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稻熱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稻熱病。原圖鏈接

稻熱病(學名:Magnaporthe grisea、Magnaporthe oryzae),稻熱病菌是屬於子囊菌門糞殼菌綱的植物病原菌,能對水稻造成嚴重的感染,也能感染小麥裸麥大麥與御穀等作物。稻熱病每年均造成嚴重的濟損失,這種感染每年摧毀了可供超過6000萬食用的水稻

概述

稻熱病徵是稻爛頸部,水稻幼苗枯萎病,水稻的稻瘟病,禾本科的橢圓形斑,點蝕病,黑麥草鼓風,約翰遜點,和頸部胚泡是一種植物致病性真菌,可導致嚴重的水稻病害。grisea 由一個隱性物種複合體,至少包含兩個具有明顯遺傳差異且不會雜交的生物物種。從Digitaria分離的複雜成員被更狹義地定義為grisea grisea。從稻米和其他寄主中分離出的複合物的其餘成員被改名為米格納波特米。稻瘟病的病原體使用這兩個名稱中的哪個仍然存在混淆,因為這兩個名稱現在已被不同的作者使用。

稻熱菌(Magnaporthe)可以感染其他重要的農業穀物,包括小麥,黑麥,大麥和珍珠小米,引起疾風病或白葉枯病。稻瘟病每年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據估計,每年毀壞的大米足以養活超過6000萬人。已知這種真菌存在於全球85個國家/地區。

宿主與症狀

稻熱病菌是一種子囊菌。它是一種極其有效的植物病原體,因為它可以通過有性和無性繁殖產生專門的傳染性結構,這種結構被稱為壓感器,可以感染氣生組織和菌絲,可以感染根部組織。稻熱病為真菌類病原菌Magnaporthegrisea寄生所引起,發病率受氣候影響很大。稻熱病菌的孢子因為在稻米種植區的高濕度環境下全年都可生存,因此是廣為流傳的疾病。其病菌也能在稻米作物的任何發展階段進行感染。稻熱病的菌孢可以很輕易地在植物之間傳染,而且因稻穀掉落或斷株之故,其在地面上的潛伏期長達數月之久。

症狀

稻熱病菌可感染M-201、M-202、M-204、M-205、M-103、M-104、S-102、L-204與Calmochi-101等品系的水稻,其中以M-201最容易被感染。其感染的初始症狀為葉上白色至灰綠色、邊緣較深的病斑,病斑變大後形狀會漸呈橢圓形或紡錘形,並可能與周圍病斑接合,使整片葉子枯萎,被感染的植物全株地上部位皆可能有症狀,節的感染會造成稈的斷裂,花序基部的感染為頸腐病(neck rot),可能使整個花序壞死而不能產生種子,造成植株產生的種子數量減少,葉圈(leaf collar,葉片與葉鞘的相連處)的感染為領腐病(collar rot),可能使整片葉壞死。

在稻品M-201的病變或在芽的所有部分上產生較暗邊界的斑點,而較舊的病變為橢圓形或紡錘形,發白到灰色且具有壞死邊界。病變可能擴大並合併殺死整片葉子。在植物的所有地上部分都觀察到症狀。在葉領,莖稈,莖稈節和穗頸節上可見病灶。結節間感染以帶狀發生。淋巴結感染會導致牙根在受感染的節點處破裂(脖子變爛)。它還通過使宿主產生較少的種子而影響繁殖。這是由防止實際穀物成熟的疾病引起的。

地理分佈

2016年2月,孟加拉國發生了毀滅性的小麥流行病。這是一種稻瘟病菌最有可能從譜系米納斯吉拉斯,巴西聖保羅,巴西利亞,和戈亞斯的狀態巴西而不是從任何地理上鄰近的菌株。這種成功的診斷表明,基因監測能夠解開跨大陸運輸的新型生物安全隱患,並使巴西的經驗可以迅速應用於孟加拉國。為此,政府建立了預警系統,以追蹤其在全國的蔓延。

溫差致病

稻熱病菌可危害葉片、稻穗、莖節及葉舌,發病初期於葉面上形成褐色或暗綠色小斑點,若環境適合病勢進展,則擴大呈紡錘型,病斑周圍呈黃色,中間灰褐色,嚴重時葉片枯萎,如感染稻穗則造成榖粒不充實。稻熱病於相對溼度高時容易發病,溫度高低變化劇烈時,水稻的抵抗力降低使病害更加嚴重。稻熱病在一期作較容易發生,一般而言,水稻插秧後35至50天最容易遭受感染,尤其在施用高量氮肥、密植而通風不良的稻田更容易發生,因此請農友密切注意田間稻熱病發生情形,一旦發現病勢進展,應立即施藥防治,避免病害擴散蔓延[1]

疾病週期

稻熱病菌的孢子

稻熱病病原體作為孢子感染,在水稻植株的某些部位(例如葉,葉領,圓錐花序,莖稈和莖稈節)上產生損害或斑點。病原體利用被稱為app的結構滲透到植物中。病原體能夠利用其侵入的菌絲在植物細胞之間移動,從而通過纖毛蟲進入。然後從患病水稻組織sporulates被分散為分生孢子。在稻草和殘茬等來源中越冬後,循環重複進行。病變可以在一個晚上產生多達數千個孢子的情況下,一個週期可以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內完成。但是,感染後三到四天內會出現疾病病灶。由於能夠持續產生超過20天的孢子,稻瘟病病害可能對易受影響的水稻作物造成毀滅性破壞。

管理

稻瘟病是世界上有關稻米作物的最重要疾病。由於稻米是世界許多地方的重要食物來源,因此其影響範圍很廣。它已在全世界超過85個國家中發現,並於1996年到達美國。每年因稻瘟病而損失的農作物可養活6000萬人。儘管有一些水稻抗病菌株,但無論水稻種植在哪裡,該病仍然存在。該病從未從一個地區根除。

這種真菌已經對植物育種者開發的某些類型的水稻建立了對化學處理和遺傳抗性的抗性。人們認為這種真菌可以通過突變的基因改變來實現。為了最有效地控制稻瘟病菌的感染,應實施綜合管理程序,以避免過度使用單一控制方法和對抗遺傳抗性。例如,消除農作物殘留物可以減少過冬的發生,並減少隨後季節的接種。

另一種策略是種植對稻瘟病菌不那麼敏感的抗性水稻品種。對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及其對游離水分的需求的了解表明了其他控制策略,例如調節灌溉和結合不同作用方式的化學處理。管理供應給農作物的水量限制了孢子的流動性,從而降低了感染機會。已顯示化學防治方法(例如殺蟲劑)可防止Appressoria滲透到水稻表皮細胞中,而使穀物不受影響。

對治方法

可望研究出無害殺蟲劑

當孢子接觸到稻葉時,就形成小細胞狀的泡泡,泡泡因內在壓力爆破後,會破壞稻葉表面的蠟質,真菌此時釋放出囊孢,藉由酵素分解植物的細胞壁,讓真菌得以入侵。英國艾希特大學由塔波特博士領導的團隊,將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期刊上。一個關鍵基因,該基因對於控制囊孢形成的蛋白質至為重要。

這項發現也可能促成更佳的篩選育種,甚至發展能抵抗稻熱病的新稻米品種基因工程。研究團隊找到稻熱害菌的致命弱點,他們找到了稻熱病菌的分泌系統,認為它對傳遞引起稻熱病的病菌武器至為重要,有機會發展出對環境無害的稻熱病菌殺菌劑,只要能夠製造一種缺乏此一分泌系統的稻熱病菌變種,就無法讓米發病。但塔波特也提醒能還要再花五至十年,才能發展出具體的殺菌對策。[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