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万剑机场联合遥攻武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万剑机场联合遥攻武器
图片来自台湾小站

万剑机场联合遥攻武器(简称万剑弹)是中华民国中科院代号“万剑计画”所发展的视距外反跑道集束巡航导弹。专门用于破坏机场的跑道,以瘫痪机场的起降功能。也可用于破坏雷达和人员聚集地。

集束炸弹虽然已经被107个国家签署集束弹药公约[1] 禁用,但中华民国和中美俄等主要军事国家均未签署该条约。

发展历史

2004年12月,自由时报报导由汉翔揭露,由经国号战斗机10004号原型机挂载万剑弹测试照片;中华民国空军进行万剑弹首次机载试射在2010年5月13日进行,由443联队所属的F-CK-1经国号战斗机执行任务。

2012年10月24日,中华民国立法院第8届第2会期国防委员会第13次全体委员会议提案要求“万剑武器系统量产”应依原规划于民国103年(2014年)开始执行。

2013年5月4日及9月10日中华民国空军分别完成万剑弹量产的“作战需求”与“系统分析”。

2014年初,空军443联队第一批共71架的F-CK-1A/B MLU经国号战斗机,已完成翔展专案的“翔展一号”经国号与万剑弹间之系统升级整合作业,万剑武器系统量产代号“神斧专案”。,427联队的56架也将于2014下半年进行“翔展二号”升级计画,2017年年底所有129架经国号战斗机都将可挂万剑遥攻武器。

预计2014年通过“投资纲要计画”审查后,年底前完成建案,2015年起开始量产。2014年12月31日,空军司令部与中科院签订“神斧专案委制协议书”,以69亿3757万新台币的价格从2015至2020年生产万剑武器系统,量产总数不明。

2018年8月初中华民国空军针对国造“万剑弹”首度实施战术测评后,发现高空投射出现的部份瑕疵问题。

经过中科院针对问题进行验证及修正,于2019年4月23日13时40分由编号为1609的F-CK-1 B MLU双座战机针对高、低空各投射一枚。试验结果精准命中东南海域海上靶区,并再度验证可于视距外针对沿海以及海上登陆船团进行攻击。由于海域的天候良好,最后一刻决定两枚全部发射,分自高、低空投放,以验证在不同高度和战术动作下的可靠度与精准度。

设计

万剑弹外型设计与运用概念与美国AGM-154联合战区外武器(JSOW)及英、法合作生产的暴风影导弹类似,视距外作战需求和弹体内装反跑道集束炸弹

万剑弹采用了锥形弹头、箱型弹体、收折式弹翼、涡轮喷射推进、四片全动式尾翼等外型设计。其结构从头到尾依序可分为弹锥段、电子部件段、装有集束弹的战斗部、收折式弹翼与伺服机构段、燃料段、涡轮发动机与进气口的动力段、全动式尾翼。

飞行动力则采用中科院自行研制的涡轮扇发动机与滑翔混合推进,有别于美国的AGM-154联合战区外武器仅靠滑翔推进,故万剑弹射程将提高,从台湾海峡中线可直接进行有效距离外进行远程投射,压制敌军机场,对福建广东等一线城市进行打击,透过破坏机场、瘫痪部队集结区、装卸区、或阵地等途径,为台海防卫作战争取外力干涉所需要的时间。

性能推估

  • 全长:4.5~5.0公尺
  • 重量:700~750公斤
  • 翼展:2.0~2.5公尺
  • 载具:F-CK-1A/B MLU、F-CK-1C/D
  • 最大射程:超过150公里
  • 导引方式:中途飞行导引采全球定位系统(GPS)与惯性导航系统(INS)并搭配地形辨识(TERCOM);终端导引采影像红外线(IIR)与数位影像辨识对比(DSMAC)
  • 飞行方式:涡轮扇发动机与滑翔
  • 研发金额:近30亿元新台币
  • 生产状况:2015年起开始量产。

参考文献

  1. 集束弹药公约,www.u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