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全球變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全球氣候變暖

中文名:全球氣候變暖

外文名:Global warming,climate change

解 釋:自然現象

原 因:人們焚燒化石燃料和石油等化學物

改善措施:《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影 響:危害生態平衡

全球變暖,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大氣海洋溫室效應而造成溫度上升的氣候變化,為公地悲劇之一,而其所造成的效應稱之為全球變暖效應

在2013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五次評估報告認為,「人類影響極有可能是20世紀中葉以來觀測到的變暖現象的主要原因。」[1]

人類的影響包括排放諸如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這樣的溫室氣體,鑑於人類活動在全球變暖中扮演主要角色,這種現象有時候被稱為「人為全球變暖」或「人為氣候變化」。報告中的氣候模型預測總結指出在21世紀,根據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全球表面溫度有可能進一步上升0.3-1.7°C至2.6-4.8°C。[2]這些發現已被主要發達國家的科學院所認可,並且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級或有着國際地位的科學機構對此提出異議。[3][4]

未來的氣候變更及相關的影響將存在地區差異。[5][6]已經在進行以及預期的影響包括海平面上升降水變更和亞熱帶地區的沙漠擴張

[7]預計將來陸地變暖情況要比海洋嚴重,最嚴重的會是北極冰川凍土海冰將不斷縮減。其它地區的改變包括更頻繁的極端天氣,例如熱浪乾旱山火洪水雪暴[8]海洋酸化和因溫度變化引起的大規模物種滅絕。對人類重大的影響包括因農作物減產引發的糧食安全危機和海平面上升使得人們不得不放棄一些人口稠密地區[9][10]

社會對全球變暖的應對措施包括通過削減排放來減緩變化、適應其影響以及未來可能的氣候工程。大部分國家都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的締約國,其最終目標是防止危險的人為氣候變化,[11][12]締約國同意大幅減排是必須的,[13]並且全球升溫應該限制在相對於工業革命前2.0°C內,爭取控制在1.5°C內。[14]與此同時,一些科學家也質疑2攝氏度的目標。[15]

公眾對全球變暖的擔心也在增加。一份2015年的皮尤研究中心報告顯示出全球受訪者中認可「氣候變化是一個非常嚴重問題」的中位數比例為54%,受訪者的地區差異明顯,美國和中國大陸(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兩個地區)的受訪者最不擔心。[16]

在1906至2005年間,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氣層溫度上升了0.74攝氏度。[17]普遍來說,科學界發現過去50年可觀察的氣候改變的速度是過去100年的雙倍,因此推論該時期的氣候改變是由人類活動所推動。[17]

命名

原則上,「全球變暖」一詞對成因持中立觀點,但是根據大眾的用法,「全球變暖」意味着人類對環境的影響。[18][19]其他組織則使用「人為的氣候改變」(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代表人為因素導致的改變。

相關圖片

原因分析

人為因素

  • 人口劇增因素

人口的劇增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這也嚴重地威脅着自然生態環境間的平衡。這樣多的人口,每年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將是一驚人的數字,其結果就將直接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斷地增加,這樣形成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將直接影響着地球表面氣候變化。

  • 大氣環境污染因素

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已構成一全球性重大問題,同時也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21世紀,關於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已經明確指出了自上個世紀末起地球表面的溫度就已經開始上升。

  • 海洋生態環境惡化因素

海平面的變化是呈不斷地上升趨勢,根據有關專家的預測到下個世紀中葉,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採取及對措施,將直接導致淡水資源的破壞和污染等不良後果。另外,陸地活動場所產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學廢料和固體廢物等不斷地排入海洋;發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類活動而引發的沿海地區生態環境的破壞等都是導致海水生態環境遭破壞的主要因素。

  • 土地遭破壞因素

造成土壤侵蝕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適當的農業生產。眾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防止水土流失。但到當前2014年,人類活動由於為獲取木材而過度砍伐森林、開墾土地用於農業生產以及過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對植被進行着嚴重的破壞。土地沙化,4.7萬噸土壤被侵蝕。土壤侵蝕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從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產力及其保持生產力的能力;並可能造成大範圍洪澇災害和沙塵暴,給社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並惡化生態環境。

  • 森林資源銳減因素

在世界範圍內,由於受自然或人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積正在大幅度地銳減。

  • 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給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已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關注。酸雨能毀壞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20世紀,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歐洲和北美洲,多數酸雨發生在發達國家,一些發展中國家,酸雨也在迅速發生、發展。

  • 物種加速滅絕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類的一項寶貴資源,而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但是地球上的生物物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 水污染因素

據全球環境監測系統水質監測項目表明,全球大約有10%的監測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紀以來,人類的用水量正在急劇地增加,同時水污染規模也正在不斷地擴大,這就形成了新鮮淡水的供與需的一對矛盾。由此可見,水污染的處理將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 有毒廢料污染因素

不斷增長的有毒化學品不僅對人類的生存構成嚴重的威脅,而且對地球表面的生態環境也將帶來危害。

自然因素

  • 火山活動
  • 地球周期性公轉軌跡變動,地球周期性公轉軌跡由橢圓形變為圓形軌跡,距離太陽更近。根據某科學家的研究地球的溫度曾經出現過高溫和低溫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規律性的。

歷史

根據儀器記錄,相對於1860年至1900年期間,全球陸地與海洋溫度上升了攝氏0.75度。自1979年,陸地溫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溫度快一倍(陸地溫度上升了攝氏0.25度,而海洋溫度上升了攝氏0.13度)。根據衛星溫度探測,對流層的溫度每十年上升攝氏0.12度至0.22度。在1850年前的一兩千年,雖然曾經出現中世紀溫暖時期小冰河時期,但是大眾相信全球溫度是相對穩定的。

根據美國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報告估計,自1800年代有測量儀器廣泛地應用開始,2005年是地球有溫度記錄以來第二溫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年平均地表溫度記錄低了0.06攝氏度。世界氣象組織英國氣候研究單位也有類似的估計,曾經預計2005年是僅次於1998年第二溫暖的年份。[20][21]

在人類近代歷史才有一些溫度記錄。這些記錄都來自不同的地方,精確度和可靠性都不盡相同。在1860年才有類似全球溫度儀器記錄,相信當年的記錄很少受到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從最近的千禧年內的多方記錄所展示的長遠展望,在過去1000年的溫度記錄中可以看到有關的討論及其中的差異。最近50年的氣候轉變的過程是十分清晰,全賴詳細的溫度記錄。到了1979年,人類更開始利用衛星溫度測量來量度對流層的溫度。

各地高溫記錄

在2003年夏天,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杭州武漢福州都破了當地高溫記錄[22][23],而中國浙江省更快速地屢破高溫記錄,67個氣象站中40個都刷新記錄。[24]2004年7月,廣州的罕見高溫打破了53年來的記錄。[25]2005年7月,美國有兩百個城市都創下歷史性高溫記錄。[26] 2006年8月16日,中國重慶最高氣溫高達43度。[27]台灣宜蘭在2006年7月8日溫度高達38.8度,破了1997年的記錄。[28]2018年7月23日,日本埼玉縣北部熊谷市溫度高達41.1度,打破了5年前高知縣四萬十市的日本最高溫度記錄。[29]法國南部加爾省加拉蓋來蒙蒂厄在2019年6月29日的最高溫度達到了45.9度,比2003年的歷史最高溫度還高1.8度。[30]2019年7月下旬,西歐多個國家都遭受了熱浪的襲擊,英國、比利時、德國、盧森堡與荷蘭均打破了之前的溫度記錄,分別達到了38.7度,41.8度,41.5度,40.8度和40.7度。[31][32]法國更是因為熱浪導致了868人死亡,而上個月的熱浪已經造成了567人死亡。[33]澳大利亞在2019年12月18日全國的平均溫度更是達到了41.9度,[34]打破了24小時之前創造的40.9度的記錄,連續兩天都超過了2013年1月7日的創下的40.3度的歷史記錄。[35]


減緩變暖

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想法,要圍繞地球建立一個由小微粒或太空飛船組成的人工太空環,遮蔽熱帶陽光,調節地球溫度。

一些反對者認為,這種想法肯定會有一些副作用,一個能夠對太陽光進行有效散射的粒子帶將會使我們的每個夜空都變成和滿月時一樣明亮;而且預算將高得驚人,可能達到6萬億到200萬億美元,就連全球資金最為充足的科研機構美國航空航天局也無法承擔,如果把散射粒子改為太空飛船的話,預算額可能會少一些,估計能降到5000億美元左右。

地球誕生以來,大氣溫度曾經幾度升降,太陽輻射、雲層遮蔽和溫室氣體等各種因素都曾經或正在影響着我們的氣候。如果給地球圍上一個粒子或飛船組成的「腰帶」的話,赤道上空就會出現一個陰影,要部署這些粒子,就必須使用一些專門的控制飛船,像牧羊犬一樣照看粒子群。

過去的一個世紀,地球溫度明顯上升,未來一百年間這一趨勢還會繼續下去,很多研究都證實地球氣溫將在未來幾個世紀裡提高1~20華氏度,海平面明顯上升,一些海濱城市將不復存在。有科學家指出,減少太陽光照射,地球溫度就會降低,而一些地面或太空系統完全可以實現這一目的。不過,有科學家指出,人們還無法計算出地球到底能吸收多少陽光,又有多少陽光被反射回太空,而這正是實施上述計劃的關鍵一步。

美國研究顯示,古代農民活動曾使世界避免進入新冰川期。結果說明,人類活動引起的全球氣候變暖不是新現象,它可能持續了數千年。英國《觀察家報》援引研究人員的話說,砍倒大樹並開墾第一片田地的史前農民使地球大氣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含量發生了很大變化,全球氣溫因此逐漸回升。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教授威謙·拉迪曼說:「要不是早期農業活動帶來的溫室氣體,目前地球氣溫很可能還是冰川時期的氣溫。」研究表明,如果沒有人類干預,地球會比20世紀低2℃,蔓延的冰蓋和冰川會影響世界大部分地區。

世界上的森林主要分為寒帶(北方)森林、溫帶森林和熱帶森林三類。據介紹,今天的森林生態系統,是大自然經過8000年的進化才逐漸形成的。今天,所有的原始森林都淪為伐木業大規模開採利用的目標。在熱帶地區,許多21世紀已蕩然無存的森林就是在過去的50年被砍伐一空的。僅1960年至1990年,就有超過4.5億公頃的熱帶森林被吞噬,占世界熱帶森林總面積的20%;還有數百萬公頃的熱帶森林在砍伐、農田開墾和礦產開採中退化。

而且,全球的非法砍伐和非法木材產品交易還在繼續加劇,尤其是在擁有熱帶森林的發展中國家和政府執法不力的俄羅斯等國。而國際市場對廉價木產品的需求,又進一步惡化了這一狀況。

到2100年為止,全球氣溫估計將上升大約1.4~5.8℃(2.5~10.4華氏度)。

一、吃素。畜牧業消耗大量的谷、豆類,也消耗大量珍貴的水;為了放牧牛羊及飼養豬雞,犧牲原始森林,造成溫室效應。

二、少吃。在家烹煮、外食分量恰到好處,吃不完打包回家。

三、拒絕購買高山茶、高冷蔬菜(高山茶、高冷蔬菜讓台灣的森林消失、破壞山地水土保持,無法發揮儲存水分的功能,又大量使用農藥與肥料,污染水源與水庫的生態)。

一、認識衣料來源:1.選購純棉、全麻等自然材質(有機性的),才可回收再生。2.依洗標來購衣及保養衣服,以延長衣服的壽命。

二、需求量的決定,依洗衣的次數、家中的容量、生活方式、經濟狀況等四要素來決定購衣頻率,儘量控制好,不要超量(重質不重量)。

三、舊衣新穿要訣:

⒈自我的認知:體態、膚色、生活型態的考量。

⒉找出流行的重點:如長短、色調等,一般以簡單、好的剪裁(立體裁剪)最能表現出人與素材的互動關係。

⒊配件因體積小、變化多、效果佳、收藏較易,如圍巾、別針、皮帶,少量的衣服即可靠配件來凸顯穿衣藝術的效果。

一、多用二手家具(無論買房子、租房子,多利用二手家具,既可回收再利用、節省資源,若能在辦公室、社區、網路舉辦定期二手舊貨交換的跳蚤市場,既環保,又可互助,增進人際間的情誼)。

二、多用植栽綠化來做居家布置(居家勿做過度性的裝潢布置,應以簡單、天然為原則。居家布置不必然要人造的材料,不妨多用生態性的自然材料。多種花草盆栽,儘量用本土性的樹種,家中有庭院的多留天然性的泥土,少用水泥、或硬質性的鋪面)。

三、請用器皿盛水,洗果菜、碗盤、刷牙、洗臉,以節約珍貴的水源(中國是全球排名第十八位缺水國,南台灣已陷入嚴重乾旱,但我們使用水的需求量卻已經到達2011年的標準。法國節約用水的宣導政策是「一星期洗一次澡」;如果我們的用水量持續惡化,我們也將面臨相同的處境。

四、房間之電源、冷氣集中使用(儘量少一間房間開一部冷氣,人少時儘量集中辦公,減少冷氣、電燈用量)。

一、走樓梯,不搭電梯(住在大樓者,無論是在辦公室或是在家裡,若您不趕時間,不妨試着安步當車,試着不搭電梯,改走樓梯,既節省能源,又可運動健身)。

二、出門多走路、騎單車、利用大眾運輸系統、少開車和騎機車。

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

溫室氣體對於太陽的短波輻射來說是透明的。可是,它們卻吸收了來自地球發放的(黑體輻射)部份長波的紅外線輻射。這樣使地球難以降溫。它們能暖化地球多少是以全球暖化勢能作指標。

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及甲烷的濃度自1750年比前工業化水平(280百萬分率)分別上升了31%與149%。而現在的水平已經長期高於380百萬分率,並即將突破400ppm。從冰芯中提取可靠的數據指出,與過去65萬年的作比較,這是個明顯的飆升。從一些非直接的地質學證據,有理由相信過去4000萬年的二氧化碳含量比較高。在過去的20年中,大約四分之三的人為的二氧化碳排放都是燃燒化石燃料。其他的人為排放都是土地使用方面,特別是砍伐森林[36]

美國賓州大學科學家從1958年開始在夏威夷大島海拔約3400公尺的毛納洛峰上設立4個7米高和一個27米高的採樣塔,每小時採樣4次,[37][38]二氧化碳混合比率展開了最漫長的連續的儀器測量。從此以後,人們發現每年的測量結果不斷攀升,如基林曲線(Keeling Curve)顯示,數值由當初的315百萬分率上升至2006年超過了380百萬分率,升幅大約是21%。[39][40]結果顯示二氧化碳含量在每個月出現輕微季節性變動而整體上全年是不斷上升。

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含量不斷增加。[41]正是全球變暖的人為因素中主要部分。據資料顯示[42]

,大氣中一氧化二氮(N2O)的含量比18世紀中葉(1750年)工業革命開始從275ppbv增加到310ppbv,二氧化碳(CO2)的含量從280ppmv增加到360ppmv,甲烷(CH4)從700ppbv增加到1,720ppbv,這些增長趨勢主要緣於人類的活動。燃燒化石燃料、清理林木和耕作等都增強了溫室效應

工業革命開始,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劇增加,雖然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了很大一部分二氧化碳,海洋也溶解一部分二氧化碳並固定成碳酸鈣,但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還是逐步增加。根據美國弗吉尼亞大學英國東安格里亞大學聯合研究的結果,在進入20世紀後半葉,全球溫度上升的趨勢非常明顯,溫度變化情況見下圖。

因為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有50年到200年的壽命[43],很多研究集中在2100年或之前的時間。但是無論氣候變化的成因或結果為何,許多人是非常關心的;對於應付預言後果的政策應該如何實施,引起了全球廣泛的政治爭論、公開辯論及各種學術研究。這些政策討論重點是應該減少還是扭轉未來的暖化及怎麽應付預計的後果。

甲烷天然氣的主要組成部分,大部分由生物生產和從天然氣管道和其它基礎設施泄漏出來。一些甲烷的生物來源是自然的,譬如白蟻。可是其他來源則是由人類農業活動增加而帶動的,例如稻米的耕種。[44]最近的證據顯示,森林也許是甲烷的來源[45][46]。如果屬實,這會是對天然溫室效應的額外貢獻,而不是人為溫室效應的。[47]

雖然實際的趨勢軌線視乎不確定的經濟、社會、科技及自然發展,預期未來的二氧化碳水平將因為使用化石燃料而持續攀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排放情況的特殊報告》羅列出很多不同的二氧化碳情況,在2100年可以達致由541至970百萬分率的水平。[48]如果煤與焦油被廣泛地採用,現時的化石燃料儲備是有能力實現這個水平並且在2100年後繼續排放。

全球的主要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是來自燃燒燃料。餘下的大部分來自「短暫的燃料」(生產與運送中耗用的燃料)、工業及農業體增多。生產中的排放。在1990年,他們的比重分別是5.8%、5.2%和3.3%。當前的數據都可以作比較。[49]大約17%來自發電時所耗用的燃料。很少來自大自然與人為生物來源,大約只有6.3%來自農業所產生的甲烷氧化亞氮

其他理論

人類曾企圖測量關於「在過去50年觀察得到的大部分暖化都是由人類活動所致的」的科學公眾輿論程度。

[50]科學雜誌中,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歷史學教授納奧秘·奧勒斯克斯科學資訊機構中的928份科學文獻的摘要中尋找全球氣候改變(global climate change)。他得出結論,當中75%明示或暗示接受了這個公眾輿論的觀點。[51][52]可是,奧勒斯克斯教授並沒有表示多少摘要指出人類導致的暖化效果。

除了這個公眾輿論外,還有其他的假說嘗試解釋全部或部分的全球溫度升高的原因。某些假說如下:

  • 全球溫度升高仍然屬於自然溫度變化的範圍之內。
  • 全球溫度升高的原因是太陽輻射的變化及雲層覆蓋的調節效果。[53]
  • 全球溫度升高正反映了城市熱島效應。因為很多都市都在人口稠密或正在擴張的地區。[54]

目前學界的共識是「全球暖化存在,且人類活動極有可能是導致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對於這點,學界並無爭議。

太陽變化理論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第三份評估報告所闡述的模型研究發現最近40至50年的氣候改變並不需要太陽發光度的變動。[55]這些研究發現火山及太陽活動只能影響1950年前的溫度改變的一半,但這種自然力量最近已經被抵消。[56]特別是,自1750年的溫室氣體所推動的氣候改變比同期增加的太陽活動所推動的高出八倍。[57]

有些研究(Lean等人,2002年;Wang等人,2005年)認為前工業時期的太陽發光度比第三份評估報告中所提及的復原紀錄(例如:Hoyt和Schatten,1993年;Lean,2000年)還少三四倍。其他研究人員[58]相信太陽發光度對全球變暖的影響被低估了。他們估計太陽活動促使近來溫室效應的16%或36%。其它人[59]則建議雲層和其他過程的回饋加劇了太陽活動的變動所帶來的影響。如果是真的,太陽活動的變動真的被低估了。從普遍的科學理解來說,太陽發光度變動對歷史上的氣候改變貢獻十分的微小[60]

現在的太陽活動水平是有史以來高點。科學家薩米·索蘭基Sami Solanki博士等人認為過去60年至70年的太陽活動是八千年來的高峰期。[61] Muscheler等人則認為過去幾千年都曾經出現類似的高峰期。[62] Solanki博士根據他們的分析斷定了太陽活動在未來的50年會降低的機會率大約是92%。再者,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者在2005年發現過去二十年的改變中的10%至30%可能來自增加的太陽輸出。[63]回顧了現有的文獻,Foukal等人斷定自從1970年代中期太陽輸出的變化很難加劇全球變暖並且沒有證據顯示太陽發光度在這個時期有所增加。[64][65]

目前學界的共識是「全球暖化存在,且人類活動極有可能是導致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對於這點,學界並無爭議;而太陽活動的變化,對近幾十年全球暖化的趨勢,並無顯着的影響。[66]

影響

  1. 由于海洋溫度升高,海水體積膨脹,南極格陵蘭的大陸冰川也會加速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會淹沒沿海低海拔地區。例如大洋洲島國圖瓦魯已被水淹沒。全世界有3/4的人口居住在離海岸線不足500公里的地方,陸地面積縮小會極大地影響人類居住環境,甚至可能導致戰爭。河、海堤的建立,可降低海平面上升的影響,保護地勢低的地區。(要注意,廣為流傳的「海洋上漂浮的冰川的融化會導致海平面上升」的說法是錯誤的。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實際上,海洋上漂浮的冰川融化後海平面仍會保持不變。只有當陸地的冰川融化後流入海洋才會改變海平面的高度)
  1. 由于海洋溫度升高,水蒸發加快,大量水氣被輸送進入大氣,會導致局部地區短時間內降雨量突然升高,這樣暴雨天氣就會導致水災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更加頻繁的發生,位於河流沿岸的城市和位於河流下游的廣大地區因此受到洪水的威脅,水災面積因為短時的強降水而迅速擴大,水土流失問題也比過去更加嚴峻。
  1. 由於大氣溫度升高,導致熱帶傳染病向高緯擴散,目前已有熱帶傳染病擴散的跡象。而過去在低溫下難以存活的病毒隨着冬季溫度上升,有全年活動的可能,最近一段時間的監控發現,過去已經得到控制的疾病如結核病等有再度爆發的可能。
  1. 由於大氣溫度升高,令蒸發量上升,在以往乾旱少雨的地區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而不正確的耕作方法很有可能讓以前植物覆蓋的半乾旱地區失去保護成為半沙漠化地區,從而導致內陸地區沙漠化加速,沙漠有擴大的危險(實際上沙漠化問題已經困擾着東亞和中亞國家,在撒哈拉邊界地區更是情況堪憂)。
  1. 由於溫度升高,如果食物鏈中的上層和頂層生物如果不作出相應變動就會嚴重危機到種群的繁殖和發展,整個生物多樣性會受到威脅,許多物種會加速滅絕的步伐。
  1. 由於兩極冰山崩塌,北歐南美近極地的地方溫度會迅速下降(因冰溶化有溶化比潛熱,大量冰同時溶化會吸取大量能量以作溶化之用,所以近極地的地方溫度會迅速下降),會嚴重影響當地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的變化。
  1. 澳洲流行病學家安東尼奧·麥克邁克爾Tony McMichael於美國微生物學會的會議上提出警告,表示全球暖化使得多種流行病的流行模式發生改變增加爆發機會
  1. 由於極端氣候會使農作物失收,減少糧食供應,在一些地區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引致饑荒,例如乾旱會使非洲荒漠化範圍擴大,農地生產力下降。

解決和緩和方案

不少公司和團體組織設法削減全球暖化,為全球暖化的削減與緩和提議了某些戰略戰術,包含:倡導使用生物柴油風能太陽能核融合純電動車混合動力車輛碳稅、人口管控策略等。許多環境小組鼓勵單獨行動抵抗全球變暖,經常瞄準消費者,並且有對氣候變化的業務商業活動。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013年的報告,畜牧業一年的排放量相當於7.1億噸二氧化碳,[67]其中牛(包括肉牛和奶牛)的排放量占比多達65%。[68]因此有專家就認為少吃牛肉少喝奶能減輕全球變暖。[69]

在《Drawdown》這本書裡面,作者保羅·霍肯Paul Hawken一共列出了100種解決全球變暖的方法[70]。按照其模型計算,從2020年到2050年,如果實施前80種方法,累計可減少相當於10509.9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71]平均每年350億噸,大致相當於2016年的世界排放總量。[72]在這些解決方法裡面,排名第一的是製冷劑管理,前十名裡面和食物相關的占3個。

參考來源

  1. IPCC,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AR5 WG1) (PDF).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17. It is extremely likely that human influence has been the dominant cause of the observed warming since the mid-20th century. 
  2. IPCC,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Technical Summary (PDF).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89–90. 
  3. Scientific consensus: Earth's climate is warming. Climate Change: Vital Signs of the Planet (NASA). [2017-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8). 
  4. List of Organizations. The Governor's Office of Planning & Research, State of California. [2017-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07). 
  5. Field, Christopher B.; Barros, Vicente R.; Mach, Katharine J.; Mastrandrea, Michael D.; 等. IPCC, Climate Change 2014: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 Technical Summary (PDF).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44–46. 
  6. Solomon et al., Technical Summary, Section TS.5.3: Regional-Scale Projections, in IPCC AR4 WG1 2007.
  7. Zeng, Ning; Yoon, Jinho. Expansion of the world's deserts due to vegetation-albedo feedback under global warming.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9-09-01, 36 (17): L17401. Bibcode:2009GeoRL.3617401Z. ISSN 1944-8007. doi:10.1029/2009GL039699 (英語). 
  8. On snowfall:
  9. Battisti, David S.; Naylor, Rosamond L. Historical Warnings of Future Food Insecurity with Unprecedented Seasonal Heat. Science. 2009-01-09, 323 (5911): 240–44. ISSN 0036-8075. PMID 19131626. doi:10.1126/science.1164363 (英語). 
  10. US NRC 2012,第26頁
  11. Status of Ratification of the Convention. UNFCCC Secretariat: Bonn, Germany: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2011. . 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的締約國,該公約採用了2°C限制。截至2011年11月25日,一共有195個締約方(194個國家和一個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歐盟))。
  12. First steps to a safer future: Introducing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2017-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8). Preventing "dangerous" human interference with the climate system is the ultimate aim of the UNFCCC. 
  13.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 Sixteenth Session: Decision 1/CP.16: The Cancun Agreements: Outcome of the work of the Ad Hoc Working Group on Long-term Cooperative Action under the Convention (English): Paragraph 4 (PDF). UNFCCC Secretariat: Bonn, Germany: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3. 2011.  "(……) deep cuts in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re required according to science, and as documented in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with a view to reducing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so as to hold the increase in global average temperature below 2°C above preindustrial levels"
  14. Will Steffen 等. Trajectories of the Earth System in the Anthropocene. PNAS. 2018. doi:10.1073/pnas.1810141115. 
  15. Stokes, Bruce; Wike, Richard; Carle, Jill. Global Concern about Climate Change, Broad Support for Limiting Emissions. Pew Research Center's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 2015-11-05 [2017-08-07]. 
  16. 17.0 17.1 關於政策制定者的概要 (PDF). 2007年氣候變化-物理基礎。由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個評估報告第一個工作小組提供.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2007-02-05 [2007-02-02]. The updated hundred-year linear trend(1906 to 2005)of 0.74 °C [0.56 °C to 0.92 °C] is therefore larg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trend for 1901 to 2000 given in the TAR of 0.6 °C [0.4 °C to 0.8 °C]. 
  17. global warming - Definition from the Merriam-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
  18. Climate Change: Basic Information.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2006-12-14 [2007-02-09]. In common usage, 'global warming' often refers to the warming that can occur as a result of increased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from human activities. 
  19. 美國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報告全球溫度趨勢
  20. 2005年的溫度
  21. 入夏以來中國和歐洲的高溫記錄. 天氣在線.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1月27日) (Chinese (China)). 
  22. 武漢又創高溫記錄 昨日百年最熱一天. 人民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9-23) (Chinese (China)). 
  23. 浙江高溫記錄不斷刷新 成為全國最熱地區之一. 湖南新聞網 (Chinese (China)). [失效連結]
  24. 廣州出現五十三年來罕見高溫. 大紀元 (Chinese (Hong Kong)). 
  25. 美國兩百個城市單日高溫創歷史記錄. 大紀元 (Chinese (Hong Kong)). 
  26. 重慶創高溫記錄 南方各地暑熱難耐. 新華網 (Chinese (Hong Kong)). 
  27. 宜蘭出現焚風 高溫破入夏記錄:38.8度. 大紀元.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9) (Chinese (Taiwan)). 
  28. Record High Temperatures in Japan. nippon.com. 2018-08-30 [2019-07-02] (英語). 
  29. 45.9度!法國高溫打破多項歷史記錄. 2019-06-30 (Chinese (China)). 
  30. Climate crisis fuels year of record temperatures in UK, says Met Office. 衛報. 2020-01-03 [2020-01-04] (英語). The hottest temperature ever recorded in the UK was exceeded on 25 July in Cambridge, where the thermometer hit 38.7C (101F). 
  31. Europe heatwave: Paris latest to break record with 42.6C. BBC. 2019-07-26 [2019-08-12] (英語). Meanwhile Belgium, Germany, Luxembourg and the Netherlands also reached new record highs, of 41.8C, 41.5C, 40.8C and 40.7C respectively. 
  32. Summer heat killed nearly 1,500 in France, officials say. BBC. 2019-09-09 [2020-01-04] (英語).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Health, 567 people died during France's first heatwave this year, from 24 June to 7 July. A further 868 died during the second from 21 to 27 July. 
  33. Australia records its hottest day ever – one day after previous record. 衛報. 2019-12-19 [2019-12-20] (英語). Australia recorded its hottest day on record on Wednesday, with an average maximum temperature of 41.9C (107.4F), beating the previous record by 1C that had been set only 24 hours earlier. 
  34. Australia heatwave: Nation endures hottest day on record. BBC. 2019-12-18 [2019-12-20] (英語). Australia has experienced its hottest day on record with the national average temperature reaching a high of 40.9C (105.6F). 
  35. 2001年氣候改變的科學基礎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4-01-18.
  36. (英文)Carbon dioxide in the atmosphere - first signs of increase
  37. 茂納羅亞峰上採集的數據
  38. 地球系統研究實驗室:環球監察科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6-09-29.
  39. 地球系統研究實驗室:環球監察科:消息公告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4-08-11.
  40. 大氣層二氧化碳與碳同位素的記錄. 國立橡樹嶺研究所. [2007-01-23] (英語). 
  41. IPCC Second Assessment Synthesis of Scientific-Technical Information (PDF). IPCC: 3. [2013-02-2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3-09) (英語). carbon dioxide(CO2),methane(CH4)and nitrous oxide(N2O),have grown significantly since pre-industrial times(about 1750 A.D.):CO2 from about 280 to almost 360 ppmv3, CH4 from 700 to 1720 ppbv and N2O from about 275 to about 310 ppbv. These trends can be attributed largely to human activities, mostly fossil-fuel use, land-use change and agriculture. 
  42. 美國環保局:全球變暖潛力與大氣中壽命(英文)
  43.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01年的科學數據
  44. 真實氣候
  45. BBC新聞:發現植物也釋放甲烷
  46. Ealert
  47. Climate Change 2001: The Scientific Basi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6-12-08.
  48. 溫室氣體資料庫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4-12-15.
  49. Climate Change 2001: The Scientific Basi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6-01.
  50. RealClim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nsensus
  51. 科學雜誌:The Scientific Consensus on Climate Change
  52. cgifunction=form丹麥國家太空中心
  53. ReasonOnline:Stars in Her Eyes
  54.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第三份評估報告:第11章第2節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10-22.
  55.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第三份評估報告:第11章第4節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10-31.
  56.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第三份評估報告:第6章第13節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12-01.
  57. 彼得·A·史托等人在2003年的研究[1]
  58. Marsh and Svensmark 2000[失效連結]
  59. Climate Change 2001: The Scientific Basis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12-15.
  60. 產業溫室氣體排放管理及輔導計畫網站:溫室氣體減量電子報-第7期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01-17.
  61. 28.7 brief comms arising MH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6-01-08.
  62. 杜克大學物理學家報告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5-10-19.
  63. 《自然》雜誌9月18日內容精選[失效連結]
  64. Changes In Solar Brightness Too Weak To Explain Global Warming
  65. Hegerl, et al., Chapter 9: Understanding and Attributing Climate Change, Executive Summary, in IPCC AR4 WG1 2007.
  66. Major cuts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livestock within reach.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2013-09-26. 
  67. Key facts and findings.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68. 少吃牛肉少喝奶能減輕全球變暖?牛津大學專家:的確如此. 鳳凰網. 2018-06-01. 
  69. 保羅·霍肯Paul Hawken. Drawdown: The Most Comprehensive Plan Ever Proposed to Reverse Global Warming. 企鵝出版集團. 2017-04-18 [2019-01-06]. ISBN 978-0143130444 (英語). 
  70. Summary of Solutions by Overall Rank. 2017-04-18. 
  71. JRC SCIENCE FOR POLICY REPORT Fossil CO2 & GHG emissions of all world countries (PDF). EDGAR. 2017 [2018-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