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祁华路站

祁华路站
图片来自wantubizhi

祁华路站[1],前称锦秋路站位于上海宝山区大场镇锦秋路,为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的地下车站。于2014年7月22日启用。虽然已经为规划中轨道交通15号线完成了结构预留,但是最终因为各种原因,15号线改道另设锦秋路站

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

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是一条“L”字型的上海轨道交通线路,其南段走向服务于2010年世界博览会

目录

概览

7号线北起宝山区美兰湖站,南至浦东新区花木路站,分二期发展。首期工程正线起自宝山区祁华路站,位于新国际博览中心主入口前花木路站。工程正线全长34.388公里,均为地下线。全线设车站28座(全部为地下站),控制中心1处;主变电所2座,陈太路停车场及综合基地、龙阳路辅助停车场2处车辆基地。工程总投资为187亿元。于2009年12月5日通车试运营,2010年2月20日首末班运营时间区间扩展至高峰时间(05:30到22:31)[2]祁华路站因周边道路未建成长期不开放,直至2014年7月22日才开放。后滩站在2010年4月20日启用。

北延伸段工程原名罗店中心镇公共交通配套工程,起于祁华路站,终于美兰湖站。线路全长9.978公里,其中地下线长约7.01公里,高架线长2.518公里,地下至高架敞开段长0.45公里,设5座车站,其中地下站3座,高架站2座,投资31.57亿元[3]顾村公园站罗南新村站美兰湖站3站于2010年12月28日启用,刘行站潘广路站于2011年6月30日启用。

7号线开通后首个工作日(2009年12月7日)下午5时止进站客流8.3万人次、双向换乘客流11万人次[4]。客流量最高峰出现在2010年7月6日,达到53.14万人。

线路数据

  • 营运里程:44.366km
  • 站数:33
  • 轨距:1435mm
  • 动力电源:1500V直流(架空电线方式)
  • 复线区间:全线
  • 电气化区间:全线
  • 地面区间:锦秋路停车场—祁华路西、龙阳路东—龙阳路车辆段
  • 地下区间:罗南新村西南—花木路
  • 高架区间:美兰湖罗南新村西南

车站装潢

7号线的各个装潢内都有以站名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墙面(大字壁),背景为橘红色调的水果图案。不过,有三处例外:后滩站使用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静安寺站使用静安寺上海大学站使用上海大学图书馆形象。而花木路站则由于空间设计问题(站厅层中间是一个镂空),没有这种大型墙面。

换乘设计

7号线的换乘站点设置有如上示。在肇嘉浜路东安路耀华路高科西路等垂直换乘站点,7号线的站台位于地下三层(B3层),其他线路的站台位于地下二层(B2层),即站台间是呈上下楼层关系,换乘通过站台间的楼梯实现。值得注意的是,站台上的通道既有楼梯又有自动扶梯的,那是通往站厅出入口的通道,而换乘通道只有楼梯没有扶梯。

静安寺常熟路以及镇坪路的换乘,需要乘客上至站厅走过一段站厅间通道到其他线路的站厅,然后到达站台,从而实现换乘。相对来说,上述的垂直换乘站比较方便。

车站结构

地面层 出入口 1-3出入口
地下一层 站厅 票务服务、自动售票机、人工服务台
地下二层 L 7往站|美兰湖(站|顾村公园)
岛式站台,左边车门将会打开
上海地铁线路名|7往站|花木路(站|上海大学)|arrow|R

车站出口

7|
出口编号 建议前往目的地 照片
1号口
2号口
3号口

参考文献

  1. 本市在建的7号线与11号线53座车站确定名称
  2. 2月20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可乘7、9号线上下班(《东方早报》文章). 《东方早报》网站. 2010-02-12 [2010-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8) (中文). 
  3. 罗店中心镇公共交通配套工程. [2017-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6). 
  4. 7号线开通后迎来首个工作日 早高峰现换乘"小高潮". 东方网. 2009-12-08 [2009-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13)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