间信仰合流,而成为庙的代名词之一。
儒教的寺庙包括祭祀孔子的孔庙,以及祭祀圣贤、烈士、祖先的“祠”,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贤的祠又被民众视为祈福消灾的神明,遂与民间信仰结合变成民间寺庙,例如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庙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处,部份庙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岁的代天府、奉祀池府千岁的海埔池王府、奉祀张李莫府三千岁的五条港安西府、奉祀张天师的天师府或广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审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厅,作为庙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湾斋教、扶乩之场所亦常称为“堂”,例如壹善堂、劝化堂。佛教道场也会使用“讲堂”作为弘法场所名称如慧日讲堂与菩提讲堂。一贯道场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圣堂”等。
“坛”是举行祭祀的高台,在古代东亚常与政府祭祀相关,如天坛、地坛、先农坛、厉坛等,其中天坛、天公坛也成为常见祭祀玉皇上帝的庙宇名称,如新竹天公坛、台湾首庙天坛。另外,一般私人设立的神坛也常称“某某坛”。
“庙”可作为祭祀各神祇场所的泛称,或直接成为祭祀场所名称,如武庙、文昌庙、文武庙、妈祖庙、王爷庙、城隍庙、义民庙、祭祀后羿的三嵕(zōng)庙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庙称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对于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称为神宫,小型的神社则称为“祠”,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传统信仰中的寺庙,除了与中国相同的类型外,村社里还有一种称为“亭 (越南)|Đình”的寺庙,供奉村社保护神。
参考文献
- ↑ 道教宫庙组织或管理章程范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