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东拉西扯说花椒(杨建增)

东拉西扯说花椒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东拉西扯说花椒》中国当代作家杨建增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东拉西扯说花椒

作为一种香料植物,花椒为众多人所熟知,全国约有十二三个省广泛种植。除做调料外,它还拥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而让人最感兴趣的是,在古人眼里它又扮演着另类的角色。

记得曾看了一则短文,说古人营造椒房来取暖,当时百思不得其解。大家都知道花椒本身是不发热的,又如何用它来取暖呢?即使整座房屋存满干椒,在冬天也一片冰凉,何况用椒和泥涂在墙壁上。有次偶翻《西京杂记》才知道这种暖房只有帝王才能享受到,平民百姓只能望尘莫及。汉朝的皇宫就设有温室殿,“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以香桂为主,设火齐云母屏风,有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这种豪华的别墅,想必保暖效果肯定不差。

不过这种奢华的保暖方法,亦被后人所效仿,《世说新语》中记载,西晋首富石崇就以“椒为泥涂室”。南朝庾信《梦入堂内诗》中的“香壁本泥椒”,唐朝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中的“椒缀新香和壁泥”都可作为明证。用椒泥涂墙来保暖效果到底如何,估计现在没人说得清,但从那些权贵趋之若鹜的举动来看此说并非妄言,可能和人们所知的棉花保温而不发热同属一理。

宫中建造的椒房,多为宫女居住,后来人们就用椒房来借指宫女后妃。《汉书·车千秋传》有云“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而芳也”;班固《西都赋》中载“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意思是皇帝的妃嫔媵嫱就居住在用花椒泥涂抹墙壁的宫室内,因此这种房就叫椒房。《红楼梦》第十六回中有“每月逢二、六日期,准椒房眷层入宫请候”这儿的椒房就是贾府女眷们的别称。

有则故事说,汉成帝的爱妃赵飞燕,美艳无比,深受宠爱。但遗憾的是她总没有身孕。御医诊断后认为是风寒所致,因而导致宫冷不孕,于是成帝便命人用花椒涂满宫室的墙壁,让室内温度上升,不久赵飞燕果然怀孕生子。自此汉朝建椒宫、椒房的风气便盛极一时。

花椒色泽鲜艳,果实繁多,古人常把它看做后代昌盛,多子多福的象征,《诗经》中的“椒蓼之实,繁衍盈升”就深含此意。由此花椒被赋予了另一种内涵,被当做男女间的定情信物而深受推崇,如若一方送给意中人花椒,则是希望与其共结连理,以求二人以后子孙蕃多。

这种信物大多用香囊的形式加以呈现,香囊中一般装有好几种香料,但花椒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而香囊又随身佩带,如果恋人把它当做礼物相送,就含有永结同心、以身相许的情愫在里面。

早在春秋时就有男女用花椒来作为定情物的习俗。《诗经·陈风·东门之枌》中咏道:在一个天气明媚的时日,一个小伙子和心爱的姑娘去东门外幽会,姑娘舞姿翩翩,小伙情歌宛转。在小伙眼睛里,姑娘美如荆葵花;在姑娘心目中,小伙是她的希望与托付,因此她送小伙子一把花椒来表达情义。那“视尔如荍,贻我握椒”的浪漫娇羞和两情相悦,让如今的许多物质婚姻相形见绌、黯然失色。

古人常用花椒来避秽消毒,《荆楚岁时记》记载了南北朝时楚地的新年风俗,其中一项便是“进椒柏酒”。也就是用花椒和柏叶制成的酒,古人认为这两种物品皆是仙药,服之令人长生不老,延年益寿,因而用于晚辈向长辈敬酒祝寿。延年益寿可能有些夸张,但其有解毒、辟瘴的功效倒是不假。

古人佩带的香囊,里面大多放有盛放着辛荑、肉桂、花椒、佩兰等芳香性药物。他们很早就懂得通过佩带香囊来辟秽消毒,以避免疾病的传播,这一习俗在民间一直流传下来。据说佩戴香药确能增强人体抵抗力,提高血清免疫蛋白的浓度,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花椒性味辛温,药用价值极高,中医上能治疗很多的疾病。温中止痛、杀虫止痒,温胃散寒、燥湿止泻。因含挥发油,对多种致病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在局部有麻醉止痛的功效,尤对治疗脚癣、脚气效果明显。

而花椒最大的作用不需赘言人皆知晓,它是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一种调料,顺气开胃、除腥提味。除吃火锅外,人们通常把它研成面沫,再配以其它佐料用来炒菜。但我在宁夏见过一次最夸张的吃法,有人用手撮了几十粒花椒,直接放在饭里砸吧着嘴吃,当时惊得我目瞪口呆。

因是芳香之物,故椒兰常常并称,一般用来比喻人品行的美好贤德。如元稹《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中的“闻尔鼙鼓之音,怀尔椒兰之德”等。但有时又视作为杀菌的药物,如杜牧《阿房宫赋》中的“烟斜雾横,焚椒兰也”;明徐元《八义记》中的“珠围翠绕,椒兰喷衣”,则被当做熏蒸衣服之物,现在看来它们或许就是古人的消毒膏和香水液。

我家在农村,每年都要帮家里摘花椒,坦诚地讲,我是避之不及。摘花椒绝对是一件辛苦事,采摘时正是一年最热的季节,摘椒时胳膊常被刺划出许多条伤痕,最痛苦的是花椒汁飞溅到眼里,疼痛难忍,又不敢用手臂或衣服去擦拭,只有在煎熬中等待椒味散去。刚开始摘时因不适应较强的腐蚀,许多人的手指都会肿胀,时间一长有些人甚至还会掉头发。

而最折磨人的是花椒摘下之后的烘晒和存放,没有好的天气椒籽根本无法爆裂,稍微沾些雨点颜色变黑又成了次品,存放不当受潮变质,一年的辛苦又被付之一旦。千辛万苦的劳作中始终隐含着千难万劫的风险,此中的景况又有谁能说得清? [1]

作者简介

杨建增 甘肃天水人,中学教师。曾在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散文多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