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生态学」修訂間的差異

(创建页面,内容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有自己的…”)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8 次修訂)
行 1: 行 1: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
+
[[File:生态学3.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s://img11.360buyimg.com/n1/15274/1c13393f-18bb-4785-a50f-4aee422811b3.jpg 原图链接][https://item.jd.com/10000911.html 来自 京东商城 的图片]]]
  专业介绍 - 实 践教 学 -  培养 - 培 养要
+
 
 +
'''生态学'''(''' ecology''' ),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的一个[[概念]]: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生态环境|环境]](包括非生物 环境 和生物环境) 相互关系的[[ 科学]] 德语{{lang|de|''Ökologie''}}(最初:''Oecologie'')是由[[希腊语]]词汇{{lang|el|''Οικοθ''}}(家)和{{lang|el|''Λογοθ''}}(学科)组成的,意思是“研究居住在同一自然环境中的动物(Lebewesen)的学科”, 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是指生物物种之间和物种内部各个体之间的关系,非生物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土壤]]、[[岩石]]、[[水]]、[[空气]]、[[温度]]、[[湿度]]等。
 +
 
 +
在1935年英国的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之后,美国的年轻学者Lindeman在对Mondota湖生态系统详细考察之后提出了[[生态金字塔]]能量转换的“十分之一定律”<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fc89301007xd9.html 生态金字塔 ],新浪博客,2007-12-11 </ref>,也就是同一條食物鏈上各營養級之間能量的轉化效率平均大約為百分之十左右。由此 生态学成为一门 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比较完整和独立的 学科。近年来,生态学已经创立了自己独立研究的理论主体,即从生物个体与环境直接影响的小环境到生态系统不同层级的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它们的研究方法经过描述——实验——物质定量三个过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如今,由于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紧密相关而产生了多个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
 
 +
生态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发展,微观方面向[[分子生物学]]方向发展,生态学是向研究宏观方向发展的分支,是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直到整个生物圈作为它的研究对象。生态学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利用[[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土壤学]]、[[化学]]、[[物理学]]等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是将生物群落和其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互相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整体来进行研究。
 +
 
 +
== 综合层次,范围和组织的规模 ==
 +
 
 +
=== 生态学分支 ===
 +
 
 +
生态学也有自己的分支,依照研究对象分为:
 +
 
 +
*[[个体生态学]](autoecology) - 研究一个生物个体或一种生物多个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
*[[族群生态学]] - 研究一种或亲缘关系较近的几种生物种群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
*[[群落生态学]](synecology) - 研究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所有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
而生态学在自然学科的基础之上又把其研究方法与领域扩展到社会科学之中:
 +
 
 +
*[[文化生态学]] - 研究文化的集群和竞争的环境对于文化进程的影响与推动作用。
 +
 
 +
=== 生物多样性 ===
 +
 
 +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区域中[[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总和。一个生态系统内,组成的成分越多样,能量和物质流动的途径越复杂,食物链网的组成越错综,生态系统自动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越强;成分越单调、结构越简单,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越低。因此生物多样性也是衡量一个区域环境状况的指标。
 +
 
 +
* [[遗传多样性]]:一个物种中[[基因]]的多样性,同一物种的种群和个体中基因存在变异。
 +
 
 +
* [[物种多样性]]:物种间的多样性。
 +
 
 +
* [[生态多样性]]:更高组织层次——[[生态]]——的多样性(基因最终贡献的不同过程中的丰度)。
 +
 
 +
=== 動物棲地 ===
 +
 
 +
珊瑚适应并形成[[碳酸钙]]骨骼改变他们的环境。这提供了后代的生长条件,形成了一个许多其它物种的[[动物栖地]]。
 +
 
 +
=== 生态位 ===
 +
 
 +
生态位的定义可以追溯到1917年,但[[乔治•伊夫林•哈钦森]]通过引入一个广泛采用的定义在1957年做出了概念上的进展:"一套生物和非生物条件的集合, 以使得物种能够坚持并保持稳定的种群规模。"。生态位是生物的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并被细分为基础的和已实现的生态位。 基础生态位是物种能够持续存在的一系列环境条件。 已实现的生态位是物种持续存在的一系列环境加生态条件。哈钦森生态位在技术上被定义为“[[欧几里得空间|欧几里德]]的[[維度|超空间]],其維度被定义为环境变量,其大小是环境值可以假定的有机体具有正适应性的值的数量的函数。”
 +
 
 +
=== 生物群系 ===
 +
 
 +
生物群系(Biome)是较大的组织单位,主要根据植被的结构和组成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区域进行分类。
 +
 
 +
=== 生物圈 ===
 +
 
 +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地表]]从地下11公里到地上15公里高度是由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组成的,在三个圈交汇处存在着生物圈,绝大部分生物是生活在地下100米到地上100米之间。
 +
 
 +
生物最早是从水圈产生的,逐渐向深水发展,由于大气中[[氧]]气含量增加,在大气圈最外层因为宇宙射线的作用,氧[[分子]]重组形成[[臭氧层]],臭氧层可以阻止危害生命的[[紫外线]]进入大气层,使得生物可以脱离水圈向陆地发展。陆地环境不同区域差异较大,为了适应环境,生物发展出许多不同种类。
 +
 
 +
能量在不同的圈内流动,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转换成化学能贮存,[[动物]]取食植物吸收植物的能量,太阳能絕大部分被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吸收,增加温度,造成[[风]]、[[潮汐]]和岩石的风化裂解。地球本身的能量表现在[[火山]]爆发、[[地震]]中,也不断地影响其他各圈。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在地球中不断地被消耗。
 +
 
 +
物质则可以各圈内循环,而没有多大的消耗,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被植物吸收,经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排出,被动植物固定在体内的水、[[钙]]和其他微量[[元素]],一旦死亡会重新分解回到其他自然圈,有可能积累形成化石矿物。如植物遗骸形成[[煤]]、动物遗骸形成[[石油]]、[[硫]]细菌遗骸形成硫磺矿等。
 +
 
 +
===种群生态学===
 +
 
 +
=== 生态系统生態學 ===
 +
 
 +
==== 生态系统 ====
 +
 
 +
在自然界一定范围或区域内,生活的一群互相依存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和当地的自然环境一起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裡的非生物因子(例如[[空氣]]、[[水]]及[[土壤]]等)與其間的生物之间具交互作用,物质和能量的流动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生态系统大小不一,多种多样,小到一滴湖水、一个独立的小水塘、热带雨林中一棵大树;大到一片森林、一座山脉、一片沙漠都可以是一个生态系统。
 +
 
 +
一个生态系统具有自己的结构,可以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地球上无数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汇合成整个生态圈的总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个生态系统内各个物种的数量比例、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环境因素变化,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功能,如果环境因素缓慢的变化,原有的生物种类会逐渐让位给新生的,更适应新的环境条件的物种,这叫做生态演替。但如果环境变化太快,生物来不及演化以适应新的环境,则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
 +
 
 +
生态系统之间并不是完全互相隔绝的,有的物种游动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每个生态系统和外界也有少量的物质能量交换。人类会创造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的单一物种,城市的生态系统,都是人工创造的,人工生态系统一离开人类的维护,就会破坏,恢复到自然状态。
 +
 
 +
====食物网====
 +
 
 +
一切生物都是通过从外界摄取能量和物质以维持[[生命]]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流动正是通过各种生物摄取食物的方式形成的,而这种将各种生物联系到一起的[[能量]]和[[物质]]流动的链条则叫做[[食物链]]。食物链这个词是[[英国]]动物学家[[查爾斯•艾爾頓]](C.S. Elton)于1927年首次提出的,据他自己说是受到中国俗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启发。食物链包括几种类型:捕食性、寄生性、腐生性、碎食性等,如果一种有毒物质被食物链的低级部分吸收,如被草吸收,虽然浓度很低,不影响草的生长,但[[兔]]子吃草后有毒物质很难排泄,当它经常吃草,有毒物质会逐渐在它体内积累,[[鹰]]吃大量的[[兔子]],有毒物质会在鹰体内进一步积累。因此食物链有累积和放大的效应。[[美国]]国鸟[[白頭海鵰]]之所以一度面临灭绝,并不是被人捕杀,而是因为DDT逐步在它体内积累,导致生下的蛋是软壳,无法孵化<ref>[http://lowca.blog.sohu.com/208164519.html 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我们!],搜狐博客,2012-03-20</ref>。一个物种灭绝,就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其物种数量的变化,因此食物链对环境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
 
 +
 实 际在自然界中,每种动物并不是只吃一种食物,而是吃多种的食物,因此会形成一个复杂的食物网。
 +
 
 +
====營養級====
 +
 
 +
====關鍵種====
 +
 
 +
关键种是指对环境的影响与其[[生物量]]不成比例的[[物种]]。这些物种对保持[[生态群落]]的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影响着[[生态系统]]中其他许多生物,并决定了群落中各种物种的种类与数量。关键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类似于{{link-en|拱心石|keystone}}在[[拱]]中的作用。如果失去关键物种,生态系统就会经历剧烈的变化,尽管从[[生物量]]或[[生产力 (生态 )|生产力]]来衡量其只占了生态系统的一小部分。
 +
 
 +
==生态系统的生产量==
 +
 
 +
[[生态系统]]中包括有不同的[[营养级]]生产者,主要有:
 +
 
 +
* [[生产者]]——从[[阳光]]中摄取[[能量]]的[[绿色植物]],是第一性生产者;
 +
 
 +
* [[消费者]]——取食[[植物]]和其他[[动物]]的[[生物]];消費者可以依照所食用的對象來區分為:
 +
 
 +
** 以生產者為食的“初級消費者”
 +
 
 +
** 以草食性動物為食的“次級消費者”
 +
 
 +
*: 以此類推依循食物鏈的順序來推斷,次級以上的可能為肉食或是雜食消費者。
 +
 
 +
** 還有“清除者”為吃動物屍體或排泄物的消費者,與下列分解者不同,無法像分解者將物質運回大自然。只將屍體或排泄物變更為容易分解。
 +
 
 +
* [[分解者]]——分解[[動物|動]][[植物]][[尸体]]的[[微生物]],还原为[[矿物质]]和[[水]],和[[消费者]]一同算做第二性生产者。
 +
 
 +
从[[阳光]]的[[能量]]中转换多少生物量为系统的生产量,主要指第一性生产者的[[有机物]]总量,不同自然条件的生产量不同,[[沙漠]]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量最低,每昼夜只有不到0.1-0.3克/平方米,[[热带雨林]]则可以达到每昼夜10-20克/平方米。生产量大的生态系统则可以维持更多的生物存在,其[[自我调节]]能力也更强;生产量少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极低,生态系统则非常脆弱,经不起条件的变化和外界的破坏。
 +
 
 +
==生态危机==
 +
 
 +
  在自然条件下,由于环境的变化,会出现生态系统的演替。但如果变化过快,也会出现大量物种灭绝的危机,如[[恐龙]]在不到一万年的时间内全部灭绝;火山爆发造成当地生态系统的灭绝,都是生态危机。但最常见的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局部地区的生态系统严重破坏,多处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整个生态圈的结构和功能紊乱,最终会威胁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
 +
 
 +
生态危机的潜伏期不易被人们发现,一旦形成则很难再恢复,需要付出多年的努力和几十倍到几百倍的代价才能消除危机的影响。由于滥垦滥牧,在[[美国]]、[[苏联]]、[[中国]]都出现过“黑风暴”现象,水土流失、沙漠扩大、水源枯竭、气候异常、森林消失等生态危机都是由于人类不适当的活动造成的。生态危机造成的物种灭绝则永远也无法恢复, 前人类造成的生态危机还包括[[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已经造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全球生态危机已经威胁到90%以上的生物物种。
 +
 
 +
生态危机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一份报告的第一页,科学家将人类所遭遇过的历次生态危机做过划分,其时间跨度从史前直到现代,并且对未来做出了预测。
 +
 
 +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left:auto; margin-right:auto; border:none;"
 +
|-
 +
! 编号 !! 名称 !! 时间 !! 原因 !! 解决途径
 +
|-
 +
| 1 || 史前期干旱化 || 公元前300万年 || 气候干旱化 || 类人猿出现
 +
|-
 +
| 2 || 采集资源贫乏化 || 公元前3万至5万年 || 采集资源不足 || 植物的生物建设措施
 +
|-
 +
| 3 || 过度狩猎大型动物 || 公元前1万至5万年 || 人类狩猎 || 原始农业、畜牧业
 +
|-
 +
| 4 || 灌溉土地荒废 ||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世纪 || 粗放灌溉导致土地资源减少、土壤盐碱化 || 非灌溉土地
 +
|-
 +
| 5 || 植物资源与产品不足 ||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 || 土地资源减少、技术落后 || 工业革命、新农业技术
 +
|-
 +
| 6 || 全球性环境污染、资源枯竭 || 20世纪中后期 || 过度资源利用、多种技术排放 || 能源供给技术、清洁生产、生态化措施
 +
|-
 +
| 7 || 全球性热动力污染 || 已经开始 || 全球气候变化 || 限制能源利用、预防温室效应、寻 生态化途径
 +
|-
 +
| 9 || 全球生态稳定性破坏 || 预测 || 全球生态系统平衡破坏 || 生态价值优先
 +
|}
 +
 
 +
==參見==
 +
 
 +
* [[分子生態學]]
 +
 
 +
* [[都市生態學]]
 +
 
 +
* [[微生物生態學]]
 +
 
 +
* [[工業生態學]]
 +
 
 +
* [[景觀生態學]]
 +
 
 +
* [[生態遺傳學]]
 +
 
 +
* [[永續設計]]
 +
 
 +
* [[農業生態學]]
 +
 
 +
* {{link-en|化學生態學|Chemical ecology}}
 +
 
 +
* {{link-en|文化生態學|Cultural ecology}}
 +
 
 +
* [[地球科學]]
 +
 
 +
* {{link-en|生态死亡|ecological death}}
 +
 
 +
* {{link-en|生態心理學|Ecological psychology}}
 +
 
 +
* [[生態運動]]
 +
 
 +
* {{link-en|環境改善學|Euthenics}}
 +
 
 +
* {{link-en|資訊生態學|Information ecology}}
 +
 
 +
* [[自然资源]]
 +
 
 +
* [[政治生態學]]
 +
 
 +
* {{link-en|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
 +
 
 +
* {{link-en|灵性生态学|Spiritual ecology}}
 +
 
 +
* [[生態神學]]
 +
 
 +
* [[永續發展]]
 +
 
 +
{{Div col end}}
 +
 
 +
==视频==
 +
===<center> 生态学 相关视频</center>===
 +
<center> 十分钟生态学 </center>
 +
<center>{{#iDisplay:d03140g00up|560|390|qq}}</center>
 +
<center>生态系统篇你知道什么是生态系统吗 </center>
 +
<center>{{#iDisplay:q075820m9ws|560|390|qq}}</center>
 +
 
 +
==参考文献==
 +
 
 +
[[Category:367 生態學]]

於 2022年8月7日 (日) 15:21 的最新修訂

生態學( ecology ),是德國生物學家恩斯特•海克爾於1866年定義的一個概念:生態學是研究生物體與其周圍環境(包括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環境)相互關係的科學。德語Ökologie(最初:Oecologie)是由希臘語詞彙Οικοθ[[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el的條目]](家)和Λογοθ[[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el的條目]](學科)組成的,意思是「研究居住在同一自然環境中的動物(Lebewesen)的學科」,目前已經發展為「研究生物與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的科學」。環境包括生物環境和非生物環境,生物環境是指生物物種之間和物種內部各個體之間的關係,非生物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土壤岩石空氣溫度濕度等。

在1935年英國的Tansley提出了生態系統的概念之後,美國的年輕學者Lindeman在對Mondota湖生態系統詳細考察之後提出了生態金字塔能量轉換的「十分之一定律」[1],也就是同一條食物鏈上各營養級之間能量的轉化效率平均大約為百分之十左右。由此,生態學成為一門有自己的研究對象、任務和方法的比較完整和獨立的學科。近年來,生態學已經創立了自己獨立研究的理論主體,即從生物個體與環境直接影響的小環境到生態系統不同層級的有機體與環境關係的理論。它們的研究方法經過描述——實驗——物質定量三個過程。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概念方法的引入,促進了生態學理論的發展。如今,由於與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緊密相關而產生了多個生態學的研究熱點,如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受損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研究、可持續發展研究等。

生態學是生物學的一個分支,生物學的研究對象向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發展,微觀方面向分子生物學方向發展,生態學是向研究宏觀方向發展的分支,是以生物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直到整個生物圈作為它的研究對象。生態學也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科,需要利用地質學地理學氣象學土壤學化學物理學等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知識,是將生物群落和其生活的環境作為一個互相之間不斷地進行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整體來進行研究。

目錄

綜合層次,範圍和組織的規模

生態學分支

生態學也有自己的分支,依照研究對象分為:

  • 個體生態學(autoecology) - 研究一個生物個體或一種生物多個個體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 族群生態學 - 研究一種或親緣關係較近的幾種生物種群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 群落生態學(synecology) - 研究生活在同一環境中的所有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而生態學在自然學科的基礎之上又把其研究方法與領域擴展到社會科學之中:

  • 文化生態學 - 研究文化的集群和競爭的環境對於文化進程的影響與推動作用。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是一個區域中基因物種生態系統的總和。一個生態系統內,組成的成分越多樣,能量和物質流動的途徑越複雜,食物鏈網的組成越錯綜,生態系統自動調節恢復穩定狀態的能力越強;成分越單調、結構越簡單,應對環境變化的能力越低。因此生物多樣性也是衡量一個區域環境狀況的指標。

  • 遺傳多樣性:一個物種中基因的多樣性,同一物種的種群和個體中基因存在變異。
  • 生態多樣性:更高組織層次——生態——的多樣性(基因最終貢獻的不同過程中的豐度)。

動物棲地

珊瑚適應並形成碳酸鈣骨骼改變他們的環境。這提供了後代的生長條件,形成了一個許多其它物種的動物棲地

生態位

生態位的定義可以追溯到1917年,但喬治•伊夫林•哈欽森通過引入一個廣泛採用的定義在1957年做出了概念上的進展:"一套生物和非生物條件的集合, 以使得物種能夠堅持並保持穩定的種群規模。"。生態位是生物的生態學的核心概念,並被細分為基礎的和已實現的生態位。 基礎生態位是物種能夠持續存在的一系列環境條件。 已實現的生態位是物種持續存在的一系列環境加生態條件。哈欽森生態位在技術上被定義為「歐幾里德超空間,其維度被定義為環境變量,其大小是環境值可以假定的有機體具有正適應性的值的數量的函數。」

生物群系

生物群系(Biome)是較大的組織單位,主要根據植被的結構和組成對地球生態系統的區域進行分類。

生物圈

從生態學角度來看,地表從地下11公里到地上15公里高度是由岩石圈、水圈和大氣圈組成的,在三個圈交匯處存在着生物圈,絕大部分生物是生活在地下100米到地上100米之間。

生物最早是從水圈產生的,逐漸向深水發展,由於大氣中氣含量增加,在大氣圈最外層因為宇宙射線的作用,氧分子重組形成臭氧層,臭氧層可以阻止危害生命的紫外線進入大氣層,使得生物可以脫離水圈向陸地發展。陸地環境不同區域差異較大,為了適應環境,生物發展出許多不同種類。

能量在不同的圈內流動,綠色植物吸收太陽光能,轉換成化學能貯存,動物取食植物吸收植物的能量,太陽能絕大部分被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吸收,增加溫度,造成潮汐和岩石的風化裂解。地球本身的能量表現在火山爆發、地震中,也不斷地影響其他各圈。能量的主要來源是太陽,在地球中不斷地被消耗。

物質則可以各圈內循環,而沒有多大的消耗,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被植物吸收,經植物和動物的呼吸作用排出,被動植物固定在體內的水、和其他微量元素,一旦死亡會重新分解回到其他自然圈,有可能積累形成化石礦物。如植物遺骸形成、動物遺骸形成石油細菌遺骸形成硫磺礦等。

種群生態學

生態系統生態學

生態系統

在自然界一定範圍或區域內,生活的一群互相依存的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等,和當地的自然環境一起組成一個生態系統。生態系統裡的非生物因子(例如空氣土壤等)與其間的生物之間具交互作用,物質和能量的流動達到一個動態平衡。生態系統大小不一,多種多樣,小到一滴湖水、一個獨立的小水塘、熱帶雨林中一棵大樹;大到一片森林、一座山脈、一片沙漠都可以是一個生態系統。

一個生態系統具有自己的結構,可以維持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地球上無數個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匯合成整個生態圈的總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一個生態系統內各個物種的數量比例、能量和物質的輸入與輸出,都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如果環境因素變化,生態系統有自我調節恢復穩定狀態的功能,如果環境因素緩慢的變化,原有的生物種類會逐漸讓位給新生的,更適應新的環境條件的物種,這叫做生態演替。但如果環境變化太快,生物來不及演化以適應新的環境,則造成生態平衡的破壞。

生態系統之間並不是完全互相隔絕的,有的物種遊動在不同的生態系統之間,每個生態系統和外界也有少量的物質能量交換。人類會創造人工生態系統,如農田的單一物種,城市的生態系統,都是人工創造的,人工生態系統一離開人類的維護,就會破壞,恢復到自然狀態。

食物網

一切生物都是通過從外界攝取能量和物質以維持生命的,生態系統中的能量和物質流動正是通過各種生物攝取食物的方式形成的,而這種將各種生物聯繫到一起的能量物質流動的鏈條則叫做食物鏈。食物鏈這個詞是英國動物學家查爾斯•艾爾頓(C.S. Elton)於1927年首次提出的,據他自己說是受到中國俗語「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啟發。食物鏈包括幾種類型:捕食性、寄生性、腐生性、碎食性等,如果一種有毒物質被食物鏈的低級部分吸收,如被草吸收,雖然濃度很低,不影響草的生長,但子吃草後有毒物質很難排泄,當它經常吃草,有毒物質會逐漸在它體內積累,吃大量的兔子,有毒物質會在鷹體內進一步積累。因此食物鏈有累積和放大的效應。美國國鳥白頭海鵰之所以一度面臨滅絕,並不是被人捕殺,而是因為DDT逐步在它體內積累,導致生下的蛋是軟殼,無法孵化[2]。一個物種滅絕,就會破壞生態系統的平衡,導致其物種數量的變化,因此食物鏈對環境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實際在自然界中,每種動物並不是只吃一種食物,而是吃多種的食物,因此會形成一個複雜的食物網。

營養級

關鍵種

關鍵種是指對環境的影響與其生物量不成比例的物種。這些物種對保持生態群落的結構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們影響着生態系統中其他許多生物,並決定了群落中各種物種的種類與數量。關鍵物種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類似於拱心石keystone中的作用。如果失去關鍵物種,生態系統就會經歷劇烈的變化,儘管從生物量生產力來衡量其只占了生態系統的一小部分。

生態系統的生產量

生態系統中包括有不同的營養級生產者,主要有:

    • 以生產者為食的「初級消費者」
    • 以草食性動物為食的「次級消費者」
  • 以此類推依循食物鏈的順序來推斷,次級以上的可能為肉食或是雜食消費者。
    • 還有「清除者」為吃動物屍體或排泄物的消費者,與下列分解者不同,無法像分解者將物質運回大自然。只將屍體或排泄物變更為容易分解。

陽光能量中轉換多少生物量為系統的生產量,主要指第一性生產者的有機物總量,不同自然條件的生產量不同,沙漠海洋生態系統的生產量最低,每晝夜只有不到0.1-0.3克/平方米,熱帶雨林則可以達到每晝夜10-20克/平方米。生產量大的生態系統則可以維持更多的生物存在,其自我調節能力也更強;生產量少的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極低,生態系統則非常脆弱,經不起條件的變化和外界的破壞。

生態危機

在自然條件下,由於環境的變化,會出現生態系統的演替。但如果變化過快,也會出現大量物種滅絕的危機,如恐龍在不到一萬年的時間內全部滅絕;火山爆發造成當地生態系統的滅絕,都是生態危機。但最常見的是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的局部地區的生態系統嚴重破壞,多處生態系統的破壞導致整個生態圈的結構和功能紊亂,最終會威脅人類本身的生存和發展。

生態危機的潛伏期不易被人們發現,一旦形成則很難再恢復,需要付出多年的努力和幾十倍到幾百倍的代價才能消除危機的影響。由於濫墾濫牧,在美國蘇聯中國都出現過「黑風暴」現象,水土流失、沙漠擴大、水源枯竭、氣候異常、森林消失等生態危機都是由於人類不適當的活動造成的。生態危機造成的物種滅絕則永遠也無法恢復,目前人類造成的生態危機還包括全球變暖酸雨臭氧層破壞,已經造成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全球生態危機已經威脅到90%以上的生物物種。

生態危機的概念最早出現在1972年羅馬俱樂部的一份報告的第一頁,科學家將人類所遭遇過的歷次生態危機做過劃分,其時間跨度從史前直到現代,並且對未來做出了預測。

編號 名稱 時間 原因 解決途徑
1 史前期乾旱化 公元前300萬年 氣候乾旱化 類人猿出現
2 採集資源貧乏化 公元前3萬至5萬年 採集資源不足 栽培植物的生物建設措施
3 過度狩獵大型動物 公元前1萬至5萬年 人類狩獵 原始農業、畜牧業
4 灌溉土地荒廢 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1世紀 粗放灌溉導致土地資源減少、土壤鹽鹼化 非灌溉土地
5 植物資源與產品不足 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 土地資源減少、技術落後 工業革命、新農業技術
6 全球性環境污染、資源枯竭 20世紀中後期 過度資源利用、多種技術排放 能源供給技術、清潔生產、生態化措施
7 全球性熱動力污染 已經開始 全球氣候變化 限制能源利用、預防溫室效應、尋求生態化途徑
9 全球生態穩定性破壞 預測 全球生態系統平衡破壞 生態價值優先

參見

視頻

生態學 相關視頻

十分鐘生態學
生態系統篇你知道什麼是生態系統嗎

參考文獻

  1. 生態金字塔 ,新浪博客,2007-12-11
  2.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我們!,搜狐博客,201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