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和平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和平寺
圖片來自trip

和平寺,俗称花塔庙,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花塔村,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

历史

日下旧闻考》载,“花塔山有和平寺,唐建。”该寺由唐朝名将尉迟恭监建,唐太宗李世民御书“勑赐和平寺”。花塔村世代流传着“先有和平寺,后有潭柘寺”的说法。

有两种关于和平寺历史的传说。一是和平寺简介中称:“三国初就修建了和平寺。战乱时期因交兵作战,白羊城双山的几座庙宇遭到破坏。僧人喂养的两只白鸽放飞后,落在十里地以北的凤山之顶。出家人更是憧憬和平,辗转来此山下修建了和平寺。”二是白羊城人传说:“白羊城东门外三里有座双山,又名蝎子山。那里有东寺(又名双泉寺)、娘娘庙和尼姑庵。南流村张员外家的小姐到庙里上香,被寺内一恶僧藏进夹壁墙中受尽凌辱。张员外从阳坊镇西贯市请来武术把势,惩治了恶僧。百姓痛恨之下烧毁了寺庙。从此庙风颓败,香火绝迹,寺庙北迁到凤山下。”

经过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的修建,和平寺形成了较大的建筑规模,曾有殿堂、道观、僧房以及尼姑庵共计九十九间半,既能以佛教道教粗略分成东、西两个院,又能以中庙、东庙、西庙、娘娘殿、刘二爷殿细分成五个院落,共有72道门。

和平寺西侧的遗址上,过去曾有一片塔林。传说其中有六座建于不同朝代的砖塔尤为壮观,其中一座塔高约十多层,塔身上半部彩绘佛像,塔檐如同莲花瓣,俗称“花塔”。花塔山、花塔庙、花塔村都是因这座花塔而得名。

塔林因战乱、年久失修而陆续坍塌。和平寺西院的五间娘娘殿、三间刘二爷殿以及仅剩的三座塔,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又遭破坏,仅存遗迹。和平寺东院建筑则幸存,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便在此建成小学,1958年又建成中学。

2003年,经北京市宗教事务局批准,和平寺恢复为佛教的宗教活动场所。到2013年时,该寺有天王殿等6座殿宇,还有松、柏、银杏等多株古树,寺西有一处塔林,寺内常驻5名僧人。和平寺的修缮工程计划在2014年动工,除修缮现有建筑外,还将依据寺庙遗址修复鼓楼、钟楼、藏经阁等原有建筑。2013年11月14日,中共昌平区委常委、昌平区副区长孙启,率领有关部门负责人赴南口镇花塔村实地调研和平寺的修缮情况,察看了和平寺现有建筑以及正在进行考古勘探的寺庙遗址。[1]

建筑

和平寺位于龙凤山的龙尾山坳下。清朝末年,成郡王载锐修缮和平寺,奠定了现存和平寺的规模。和平寺的碑刻以及殿堂的地基、石阶均为清朝遗存,建筑面积不足早年的四分之一。和平寺依山而建,以山门、天王殿、佛祖殿为中轴线,自低至高分成两进院落。第一进院落包括山门及山门内的广场。第二进院落是该寺的主体建筑。

  • 山门:原来的山门是九檩十三椽单檐歇山顶,门额上有唐太宗御书“敕赐和平寺”匾额。如今的山门为仿制,位置及形制与原有山门基本一致。山门两侧有随墙硬山顶门楼。山门内的西侧有一棵国槐,树龄已经一千三百多岁。
  • 石阶:第一进院落北侧有高约八九米、长约百余米的红色护坡石墙,石墙中间有32级石阶通往第二进院落。
  • 天王殿:位于石阶顶端,面阔三间。殿内正面供奉接引佛,背面供奉韦驮,两侧是四大天王
    • 玉卧佛殿:天王殿西侧,是玉卧佛殿三间以及耳房两间。
    • 僧舍:天王殿东侧为一排僧舍。
  • 古树、钟亭:天王殿以北有两株银杏树、一株称作“白袍将军”的白皮松、几株柏树。白皮松位于中轴线西侧,钟亭位于中轴线东侧。
    • 祖师殿:白皮松旁边有三间祖师殿,坐西朝东。
    • 伽蓝殿:钟亭旁边有三间伽蓝殿,坐东朝西。
  • 佛祖殿:天王殿以北的院落中,靠北有九级台阶可到达石砌高台,高台上并列有三座大殿。居中者为佛祖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长约13米),前廊后厦,进深大约7米。门额悬挂清朝雍正帝御书“大地金沙”匾。殿内主供释迦牟尼,两侧供奉十八罗汉。和其他寺院的佛祖殿不同,该殿靠窗处还供奉着第十九位罗汉,手托二百文铜钱,呈坐姿。传说这是位过路僧,骑雇来的毛驴来听佛祖讲经,手中的驮脚钱还没来得及付给赶毛驴的老汉,便在窗内坐化,故成为罗汉堂内的“旁听生”。
    • 延生堂、往生堂:佛祖殿前面,有延生堂和往生堂各一间,相对而立。
    • 弥勒殿:位于佛祖殿西侧,硬山屋脊,前廊后厦,面阔三间(长约11米),进深大约8米。殿内主供弥勒佛
    • 观音殿:位于佛祖殿东侧,硬山屋脊,前廊后厦,面阔三间(长约11米),进深大约8米。殿内主供观音菩萨。观音殿东墙与一间半耳房相连接。这其中的半间房辟有东门,过去供该寺僧人绕道后山取泉水。
    • 龙王殿:位于弥勒殿西南,坐西朝东,面阔一间,供奉四海龙王。
    • 韦驮殿:观音殿前有一间倒坐的韦驮殿。

和平寺还有许多古树。山门内有古槐一株,人称“凤爪朝天槐”,树龄一千三百多年,树围3米多,为北京市一级保护名木。正殿前有两株银杏树,西为雄树,高约30米,东为雌树,高约20米。正殿台阶下的驿堂中间,有一株白皮松,高30多米,略偏斜,似卧龙。观音殿前,有三株古树,根部相连,号称“楸、柏、槐”。

寺廟

東亞傳統宗教供奉神灵神话传说人物、历代圣贤、历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筑物,均可統稱為廟宇[2]

一般包括道觀佛寺廟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祠堂家廟,但一些聖賢的家廟亦受宗族以外的信眾參拜,故这些家庙同時事實上有著祭祀以及讓信眾祈求庇佑用的性質。道教宮觀可稱宮廟,佛教寺院可稱寺庙,尊天法祖祭祀通稱祖廟宗廟,皇家太庙明堂则合稱为廟堂

由於東亞傳統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響、習合的情況,如佛道雙修、三教合流神佛習合等,加上與民間信仰巫覡宗教合流,因此廟宇的名稱、性質多變,甚至同一間廟宇同時具備多種性質。

建築

除了一些單體式且不設前院的廟宇外,一般都有一個獨立的為入口,如神道坊(廟宇牌坊)、山門鳥居等,也代表進入廟宇結界範圍。入門之後為神道,可通往參拜之處。

廟宇主體建築稱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後來也指供奉仙真聖賢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寶殿,有些則稱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規模較大的寺廟常有多個不同的殿或堂。

有些廟宇周圍會有鎮守の森,有守護廟宇的神聖意義,也有些是作為風水林

類型與名稱

「觀」,原指宮殿的高大門,後因歷代帝王常請方士或道士夜觀星象、制定曆法於「觀」,後來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觀,也作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築物名稱,如玄妙觀白雲觀。一些規模較大的道觀會以「宮」命名,兩者又合稱「宮觀」。

民間信仰中的寺廟命名多元,傳統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為帝、后、妃或王爺級的寺廟才會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宮」命名。例如媽祖曾先後在元代清代皇帝冊封為天妃、天后,於是部分媽祖廟命名為天妃宮、天后宮;關羽被尊為協天大帝,於是一些關帝廟也命名為協天宮;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廟宇也會稱為「宮」,如香港、澳門一些由民間釋教信徒開設的觀音廟名為水月宮。今日多數神廟都稱「宮」。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為高階神明的廟宇,供奉三清的廟宇名稱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廟宇名稱包含北極殿、真武殿等。

寺廟原指「寺院」「寺」原係朝廷辦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為官廨別稱。佛教傳入中國初期,曾將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中居住,因幾個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中某某院也逐漸成為僧人居所代稱。故後世稱為寺或院,佛教僧侶修行、禮佛與居住的道場,如中國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陽白馬寺」與香港“三大古剎”之一「青山禪院」,並隨著漢傳佛教傳播影響日本朝鮮越南琉球伊斯蘭教之禮拜堂稱之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來是指結草為屋,後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專指僅有女性出家眾(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場所如新北市石碇區蓮池庵。也有一些民間釋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廟宇命名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廟宇也有命名為「庵」如福州白龍庵

」本來指位於山窟或依山崖處據險而築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師的廟宇也常命名為清水巖

「洞」係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後來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越南等地,因為民間釋教與民間信仰合流,而成為廟的代名詞之一。

儒教的寺廟包括祭祀孔子孔廟,以及祭祀聖賢、烈士、祖先的「」,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賢的祠又被民眾視為祈福消災的神明,遂與民間信仰結合變成民間寺廟,例如祭祀諸葛亮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廟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處,部份廟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歲代天府、奉祀池府千歲海埔池王府、奉祀張李莫府三千歲的五條港安西府、奉祀張天師天師府或廣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審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廳,作為廟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灣齋教扶乩之場所亦常稱為「堂」,例如壹善堂勸化堂。佛教道场也会使用「讲堂」作为弘法场所名称如慧日讲堂菩提講堂一貫道場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聖堂」等。

「壇」是舉行祭祀的高臺,在古代東亞常與政府祭祀相關,如天壇地壇先農壇、厲壇等,其中天壇、天公壇也成為常見祭祀玉皇上帝的廟宇名稱,如新竹天公壇臺灣首廟天壇。另外,一般私人設立的神壇也常稱「某某壇」。

“廟”可作为祭祀各神祇场所的泛称,或直接成為祭祀場所名稱,如武廟文昌廟文武廟媽祖廟王爺廟城隍庙義民廟、祭祀后羿三嵕(zōng)廟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廟稱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對於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稱為神宮,小型的神社則稱為「」,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傳統信仰中的寺廟,除了與中國相同的類型外,村社裡還有一種稱為「亭 (越南)|Đình」的寺廟,供奉村社保護神。

琉球神道的祭祀場所稱為「御嶽」,其中一些屬於寺廟形式。

參考文獻

  1. 昌平区领导调研昌平区和平寺修缮情况,首都之窗,2013-11-15. [2013-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30). 
  2. 道教宮廟組織或管理章程範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