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甘泗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甘泗淇(1903年12月21日-1964年2月5日),原名姜鳳威,又名姜炳坤,湖南寧鄉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上將。夫人李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女少將[1]

甘泗淇早年曾擔任湘贛軍區政治委員、湘贛省工農民主政府財政部長兼國民經濟部長、紅六軍團和紅二軍團政治部主任、紅二方面軍政治部主任,參加長征。抗日戰爭時期,擔任八路軍120師政治部主任、晉西北軍區政治部主任。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任晉綏軍區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戰軍政治部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北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等職。

生平

早年經歷

姜鳳威生於湖南省寧鄉縣溈山區南竹山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4年,姜鳳威於寧鄉雲山中學畢業後,考入湖南法政專科學校讀書。其間積極參加學生運動。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春轉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姜鳳威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在此期間,姜鳳威改名甘泗淇。1930年,甘泗淇回國到上海,在中共中央秘書處任職。


紅軍長征勝利後,紅二方面軍部分領導人合影,前排左起甘泗淇、賀炳炎、關向應王震、[李井泉、朱瑞賀龍。後排左起張子意、劉亞球、廖漢生朱明陳伯鈞盧冬生

1931年5月,甘泗淇調任中共湘贛省委宣傳部部長,後被派到中國工農紅軍湘東南獨立第1師工作。1932年1月,他擔任中共湘贛省委宣傳部部長、湘贛軍區政治委員,參加湘贛蘇區反圍剿戰爭。1933年,因拒絕揭發王首道張啟龍所謂「右傾錯誤」,被指責為肅清AB團不積極,調任湘贛省委蘇維埃政府財政部部長兼國民經濟部部長。1933年年底,甘泗淇任紅六軍團第18師政治委員、紅6軍團政治部主任、代理政治委員。1934年8月,隨紅六軍團西征。1934年11月,他改任紅二軍團政治部主任,參與湘鄂川黔蘇區作戰。1935年11月,甘泗淇參加長征。1936年7月,任紅二方面軍政治部主任,隨部隊到達陝北。

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8月,甘泗淇任八路軍120師政訓處副主任、政治部主任,參與創建晉西北抗日根據地。1940年11月起,甘泗淇兼任晉西北軍區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晉綏分局委員,協助賀龍和關向應組織反掃蕩、反蠶食、反治安強化運動等作戰,並參與組織精簡整編工作。1942年起,甘泗淇任晉綏軍區政治部主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分別參與組織晉綏軍區秋季攻勢作戰、春夏季攻勢作戰和大反攻,並參與組織部隊開展大生產運動,組織舉辦各級教導隊,培訓大批新幹部。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甘泗淇任晉綏軍區政治部主任、西北野戰軍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員。參與組織晉北、大同集寧、呂梁、汾孝等戰役。1947年12月,發現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358旅的「訴苦三查」[2]經驗並推廣全軍,進而領導部隊開展新式整軍運動,提高了解放軍部隊的政治思想覺悟和戰鬥力。1948年,他參與組織指揮宜川、西府隴東、澄郃、荔北等戰役和西北冬季戰役。1949年2月,甘泗淇任第一野戰軍政治部主任,參與組織指揮陝中、扶郿、蘭州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49年11月,甘泗淇任第一野戰軍暨西北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參與組織了西北地區城市接管、剿匪反霸、土地改革、鎮反和「三反」「五反」及抗美援朝等工作。1951年8月,甘泗淇調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參與組織指揮1951年夏秋防禦戰役和1952年秋季戰術反擊作戰。他提出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務應放在克服官僚主義、提高部隊生活、保證部隊物質和文化生活的提高等方面。1953年,甘泗淇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曾總結志願軍政治工作經驗,對於「政治工作既起領導作用又起保證作用」、「政治工作與軍事業務相結合」、「政治工作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對解放軍全軍政治工作具有指導作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1956年9月,當選中共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

1959年,彭德懷被批判後,由於甘泗淇與彭德懷長期工作,而遭到林彪的打擊,被指為「右傾」。1964年2月5日,甘泗淇在北京病逝。1964年12月30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依據中宣部向陸定一、康生和中央提交的報告,將陳列中出現甘泗淇等人姓名和形象的文物完全去除。

視頻

甘泗淇 相關視頻

我國唯一的開國將軍夫妻,一生養育20多個孩子,卻沒有一個是親生
中國將帥:甘泗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