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菊花茶[茶类饮品],是一种以菊花为原料制成的花草茶。菊花茶经过鲜花采摘、阴干、生晒蒸晒、烘培等工序制作而成。

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之一。主要以头状花序供药用。据古籍记载,菊花起源于中国,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品种达到3000以上,是我国种植最广泛的一种传统名花,除了做园林观赏外,以药用菊花和茶用菊花占较大比例。唐朝人已开始有喝菊花茶的习惯。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主治感冒风热,头痛病等。对眩晕、头痛、耳鸣有防治作用。

中文名 菊花茶 外文名 Chrysanthemum tea
原 料 菊花 类 别 花草茶
禁 忌 脾胃虚寒慎用 功 效 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

目录

历史发展

菊花泡龙井称之“菊井” ,泡普洱称之“菊普”,菊与茶合用,相得益彰。冰镇并加有冰糖或蜂蜜的菊花茶,具有清凉、降火气、润喉等功效,十分受人欢迎。明清时代菊花茶就作为清凉茶饮用,到清朝已广泛应用于民众生活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因而具有多重保健功能的茶用菊花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自然地理

产地分布

菊花是指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全国各地几乎随处可见。主产河北的华北平原,称为祁菊花。产地湖北福田河的福白菊,浙江桐乡的杭白菊和黄山脚下的黄山贡菊(徽州贡菊), 产于安徽亳州的亳菊、滁州的滁菊、四川中江的川菊、浙江德清的德菊、河南焦作、济源的怀菊花(四大怀药之一)。河南开封以菊花为市花,品种繁多,有一千多种。昆仑山业产出一种菊花茶新疆天山,名为雪菊,高等级的称为红纨,形似雏菊,褐红色花蕊,金色花瓣,茶汤剔红。

生长环境

菊花的适应性很强,喜凉,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最高32℃,最低10℃,地下根茎耐低温极限一般为-10℃。花期最低夜温17℃,开花期(中、后)可降至15-13℃。喜充足阳光,但也稍耐阴。较耐干,最忌积涝。喜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轻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微酸性到中性的土中均能生长,而以PH6.2-6.7较好。秋菊为长夜日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茎叶营养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摄氏度的夜温则适于花芽发育,但品种不同对日照的反应也不同。


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

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扦插育苗地有水源以浇灌方便,栽植地选地势高燥处。视土地原有肥力酌施基肥、耕翻耙乎后作成宽1—1.2米、高25—30厘米的高畦,畦间距30厘米。[1]

繁殖方法

分根法:菊花采收后,选健壮的植株,割除残茎,用马粪或土杂肥覆盖保暖越冬,使根芽翌春早发。翌春3—4月当新苗萌发后,扒开覆盖的粪土并加速生长。4月下旬至5月上旬,苗高20厘米左右时,将其全部挖出,按新苗分株。在畦上按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挖深10厘米左右的穴,每穴植入分株苗1—2棵,覆土压实。

扦插法:选留种的母株及覆盖越冬法与分根法同。4月下旬苗高15—20厘米时,沿地面将其割下,从中选10厘米以上长的粗壮苗,摘除最下部2—3片叶,按行株距7×7厘米扦插于扦插育苗床。遮阴保湿,20天左右可生出新根,扦插后有2片新叶长出时,即可移栽,移栽方法与分根法栽植相同。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定植后,见午后无萎焉现象时,苗已成活,可开始松土、除草。一般进行3—4次,到结蕾后不再进行。中期除草用双草克防治,使用方法见说明书。

追肥:定植后植株生长旺盛时,施稀薄粪水约1000公斤;开始孕蕾时再施上述肥2000公斤,另施过磷酸钙10—15公斤或用2%过磷酸钙水喷雾作叶面追肥。

排灌:定植后遇早需浇灌,保持湿润以提高成活率。成活后需要土壤偏干,促进根系发育、控制地上部徒长,此时遇雨要及时排水降湿。

打顶:定植成活后,苗高15—20厘米时,选晴天打顶,摘去茎尖1—2厘米,促进分枝。此后每2周进行1次,连续3—4次,7月下旬以后不再进行,否则分枝过多、花个头过小。


防治病虫害:

(1)叶枯病:又名斑枯病。病原菌是一种半知菌,生长各期均可发生,多雨季节严重。下部叶片首先发病,病叶出现近圆形紫褐色病斑,中心灰白色。后期病斑上生有小黑点(分生袍子器)。病斑扩大后全叶干枯(不脱落)。防治方法:生长前期控制水分,防止疯长以利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集中烧毁并用1:1:100波尔多液或50%代森锰锌800—1000倍液喷雾。

(2)蚜虫:4月下旬开始发生,可用40%乐果乳油200倍液喷雾或25%唑蚜威1500一2000倍液喷雾杀灭。

采收和储藏

11月初开花时,待花瓣平展,由黄转白而心略带黄时,选晴天露水干后或午后分批采收,这时采的花水分少,易干燥,色泽好,品质好。采下鲜花,切忌堆放,需及时干燥或薄摊于通风处。加工方法因各地产的药材品种而不同。阴干适用于小面积生产,待花大部开放,选晴天,割下花枝,捆成小把,放置通风处,经30-40天,待花干燥,后摘下,略晒。晒干后将鲜菊花薄铺蒸笼内,厚度不超过3朵花,待水沸后,将蒸笼置锅上蒸3-4min,倒至晒具内晒干,不家翻动;烘干,将鲜菊铺于烘筛上,厚度不超过3cm,用60℃烘干。

加工工序

菊花的开花期约20天。一般于11月初开得较为集中。应分批采收,以花心(管状花)2/3开放时为最适采收期。全开放的花,不仅香气散逸,而且加工后易散,色泽亦差。收获时将花连所在的枝从分权处割下或剪下,扎成小把,以利阴干;或直接剪取花头。随即加工。加工方法有阴干、晒干、烘干等。

阴干

11月上旬,视花绝大部分进入适宜采收期时,选晴天下午连花枝一起割下,分2—3坎割完,挂搭好的架上阴干。全干后剪下干花,即为成品。著名的亳菊,即为阴干品。

生晒

将采收的带枝鲜花置架上阴干1—2月,剪下花朵,每百公斤喷清水2—4公斤,使均匀湿润后,熏硫磺8小时左右,每百公斤菊花用硫磺2公斤,起到消毒及漂白作用。熏后稍晾晒即为成品。也可以采收后以鲜花熏硫磺、熏后日晒至干。前者如怀菊花,后者如滁菊花、川菊花。著名的怀菊、滁菊、川菊即均为生晒品。(国家已经禁止用硫磺熏制菊花茶)

蒸晒

将收获的鲜菊花置蒸笼内(铺厚度约3厘米)蒸4—5分钟,取出放竹帘上曝晒,勿翻动。晒3天后可翻1次,晒6—7天后,堆起返润1—2天,再晒1一2天,花心完全变硬即为全干,可为成品。杭菊目即蒸晒品。

烘培

将鲜菊花置烤房竹帘上(或铺于烘筛置于火炕),厚度3—5厘米,在60℃左右温度下烘烤,半干时翻动1次,九成干时取出略晒至全干即为成品。贡菊即为烘焙品。以上几种加工方法,以烘干方法为最好,干得快,质量好,出干率高,一般5公斤鲜花能加工1公斤干货。菊花亩产干品100—150公斤。以花序完整、身干、颜色鲜艳、气味清香、无梗叶、碎瓣、无霉变者为佳。

主要品种

菊花为常用的中药,古人称之为“延寿客”。中医认为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的功效,《本草纲目》中有“菊之品九百种”的记载,其中以杭菊、亳菊、滁菊、怀菊最为有名,有“四大名菊”之称,实际上,四大名菊各有所长,应该仔细挑选。

杭菊胎菊

杭菊主要产于浙江桐乡等地,这些产地的质量也最优,其朵大瓣宽,白色或黄白色,中心黄色,气清香、味甘微苦,特别适合居家做茶饮用。杭白菊肉质肥厚,味道清醇甘美,特别适合泡茶饮用,与枸杞同服可增强养肝明目的作用,是整日与电脑为伴的上班族的护眼良方。杭菊中又以胎菊为优,即未完全开发的杭菊花蕾,香气浓郁,口感清甜。需要注意的是,杭菊中的胎菊虽然是最受欢迎的,市场上假冒产地、农残超标,细菌超标,杂质、碎末多,硫熏等问题严重,饮用容易引起不适。质检部门在对市场上的胎菊进行的抽检中多数都存在问题。研究表明胎菊(花蕾期采摘)的感官品质优于朵菊(全菊期采摘),且其各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也显著高于朵菊。杭白菊更适于在花蕾期(胎菊)采摘饮用,饮用菊市场对胎菊的热捧有其科学性。

亳菊

亳菊产于安徽亳州,阴干入药。花朵较松,容易散瓣是亳菊的重要特点之一。亳菊以疏风散热、解暑明目见长。如果您不慎得了风热感冒,不妨取亳菊与冰糖代茶饮。夏季还可将亳菊与大米一起煮成粥,可预防中暑。1760年《百草镜》载有亳州产有白色的菊花,据此,亳菊栽培至少有240年。亳菊产地在亳州东南沿涡河两岸。20世纪90年代后,亳菊集中分布在亳州辛集、大寺一带,以大寺的怀楼栽培最为集中。

怀菊

怀菊主要产于河南北部,同滁菊功效相似,也擅长平肝明目。怀菊是“四大怀药”之一产于河南沁阳(怀庆)、博爱、武陟、温县一带。古代木草多认为河南是药用菊花的地道产地,河南的药用菊花可能栽培最久,早期的邓州黄、邓州白可能是药用菊花后期选育出来的品种的始祖。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已有服用怀菊出现过敏的报道,因此饮本品时一旦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服。[2]

杭白菊

杭白菊又称甘菊,是中国传统的栽培药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药材“浙八味”之一,也是菊花茶中最好的一种品种。经现代医药理证明:其具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压、降脂、强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等症。以菊汤沐浴,有去痒爽身、护肤美容的功能。

国家分类标准:

特级:花型完整,花瓣厚实,花朵大小均匀;无霜打花、霉花、生花(蒸制时间不到,造成不熟晒后边黑的花)、汤花(蒸制时锅中水过多,造成水烫花,晒后成褐色的花);入水泡开后花瓣玉白,花蕊深黄色泽均匀;汤色澄清,浅黄鲜亮清香,甘醇微苦。

一级:花型基本完整,花瓣较厚实,花朵大小略欠均匀;霜打花、生花、汤花在5%以内;入水泡开后花瓣白,花蕊呈黄色;汤色澄清,浅黄清香,甘微苦。

二级:花朵大小略欠均匀;霜打花、生花、汤花在7%以内;入水泡开后花瓣灰白,花蕊浅黄;汤色澄清、浅黄较清香,甘微苦。

野菊花

野菊花又名山菊花、路边菊、野黄菊花等,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有出产,野生于山坡草地、灌木丛、路边。野菊之名始见于《日华子本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有收载。野菊花呈类球形,黄绿色至棕黄色,气芳香,味苦。以色黄无梗、完整、气香、花未全开者为佳,而花完全开放、散瓣、有花梗、吸潮、色暗、散气者,质次。[3]

贡菊

贡菊也称“黄山贡菊”、“徽州贡菊”,又称徽菊。与杭菊、滁菊并称中国四大名菊。因在古代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盛产于古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的广大地域。主产于著名旅游胜地黄山风景区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之间,盛产于休宁县兰田、南塘等地,其生长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品质优良,色、香、味、型集于一体,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能,被誉为药用和饮中之佳品,是黄山著名特产,驰名中外。 饮用贡菊按外形、花色、花瓣、花蒂、气味等指标分为一级到三级:

一级:花朵大,圆形,白色,花瓣70%展开,花瓣密,花心淡黄色,均匀无散花,花蒂绿色, 气芳香,味甘苦,无杂质。

二级:花朵中等,圆形,白色, 10~20%的花朵花瓣展开超过70% ,花瓣较密、较均匀, 花蒂绿色, 气芳香,味甘苦,无杂质。

三级:花朵小,圆形,白色,20~30%的花朵花瓣展开超过70%,有散瓣,不均匀,花蒂大部分绿色,气芳香,味甘苦,杂质低于0.5%。

滁菊

滁菊主要产于安徽滁州。滁菊偏于平肝阳,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高血压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者可将滁菊、决明子代茶饮。《本草拾遗》记载菊花可“作枕明目”,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属肝阳上亢者可使用滁菊做成的药枕。滁菊以药用闻名。1862年《木草害利》就有记载可见滁菊出名至少有150年左右的历史。建国前,滁菊的主产地在安徽的滁县、定远一带,建国初,全椒的复兴、西王盛行栽种滁菊,随之主产区又南移至马厂、三合一带。20世纪60年代全椒的滁菊产量超过了滁县,以后全椒一直是滁菊的主产区。

清朝光绪年间《滁州志》曾记载“甘菊产大柳(今南谯区大柳镇)者佳谓胜于杭产而不可多得”。早在北宋年间,当地人们就用滁菊做糕点食用,泡滁菊酒消毒祛火。每有亲友相聚、宾朋相逢多以滁菊款待和馈赠。欧阳修的前任滁州太守王禹偁在其《甘菊冷淘》中对滁菊入馔曾作过精彩描述:“经年厌梁肉,颇觉道乏浑。孟春奉斋戒,敕厨唯素餐。”清朝光绪元年被朝廷纳为贡品,故有“滁州贡菊”之称。1862年《本草纲目》云:“滁州菊,单瓣色白,味甘为上。”近代更受到我国中医、中药行业的重视,《中华药典》、《中药志》、《中药大辞典》、《中国植物志》、《本草纲目》等数十种国家权威刊物都对滁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高度评价。2000年后,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国家。

怀菊

怀菊花不仅让人悦目,采摘下的菊花可制成保健茶。每年十月底,菊花茂盛之时,产于河南省古怀庆府(今焦作地区)的怀菊花被采摘下来,经过蒸气杀青之后,晒干至含水率70%以下,手捻花瓣即成粉碎时,便可备用。在《本草纲目》中对菊花茶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认为,怀菊花茶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现代医学也研究证实,菊花具有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和抑菌的作用,长期饮用能增加人体钙质、调节心肌功能、降低胆固醇,适合中老年人和预防流行性结膜炎时饮用。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也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菊花茶也具有一定的松弛神经、舒缓头痛的功效。

注意事项

1、随泡随饮,不要隔夜。菊花茶中富含黄酮类物质,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能帮助人体清除体内自由基,有降低胆固醇、抑制血压升高等多种健康作用。但黄酮类物质十分不稳定,很容易被氧化,使茶水失去本来的黄色色泽,变成绿色,其保健作用也会有所下降。因此菊花茶要现泡现饮,最好不要久放。

2、别放冰糖。体热的人别加冰糖,对体寒体虚的人来说,菊花茶中加些冰糖,能稍微减弱一下寒性,更加适合他们的体质。而对于体热体壮的人,加冰糖就会减弱菊花茶清热的功效,建议可以用果干代替冰糖。

3、学会科学搭配。无论哪种菊花,性质都偏寒,一般阳虚体质(平时怕冷)和脾胃虚寒(一吃凉东西就胃痛、胃不舒服)的人建议可以用秋桑、枸杞、果干等组方为菊启茶,清肝明目的效果更佳,配枸杞补肝肾,加桑叶防治感冒。菊花味甘,对肝肾有滋养作用,配上滋补肝肾的枸杞,作用得到加强。桑叶与菊花皆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同用可缓解风热感冒初期的发热、头痛等症状。

价值功能

主要成分

理化分析表明,菊花中含有挥发油、菊甙、腺嘌呤、氨基酸、胆碱、水苏碱、小蘖碱、黄酮类、菊色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可抗病原体,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其中的类黄酮物质已经被证明对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作用,而且在抗氧化,防衰老等方面卓有成效。从营养学角度分析,植物的精华在于花果。菊花花瓣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等含量较高。此外,还富含维生素及铁、锌、铜、硒等微量元素,因而具有一般蔬果无法比拟的作用。[4]


保健功能

菊花茶药效:性甘、微寒,具有散风热 、平肝明目之功效。通过饮用菊花茶可以对上火引起的青春痘起到一个舒缓的作用。菊花具有清肝明目降火的作用。[5]

1、抗病原体作用。菊花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B-溶血栓性链球菌、伤寒杆菌有某些抑制作用,其水浸剂对某些常见皮肤致病性真菌亦有抑制作用。高浓度在体外还有抗病毒及抗螺旋体作用。

2、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菊花提取物对小鼠腹腔注射,可使皮内注射组织胺之局部台酚蓝之扩散较小,显示其能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而有抗炎作用。

3、有解热作用。对金葡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尤为显著。有显著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冠脉流量的作用。本品对冠心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等老年性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从而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国内在治疗老年人常见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5、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还有解毒作用。

饮用禁忌

1、隔夜菊花茶里含有的绿原酸,在空气中就会氧化而变绿,这时茶就已经变性了不能饮用了。夏季温度高,茶水易酸败变味,如果搁置了24小时以上,最好不喝,否则会引起腹泻。隔夜菊花茶中维生素C的含量大大减少,营养价值减低,所以不建议饮用。隔夜菊花茶,特别是有加糖或者蜂蜜的,胃寒体虚者饮用容易造成腹泻。

2、菊花会引起过敏性结膜炎。菊花不仅可以引起严重过敏性结膜炎,特别是曾经有过枯草热性过敏性结膜炎病史的人需要特别注意,因为这种人服用菊花也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3、脾胃虚寒不宜饮用。古籍记载认为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现代研究认为,菊花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衰老等作用。阳虚体质的人,如果一味地喝具有清热泻火功效的菊花茶,容易损伤正气,越喝越虚,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多喝性凉的菊花茶还容易引起胃部不适,导致反酸。可见,用菊花茶来降火清热也是有选择的,不能千人一方,体质偏寒的人建议放点秋桑、枸杞等组方为菊杞茶饮用。

4、阳虚体质的不宜。因为菊花性微寒,有些阴虚火热体质的人喝菊花茶会引起上火的现象,喝之前需要清楚自己的体质,以免起到反面效果。

5、添加冰糖。对于患有糖尿病或血糖偏高的人,最好别加糖。此外,还有一些脾虚的人也不宜加糖,因为过甜的茶会导致这类人口黏或口发酸、唾液增多,感到不适。

6、菊花会加重咽喉炎。体质偏虚寒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阳虚体质的人,如果一味地喝具有清热泻火功效的菊花茶,容易损伤正气,越喝越虚,故而加重咽喉炎症状。可见,用菊花茶来对付咽喉炎也是有选择的,切勿千人一方,否则,适得其反。此外,诱发咽喉炎的因素很多,除了细菌、病毒感染外,如生活不规律、身心压力过大、整天呆在空调房间里、喜欢吃火锅以及抽烟喝酒和缺少锻炼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治病要治本,千万不能盲目地一味去喝菊花茶来消炎去火了。

7、有慢性结肠炎的慎用。菊花不叫寒,叫凉,甘微苦,凉,一般情况下,所有人都可以食用菊花,但经常手脚冰凉,胃和肚子很凉,一点凉水都不能喝,吃点冰淇淋、雪糕,都不舒服,一天大便往往三次、五次,有慢性结肠炎之类的,那么菊花就不太合适了。 8、菊花与鸡肉、猪肉一起煮会中毒,而且也不可以和芹菜一起食用。 医书记载

本草衍义补遗》:菊花,能补阴,须味甘者,若山野苦者勿用,大伤胃气。

纲目》:菊花,昔人谓其能除风热,益肝补阴,盖不知其尤多能益金、水二脏也,补水所以制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用治诸风头目,其旨深微。

本草经疏》:菊花专制凤木,故为去风之要药。苦可泄热,甘能益血,甘可解毒,平则兼辛,故亦散结,苦人心、小肠,甘人脾、胃,平辛走肝、胆,兼入沛与大肠。其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者,诸风掉眩,皆属肝木,风药先人肝,肝开窍于目,风为阳邪,势必走上,血虚则热,热则生风,风火相搏故也。腰痛去来陶陶者,乃血虚气滞之候,苦以泄滞结,甘以益血脉,辛平以散虚热也。其除胸中烦热者,心主血,虚则病烦,阴虚则热收于内,故热在胸中,血益则阴生,阴生则烦止,苦辛能泄热,故烦热并解。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利血气者,即除热,祛风,益血,入心,入脾,入肝之验也。生捣最治疗疮,血线疔尤为要药,疗者风火之毒也。

药品化》:甘菊,取白色者,其体轻,味微苦,性气和平,至清之品。《》曰,治温以清。凡病热退,其气尚温,以此同桑皮理头痛,除余邪。佐黄蔑治眼昏,去翳障。助沙参疔肠红,止下血。领石斜、扁豆,明目聪耳,调达四肢。是以肺气虚,须用白甘菊。如黄色者,其味苦重,清香气散,主清肺火。凡头风眩晕,鼻塞热壅,肌肤湿痹,四肢游风,肩背疼痛,皆繇肺气热,以此清顺肺金,且清金则肝木有制。又治暴赤眼肿、目痛泪出。是以清肺热须用黄甘菊。

本草新编》:甘菊花,气味轻清,功亦甚缓,必宜久服始效,不可责以近功,惟目痛骤用之,成功甚速,余则俱于缓始能取效也。近人多种菊,而不知滋补之方问有用之者。又取作茶茗之需,以为明目也。然而甘菊不单明目,可以大用之者,全在退阳明之胃火。盖阳明内热,必宜阴寒之药以泻之,如石膏、知母之类,然石育过于大峻,未免大寒以损胃气,不若用甘菊花至一、二两,同元参、麦冬共剂之,既能平胃中之火,而不伤胃之气也。

本草经百种录》:凡芳香之物,皆能治头目肌表之疾。但香则无不辛燥者,惟菊不甚燥烈,故于头目风火之疾,尤宜焉。

本草便读》:甘菊之用,可一言以蔽之,日疏风而已。然虽系疏风之品,而性味甘寒,与羌、麻等辛燥者不同,故补肝肾药中可相需而用也。 1.《本草衍义补遗》:菊花,能补阴,须味甘者,若山野苦者勿用,大伤胃气。

2.《纲目》:菊花,昔人谓其能除风热,益肝补阴,盖不知其尤多能益金、水二脏也,补水所以制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用治诸风头目,其旨深微。

3.《本草经疏》:菊花专制凤木,故为去风之要药。苦可泄热,甘能益血,甘可解毒,平则兼辛,故亦散结,苦人心、小肠,甘人脾、胃,平辛走肝、胆,兼入沛与大肠。其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者,诸风掉眩,皆属肝木,风药先人肝,肝开窍于目,风为阳邪,势必走上,血虚则热,热则生风,风火相搏故也。腰痛去来陶陶者,乃血虚气滞之候,苦以泄滞结,甘以益血脉,辛平以散虚热也。其除胸中烦热者,心主血,虚则病烦,阴虚则热收于内,故热在胸中,血益则阴生,阴生则烦止,苦辛能泄热,故烦热并解。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利血气者,即除热,祛风,益血,入心,入脾,入肝之验也。生捣最治疗疮,血线疔尤为要药,疗者风火之毒也。

4.《药品化》:甘菊,取白色者,其体轻,味微苦,性气和平,至清之品。《经》曰,治温以清。凡病热退,其气尚温,以此同桑皮理头痛,除余邪。佐黄蔑治眼昏,去翳障。助沙参疔肠红,止下血。领石斜、扁豆,明目聪耳,调达四肢。是以肺气虚,须用白甘菊。如黄色者,其味苦重,清香气散,主清肺火。凡头风眩晕,鼻塞热壅,肌肤湿痹,四肢游风,肩背疼痛,皆繇肺气热,以此清顺肺金,且清金则肝木有制。又治暴赤眼肿、目痛泪出。是以清肺热须用黄甘菊。

5.《本草新编》:甘菊花,气味轻清,功亦甚缓,必宜久服始效,不可责以近功,惟目痛骤用之,成功甚速,余则俱于缓始能取效也。近人多种菊,而不知滋补之方问有用之者。又取作茶茗之需,以为明目也。然而甘菊不单明目,可以大用之者,全在退阳明之胃火。盖阳明内热,必宜阴寒之药以泻之,如石膏、知母之类,然石育过于大峻,未免大寒以损胃气,不若用甘菊花至一、二两,同元参、麦冬共剂之,既能平胃中之火,而不伤胃之气也。 6.《本草经百种录》:凡芳香之物,皆能治头目肌表之疾。但香则无不辛燥者,惟菊不甚燥烈,故于头目风火之疾,尤宜焉。

7.《本草便读》:甘菊之用,可一言以蔽之,日疏风而已。然虽系疏风之品,而性味甘寒,与羌、麻等辛燥者不同,故补肝肾药中可相需而用也。

品茗指南

饮用方法

菊花茶的饮用方法很多,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清香宜人的甘菊适合 泡茶饮用,苏杭一带产的白菊更是上选。泡饮菊花茶时,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每次放上四、五粒,再用沸水冲泡2-3分钟即可。待水七八成热时,可看到茶水渐渐酿成微黄色。每次喝时,不要一次喝完,要留下三分之一杯的茶水,再加上新茶水,泡上片刻,而后再喝。饮菊花茶时可在茶杯中放入几颗冰糖,这样喝起来味更甘。菊花茶其实不加其它茶叶,只将干燥后的菊花泡水或煮来喝就可以,冬天热饮、夏天冰饮都是很好的饮料。

菊花茶饮

山楂菊花茶

  • 原料:金银花、菊花各10克,山楂片12~24克。
  • 制法:将金银花、菊花、山楂片一起开水冲泡。
  • 用法:代茶饮用。
  • 功效:解暑抑燥。可解暑降温,解口渴,治疗冠心病、胸闷、动脉硬化、高血脂等。
  • 适用:肥胖症、高血脂症和高血压患者。

三花茶

  • 菊花,金银花,茉莉花均少许,泡水作茶饮,可清热解毒,适用于防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痈疮等,常服更可降火,有宁神静思的效用。

菊花蜜饮

  • 取菊花10克,茶叶3克,一并冲泡,可防治早期高血压。
  • 取菊花10克。
  • 甘菊,其味不苦。
  • 取野菊花15克(鲜品加倍)、,沸水冲泡10分钟,入冰糖20克溶化即可。 每日2剂,代茶饮用,冲至无味。 清热解毒、凉血明目。用于防治鼻咽癌。

八宝菊花茶

  • 金银花10克、陈皮5克、胖大海一个、少许冰糖、少许山楂、5克有机绿茶、两个红枣,用沸水泡至5分钟既可食用,也可以到附近大型超市中买已包装好的。
  • 每日餐后,用五、六朵杭菊花冲泡饮服,能解渴生津。

玫瑰菊花饮

菊花能够养肝明目、养颜美容、调整血脂、补血提神。玫瑰花是一种珍贵的药材,美容养颜,通经活络,软化血管,对于心脑血管,高血压,心脏病及妇科有显著疗效。调和肝脾,理气和胃。在《本草纲目》中已有论述。

  • 胎菊(12朵)+ 法兰西玫瑰(5朵):用300ml开水反复冲饮。
  • 菊花茶主要效用:能起到调经排毒、美白祛痘、美白补水、降火去热的作用。

其他

1.胎菊(12朵)+ 金银花(40朵):用300ml开水反复冲饮。主要效用:清热解毒,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

2.胎菊(12朵)+ 枸杞(20粒):菊花12朵,枸杞子20颗左右,用300ml开水反复冲饮。主要功效是:缓解眼睛疲劳,眼睛干涩之症状。

3.原料:菊花10克,决明子10—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 用法:先把决明子放入砂锅内炒至微有香气,取出,待冷后与菊花煎汁,去渣取汁,放入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再煮1—2沸即可食。每日1次;5—7日为1l疗程。
  • 功效:清肝明目,降压通便。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症,以及习惯性便秘等。
  • 注意事项:大便泄泻者忌服。

菊花枸杞茶

  • 材料:菊花3朵,枸杞子7粒。
  • 做法:将菊花和枸杞子用沸水冲泡,待茶汤颜色变深即可饮用。
  • 茶疗功效:滋阴补肾、养肝明目。

选购方法

菊花容易发霉、长虫,市场上菊花质量参差不齐,不懂门道的人会选择花朵白且大朵的菊花。其实又小又丑且颜色泛黄的菊花反而是上选。此外,选菊花最好选花萼偏绿色的菊花,这表明刚开的时候就摘下来了。选购时,先用手摸一摸,松软的、顺滑的菊花质量比较好。一般来说,大医院或大药店卖的菊花都有独立包装,比较新鲜,相对来说,质量有保障。

储存方法

1、避免光照。菊花茶受阳光照射易引起色变和质变,因此要在避光器皿中保存茶叶。

2、防止走气。分开贮存,需多少取多少。如果大量贮存在一起,经常开盖取用,香气便会挥发而走味,空气中的水分也会进入,茶叶易受潮、变质。

3、防止茶叶返潮。宜用干净的白棉纸、牛皮纸将茶叶分装成小包,存放在坛罐中。

4、避免接近热源。即使放在密封罐中的茶叶,也不能放在易产生水汽和有热源的灶台、锅炉旁,以防热气熏蒸和受潮而变质。

5、防异味窜入。茶叶中的烯萜类物质,有较强吸收异味的特性,所以存放茶叶的器皿中,切忌同时贮存有异味的物品,否则茶叶就会很快变味,尤其不能存放在有樟脑丸的箱柜中。

茶叶文化

菊花茶 -菊花仙子的故事

很早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叫阿牛的农民。阿牛家里很穷,他十岁没了父亲,每天只能靠母亲纺织度日。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病了。阿牛长到13岁,他对母亲说:“妈妈,你眼睛不好,今后不要再日夜纺纱织布,我已经长大,我能养活你。”于是他就去张财主家做小长工,母子俩苦度光阴。两年后,母亲的眼病越来越严重,不久竟双目失明了。阿牛想:母亲的眼睛是为我而盲,无论如何也要医好她的眼睛。所以,他一边给财主做工,一边起早摸黑开荒种菜,靠卖菜换些钱给母亲求医买药。也不知吃了多少药,母亲的眼病仍不见好转。一天夜里,阿牛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漂亮的姑娘来帮他种菜,并告诉他说:“沿运河往西数十里,有个天花荡,荡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这花要九月初九重阳节才开放,到时候你用这花煎汤给你母亲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于是,重阳节那天,阿牛带了干粮,去天花荡寻找白菊花。原来这是一个长满野草的荒荡,人称天荒荡。他在那里找了很久,只有黄菊花,就是不见白菊花,一直找到下午,才在草荡中一个小土墩旁的草丛中找到一株白色的野菊花。这株白菊花长得很特别,一梗九分枝,眼前只开一朵花,其余八朵含苞待放。阿牛将这株白菊花连根带土挖了回来,移种在自家屋旁。经他浇水护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陆续绽开,又香又好看。于是他每天采下一朵白菊煎汤给母亲服用。当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后,阿牛母亲的眼睛便开始复明了。

白菊花能治眼病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村上人纷纷前来观看这株不寻常的野菊花。这一消息也传到了张财主那里。张财主将阿牛叫去,命他立即将那株白菊移栽到张家花园里。阿牛当然不肯。张财主便派了几个手下人赶到阿牛家强抢那株白菊花,因双方争夺,结果菊花被折断,他们才扬长而去。阿牛见这株为母亲治好眼疾的白菊横遭强暴,十分伤心,坐在被折断的白菊旁哭到天黑,直至深夜仍不肯离开。半夜之后,他朦胧的泪眼前猛然一亮,上次梦见的那位漂亮姑娘突然来到他的身边。姑娘劝他说:“阿牛,你的孝心已经有了好报,不要伤心,回去睡吧。”阿牛说:“这株菊花救过我的亲人,它被折死,叫我怎么活?”姑娘说:“这菊花梗子虽然断了,但根还在,她没有死,你只要将根挖出来,移植到另一个地方,就会长出白菊花。”阿牛问道:“姑娘,你是何人,请告知,我要好好谢你。”姑娘说:“我是天上的菊花仙子,特来助你,无需报答,你只要按照一首《种菊谣》去做,白菊花定会种活。”接着菊花仙子念道:“三分四平头,五月水淋头,六月甩料头,七八捂墩头,九月滚绣球。”念完就不见了。

阿牛回到屋里仔细推敲菊花仙子的《种菊谣》,终于悟出了其中意思:种白菊要在三月移植,四月掐头,五月多浇水,六月勤施肥,七月八月护好根,这样九月就能开出绣球状的菊花。阿牛根据菊花仙子的指点去做了,后来菊花老根上果然冒出了不少枝条。他又剪下这些枝条去扦插,再按《种菊谣》说的去栽培,果然,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便开出了一朵朵芬芳四溢,娇媚迷人的白菊花。后来阿牛将种菊的技能教给了村上的穷百姓,这一带种白菊花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因为阿牛是九月初九找到这株白菊花的,所以后来人们就将九月九称作菊花节,并形成了赏菊花、吃菊花茶、饮菊花酒等风俗。

滁菊和朱元璋的故事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起兵反抗元朝的统治之前,曾经在郭子兴的手下打工。公元1352年的时候,朱元璋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为了巩固郭子兴集团的统治。经过郭子兴的同意,朱元璋独自率领一路兵马,南征定远,北攻打滁州等地区,但是却在攻打滁州的清流关时因为敌军的顽强抵抗,久攻不下。士兵伤亡严重。朱元璋也受了重伤。就在这时,朱元璋灵机一动,躲进了滁州西郊大柳镇的一片菊花地里,幸运的躲过了敌人的追捕。

朱元璋被好心的马爷爷及其孙女小花收养于家中。用滁菊内服外敷经过小花二十多天的悉心照料,身体才基本恢复。挥军之时。朱元璋对小花和马爷爷的救命之恩千言万谢,并许诺他日若富贵,必定涌泉相报。

直到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做了大明朝的皇帝。派人到小花的家中致谢。这时的小花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尤其是那双特别的大脚吸引了朱元璋。后来朱元璋和小花结为夫妻。传说小花就是后来人称“马大脚”的马皇后,马皇后在后来的许多大事上都为朱元璋提出了很多的宝贵意见,也因此被后人传诵。朱元璋与马皇后的这段姻缘也是滁菊在其中做媒的结果。

后来,朱元璋命滁菊为贡品,自此以后滁菊也叫做“滁州贡菊”。

上文所说的马皇后,是传闻。根据《明朝那些事儿》中的叙述,马皇后是郭子兴的干女儿。

视频

购买菊花茶时,这样的菊花茶再便宜也不能买

“菊花茶”不能乱喝,这一类人不能喝菊花茶,早看早受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