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白令陸橋。原圖鏈接
白令陸橋(Beringia)連接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和美國阿拉斯加半島西岸。原圖鏈接

白令陸橋(Beringia,Bering Land Bridge)是連接當今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和美國阿拉斯加半島西岸,地球冰河時期的陸橋,曾為亞洲和北美洲生物區系交流的通道,總面積約16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加拿大哥倫比亞省與亞伯達省的總和。

目錄

簡介

白令陸橋是位於白令海的史前陸橋,該地區包括位於北美板塊土地和切爾斯基山脈以東的西伯利亞土地,聯繫西伯利亞和加拿大北部之間的大片陸塊,在史前的某些時期,它形成了一座最大寬度達 1,000 公里(620 英里)的陸橋,其覆蓋的面積與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阿爾伯塔省的總面積一樣大,總面積約為 1,600,000 平方公里(620,000平方英里)。今天,從白令陸橋中部可見的唯一陸地是迪奧梅德群島、聖保羅和聖喬治的普里比洛夫群島、聖勞倫斯島、聖馬修島和國王島。現代技術已能夠使用這種生物地理學證據,以及氣候平面的建模,以及現代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之間的海底地圖,以視覺描繪白令陸地大橋。

名詞由來

白令這座大陸橋最寬處從南到北大約有1,000英里(1,600公里),並且在更新世時期的冰期從目前的250萬到12,000年不等時期出現。在冰河時期,與西伯利亞大部分地區以及中國北部和東北部的大部分地區一樣,白令陸沒有冰川,因為降量很少。那是一片草原,包括陸橋,綿延數百公里,伸入兩側大陸。

瑞典植物學家地理描述

瑞典植物學家埃里克·胡爾滕Eric Hultén於 1937 年從達諾-俄羅斯探險家當時他正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東北部研究植物,他提出在阿留申群島和白令海峽地區周圍是苔原植物,最初是從阿拉斯加和楚科奇之間現在被淹沒的平原散佈的,並以1728 年航行到海峽的丹麥Vitus Bering的名字命名為 Beringia ,開始使用這個詞作為該地區的地理描述。

地理位置

在更新世時期,全球變冷週期性地導致冰川擴張和海平面下降。這在全球各個地區建立了陸地連接。今天,白令海峽的平均水深為 40-50 公尺(130-160 英尺);因此,當海平面下降超過當前水平 50 m (160 ft) 時,陸橋就打開了。對該地區海平面歷史的重建表明,從c. 開始就存在一條海道。 135,000 – c。 70,000 YBP,來自c 的陸橋。 70,000 – c。 60,000 YBP,來自c 的間歇性連接。 60,000 – c。 30,000 YBP,來自c 的陸橋。 30,000 – c。 11,000 YBP,隨後是全新世海平面上升,重新開放了海峽。 後冰川反彈繼續提高海岸的一些部分。

在最後一個冰河時期,地球上足夠多的水在覆蓋北美和歐洲的大冰蓋中結冰,導致海平面下降。幾千年來,許多間冰期淺海的海床都暴露在外,包括白令海峽、北部的楚科奇海和南部的白令海。世界各地的其他陸橋也以同樣的方式出現和消失。大約 14,000 年前,澳大利亞大陸與新幾內亞和塔斯馬尼亞相連之後,不列顛群島通過英吉利海峽北海的干海床成為歐洲大陸的延伸,南中國海的干海床將蘇門答臘爪哇和婆羅洲與印度支那相連。

形成與氣候

在更新世時代的冰期,全球許多地區的全球海平面顯著下降,因為地球的水和降水在大陸冰蓋和冰川中凍結,隨著這些冰蓋和冰川的增長,全球海平面下降,全球多處地方的不同地面橋樑都暴露出來。據認為,白令陸橋曾經歷過無數的冰河時期 - 從35,000年前的早期冰川時期到22,000-7,000年前的更近冰河時期。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之間的海峽在現在之前大約15,500年成為旱地,但在現在6000年前,由於氣候變暖和海平面上升,海峽再次關閉。在後期,西伯利亞東部和阿拉斯加的海岸線形成了與今天大致相同的形狀。

在白令陸橋時期,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之間的地區沒有像周圍的大陸那樣冰川化,因為該地區的降雪很少。 這是因為從太平洋吹入該地區的風在到達 Beringia 之前失去了水分,因為它被迫在阿拉斯加中部的阿拉斯加山脈上升。然而,由於緯度非常高,該地區今天將會出現與阿拉斯加西北部和西伯利亞東部相似的寒冷而惡劣的氣候。

植物群和動物群

由於白令陸橋不冰川,降水較少,草原在白令大橋本身以及數百英里的亞洲和北美大陸上最常見。據信,這裡的樹木很少,所有的植被都由草地和低矮的植物灌木組成。 今天,圍繞阿拉斯加西北部和西伯利亞東部的白令吉地區的地區仍然以草木為特色。

十九世紀末在阿留申群島和白令海島嶼上發現的晚更新世哺乳動物遺骸表明,過去的陸地連接可能位於阿拉斯加和楚科奇之間的淺水之下。美國北極地質學家大衛霍普金斯將白令陸重新定義為包括阿拉斯加和東北亞的部分地區。白令陸後來被認為從西部的維爾霍揚斯克山脈延伸到東部的麥肯齊河。赤蘚屬和松屬植物的分佈就是很好的例子,因為在亞洲和美洲發現了非常相似的屬成員。

在最後一個冰河時代,兩個大陸上都有劍齒虎,毛茸茸的猛獁象,各種有蹄類動物和植物,並且在沒有陸橋的情況下,它們幾乎沒有出現。白令陸橋的動物群主要由適應草原環境的大大小小的有蹄類動物組成。 此外,化石表明,白令陸地大橋上還存在劍齒虎,猛獁象和其他大型和小型哺乳動物。 當白令陸地大橋在最後一個冰河時期結束時隨著海平面的上升而開始洪水氾濫時,這些動物向南移動到今天的北美大陸。

人類能夠穿越白令海在約12,000年前的最後一個冰河時期進入北美。早期的定居者正在遷徙哺乳動物穿過白令陸地大橋,一段時間以來可能已經在橋上自行定居。 隨著白令陸橋在冰河時代結束時又開始氾濫,生物沿著北美沿海向南移動。[1]

美俄共享區域

2012年,俄美兩國政府宣布了正式建立「白令陸橋遺產跨國共享區域」(英文:Transboundary Area of Shared Beringian Heritage)的計劃,該計劃將在美國的白令陸橋國家保護區(英語:Bering Land Bridge National Preserve)、克魯森施滕角國家紀念區(英語:Cape Krusenstern National Monument)及俄羅斯的白令國家公園之間建立密切聯繫。

最新研究

人類可能不是通過白令陸橋進入北美

根據最新的研究,北美最早的人類可能並不是在大約13000年前通過白令大陸橋過去的,因為那時還沒有形成這樣的通道。這篇論文發表在《自然》雜誌上,來自丹麥自然歷史博物館的Mikkel W. Pedersen和他的同事研究了遠古DNA和採集自湖底沉積物的動植物及花粉殘餘,發現可以步行的通道直到12600年前才形成。根據《科學》雜誌的報導,這意味著首批來到北美的定居者一定是通過另外一條路線來的,因為這條通道尚未形成。鑑於不可能有更靠北的路徑,研究團隊認為他們可能是遠在14700年前沿著海岸過來的。

美國地質勘探局的古生態學家史蒂芬˙傑克森Stephen Jackson告訴《科學》雜誌,他本人沒有參與研究。因為新的研究調查了傳統數據和環境DNA,專家們長期以來都認為第一批人是從跨越白令海峽來到北美的,這個沉入海底的區域一度連接著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但是新研究顯示,這一通道在那時「從生物角度說是不可能的」。根據Pedersen的團隊,直到12600年前,這個通道都無法通行,因為這裡缺少狩獵動物作為必要的食物來源,也缺少植物作為工具和燃料。由於無法穿越白令陸橋,這些人很可能是沿著太平洋海岸過去的。他們的結論來自於採集自沉積物的DNA,巨體化石和其他證據分析,他們使用了一種全基因組「鳥槍法測序」,沒有隻關注一些特定物種。通過這種方法,研究者發現大陸橋那時缺少動植物資源,早期遷徙者無法從中獲取足以維持長途跋涉所需的資源。哥本哈根大學進化遺傳學家Eske Willerslev解釋說,雖然大家仍然在爭論早期遷徙者是否屬於所謂克洛維斯人或者其他文明。「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即使路橋在13000年前已經存在,但是它還要等上幾百年才能為人類所用。」[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