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西南交通大学,实验室是国家计委计科技[1989]32号文批准建设的国家重点开放研究实验室,原主管单位为铁道部,现主管单位教育部,实验室于1989年正式开始筹建,1993年8月初步建成,并由铁道部批准开放运行,1995年正式接受国家研究、试验任务,经近2年的试运行,1995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1998年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预评估,2003和2008年的国家评估中两次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

目录

大学简介

西南交通大学肇建于1896年,曾先后定名“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唐山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1972年,学校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总校迁往成都,(峨眉成为分校,后改为校区)。2002年在成都犀浦建设新校区,遂形成今日“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

是是首批进入国家首批“211工程[1]”、“特色985工程”、“2011计划“建设序列的高校之一,培育了以竺可桢茅以升林同炎等43位院士,姚桐斌、吴自良、陈能宽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以及国家和省部级领导、为数众多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行业领军人物和优秀企业家为代表的近二十万优秀人才。

研究领域

实验室以轨道交通车辆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以高速、重载列车为核心的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创新研究。根据世界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和轨道交通技术特点,围绕轨道车辆及牵引传动的结构设计、动力学和强度分析、检测和试验等相关研究内容,实验室确定了6个研究方向:机车车辆设计理论与结构可靠性;机车车辆耦合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悬浮列车技术(含超高速真空管道悬浮交通);摩擦学理论及应用;牵引供电、传动与控制;检测与试验技术。

学术团队

实验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其中包括一批以院士领衔的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带头人,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科技骨干和一批精干稳定的技术人员。整个队伍的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人员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科学献身精神。实验室现有教职工59名,其中教授(研究员)41名、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工)12名,博士生指导教师32名。实验室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拥有一批优秀人才,在固定人员中有院士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获得者4名,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基金获得者11名,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获得者5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名。另外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名,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1名,铁道部学科带头人5名。实验室在评估之后进行了适当的人员调整,实验室现有教职工59名,其中教授(研究员)41名、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工)12名,博士生指导教师32名。实验室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拥有一批优秀人才,在固定人员中有院士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基金获得者11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入选百篇)获得者5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名。

视频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关视频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比飞机还快的“超级高铁”有望在此诞生
牵引动力学院一周要闻20201214

参考文献

  1. 史上最全面最详细的“211工程”介绍 ,搜狐,2018-03-10
  2.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