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原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会稽,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后官拜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其书法师承卫夫人、锺繇。
王羲之 | |||||||||
---|---|---|---|---|---|---|---|---|---|
东晋书法家 | |||||||||
姓 | 王 | ||||||||
名 | 羲之 | ||||||||
字 | 逸少 | ||||||||
尊号 | 书圣 | ||||||||
族裔 | 汉族 | ||||||||
出生 |
303年 琅琊临沂(今属山东) | ||||||||
逝世 | 361年 | ||||||||
| |||||||||
著作 | |||||||||
《兰亭集序》 |
王羲之在书法艺术史上取得的成就影响巨大,被后人誉为古今之冠,尽善尽美。但其真迹皆已失传,著名的《兰亭集序》等帖,皆为后人临摹。
目录
书法
王羲之七岁跟书法家卫铄学习书法[1],庾翼在荆州见时人竞习王羲之书体,不以为然说:“小儿辈乃贱家鸡,爱野鹜,皆学(王)逸少书,须吾还,当比之。”
相传王羲之住处附近有一小池,王羲之练完书法均在此洗笔,每日习字,久之,池水为之变黑,竟能直接蘸取充墨之用。当年王羲之在温州担任永嘉郡守之际,曾在今温州墨池坊挥洒文墨,故于温州旧鹿城区市政府前有一墨池。[2]
王羲之在南渡后,好山水与交友,“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与孙绰、许询、谢尚、支遁等宴集于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写成后两年,因不受朝廷重用,即“称病去郡”[3]。终老嵊县金庭[4]。许询得知王氏隐居金庭,特从萧山赶来与之为邻[5]。卒葬于孝嘉乡济度寺。
王羲之的书法实践,变当时流行的章草、八分为今草、行书、楷书,是书体转换时期平地而起的高峰。其书法尺牍散见于唐临诸法帖、十七帖、日本的丧乱、孔侍中等名品。其子王献之亦为书法家。王羲之曾指导陈郡谢氏的谢安,谢安书法亦成一格。
现存作品(含刻本、摹本)列表
唐太宗时,王羲之的书法有3000多卷,到宋太宗时只有160余件,今天全世界存世的王羲之摹本仅有20件,至于真迹除了碑文之外已无存。
- 快雪时晴帖(唐代摹本,和中秋帖及伯远帖合称“三希”,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 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之祭侄文稿为“第二”,苏轼之黄州寒食诗帖为“第三”,神龙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寒切帖(又名《廿七帖》/《谢司马帖》,唐代摹本藏于天津博物馆)
- 黄庭经(亦名《换鹅帖》,宋拓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 乐毅论(梁拓本)
- 丧乱、二谢、得示帖(判定为唐双勾填墨摹本,日本皇室藏)
- 忧悬帖
- 孔侍中帖和频有哀祸帖(二帖连为一纸,藏于日本前田育德会)
- 远宦帖(亦名《省别帖》,十七帖中的一封书信,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 姨母帖(《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一,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 初月帖(《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二,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 行穰帖(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 七月都下帖(唐摹本,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 上虞帖(唐摹本藏于上海博物馆)
- 游目帖(藏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毁于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
- 大道帖(又名《一笔书》,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 其书贴
- 妹至帖(唐双钩填墨摹本,藏于日本私人处)
- 东方朔像赞(唐临本,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 孝女曹娥碑
- 兴福寺断碑
- 淳化阁帖(丛帖,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版或木版上,再拓印装订成帖。共10卷,第6、7、8是王羲之之作,共有160多帖。藏于上海博物馆)
- 澄清堂帖(集帖,集王羲之的字重刻而成)
- 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朝比丘怀仁,集王羲之字而成)
- 大报帖(研判为唐双钩填墨摹本,藏于日本私人处)[6]
历代评论
轶事
- 郗鉴派门生往王府选婿,王府子弟均刻意保持矜持,唯独王羲之在东床上露出肚皮吃胡饼。郗鉴便认为他是适合的人选,便决定将女儿郗璿嫁给他[9][10][11][12][13]。女婿因此而称为“东床”,于是“东床坦腹”或是“东床快婿”变成为称赞有女之家嫁得好归宿的代名词。
- 王羲之爱鹅成癖[14],传说是因为他喜欢观察鹅游水时鹅掌的动作,从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书法用腕技巧[15]。山阴有一道士,希望王羲之能为他抄写一部《黄庭经》,但是又不敢贸然提出。他精心饲养白鹅,与之相赠,并提出写经的请求,王羲之答应他,抄写一部《黄庭经》送给他。后来这部《黄庭经》被称作右军正书第二,又被称作《换鹅帖》。该帖的宋拓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李白诗“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16]
家庭
曾祖
- 王览(206-278),西晋宗正、光禄大夫,封爵即丘子。
祖
父
- 王旷(约274-328),王正长子,东晋淮南太守。
叔父
妻
子女
- 长子王玄之
- 次子王凝之,妻谢道韫,谢奕之女
- 三子王涣之,妻颍川陈氏,淮南刺史陈逵之女[原创研究?]
- 四子王肃之,妻陈国殷氏,扬州刺史殷浩之女[原创研究?]
- 五子王徽之,
- 六子王操之,东晋侍中、尚书、豫章太守,妻济阳江氏,会稽内史江霖之女[原创研究?]
- 七子王献之,前妻郗昙之女郗道茂,后妻新安公主,女王神爱,嗣子王静之
- 长女王孟姜,夫刘畅,子刘瑾
后代
王羲之年表(公元303年~361年)
王羲之诞生,陶弘景《真诰》、尚杲《瀑布山展墓记》、张怀瑾《书断》皆有记载。[18]
- 公元305年(西晋惠帝永兴二年)
王羲之三岁,王羲之父亲王旷时任丹阳(今南京市)太守。族伯王戎卒。[19]
王羲之五岁,琅琊王司马睿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任命王羲之伯父王导为司马,并引为知己。王导携钟繇《宜示表》过江,后传给王羲之。[20]
- 公元309年(西晋怀帝永嘉三年)
王羲之七岁,开始随老师卫夫人学习书法。卫夫人名铄,自茂漪。汉刘聪进攻洛阳,淮南内史王旷与之交战,刘聪败退。[21]
- 公元311年(西晋怀帝永嘉五年)
王羲之十二岁,读其父所辑《笔论》,书法技术进步很快。卫夫人对王旷云:近观是儿书,集有老成之智,必见笔诀也。[23]
- 公元315年(西晋愍帝建兴三年)
王羲之十三岁,拜谒周𫖮,周𫖮以牛心炙先啖王羲之,客皆惊奇,王羲之始知名。[24]
王羲之十六岁,开始随同叔父王廙学习书法及绘画。三月,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即位,史称晋元帝。[25]
- 公元322年(东晋元帝永昌元年)
王羲之二十岁。族伯王敦在武昌起兵,攻陷石头城,王导率王氏族人请罪。晋元帝卒,太子司马绍即位,史称晋明帝。王羲之叔父王廙卒。[26]
王羲之二十一岁,郗鉴向王府求亲,王导请人到东厢选婿。王羲之坦腹东床,被郗鉴选中,召为婿。郗鉴女儿名浚,字子房,擅长于书法。[27]
- 公元324年(东晋明帝太宁二年)
王羲之二十二岁。王敦再次起兵,王导、温峤、郗鉴、庾亮等人受命平叛。王敦病死军中。王羲之被朝廷任命为秘书郎。[28]
- 公元325年(东晋明帝太宁三年)
王羲之二十三岁。晋明帝卒,太子司马衍即位,史称晋成帝。太子年幼,由中书令庾亮辅政。[29]
王羲之三十二岁。朝廷任命庾亮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领江、荆、豫三州刺史,镇守武昌。王羲之为庾亮的参军、选长史,殷浩、王胡之亦在庾亮军中供职。[30]
- 公元335年(东晋成帝咸康元年)
王羲之三十三岁,改任临川太守。晋《中兴书》载:羲之自会稽王友改授临川太守。[31]
- 公元336年(东晋成帝咸康二年)
- 公元339年(东晋成帝咸康五年)
王羲之三十七岁。七月,王导卒。[33]
- 公元341年(东晋成帝咸康七年)
王羲之三十九岁,写《敬伦帖》。[34]
王羲之四十一岁,写《稚恭进镇帖》。[35]
- 公元344年(东晋康帝建元二年)
王羲之四十二岁,子王献之生。晋康帝卒,二岁的太子司马聃即位,史称晋穆帝。[36]
- 公元345年(东晋穆帝永和元年)
王羲之四十三岁,写有《颜刘氏墓志》、《李柏文书》等帖。桓温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领南蛮校尉、荆州刺史。[37]
- 公元347年(东晋穆帝永和三年)
王羲之四十五岁,时任护军将军。朝廷引殷浩为心腹,参预朝政,已牵制桓温的势力。王羲之写《答殷浩书》,希望殷浩顾全大局,与桓温合作。王羲之写有《谯周有孙》等帖。[38]
- 公元348年(东晋穆帝永和四年)
王羲之四十六岁,写《王兴之妇宋和之墓志》。[39]
- 公元349年(东晋穆帝永和五年)
王羲之四十七岁,写《司州供给寥落帖》。卫夫人卒。[40]
- 公元350年(东晋穆帝永和六年)
王羲之四十八岁,由护军将军升迁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职。写有《致邛竹杖》帖。[41]
- 公元352年(东晋穆帝永和八年)
王羲之五十岁,写有《与会稽王帖》及《报殷浩书》,遗书制止殷浩北伐,殷浩未听。[42]
- 公元353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
王羲之五十一岁。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郝昙、支遁及其子徽之、凝之、献之等41人,在会稽山阴之兰亭修袚禊之礼。众人‘曲水流觞’饮酒作诗。王羲之为所集诗作序,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殷浩北伐,王羲之再次阻止,殷浩未采纳王谏大败而归。[43]
- 公元354年(东晋穆帝永和十年)
王羲之五十二岁。桓温以殷浩兵败之事上疏朝廷,朝廷废殷浩为庶人。[44]
- 公元355年(东晋穆帝永和十一年)
王羲之五十三岁,誓墓辞官,结束了他的仕途生涯。写有《誓墓文》及《来禽帖》等。[45]
- 公元356年(东晋穆帝永和十二年)
王羲之五十四岁,写《归京帖》、《丧乱帖》。[46]
- 公元358年(东晋穆帝升平二年)
王羲之五十六岁,与友人终日游山玩水,采服药石。写《与桓公笺》、《重熙书帖》。[47]
- 公元360年(东晋穆帝升平四年)
王羲之五十八岁。谢安出山为官,王羲之写有《寒切帖》(又名《谢司马帖》,有唐摹本传世,天津博物馆藏 )。[48]
- 公元361年(东晋穆帝升平五年)
王羲之五十九岁,误服药石身亡。写有《登汶岭帖》、《年垂耳顺帖》。[49]
经典书法贴
《大道帖》王羲之书法手札 来自王羲之书法手札全集赏析
《得示帖》王羲之书法手札 来自王羲之书法手札全集赏析
《二谢帖》王羲之书法手札 来自王羲之书法手札全集赏析
《丧乱帖》王羲之书法手札 来自王羲之书法手札全集赏析
《孔侍中帖》王羲之书法手札 来自王羲之书法手札全集赏析
《频有哀祸帖》王羲之书法手札 来自王羲之书法手札全集赏析
《行穰帖》王羲之书法手札 来自王羲之书法手札全集赏析
《奉橘帖》王羲之书法手札 来自王羲之书法手札全集赏析
《何如帖》王羲之书法手札 来自王羲之书法手札全集赏析
《平安帖》王羲之书法手札 来自王羲之书法手札全集赏析
《都下帖》王羲之书法手札 来自王羲之书法手札全集赏析
《七月帖》王羲之书法手札 来自王羲之书法手札全集赏析
《快雪时晴帖》王羲之书法手札 来自王羲之书法手札全集赏析
《寒切帖》王羲之书法手札 来自王羲之书法手札全集赏析
《上虞帖》王羲之书法手札 来自王羲之书法手札全集赏析
《初月帖》王羲之书法手札 来自王羲之书法手札全集赏析
《姨母帖》王羲之书法手札 来自王羲之书法手札全集赏析
参考文献
- ↑ 张彦远《法书要录·传授笔法人名》说,“蔡邕传之崔瑗及蔡女文姬,蔡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
- ↑ 万历《温州府志》记载:“墨池,在墨池坊,王右军临池洗砚于此。”池呈方形,历代曾多次修缮。现池边用规整石构筑,上绕砖砌栏干。原有宋米芾所书“墨池”两字,久已湮没。今石额所题“墨池”并识,系清乾隆时温州总兵黄大谋所题。
- ↑ 《晋书·王羲之传》
- ↑ 白居易《沃洲禅院记》中载,越之金庭“高士名人许玄度、孙绰、王羲之等十八人或游焉、或止焉”。高似孙撰《剡录》卷四载:“金庭洞天,晋右军王羲之居焉。”
- ↑ 《浙江通志·名胜志》
- ↑ 日本发现王羲之唐代临摹帖. 联合早报. 2013-01-08 (中文(简体)).[失效链接]
- ↑ 启明主编,王羲之传世墨宝,长城出版社,ISBN7-80017-609-6/J.435
- ↑ 启明主编,王羲之传世墨宝,长城出版社,ISBN7-80017-609-6/J.435
- ↑ 《世说新语·雅量第六·19》: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 ↑ 《晋书·卷八十·列传第五十》: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 ↑ 《太平御览·卷三百七十一·人事部十二》:又曰:郗太尉在京,日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曰:“君往东廊下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云:“王家诸郎皆可喜,闻某来觅女婿,咸自矜持,惟有一郎在东床坦腹而食,如不闻。”郗云:“正好。”比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之。
- ↑ 《太平御览·卷四百四十四·人事部八十五》:又曰:郗太尉遗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曰:“请往东齐中选之。”门生归白郗云:“王家诸郎亦皆可然,闻觅女婿,咸自矜持,惟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食,如不闻。”郗云:“此正嘉婿。”既而访焉,乃逸少也。
- ↑ 《太平御览·卷八百六十·饮食部十八》:又曰:王羲之幼有风操。郗虞卿闻王氏诸子皆俊,令使选婿。诸子皆饰容以待客,羲之独坦腹东床,啮胡饼,神色自若。使具以告,虞卿曰:“此真吾子婿也。”问谁,果是逸少,乃妻之。
- ↑ 《晋书·王羲之传》:“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 ↑ 清代书法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卷五十论述道:“其要在执笔。食指需高钩,大指加食指、中指之间,使食指如鹅头昂曲者;加指内钩,小指贴无名指外距,如鹅之两掌拨水者。故右军爱鹅,玩其两掌行水之势也。”
- ↑ 李白《送贺宾客归越》
- ↑ 晋书,王廙,字世将,丞相导从弟,而元帝姨弟也。父正,尚书郎。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
- ↑ 王羲之的故事,新潮社,ISBN957-452-6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