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这是优良条目,点此获取更多信息。

春节习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春节习俗春节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春节历史悠久,相传是从虞舜时期开始。也就是在西元前2000多年前,舜即天子位,所有文武百官,祭拜天地。自此以后,民间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1]。新春贺岁活动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祈求丰年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贺岁活动,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2]

在中国,春节是传统中家庭团圆的日子,也就类似于西方的圣诞节。春节在中国已经几千年,传承非常悠久,有些习俗非常固定,至今很多习俗都还传到现在。除了家庭团圆以后,春节还有需多习俗,像是一定要祭拜祖先,拜神祭祖习俗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承袭古时习俗,春节期间多地有举行隆重盛大的报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还有像是围炉、买年货、扫尘、放鞭炮、守岁舞龙舞狮、去庙会拜菩萨、上灯酒、赏花灯等等也都是中国在春节间家家户户最常做的的活动[3]

重要春节习俗

小年 

年末廿四日称为“小年”,小年在不同地区有不同日子,清朝以前一般是腊月二十四,清朝中期开始,黄帝王侯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因此中国北方地区民间百姓相效仿,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老传统。不管那一天,小年意味着人们要开始忙碌准备过年的事务了[4]。  

扫尘

年前忙活小年主要是为了除旧布新,扫尘是年前除旧布新习俗之一。扫尘便是年终大扫除,不管那内陆那个地区,台湾、新加坡、香港都会大扫除。这是华人素有的传统习气。每逢新年降临,家家户户都要清扫环境,用青竹叶与柚子叶绑在杆上清扫房顶天花、墙壁上的污垢蛛网,谓之扫去“穷运”、“倒霉” ,来年清吉。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5]

守岁

守岁风俗又名“熬年”,也就是在旧年最后一天整夜不睡,熬夜迎候新一年到来的风俗,也叫除夕守岁。守岁最初是为驱除年兽。守岁有另外两种意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喜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伸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在除夕的晚上,家家户户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守岁是新年的风俗之一。“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间,通宵守夜,标志着把全部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6]

年夜饭 (团圆饭)

年夜饭原图链接

年夜饭,是年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中国北方,团圆夜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发菜(寓发财)、腐竹(寓富足)、莲藕(寓聪明)、生菜(寓生财)、生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7]

蒸年糕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8]

祭祖

除夕祭祖是最重要习俗,华人社会自古就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报祭祖先的恩德。两千多年前,过年由来就是由舜即天子位,祭拜天地,而后,除夕家家户户除了祭拜天地也祭拜祖先,甚至有些人家视为过年最重要的活动。会特别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以此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并祈求祖先的庇佑,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9] [10]

与家人之团圆——元宵 

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正月十五之夜,又称元宵节,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11]

除了上述之外,元宵节的其他节俗也非常有特色,例如,赏灯、游神、游灯、押舟、放烟花、闹元宵等。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12]

灯会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比如唐《两京新记》云:“正月十五日夜,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若昼日。[12]

庙会

逛庙会是传统民俗活动之一。广府庙会与北京地坛庙会并称中国两大庙会。涵盖木偶荟萃、中华绝活、武林大会、元宵灯会等主题活动,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贸休闲文化等丰富的内容。[13]

吃汤圆

正月十五吃汤圆,“汤圆”亦称“元宵”。汤圆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汤圆也寓意团团圆圆。[14]

演社火

在北方一些地方,正月十五还要几个村子聚集在一起演社火。社火里包括踩高跷跳钟馗花车等等。[15]

压岁钱

压岁钱是汉族的传统年俗,一般在新年晚饭后由长辈将钱装在红包内给晚辈,有的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

压岁钱有很好的寓意,通常认为有辟邪驱鬼,保佑平安。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希望晚辈得到压岁钱後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是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

給压岁钱最早出现在汉代。压岁钱的的来历有两个寓意,一种为压“祟”。祟是传说中的小妖,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熟睡的孩子,传说有人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放在孩子的枕边,以此助孩子把祟吓退,因此得名为“压祟钱”。还有另一种说法为“压惊”。传说古代有一种凶兽叫“年”,每隔365日后之夜就会出现,让人非常害怕。人们最开始用食品来安慰在驱赶“年”时受到惊吓的孩子,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 [16][17][18]  

压岁钱代表着一份美好的寓意,长辈给晚辈发红包,晚辈向长辈讨红包,是求得一份美好的彩头。压岁钱不在于钱多钱少,重要的是在过年期间大家和睦、祥和的家庭氛围。[19]

拜岁

拜岁是历史最悠久的过年传统风俗,在新年初一辞旧迎新之际,迎新岁、拜祭岁神、接福,这一传统习俗自古以来代代相传。

古时“拜年”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正月初一拜岁、迎新岁、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给尊长道贺新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有人會在正月初一早上吃素。 [20][21]

爆竹

“开门爆竹”乃是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燃放爆竹,爆竹声象征着除旧迎新。爆竹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22]

五路财神

财运不会自己找上你,还得靠自己的努力才行。不過,在民间,人们为了求财,供俸财神,祈祷财神眷顾,让自己发财。那么民间所说的五路财神是哪些尊?

五路财神都是谁

中国民间的五路财神,分别为赵公明及其四位义兄弟或部将:中路为武财神赵公明,东路财神招宝天尊萧升、西路财神纳珍天尊曹宝、南路财神招财使者陈九公、北路财神利市仙官姚少司。拜五路财神,就是收尽东南西北中五方之财的意思,祈禱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五路神又称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四日为他的生日。不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接五路须主人带上香烛分别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请接,每接来一路财神,就在门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后,依次向财神礼拜,然后火化桌上的马幛,表示恭送财神。仪式才算是结束了。[21][23][24]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25]

贺老鼠嫁女

当地民间还传说,。据说这样,一年就没有臭虫骚扰了。人们还用竹篮从屋上抛过去占棉花丰歉。仰则主丰收,仆则歉收。

旧时民间俗信过年有天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当天,人们不能在家里喧闹。妇女要在床下点一盏麻油灯,边拜边说:“请红娘子看灯”,表示一年不会有臭虫了。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日期有时后也因地而异,有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十五,也有正月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26]

春节相关冷知识

古代春节不叫春节
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节,而叫元旦。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历记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国民党曾试图废除春节,但是被人民强烈抵制后以失败告终[27]
春节一词来源节气
中国历史上的“春节”一词,不是节日,而是特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到南北朝时,“春节”是泛指整个春季[28]
春节有广狭
现今狭义的春节一般指中国农历年的岁首,即农历正月初一。民间广义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28]
春节的时间自古以来不相同
“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个月。根据历法计算,之前春节最迟出现在公历1920年和1985年的2月20日;如果农历不进行人为调整的话,2319年2月21日将會迎来“歷史上最晚的春节”。[29]
春节有可能某一年会过两个
闰春节,又称“闰正月”,从公元 1645 年使用历理置闰制开始,到公元 2800 年,农历闰正月只发生 6 次,其年份分别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30]
大年三十也会在“二十九”
一个月没有30天,这在农历中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现行农历是根据地球、月亮、太阳三者运行的天文数据来安排的,必须每个月的初一看不到月亮任何明亮的部分,也就是“朔”。而事实上,月亮从圆到缺的时间,平均周期是29.53天,安排月份的天数必须是整数,这就导致了大月、小月的出现,便会发生某个月拥有30天,某个月29天的情况。如果这个月刚好是腊月,那么这一年(农历)就没有大年三十了,除夕也就提前到了腊月二十九。[31]
春节每天的含义都不同
春节虽然是一个整体性的习俗,但是每天的庆祝内容却不相同。从初一到初七,分别是鸡日、犬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和人日。传说女娲先用六天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积累了经验后在第七天才造出了人。所以,初七为什么要上班?[30]
不是只有中国才有春节

"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很多国家将农历新年列为法定假期,分别是:韩国、朝鲜、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毛里求斯、缅甸、文莱。另外,以前的日本也过农历新年,但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农历,节日也直接搬至阳历[32]

压岁钱压根就不是钱
压岁钱其实不是“钱”,而是铸成钱币形状的辟邪品。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夜里出来害人,压祟钱就是专门用来吓走这货的[28]
福字倒贴有讲究!
大门上的“福”字不能倒贴,在民俗传统中,水缸、垃圾箱和柜子才要倒贴福字。为了避讳在倒水和倒垃圾时把家里的福气倒走,便在这两处倒贴福字,巧用“福至”来抵消“福去”[30]
正月为何不理发?
“正月不理发”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认为春天应该让头发散开自由生长,而不该剪断,诊察发爪可以断重病、决生死,但“剃头死舅舅”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啦[30]
拜年抱拳有学问
男子拜年抱拳要“左抱右”,中国传统习惯尚左贬右,所以抱拳时要用左手包右手,此谓“吉拜”;如果右手包左手,则称为“哀拳”,是向别人报丧或求饶时使用的手势。女性抱拳则相反[33]


视频

参考文献

  1. 古代春节不叫春节,原来春节起源得要追述到上古时期. 趣历史. 日期 2018-02-16. 
  2. 传统节庆:怎样在传承中创新. 光明日报. 日期 2017-06-03. 
  3. 春节习俗介绍. 知乎. 日期 2020-01-21. 
  4. 东方传奇. 小年是什么?过小年有哪些习俗?. 东方传奇网. 2020年01月16日. 
  5. 春节的习俗. 中国网. 2018-12-05. 
  6. 缘何除夕要守岁?. 中国新闻网. 2020年01月23日. 
  7. 团圆饭、办年货、贴年红最有年味. 中国文明网. 2019-02-08. 
  8.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你知道多少呢?. 知乎. 2017-12-26. 
  9. 除夕守岁祭先祖——除夕守岁祭先祖——摆供桌、上供品、敬排位. 2017年1月26日. 
  10. 刹中. 今天就是团圆除夕夜,你真的了解它吗?. 2018年2月19日 [2020年6月5日]. 
  11.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你知道多少呢?. 知乎. 2017-12-26. 
  12. 12.0 12.1 李传军.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元宵节的文化意义. 光明日报. 2017年2月11日. 
  13. 春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14. 正月十五必做的几件事
  15. 新春习俗社火
  16. 中國人過年為什麼要給壓歲錢?
  17. 除夕习俗~压岁钱
  18. 人人都爱“压岁钱”!可它的来历你知道吗?. 人民网. 2015-08-04. 
  19. 网易,第一心里,. 作为晚辈,几岁开始就不应该再收压岁钱了?. 2020-06-28 [2020--06-30]. 
  20. 春节拜年习俗,你知道多少?
  21. 21.0 21.1 春节的这些习俗,你都知道吗?(下). 2020年1月17日 [2020年6月28日]. 
  22. 春节传统习俗,这些你一定要知道!
  23. 大年初四,到五个方向接财神,开市大吉!
  24. 关山砚. 正月初五迎财神,到底迎接哪路财神?. 2020年1月29日. 
  25. 正月初五,开市迎财神,送穷神的日子,今天快来接财神爷
  26. 大年初十贺老鼠嫁女. 2018-02-25. 
  27. 焦健, 白世康. 历史上“过年”不叫“春节”叫“元旦”. 共产党员网. 2020-01-21. 
  28. 28.0 28.1 28.2 关于春节 那些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新浪網. 2020年01月24日. 
  29. 闰春节 最早和最迟的春节
  30. 30.0 30.1 30.2 30.3 关于春节的13个冷知识,你未必都知道!. 知乎. 20201月11日. 
  31. 一名京人(beijingym). 除夕也会在腊月二十九,大年三十不存在,你经历过吗?  . 2019-02-03 10:44 [2020-06-28]. 
  32. 过春节的国家有哪些?春节习俗及受欢迎春节礼品. 雨果网. 2020-01-14. 
  33. VIVA畅读聚焦. 拜年时的讲究,蕴含着哪些学问?  . 2018-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