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稻热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稻热病。原图链接

稻热病(学名:Magnaporthe grisea、Magnaporthe oryzae),稻热病菌是属于子囊菌门粪壳菌纲的植物病原菌,能对水稻造成严重的感染,也能感染小麦裸麦大麦与御谷等作物。稻热病每年均造成严重的济损失,这种感染每年摧毁了可供超过6000万食用的水稻

概述

稻热病征是稻烂颈部,水稻幼苗枯萎病,水稻的稻瘟病,禾本科的椭圆形斑,点蚀病,黑麦草鼓风,约翰逊点,和颈部胚泡是一种植物致病性真菌,可导致严重的水稻病害。grisea 由一个隐性物种复合体,至少包含两个具有明显遗传差异且不会杂交的生物物种。从Digitaria分离的复杂成员被更狭义地定义为grisea grisea。从稻米和其他寄主中分离出的复合物的其馀成员被改名为米格纳波特米。稻瘟病的病原体使用这两个名称中的哪个仍然存在混淆,因为这两个名称现在已被不同的作者使用。

稻热菌(Magnaporthe)可以感染其他重要的农业谷物,包括小麦,黑麦,大麦和珍珠小米,引起疾风病或白叶枯病。稻瘟病每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估计,每年毁坏的大米足以养活超过6000万人。已知这种真菌存在于全球85个国家/地区。

宿主与症状

稻热病菌是一种子囊菌。它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植物病原体,因为它可以通过有性和无性繁殖产生专门的传染性结构,这种结构被称为压感器,可以感染气生组织和菌丝,可以感染根部组织。稻热病为真菌类病原菌Magnaporthegrisea寄生所引起,发病率受气候影响很大。稻热病菌的孢子因为在稻米种植区的高湿度环境下全年都可生存,因此是广为流传的疾病。其病菌也能在稻米作物的任何发展阶段进行感染。稻热病的菌孢可以很轻易地在植物之间传染,而且因稻谷掉落或断株之故,其在地面上的潜伏期长达数月之久。

症状

稻热病菌可感染M-201、M-202、M-204、M-205、M-103、M-104、S-102、L-204与Calmochi-101等品系的水稻,其中以M-201最容易被感染。其感染的初始症状为叶上白色至灰绿色、边缘较深的病斑,病斑变大后形状会渐呈椭圆形或纺锤形,并可能与周围病斑接合,使整片叶子枯萎,被感染的植物全株地上部位皆可能有症状,节的感染会造成秆的断裂,花序基部的感染为颈腐病(neck rot),可能使整个花序坏死而不能产生种子,造成植株产生的种子数量减少,叶圈(leaf collar,叶片与叶鞘的相连处)的感染为领腐病(collar rot),可能使整片叶坏死。

在稻品M-201的病变或在芽的所有部分上产生较暗边界的斑点,而较旧的病变为椭圆形或纺锤形,发白到灰色且具有坏死边界。病变可能扩大并合并杀死整片叶子。在植物的所有地上部分都观察到症状。在叶领,茎秆,茎秆节和穗颈节上可见病灶。结节间感染以带状发生。淋巴结感染会导致牙根在受感染的节点处破裂(脖子变烂)。它还通过使宿主产生较少的种子而影响繁殖。这是由防止实际谷物成熟的疾病引起的。

地理分布

2016年2月,孟加拉国发生了毁灭性的小麦流行病。这是一种稻瘟病菌最有可能从谱系米纳斯吉拉斯,巴西圣保罗,巴西利亚,和戈亚斯的状态巴西而不是从任何地理上邻近的菌株。这种成功的诊断表明,基因监测能够解开跨大陆运输的新型生物安全隐患,并使巴西的经验可以迅速应用于孟加拉国。为此,政府建立了预警系统,以追踪其在全国的蔓延。

温差致病

稻热病菌可危害叶片、稻穗、茎节及叶舌,发病初期于叶面上形成褐色或暗绿色小斑点,若环境适合病势进展,则扩大呈纺锤型,病斑周围呈黄色,中间灰褐色,严重时叶片枯萎,如感染稻穗则造成榖粒不充实。稻热病于相对湿度高时容易发病,温度高低变化剧烈时,水稻的抵抗力降低使病害更加严重。稻热病在一期作较容易发生,一般而言,水稻插秧后35至50天最容易遭受感染,尤其在施用高量氮肥、密植而通风不良的稻田更容易发生,因此请农友密切注意田间稻热病发生情形,一旦发现病势进展,应立即施药防治,避免病害扩散蔓延[1]

疾病周期

稻热病菌的孢子

稻热病病原体作为孢子感染,在水稻植株的某些部位(例如叶,叶领,圆锥花序,茎秆和茎秆节)上产生损害或斑点。病原体利用被称为app的结构渗透到植物中。病原体能够利用其侵入的菌丝在植物细胞之间移动,从而通过纤毛虫进入。然后从患病水稻组织sporulates被分散为分生孢子。在稻草和残茬等来源中越冬后,循环重复进行。病变可以在一个晚上产生多达数千个孢子的情况下,一个周期可以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完成。但是,感染后三到四天内会出现疾病病灶。由于能够持续产生超过20天的孢子,稻瘟病病害可能对易受影响的水稻作物造成毁灭性破坏。

管理

稻瘟病是世界上有关稻米作物的最重要疾病。由于稻米是世界许多地方的重要食物来源,因此其影响范围很广。它已在全世界超过85个国家中发现,并于1996年到达美国。每年因稻瘟病而损失的农作物可养活6000万人。尽管有一些水稻抗病菌株,但无论水稻种植在哪里,该病仍然存在。该病从未从一个地区根除。

这种真菌已经对植物育种者开发的某些类型的水稻建立了对化学处理和遗传抗性的抗性。人们认为这种真菌可以通过突变的基因改变来实现。为了最有效地控制稻瘟病菌的感染,应实施综合管理程序,以避免过度使用单一控制方法和对抗遗传抗性。例如,消除农作物残留物可以减少过冬的发生,并减少随后季节的接种。

另一种策略是种植对稻瘟病菌不那么敏感的抗性水稻品种。对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及其对游离水分的需求的了解表明了其他控制策略,例如调节灌溉和结合不同作用方式的化学处理。管理供应给农作物的水量限制了孢子的流动性,从而降低了感染机会。已显示化学防治方法(例如杀虫剂)可防止Appressoria渗透到水稻表皮细胞中,而使谷物不受影响。

对治方法

可望研究出无害杀虫剂

当孢子接触到稻叶时,就形成小细胞状的泡泡,泡泡因内在压力爆破后,会破坏稻叶表面的蜡质,真菌此时释放出囊孢,借由酵素分解植物的细胞壁,让真菌得以入侵。英国艾希特大学由塔波特博士领导的团队,将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期刊上。一个关键基因,该基因对于控制囊孢形成的蛋白质至为重要。

这项发现也可能促成更佳的筛选育种,甚至发展能抵抗稻热病的新稻米品种基因工程。研究团队找到稻热害菌的致命弱点,他们找到了稻热病菌的分泌系统,认为它对传递引起稻热病的病菌武器至为重要,有机会发展出对环境无害的稻热病菌杀菌剂,只要能够制造一种缺乏此一分泌系统的稻热病菌变种,就无法让米发病。但塔波特也提醒能还要再花五至十年,才能发展出具体的杀菌对策。[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