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根状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根状茎

中文名:根状茎

外文名:rhizome

简称: 根茎

本质: 地下的变态茎

特点: 横生的肉质茎,明显的节和节间

代表植物: 竹、芦苇、白茅、姜、黄精、玉竹

根状茎(rhizome),亦称根茎,地下的变态茎(Modified Subterraneous Stems)之一。具有横生的肉质茎,明显的节和节间[注 1],先端生有顶芽,节上通常有退化的鳞片叶腋芽,并常生有不定根[1]

植物学中指水平生于地下的植物茎。能长出幼芽根系,形成新植株行无性繁殖,并能使植物在地下生存多年。睡莲、许多蕨类和森林草本植物只有根状茎,因此,通常只能见到它们的叶和花。

简介

根状茎亦称“根茎”。[2]多年生植物的根状地下茎。有节与节间之分,节上有退化鳞叶,以此区别于根。由于顶芽腋芽的活动,茎轴既保持在地下生长,且每年能有新枝长出地面。每节生有不定根,老枝死亡,新枝分离,故能进行营养繁殖。有些植物的根状茎可供食用(如等)或供药用(如大黄芦苇缬草等)。 [3]

基本特征

根状茎外形与根相似,蔓生于土层下,但具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叶退化成非绿色的鳞片叶叶腋中的腋芽或根状茎的顶芽可形成背地性之力的地上枝,同时节上产生不定根。根状茎贮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存活一至多年,若因耕犁等外力切断时,茎段上的腋芽仍可再生为新株。

主要构造

双子叶特点

  1. 表面通常具有木栓组织,少数具有表皮或鳞叶
  2. 皮层中常有根迹维管束和叶迹维管束斜向通过;
  3. 皮层内侧有时具纤维或石细胞;
  4. 贮藏薄壁细胞发达,机械组织多不发达;
  5. 中央有明显的髓部。

单子叶特点

  1. 表皮细胞排列比较征集,又角质化的长细胞和木栓化的栓质细胞和含有二氧化硅的短细胞组成。
  2. 表皮以内除维管束外均为基本组织。大多是薄壁细胞,俞向中心,细胞愈大。
  3. 没有皮层和髓部。维管束数目多。
  4. 维管束散生或者排成内外两轮。维管束都是外韧维管束。木质部呈V形。有维管束鞘,由于维管束[注 2]没有形成层,所以没有次生结构。
  5. 单子叶植物的茎的加粗,是出初生结构形成过程中,细胞体积增大的结果。

主要分类

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的过程,由于环境变迁,器官形成某些特殊适应,以致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叫做变态。茎的变态,有两种发展趋向。变态部分,有的特别发达,有的却格外退化。不过无论发达或退化,变态部分都保存茎特有的形态特征。根状茎,像根一样横卧在地下。的地下茎又称,节特别细,节间粗大,可供食用。狗牙根、白茅是常见的田间杂草,根状茎繁殖力很强。块茎,顶部肥大,有发达的薄壁组织,贮藏丰富的营养物质,如马铃薯块茎具螺旋排列的腋芽菊芋(洋姜)、半夏甘露子(草石蚕)等都有块茎。球茎,变态部分膨大成球形、扁圆形或长圆形,有明显的节和节间,有较大的顶芽;荸荠、慈菇、芋的变态茎都是球茎。鳞茎,变态茎极短,呈盘状,其上着生肥厚的鳞片状鳞片叶,营养物质贮藏在鳞片叶里,如洋葱水仙

代表植物

很多植物具有根状茎,如芦苇白茅黄精玉竹苍术川芎等。

睡莲、许多蕨类和森林草本植物只有根状茎,因此,通常只能见到它们的叶和花。

视频

根及根茎类性状鉴别下
第8章-第01讲 根及根茎类中药(一)

注释

  1. “节间”:茎的节与节之间的部分。
  2. “维管束”:维管束是指维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维管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成束状排列形成的结构。维管束多存在于茎(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幼体)、叶(叶中的维管束又称为叶脉)等器官中。维管束相互连接构成维管系统,主要作用是为植物体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等,也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维管束彼此交织连接,构成初生植物体来输导水分,无机盐及有机物质的一种输导系统——维管系统,并兼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草本双子叶植物幼茎横切面上,维管束呈椭圆形。各维管束之间的距离较大,它们环形排列于皮层的内侧。多数木本植物幼茎内的维管束,彼此间距很小,几乎连成完整的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