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安
黃龍安 |
---|
漢字 黃龍安 |
白話字 N̂g Liông-an |
臺羅拼音 N̂g Liông-an |
號 |
漢字 芷船 |
白話字 Chí-soân |
臺羅拼音 Tsí-suân |
本名 |
漢字 廷香 |
白話字 Têng-hiong |
臺羅拼音 Tîng-hiong |
乳名 |
漢字 雙蘭 |
白話字 Siong-lân |
臺羅拼音 Siong-lân |
表字 |
別稱 黃阿蘭 |
白話字 N̂g A-lân |
臺羅拼音 N̂g A-lân |
黃龍安(1820年-1886年),名廷香,字龍安,號芷船,幼名雙蘭,故時稱黃阿蘭、阿蘭舍,商號黃德春、黃德興、黃安邦。以字行。臺灣臺北人,祖籍福建泉州泉安,清代著名士紳、商人,誥授「五品奉直大夫」,亦是多次械鬥的重要當事人。曾在滬尾、艋舺、大溪等地行商,家財萬貫,篤信佛教,曾建造滬尾龍山寺、大嵙崁龍山寺以奉祀觀音菩薩。
目录
生平
龍安與二弟黃龍松、三弟黃龍蕙在滬尾(今新北市淡水區)經營黃德春渡船行、黃德興商行,事業有成,頗積銀錢,又因龍安為人仗義任俠,遂為士紳領袖。
龍安祖籍泉安,屬泉州三邑,與艋舺頂郊的三邑人有同鄉之誼,艋舺三邑人亦尊之。1853年頂下郊拚時,艋舺頂郊的三邑人就徵得黃龍安的同意,先發制人,設局燒毀安溪人信奉的艋舺祖師廟,假其道攻擊下郊的同安移民。
1858年龍安與黃萬鍾、黃漢傑、洪光海、洪光城等檀越,自原籍泉安鄉的泉安龍山寺請得觀音大士香火,分香供奉於滬尾,並營造滬尾龍山寺。
1859年臺北泉漳械鬥,艋舺的三邑人,被板橋林家林國芳率領的漳州人攻擊,時時退卻,龍安遂率領團練千人,一夜之間攻破漳州人所居的芝蘭堡(今日臺北市士林區),黎明即援艋舺。後以艋舺龍山寺為基地,與林國芳等眾發生激鬥。後經過安溪白隆發的調解,兩方休兵,龍安遂改居艋舺,屯駐精兵,以免漳州人續戰。
同治年間,因大嵙崁烏塗窟墾首吳文俊之父被生番(臺灣原住民)出草獵首,文俊轉賣其父的田產和開墾權,龍安聽聞消息,前往大嵙崁烏塗窟(今桃園市大溪區)開墾,開設「黃安邦」墾號,在當地開創樟腦、茶葉事業,墾地一千餘甲,經營頗善。卻因大嵙崁生番依然時來村中獵首,龍安遂由艋舺龍山寺分香,在大嵙崁建大嵙崁龍山寺奉祀,祈禱平安。並以此寺為基地練兵屯駐,防備番禍,且將烏塗窟改稱「永福庄」,希望永遠得福。
相關作品
參考
- 《臺灣歷史辭典》
- 《大溪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