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口蹄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口蹄疫
图片来自newslab

口蹄疫学名Aphtae epizooticae,foot-and-mouth disease (FMD)或 hoof-and-mouth disease)是的一种非致命的病毒传染病

由于历史因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该病也称为“五号病”或“W病”[1][2]。它也可以感染鹿、山羊、绵羊和其它偶蹄动物,比如刺猬

至于人类感染病例则非常少。1897年,弗里德里希·勒夫勒首先揭示口蹄疫起因为病毒。他将感染动物的血液穿过良好的瓷玻璃过滤器,发现收集到的液体还能够在健康动物中致病。

病原学

口蹄疫是由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种口蹄疫病毒属的病毒引起的。口蹄疫病毒有7种抗原性截然不同的血清型。

症状

对于畜类,口蹄疫的症状主要是二至三天后快速下降的高烧;口中的水疱导致粘性或泡沫状唾液的过度分泌并流淌出口外;足部的水泡有可能破裂并导致残废。成年动物感染后可能会伴有数月无法恢复的体重减轻,以及成年雄性动物的睾丸肿胀,对于母牛,牛奶产量会明显减少。虽然大部分动物得病后可自行恢复,但该疾病严重时亦可能导致心肌炎(心脏肌肉感染)或死亡,对于新生动物特别如此。一些受感染动物可能没有症状,它们不会出现发烧或是任何得病症状;但这些动物也是口蹄疫载体,它们同样会传染该疾病。

口蹄疫的感染一般为地域性,病毒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传播给易感染动物,或者通过被污染的畜舍或运输牲畜的货车。动物管理人(如农场工人)的外衣或皮肤、动物接触过的水,和未煮过的食物碎屑以及包含感染动物产品的饲料添加剂都可能是病毒的携带源。另外,母牛可以通过公牛精液传染上口蹄疫。对其的控制可以是隔离或销毁受感染的牲畜,以及禁止向未有感染疫情的国家出口动物肉类以及相关动物产品。

人类可能通过接触受感染动物而罹患口蹄疫,但这种情况很罕见。因为口蹄疫病毒对胃酸敏感,所以人类通常不会通过食用肉类感染口蹄疫病毒。在英国,最后一次确认人类罹患口蹄疫是在1967年。在欧洲大陆非洲以及南美也只有很少感染案例。口蹄疫感染人类的症状包括不舒服、发烧、呕吐、口腔组织发生红色溃疡腐烂(表面腐蚀性水疱),偶有皮肤小水疱,如无续发性细菌感染,通常在一~二周内痊愈。

人类感染后不会再传染给其他人类,目前亦无人类预防用的疫苗。对于人类,值得注意的是,该症状与另外一种病毒疾病的症状类似,其通常称为“手足口病”,与口蹄疫相比,此病较频繁地发生在人类身上,特别是幼儿;其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另一种病毒引起,它是一种称为柯萨奇A病毒的肠道病毒。因为口蹄疫很少传染人类但在动物间会以非常快的速度传染,所以它对农畜业的危害比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要大的多。口蹄疫在偶蹄类的感染流行甚为严重,死亡率高,常造成畜牧业重大的损失。

位于世界各地的农民当口蹄疫疫情流行时可能一年的损失高达10亿美元,其更将导致大量畜类被销毁以及来自牛奶与肉类产品收入的巨幅减少。但病毒侵犯人类的机率很低,不易在人体内繁殖造成伤害,所以不是一种人畜共通的疾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