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近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百战奇略(明帝朱元璋)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近战》旨在阐述采用“近而示之远”的佯动战法奇袭歼敌的指导原则问题。

《近战》选自明朝刘基的《百战奇略[1]。它认为,在与敌人隔河对抗时,倘若打算从近处进击敌人,就要采取多设疑兵之法,伪装成远渡之状以吸引和分散敌人兵力,然后我从敌人近处空虚之地袭击它,就能把敌人打败。“近而示之远”与“远而示之近”,都是古代战争中常为兵家所采用的一种佯动误敌为内容的“示形”战法。春秋越吴笠泽之战,就越方来看,就是运用“近而示之远”战法的成功一例。

译文

大凡与敌人隔河对阵,我如要从近处进攻敌人,就反而伪装成从远处渡河的样子。为此,必须多多设置一些疑兵,装作从河的上、下游远处渡河进攻的架势,敌人一定会分散兵力来应付。这样,我就可以乘隙暗中出兵从近处袭击敌人,敌人就可以被打败。诚如兵法所说:“打算从近处进攻敌人,就伪装成从远处出击的样子。”

春秋时期,越国讨伐吴国,吴王出兵于笠泽进行抵抗,而与越军隔笠泽水对阵相抗。越军分为左右两翼,乘夜擂鼓呼号而进,吴军则分兵进行抵御。越王勾践亲率主力部队偷偷从中央近处渡过笠泽水,直奔吴国中军主力而击鼓冲杀过去,致使吴军大败,吴国最终灭亡。

原文

凡与敌夹水为阵,我欲攻近,反示以远,须多设疑兵,上下远渡,敌必分兵来应,我可以潜师近袭之,其军可破。法曰:“近而示之远。”①

春秋,越人伐吴,吴人御之笠泽,夹水而阵。越人②为左右阵、夜鼓噪而进,〔吴师分以御之。越子以三军潜涉,当〕吴中兵而鼓之,吴军大败,遂至灭亡。③

【注释】

①近而示之远:语出《孙子兵法·计篇》。

②越人:马本及各本皆误作“楚人”,今据史校改。

③本篇史例同《夜战》,出自《左传·哀公十七年》。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7月1日~375年4月16日),字伯温,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2]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明初诗文三大家[3]”。

作品介绍

《百战奇略》原名《百战奇法》,是明代军事著作,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4]而问世,这无论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明弘治十七年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李赞,称该书是“极用兵之妙”,在兵家视之。

《百战奇法》是中国古代分条论述战法的兵书。约成书于北宋末。明崇祯本《韬略世法》称该书为南宋末谢枋得编辑,原作者已不可考。清雍正后被更名为《百战奇略》,题明刘基撰,实系清人伪托。现有明刻本存世,10卷,3万余字[5]

视频

近战 相关视频

《虎豹骑》百战奇略第一期:中国骑兵的发展历程概述
《虎豹骑》百战奇略第二期:中国骑兵的发展历程·续

参考文献

  1. 《百战奇略》简介,快照页 - 搜狗百科,2019-11-05
  2. 悲剧性结局,朱元璋第一谋臣刘基为何被毒死,人民网,2006-11-10
  3. 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华典藏
  4. 在历史长河中,世界上有哪些经典军事理论和著作?,网易,2019-03-22
  5. 百战奇法,豆丁网,200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