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这是优良条目,点此获取更多信息。

周朝诸侯国(楚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Keystone讨论 | 贡献2020年1月3日 (五) 20:04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朝诸侯国之楚国
 

分封君主周文王

国 都 :郢都

建立时间 :公元前1042年

建国之君熊绎

亡国之君春申君

灭亡时间 :公元前223年

史书记载史記清华简

楚国是先秦芈姓(芈本作幁)周朝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亦称荆。芈姓是所谓“祝融八姓”之一,始祖为季连。季连的后世子孙鬻熊周文王师。

古书记载,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为氏,但据出土战国晚期楚国铜器铭文,楚君名号皆以酓为氏。鬻熊曾孙熊绎僻处荆山(在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带),跋涉山林,以事周成王,被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从此立为国家。[1]

据最新出土的《清华简·楚居》记载,楚人立国之初,在鄀国盗牛祭祀一事[2],说明建国之初的贫弱状况;经过几百年发展,楚国在春秋时楚成王之世开始崛起,[3]奄有江汉,不断兼并周边各小诸侯国,周天子赐胙,命楚国镇守中南。 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 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

楚怀王时期攻越国,尽得越国之吴地方,越国因此而分崩离析。但因为怀王用人不当以及秦相张仪欺诈导致国势渐衰。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灭亡。

楚国发展史

楚国起源

西汉史家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中记载西周初期楚人领袖熊绎:“当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此一论述认为商末周初,楚先人祝融的后裔从北方迁徙至“丹阳”。这是楚人首次自中原进入湖北省内,也是楚国首次得到周王室的正式承认。

楚人出自黄帝(或以黄帝为先祖的部落集团),这在我国古代重要文献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史记·楚世家》说: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史记·五帝本纪》又说: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关于楚国国名的来源,“清华简”公布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清华简”公布后,据其中《楚居》一篇对楚先君鬻熊的记载,鬻熊的妻子妣厉生熊丽时难产,剖腹产后妣厉死去,熊丽存活。妣厉死后,巫师用“楚”(荆条)包裹其腹部埋葬。为了纪念她,后人就称自己的国家为“楚”。[4]

初建南方

鬻熊是芈姓季连部落酋长,在商衰周兴时,审时度势,率族及时投靠周文王受到周王室的重视,给予“子”的封号,臣属于周[5]。《史记·楚世家》 “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 [6] 鬻熊是楚国的最早缔造者。楚人后来感念其功,把他与祝融一样,作为祖先祭祀。

鬻熊死后,其后熊丽、熊狂仍处于周文、武王时期。到熊绎时,周成王(据夏商周断代工程,为公元前1042-1021年在位 )“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姓,居丹阳”。所以有学者以为,此时才有“楚”这个正式的国号兼族名。[7]从鬻熊至熊绎历代居丹阳后,丹阳就成为楚人立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楚人在立国之初鄀国盗牛祭祀一事,与周代典籍《国语》记载的“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8],相互佐证了芈楚建国之初的贫弱状况。[9]在这之后,熊绎带领国人开始了“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楚人初居丹阳,只是弹丸之地,其后,即以此为立足点,向南推进,发展成为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国。 [10]

楚人立国后,与中原诸侯一样,必须按时述职进贡。熊绎携带桃弧棘矢等地方特产,涉渡汉水丹江,翻越秦岭,风尘仆仆,以事天子。楚人除贡桃弧棘矢外,还贡苞茅。在岐阳会盟上,熊绎管理置茅缩酒,并与鲜卑首领一起“守燎”,是无资格参加诸侯盟会的。这一方面说明熊绎地位之低下,另一方面也说明楚国不仅有进贡苞茅的义务,其国君还须亲自主管缩酒仪式和“守燎”祭天 [11]

发展之初

楚国建国之初,一方面卑事周王室,一方面“筚路蓝缕”,辛勤开发,国家已呈勃兴之势。到周昭王时期(约前1000年),虎方荆楚扬越等部落在广阔的江汉平原南部开始不安分起来,又毗邻鄂国曾国东产铜区,有优越的自然生产条件和丰富的矿产资源。然而,商代开辟的南方铜路,到周初又分封汉阳众多同姓诸侯国如曾国郧国息国等加以保护,使源源不断的铜料运到王室的手工业基地。[12] 势力壮大起来的虎方、荆楚和扬越等部落,必然要和周朝分封诸侯国争夺铜料,这可从后来周宣王赏赐给晋国的楚公逆钟铭文得到印证。[13]

西周中期,在江汉地区以南的虎方、荆楚和扬越等部落开始叛乱,周昭王三征楚地,迅速扫平叛乱,并获得大量青铜器。周昭王取得南征胜利。凯旋回师渡汉水时,因携带俘获的大量青铜,导致桥梁垮塌,坠入水中,死于汉水之滨。这就是所谓的“昭王南征而不复[14]

周穆王西征时,东土的徐偃王联合徐奄诸部乘机发动叛乱,举兵伐周。楚国听从周天子号令,与其诸候国一起出兵攻打徐偃诸部,徐偃王败亡。 [28] 熊绎下传四代至熊渠时,楚国已巩固了自己的根据地,开始向周围地区开拓。周夷王时,各诸侯开始轻慢周天子,而楚君熊渠在江汉一带的民心和威望很高,遂兴兵伐庸,杨越,至于鄂。[15]并立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

周厉王时,为强化国家机器,垄断国家资源,对周边地区,不断攻伐,荆楚亦不例外。熊渠为了保存实力,避免与周王朝正面冲突,于是自动去其王位,取消对儿子的分封,继续臣服于周。熊渠的这一方针,对后来楚国国君影响很大,奠定了后来楚国立足于江汉、争霸中原的战略基础。

西周末,周宣王时期,任命元老重臣方叔为将,率领大军,兵车三千征伐楚国,史称方叔伐楚,战事势如破竹,“执讯获丑”,[16]多有擒获,战利品中包括楚国宗庙青铜重器“俘金”。[17] 西周时出土的楚国青铜器,仅有8件楚公逆钟,是楚国国君祭祀先祖的宗庙重器,被周宣王转赐给晋穆侯。[18]

中原争霸

熊通之子楚文王定都于,此后为扩充领域,楚国与其他诸侯国经常发生战事。楚成王时,楚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成王四十年(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楚大败,晋师“三日馆谷”,向周天子献楚捷“驷介百乘、徒兵千”,但是此战并未损耗楚国实力,楚中军全身而退,楚国仍然不断向中原小国扩张势力,陈、蔡、许、郑并未一面倒向晋国,比如陈国仍然一直向楚国进贡,此战后过了几年,楚穆王又开始北上扩张势力。

楚穆王十二年(前613年),楚穆王卒,子熊旅立,是为楚庄王。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19]。三年后改革朝政,攻灭庸国,开始争霸战争。楚庄王八年(前606年)春,楚庄王亲领大军北上,以“勤王”名义攻打陆浑之戎,至于洛水,直抵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在周王室边境陈兵示威。周定王惶恐不安,派周大夫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在接见王孙满时,问九鼎之大小、轻重。九鼎是天子权力的标志。楚庄王问九鼎,意在“示欲逼周取天下”,由自己取而代之。王孙满见楚国国势炽盛,只得委婉地答道:“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一方面以“楚国折钓之喙,足以为九鼎”表示实力;另一方面也意识到条件还不成熟,便退兵了。[20]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楚围郑国,迫郑降,晋国派兵救郑,两军于邲会战,晋军大败。此战后,楚庄王欲将晋军的尸体堆积在黄河边,筑成“京观”,被大臣劝止,成为成语“止戈为武”的由来。此后,陈、蔡、许、郑俱从楚。楚庄王二十年(前594年),楚围宋,宋告急于晋,晋不能救,宋遂与楚言和,尊楚。这时中原各国除晋、齐、鲁之外,尽尊楚庄王为霸主,确立了楚庄王在春秋五霸的历史地位。史载,透过战事,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诸侯国。邲之战后,楚庄王称霸中原,但是晋国国势犹不可忽视,楚、晋、齐、秦这东南西北四大国围绕中原小国进贡的争霸战争,暂时让楚国获得优势。

楚共王十六年(前575年)鄢陵之战,楚国被晋国击败,此战只是暂时阻挡了楚国北上的势头。楚康王三年(前557年)晋国在湛阪之战再次击败楚国,攻到楚国方城之外(今河南方城至泌阳间)。

此后,晋国内乱,转而扶持吴国对抗楚国。中原诸小国,苦于连年战争,期盼和平,于是宋国的向戎多方奔走,约合晋楚两国,并会同各诸侯国召开了盛大的弭兵之会,"弭兵"是停止战争的意思。楚康王十四年(前546年),弭兵之会在宋国举行。等14国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晋国和楚国共为盟主,各国共订盟约,不再打仗;除齐、秦外,各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弭兵之会的结果是晋楚两国平分中原霸权。

受挫于吴

王子围篡位自立,是为楚灵王。楚灵王连年穷兵黩武、对外扩张不止,几度大规模地对吴国用兵,结果还是无功而罢[21]

楚平王即位后,一反楚灵王之所为,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楚平王“息民五年”后,政局日趋稳定,国势亦渐恢复,即可向外图谋进取时,却因贪恋女色,重用佞臣,从而把楚国引向歧途。楚平王一反常态,忠奸不分,听信佞臣费无极,杀忠臣伍奢伍尚,迫使伍子胥出逃,对属国问题又未妥善处理。

楚昭王十年(前506年),吴王阖闾伍子胥孙武率军攻打楚国,在史上著名的柏举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吴军五战五胜攻入入都,楚几乎覆亡。这时越王勾践趁机攻打吴国,秦国也出兵帮助楚国,在这样形势下,楚将子西率领楚军回击吴军,接连取得胜利,楚国才得以光复[22]

重拾霸业

楚惠王即位后,各国形势继续出现新的变化。吴国越国打败,无力与楚国争霸。楚国又先后灭掉杞国莒国,西面与秦国修好,东面压制衰败的越国,积极向东扩展领土。使楚国重又复强,以大国强国的地位步入战国的行列,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到了楚悼王(前401年)的时候,各国有争霸立威变成了更现实的攻城掠地,许多小国被大国吞并,楚悼王不得不寻找出路,正在此危殆之际,在魏国协助李悝改革、抗秦有功的吴起来到了楚国。由于吴起在魏国政绩卓著,军功赫赫,所以一到楚国,就受到楚悼王的重用。先任为宛(今河南南阳市)守,防御韩、魏。一年以后,晋升为令尹,主持变法。

然后,吴起变法并没有彻底改变楚国,由于楚悼王薨逝,楚国旧势力将吴起处死,轰轰烈烈的吴起变法就此夭折[23]

因为吴起变法失败,七十余家宗亲权贵遭到诛戮,楚国一时空虚,政局显然也动荡不安。楚肃王为了稳定统治,对外妥协退让,未主动出击。

楚宣王为扩展地域,亦乘秦、魏激战之机将势力发展到巴、蜀,又乘魏与赵、齐大战,攻占魏国领地,与赵、齐盟好,此时楚国已跨入强国之列。

楚威王七年(前333年)徐州之战的同时,又发生了越、楚之战。在楚国有力的打击下,越国已亡,吴越之地尽为楚国所占有。楚宣、威王统治四十年,励精图治,对外利用矛盾,伺机出击,使楚国在战国中前期成为雄踞大江南北一泱泱大国[24]

秦国灭楚

楚威王十一年(前329年),齐楚结盟,秦惠文王张仪商量对策。张仪自告奋勇,前往楚国游说,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为条件,要楚怀王“闭关绝齐” ,待楚、齐绝交后,张仪只承认献地六里。楚怀王见受到欺诈,恼怒至极,举兵伐秦,结果惨败,这就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张仪诈楚事件[25]

楚怀王十七年(前312年),楚、秦间的大战全面展开,秦大胜,斩首八万。又攻楚之汉中,取地六百里,仿楚制,亦设置汉中郡。楚怀王十八年(前311年),秦又攻楚,攻取了召陵,楚国无力还击。 楚怀王三十年(前299年),楚怀王被秦昭襄王骗去秦国,客死咸阳,楚国国势迅速衰弱[26]

楚顷襄王时代,秦国多次伐楚,拔西陵、巫、黔中等地,于公元前278年攻入楚都郢城,烧毁了楚王族的夷陵屈原闻讯投河自尽。楚顷襄王迁都于陈(今河南省淮阳县),聚集了东境的十多万兵力,成功收复之前被攻陷的十五座城池,以此来抵御秦国。

前263年,楚考烈王继位,任用春申君为令尹,春申君派兵助赵国解邯郸之围,又领兵灭鲁国,楚国一度复兴。但前241年,春申君组织东方国家最后一次合纵,但被秦军所败,楚考烈王怕秦国报复,再次迁都至更东面的寿春。前238年,楚考烈王死后,春申君门客李园发动政变杀害春申君,楚国国力更加一蹶不振。

秦王政亲政后,知楚将项燕擅战,先遣李信为将,领二十万兵马,想要消灭楚国,败,被入两壁,杀七都尉。再遣老将王翦,统秦师六十万,相持一年,前223年,大败楚军,俘虏楚君负。项燕扶持的熊启也很快被俘杀,楚国灭亡[27]

视频

被称为南蛮的楚国,是如何一步步的压倒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

楚国八百年第上

楚国八百年第下

参考资料

  1.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简述——春秋战国时代. 簡書. 2019-05-10 [2019-12-26] (中文). 
  2. 楚世家第十,国学网
  3. 楚世家第十,国学网
  4. 清华简揭示楚国名称由来,中国文明网,2012-03-18
  5. 《史记·周本纪》记载:“士以此多归之。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
  6. 《史记·楚世家第十》: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
  7. 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
  8. 《国语▪晋语》“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
  9. 清华简《楚居》篇-“至酓绎,与屈紃,思鄀嗌,卜徙于夷屯,为楩室。室既成,无以内之,乃窃鄀人之犝以祭。惧其主,夜而内尸,抵今曰夕,夕必夜。”
  10. 商周时期楚国的建立与发展,国学网
  11. 黄斌,刘厚生,李大钧主编. 慕容燕国史话[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02
  12. 《竹书纪年》:“(帝癸)二十一年,商师征有洛,克之。遂征荆,荆降。”
  13. 尹弘兵 | 地理学与考古学视野下的昭王南征(上),搜狐网,2017-08-09
  14. 《吕氏春秋·季夏纪》记载“周昭王亲将征荆。辛馀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还反涉汉,梁败,王及蔡公抎於汉中。辛馀靡振王北济,又反振蔡公。周公乃侯之于西翟,实为长公。”
  15. 《史记·楚世家》: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扬粤,至于鄂。
  16. 《诗经·小雅·采芑》“蠢尔蛮荆,大邦为仇。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方叔率止,执讯获丑。”
  17. 《毛诗正义·卷十二》正义曰:上章未言所伐之国,故於此本之。言我所伐者,乃蠢蠢尔不逊 之蛮荆,不逊王命,侵伐邻国,动为寇害,与大邦为雠怨。列国之大,尚到雠怨,其傍小国, 侵害多矣,故我方叔,天子之大老,能光大其军谋之道以讨之。既得克胜,方叔乃率其士众, 执其可言问、所获敌人之众以还归也。方叔士众所乘戎车,啴啴然众,焞焞然盛,如霆之发, 如雷之声可畏。言方叔善於用众,虽久不劳也。如此明信之方叔,其功大矣。昔日共吉甫己征 玁狁之国,今又特往征伐蛮荆,皆使之来服於宣王之威,言其每有大功也。毛为“犹,道”, 郑以为“犹,谋也”,军之道亦谋也。
  18. 《诗经·郑玄笺》:“方叔先与吉甫征伐玁狁,今特往伐蛮荆,皆使来服於宣王之威,美其功之多也。”
  19. 楚庄王立威定霸,国学网
  20. 《史记·楚世家》: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於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乱德,鼎迁於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於周。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21. 吴破郢与春秋末楚国的复兴,国学导航
  22. 战国初楚国的内外形势与吴起变法,国学导航
  23. 战国初楚国的内外形势与吴起变法,国学导航
  24. 楚宣、威王统治时期楚国的鼎盛,国学导航
  25. 张仪诈割地,国学大师
  26. 秦昭王继位不久后扣留楚怀王是怎么回事? ,搜狐,2018-04-19
  27. 历史故事——秦国灭楚,搜狐,2018-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