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撮泰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彝族撮泰吉

名 称  :撮泰吉

拼   音:cuō tài jí

区   域: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别   称:撮寸几、撮屯姐

“撮泰吉”(cuō tài jí)是古老而原始的彝族民间戏剧,被喻为戏剧史上珍贵的“活化石”。

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彝语的音译,现在见到的文字音译名称有“撮衬姐”、“撮寸几”、“撮屯姐”、“撮特基”、“撮泰吉” 等十余种。其中,“撮屯姐” 比较接近彝语的译音,现在用“撮泰吉” 的名称,是借吉利的谐音汉字做译名。在彝语中,“ 撮” 意为人或鬼,“ 泰” 意为变化,“ 吉” 意为玩耍游戏,一般译为“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 或“人类变化的游戏”,简称“变人戏”。但也有学者认为,“撮泰吉” 反映的是变成鬼神的祖先当初迁徙、垦荒的艰难场面,并借助祖先的威灵来保佑后裔和驱逐邪魔瘟疫。因此,“撮泰吉” 的含义理解为“请变成鬼神的老祖宗来保佑后裔的游戏” 或“人变鬼神的游戏” 更恰当一些。

1984年,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举办县庆30周年文娱演出,板底乡找不到合适的节目,就想拿裸戛村的“古怪表演”凑合充数,却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和重视,为世人所认识。

2006年,彝族撮泰吉入选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

名称

“撮泰吉”是彝语“ꊿꄠꐛ”的音译。

  • ”的意思是“人”,“”的意思是“变化”,“”的意思是“游戏、玩耍”。合在一起的意思是“人类变化的戏”。故“ꊿꄠꐛ”也意译为“变人戏”[2]
  • 也有学者认为,“ꊿꄠꐛ”恰当的翻译应该是“彝族先民生产变化的活动”或“先民耕作活动的由来”。
  • 又有学者认为,“”的意思是“刚刚完成”。“ꊿꄠꐛ”当意译为“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
  • 还有学者认为,“ꊿꄠ”是一个词,不应分开,意思是“鬼魂”,在此指的是祖先的鬼魂。“ꊿꄠꐛ”意为“鬼魂戏”。

ꊿꄠꐛ”的汉语音译名,原有“撮衬姐”、“撮特几”、“搓特基”等多种写法,后来定名为在汉语、汉字中有美好意味的“撮泰吉”。

流传地域

撮泰吉主要流传于贵州省威宁县板底乡以裸戛村寨为中心的彝族山寨[3]云南省一些地方、贵州省赫章县珠市乡原也有撮泰吉表演,但没有传承下来。:36

威宁县地处黔西北,是滇黔两省交界县,毗邻云南昭通市曲靖市。板底乡位于威宁、赫章两县交界处的最高峰(海拔2800米)附近,气候寒冷,农业生产环境恶劣,过去还常有出没,原为盐仓土司家的围猎场。

裸戛村的撮泰吉由祖辈传承下来,保存最为完整;附近的结里、妥乐冲、木城、曹家沟等彝寨的撮泰吉都学自裸戛村,且流行面较为狭窄,表演人物也有一定缩减。撮泰吉如今只在裸戛寨保持演出活动。

演出

时间

撮泰吉的演出时间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的夜间演出。最后的“扫寨”部分只在正月十五进行。

人物

撮泰吉的演出有六个固定角色,均有名无姓。

  • 惹嘎阿布(ꌯꈝꀮ55ga21bu33),意为山林老人(山神),2000岁,不戴面具,青巾包头。头顶玉米棒装扮的金角,象征苍老。贴麻丝麦草装扮的白胡须,象征长寿。戴生鸡蛋壳制成的眼镜,象征洞察。青衫拖到地上,象征智慧、老练。
  • 阿布摩(ꀋꁍꂿa21pu21mo33),意为老爷爷,1700岁,戴白胡须面具,为面具中最大,绘有横向波浪纹饰。
  • 阿达姆(ꀋꄊꃀa21da21mo21),意为老婆婆,1500岁,戴无须面具,顶端有螺旋状白色纹饰,脸颊绘有下斜向波浪纹饰。阿布摩的配偶。出场时身背婴儿
  • 麻洪摩(ꂵꉸꃀma2121mo33),意为带兵老人(一说狩猎能手,一说苗族老人),1200岁,戴黑须面具,绘有下斜向波浪纹饰。
  • 嘿布(ꇠꀯxje15bu21),意为能说会道者(一说汉族老人),1000岁,戴无须豁嘴面具,绘有纵向波浪纹饰。
    • 以上戴面具四人合称“撮泰老人”或“撮泰阿布”。
  • 阿安(ꀋꉢa21ŋa33),意为小娃娃,戴黑色、无须、无纹饰面具。阿布摩与阿达姆所生。出场时在阿达姆背上[4]

另有二人扮,两或三人扮狮子。陆燕. 疾病和彝族的傩艺术。云南大学博士论文, 2012.</>同期另一篇文章则以“原始粗犷的彝族摊戏《撮泰吉》(变人戏)”为标题 ,认为撮泰吉是最古老的傩戏之一,“扫寨”部分是撮泰吉的高潮和主题。撮泰吉属于傩戏的观点为很多学者接受。《中国大百科全书》也采用这种观点。

也有一些学者对此问题存而不论,只称之为“古戏”、“原始戏剧”或“民间戏剧”,不讨论其是否属于傩戏,或不下定论。

有的学者则反对撮泰吉是傩戏的说法。有学者指出,记录本手稿的标题本为“彝族戏剧”,后才被审定人员改作“彝族傩戏”。记录本的搜集整理人员后来也重新发表了原手稿,标题为“撮泰吉:古代彝语民间戏剧演出记录本重译”。反对派认为,“扫寨”或“扫火星”的仪式在贵州苗族、布依族壮族中广泛存在,是后来才附加到撮泰吉活动中的,“耕作”部分才是撮泰吉的基本内容;面具也不应作为判断是否属于傩戏的标准。

惹嘎阿布

撮泰吉中,惹嘎阿布的角色与众不同,不戴面具、不戴锥型头饰、不缠布条、不用吸气声说话、不用奇特姿势走路,在演出时还担负着类似导演的职责。有学者认为惹嘎阿布与彝族毕摩类似,但宗教色彩较淡,是毕摩早期的形象。也有学者调查发现,过去惹嘎阿布的装扮中,会在帽子正上方绘“王”字图案,以象征其是老虎的化身,故认为“惹嘎阿布”的最初意义——“山林上方的祖先”——就是对虎的讳称,惹嘎阿布是彝族崇拜虎图腾的反映。

原始人类和猴

撮泰吉中,撮泰阿布们的装扮十分奇特。据表演者说,圆锥形头饰表示古人的尖锥发型,身上缠着的布象征裸体,表示古人当时还没有衣服。有学者指出,圆锥型发饰即《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录的“魋结”(《汉书·西南夷传》作“椎结”)[5],而与彝族关系密切的云南傈僳族至今仍保留这种打扮。

有学者认为,撮泰阿布的行走姿势和说话方式都像猴子。当地彝族,除了基督徒认为上帝泥巴捏出来的之外,其他人都相信人是由猴子变来的,当地彝族民歌、黔西北彝族民间叙事诗四川和云南彝文典籍中也都有猴子变人的传说。撮泰吉的表演体现了彝族人的人类起源观

也有学者认为,撮泰阿布们的形象、动作、耕种情节,从形式到内容,都表现的是《西南彝志》中记载的“九猴耕地”传说。

传承意义

撮泰吉因具有民间信仰和祖先祭祀的功能而成为当地民众祭祀祖先,祈愿人畜兴旺、风调雨顺的重要方式,深深植根于彝族的生产、生活及文化历史中。这种原始艺术具有戏剧发生学和艺术形态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其中有关生产、生活的表演活动对于人类学、民族学等方面的研究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撮泰吉因在一个偏远的区域流传而一直延续下来,并较少受到外界影响,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这种只被少数人掌握和传承的艺术显得十分脆弱,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其遭受致命打击,因此有必要做好相关的保护工作。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彝族撮泰吉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视频

撮泰吉相关视频

撮泰吉宣传片
撮泰吉(奥杰阿格)
彝族古剧《撮泰吉》(魂附)片段
第五届欢动北京艺术嘉年华 古戏剧《彝魂-撮泰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