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洲涌莲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芦洲涌莲寺,是位于台湾新北市芦洲区得胜里的观音寺,每举行三年一次、祭祀郑成功的醮,其祭祀圈还作为芦洲与三重的行政分界。
历史沿革
建庙起因是同治元年(1862年),竹围人李佑在淡水向说是来自南海普陀山隐秀寺的观音像祈求生意顺利应验,在还愿时香炉发炉,经请示,菩萨欲进驻芦洲楼仔厝,即在今日的得胜街现址用竹茅建庙。芦洲原为淡水河畔的低平沙洲,水泽遍布,早期寺所在位置位于全芦洲最高处,积水不像其他地区严重,成为当时地方政治、经济等中心。因仅有的草庵不敷所需,遂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建庙。
光绪十四年(1888年),官方在庙埕竖立名为“拳和官庄改定折征租谷碑”的碑,为淡水县知县汪兴祎为配合刘铭传实施土地租税改革,告示佃户缴纳租税的统一规定。1919年,首次扩建成前、后殿。早期庙身为传统闽南式平面四合院建筑,1921年,后方兴建祭祀郑成功的懋德宫。皇民化运动时,当地佛教神像都置放在此寺,道教集中于芦洲保和宫、芦洲保佑宫,土地公则集中于芦洲三角头五福宫,万善同等阴庙则集中于大墓公。
芦洲人林堉璘在事业有成后,重建此庙,让其从原本一间小庙宇变成今日的规模。1961年修建。1981年重建,由谢自南设计,到1997年尾竣工。涌莲寺格局方正,建物成左右对称分布,整体建筑空间承袭传统佛寺的规矩,包括山门、水池、前殿、拜殿、正殿等。
今址为得胜街96号,属得胜里。
宗教祭祀
芦洲与三重的行政区界线,就是以先啬宫与涌莲寺的祭祀圈来分别。
涌莲寺前殿供奉除观音外,还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弥勒佛、四大金刚等。三宝佛殿有一座以一万两黄金打造的观音像,是委由南投县草屯镇师傅制作,自2015年10月开始规划,2016年9月17日连续三天举行开光祈福法会。
后殿除主祀延平郡王,此外还有玉皇大帝、文昌帝君、天上圣母、注生娘娘、月老星君与地藏菩萨等。其中月老原本安放在后殿四楼的玉皇殿里,后不断有信众反映空间不足,遂在四楼另辟月老殿,于2008年初完成安座。
观音祭
涌莲寺三大庆典的农历二月十九的观音圣诞纪念日、农历六月十九的观音佛祖得道纪念日及农历九月十九的观音佛祖出家纪念日,以九月十九日的规模最大,除举行诵经法会、祭祀及邀请布袋戏、歌仔戏作酬神戏外,还有盛大的迎神绕境。在日治时期,芦洲就已分为名为“妈祖角”、“土地公角”及“天公角”三大角头,祭拜日就为这三日,由各角头负责人在辖区内募集丁口钱,做为主办祭典及野台戏费用。三角头中,以土地公角幅员最大、聚落内芦洲三角头五福宫信众最多,年年担任观音出巡前导神明,遂尊称为“土地公王”。
祈福绕境是在农历九月十八日、观音菩萨出家纪念日前夕,称为“芦洲大拜拜”。
国姓醮
国姓醮由来,文史工作者杨莲福指出,传说嘉庆十四年(1809年)间,沪尾人受到侵略而向芦洲人求援,未料事为敌方探悉且倾巢来犯,芦洲因而危在旦夕,遂向代表郑成功的九芎树许愿以三年一醮祈求保佑,后果然转危为安,乡民自此订寅、申、巳、亥年为祈安建醮之年。他说另外传说是漳泉械斗时,沪尾泉州人向芦洲同乡求援以抗士林、金山漳州人,壮丁尽出乡境的芦洲却遭林口、桃园一带的漳州人来袭,这时九芎树下、郑军埋藏的旧炮化成千军万马退敌,后人便相约三年一醮报恩。
芦洲自道光十七年(1837年)起,每三年建醮祭祀郑成功,为全台湾除了延平郡王祠外,唯一有的国姓爷建醮活动。建醮是从象征招回郑成功兵马的竖灯篙开始,灯篙竖越多、越高,表示招回的兵马越众、越能能驱邪避难。传统上连小孩都可以参与竖灯篙,因当地人认为芦洲是国姓爷特别眷顾的地方,所以没有禁忌,但怀孕或有月事的妇女不得靠近,尤其不可跨越灯篙相关器具。相传作醮那一月天气若特别好,芦洲该年就不淹水。
仪式由竖灯篙师傅先带领工作人员破土,于地上凿洞将灯篙杉埋入土中四尺,再以横竿和麻绳交错捆绑完成基座,用蓖麻绳将刺竹、灯篙杉紧扎七次,于锣鼓齐鸣声中由众人齐力扶直灯篙,过程中须向空中抛撒金白钱。灯篙竖起之后,各角头庙会在下方搭棚设置醮坛,供奉国姓爷、池府王爷和保生大帝,开始敲钟击鼓昭告众人,让乡亲带汤圆前往祭拜。
在涌莲寺的主普坛会挂起清末贡生李树华所提的对联“延颈输诚十月小春开法会”、“平台奏绩三年一醮报公恩”。竖立灯篙之后,隔日举行升旗典礼,卯时一刻的天色尚未绽放光明,工作人员便依预定时辰,将相关法器升上灯篙。升上的幡旗布条分为三色,中央黄色代表将官、右方红色代表校官、左方蓝色代表尉官,上书“连醮祈安”大字。相传灯与幡旗的功用是在日夜替换,为招回郑成功将士兵马的祈安法器。
竖灯篙、升旗相关仪式之后,主办单位会从懋德宫请出延平郡王彩绘神图,移往涌莲寺正殿供奉。延平郡王三献礼大典是该醮最重要的祭典,传统上从礼生到主、陪祭官,均由男性仕绅、村里长、地方首长担任,直到李翁月娥选上芦洲地方自治史上首任女性市长,2004年由她担任正献官时,还特地安排女性里长黄秀玉、王丽真担任引赞,是国姓醮大典首次出现女性参加。举办国姓醮期间,道士会循古礼科仪祭祀国姓爷,并巡至各角头的灯篙坛迎礼参拜,直到农历十月底醮期结束。
寺庙
东亚传统宗教供奉神灵、神话或传说人物、历代圣贤、历史著名人物的房屋式祭祀建筑物,均可统称为庙宇[1]。
一般包括道观、佛寺、祠等庙宇,而不包括祭祀祖先的祠堂家庙,但一些圣贤的家庙亦受宗族以外的信众参拜,故这些家庙同时事实上有著祭祀以及让信众祈求庇佑用的性质。道教宫观可称宫庙,佛教寺院可称寺庙,尊天法祖祭祀通称祖庙或宗庙,皇家太庙与明堂则合称为庙堂。
由于东亚传统上常有不同宗教互相影响、习合的情况,如佛道双修、三教合流、神佛习合等,加上与民间信仰、巫觋宗教合流,因此庙宇的名称、性质多变,甚至同一间庙宇同时具备多种性质。
建筑
除了一些单体式且不设前院的庙宇外,一般都有一个独立的门为入口,如神道坊(庙宇牌坊)、山门、鸟居等,也代表进入庙宇或结界范围。入门之后为神道,可通往参拜之处。
庙宇主体建筑称为“殿”,“殿”本指帝王居所,后来也指供奉仙真圣贤神佛的屋宇如大雄宝殿,有些则称为“堂”如日本法隆寺金堂。规模较大的寺庙常有多个不同的殿或堂。
有些庙宇周围会有镇守の森,有守护庙宇的神圣意义,也有些是作为风水林。
类型与名称
“观”,原指宫殿的高大门阙,后因历代帝王常请方士或道士夜观星象、制定历法于“观”,后来用以指道士修道的居所,即道观,也作为供奉道教先真的建筑物名称,如玄妙观与白云观。一些规模较大的道观会以“宫”命名,两者又合称“宫观”。
民间信仰中的寺庙命名多元,传统上只有一些主神神格为帝、后、妃或王爷级的寺庙才会用原指帝王居所的“宫”命名。例如妈祖曾先后在元代、清代获皇帝册封为天妃、天后,于是部分妈祖庙命名为天妃宫、天后宫;关羽被尊为协天大帝,于是一些关帝庙也命名为协天宫;神格崇高的神明,其庙宇也会称为“宫”,如香港、澳门一些由民间释教信徒开设的观音庙名为水月宫。今日多数神庙都称“宫”。
“殿”指帝王理事之所,多为高阶神明的庙宇,供奉三清的庙宇名称包含三清殿、高玄殿等。供奉玄天上帝的庙宇名称包含北极殿、真武殿等。
寺庙原指“寺院”“寺”原系朝廷办公官署如大理寺等,“院”原为官廨别称。佛教传入中国初期,曾将僧人安排在九卿之一府邸寺中居住,因几个著名僧人而令其居所寺中某某院也逐渐成为僧人居所代称。故后世称为寺或院,佛教僧侣修行、礼佛与居住的道场,如中国佛教第一座佛寺洛阳“白马寺”与香港“三大古刹”之一“青山禅院”,并随著汉传佛教传播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琉球;伊斯兰教之礼拜堂称之为“清真寺”。
“庵”或“庵堂”本来是指结草为屋,后指僧尼供佛的屋舍如河南初祖庵,又常常专指仅有女性出家众(比丘尼)居住、修行的场所如新北市石碇区莲池庵。也有一些民间释教信徒把供奉地藏王的庙宇命名为地藏庵,五福大帝的庙宇也有命名为“庵”如福州白龙庵。
“岩”本来指位于山窟或依山崖处据险而筑的佛寺,供奉清水祖师的庙宇也常命名为清水岩。
“洞”系道教先真居住之地如洞天福地,后来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越南等地,因为民间释教与民间信仰合流,而成为庙的代名词之一。
儒教的寺庙包括祭祀孔子的孔庙,以及祭祀圣贤、烈士、祖先的“祠”,如名宦祠、忠烈祠、宗祠等。但一些祭祀先贤的祠又被民众视为祈福消灾的神明,遂与民间信仰结合变成民间寺庙,例如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供奉土地公的庙宇也有作土地祠、福德祠者。
“府”原指百官所居之处,部份庙宇也以“府”命名,如奉祀五府千岁的代天府、奉祀池府千岁的海埔池王府、奉祀张李莫府三千岁的五条港安西府、奉祀张天师的天师府或广信府。
“堂”是古代官吏审案的地方,也指屋舍的正厅,作为庙宇使用如松山慈惠堂。台湾斋教、扶乩之场所亦常称为“堂”,例如壹善堂、劝化堂。佛教道场也会使用“讲堂”作为弘法场所名称如慧日讲堂与菩提讲堂。一贯道场所亦有作“某某佛堂”、“某某圣堂”等。
“坛”是举行祭祀的高台,在古代东亚常与政府祭祀相关,如天坛、地坛、先农坛、厉坛等,其中天坛、天公坛也成为常见祭祀玉皇上帝的庙宇名称,如新竹天公坛、台湾首庙天坛。另外,一般私人设立的神坛也常称“某某坛”。
“庙”可作为祭祀各神祇场所的泛称,或直接成为祭祀场所名称,如武庙、文昌庙、文武庙、妈祖庙、王爷庙、城隍庙、义民庙、祭祀后羿的三嵕(zōng)庙等。
日本神道教的寺庙称为神社,其中祭祀日本皇室祖先神、日本天皇、以及对于大和平定有功神祇的神社称为神宫,小型的神社则称为“祠”,或作“小祠”、“小堂”。
越南传统信仰中的寺庙,除了与中国相同的类型外,村社里还有一种称为“亭 (越南)|Đình”的寺庙,供奉村社保护神。
参考文献
- ↑ 道教宫庙组织或管理章程范例 (PDF).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 [2018-04-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