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后汉隐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隐帝
概要
姓名 刘承祐
谥号
陵墓 颍陵
政权 后汉
在世 931年-951年
在位 948年-951年
年号 乾祐:948年二月-950年

汉隐帝刘承祐(931年-951年),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沙陀族,后汉第二个皇帝,948年—951年在位。汉高祖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刘知远死后,承祐即位,年十八岁。沿用后汉高祖年号乾祐[1]

后汉高祖乾祐元年(948年),刘知远死后,刘承祐即位,沿用后汉高祖年号乾祐,在位时期大权旁落,后诛杀权臣,引发了郭威叛乱,乾祐三年(950年),叛军攻开封,刘承祐被杀,后汉亡,时年21岁,定谥号为“隐”,葬于许州阳翟县之颍陵[2]

政权行使与转变

当时国事完全取决于重臣杨邠郭威史弘肇王章之手。杨邠总机政,郭威主征伐,史弘肇典宿卫,王章掌财赋,权臣相争,承祐寝食不安。他派郭威镇压起义,平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之乱。乾祐三年(950年)初夏,契丹寇河北,命郭威镇守邺都(今河北大名[3]

杀重臣国亡

然承祐性多猜忌,私下与茶酒使郭允明计画杀大臣,十一月将宰相杨邠、史弘肇、王章等砍死在东厢之下,又将郭威一家全部斩杀。复下诏诛杀正在邺都留守的郭威,召泰宁节度使慕容彦超等急速入京。但郭威举兵南下,十六日,抵澶州,十八日驻滑州。二十日,郭威至封丘(今属河南),击败慕容彦超于刘子陂(今河南封丘南)。二十一日(951年1月1日)攻入开封。刘承祐意欲出城亲征,李太后劝他不要莽撞,刘承祐不听。承祐出战兵败,连同苏逢吉聂文进和郭允明等人向西北奔逃,二十二日(951年1月2日),至赵村,为郭允明所杀。郭威迎立刘崇刘贇。广顺元年(951年)正月,李太后将传国玺交给郭威,郭威在崇元殿登极,改年号广顺,是为后周代汉

为政举措

平定三镇

乾祐元年(948年)三月,后汉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等三藩镇先后举兵造反,刘承祐派白文珂郭从义常思等分别讨伐,久战而都无功。[4]刘承祐于是任命郭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派他去督促诸将[5],讨伐叛乱。

乾祐二年(949年)夏天,郭威首先到达河中攻打李守贞,攻破河中外城,李守贞与妻子自焚而死,赵思绾王景崇相继投降[6],于是平定三藩叛乱。

内政纷乱

刘承祐继位后,由杨邠史弘肇苏逢吉等大臣辅佐,三人互相攻伐,内政纷乱,杨邠、史弘肇蔑视刘承祐的皇权,议政时公然禁止刘承祐开口,乾祐三年(950年),刘承祐发动政变,一举击杀杨邠、史弘肇、王章三人及其家属。[7]

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刘承祐密令曹威等人刺杀在外的大将郭威,郭威被逼起兵反叛,围攻汴京,刘承祐到城外刘子坡观战,因后汉军大败,逃回城去,不料开封尹刘铢据城不让其进,刘承祐只得带了苏逢吉、聂文进和茶酒使郭允明等人向西北奔逃,逃至赵村,被郭允明所杀。[8]

妻妾

  • 张氏,张彦成女,刘知远为其子所娶[9]
  • 耿夫人,欲立为皇后,被杨邠所阻,隐帝仅在位三年,故无立皇后[10]

参考资料

  1. 《旧五代史·卷一百一(汉书)·隐帝纪上》:隐皇帝,讳承祐,高祖第二子也。以唐长兴二年,岁在辛卯,三月七日,生帝于邺都之旧第。高祖镇太原,署节院使,累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国初,授左卫大将军、检校司空,迁大内都点检、检校太保。
  2. 《新五代史·卷十·汉本纪第十》:魏王承训长而贤,高祖爱之,方属以为嗣,承训薨,高祖不豫,悲哀疾剧,乃以承祐属诸将相。宰相苏逢吉曰:“皇子承祐未封王,请亟封之。”未及封而高祖崩,秘不发丧,杀杜重威。
  3. 《新五代史·卷十一·周本纪第十一》:十一月丁丑,威遂举兵渡河。隐帝遣开封尹侯益、保大军节度使张彦超、客省使阎晋卿等率兵拒威,又遣内养瑽脱觇威所向。瑽脱为威所得,威乃附脱奏请缚李业等送军中。隐帝得威奏,以示业等,业等皆言威反状已白,乃悉诛威家属于京师。
  4. 《新五代史·卷十一·周本纪第十一》:是岁三月,河中李守贞、永兴赵思绾、凤翔王景崇相次反,隐帝遣白文珂、郭从义、常思等分讨之,久皆无功。
  5. 《新五代史·卷十一·周本纪第十一》:乃加拜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西督诸将。
  6. 《新五代史·卷十一·周本纪第十一》:威至河中………破其罗城,守贞与妻子自焚死,思绾、景崇相次降。
  7.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汉书)·隐帝纪下》
  8.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汉书)·隐帝纪下》
  9. 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三(周书)·列传三》张彦成,潞州潞城人也......汉祖镇北门,表为行军司马,以隐帝娶其女,特见亲爱
  10. 《旧五代史·卷一百七(汉书)·列传四》杨邠,魏州冠氏人也......隐帝所爱耿夫人,欲立为后,邠亦以为太速。夫人卒,隐帝欲以后礼葬,邠又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