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学校建于1953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民族院校。2000年,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合并组建了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呼和浩特民族学院[1]。在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以“培养民族优秀人才、服务民族地区发展、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宗旨,累计培养各类人才近4万人。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教学设施相对完善、教学质量优良、办学特色鲜明的民族院校。

学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8790人。学校设有17个教学单位,8个教辅单位,开设税收学金融学市场营销法学民族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英语日语翻译新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环境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科学教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行政管理档案学音乐表演音乐学影视摄影与制作播音与主持艺术美术学摄影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科学教育市场营销等39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其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云计算)、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和日语(服务外包方向)等5个本科专业属于校企合作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学前教育、翻译和水质科学与技术等5个专业进入自治区一流专业行列。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9年6月,学校设有学校设有17个教学单位[2],8个教辅单位,37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目前26个本科专业以蒙汉双语教学为主。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622人,其中专任教师40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学历教师73.6%,其中博士74人,在读博士43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41.7%,其中二级教授6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兼职硕士生导师31人。教师队伍中,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人才团队2个,自治区高校创新培育团队1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自治区“111人才工程”、“草原英才工程”、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人选10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宝钢优秀教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7人、教坛新秀7人、教学团队7个,自治区高校青年科技英才领军人才3人、骨干人才2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6月,学校建设有2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

教学成果

截至2019年6月,学校秉承“崇正、尚智、务本、传承”的校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了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多次被评为国家和自治区两级“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学校连续四年荣获“全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首批自治区“平安校园”。学校那达慕文化节和校园足球是内蒙古自治区校园文化精品项目,校园乌兰牧骑与21家旗县乌兰牧骑建立了合作共建关系。

视频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相关视频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宣传片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音乐学院 2019级军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