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阿勒泰市在古代是中国少数民族的牧居地。据史书记载,秦代牧居在这里的部落是由今甘肃省河西走廊一带迁来的塞种人。从西汉开始,历代中央政府就在此设行政管理机构。
“阿勒泰”是突厥语,意为“金山”,因山中蕴藏黄金而得名,有“阿尔泰山七十二条沟,沟沟有黄金”之说。阿勒泰市境内的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而位于福海县的布伦托海水域面积达10万公顷,盛产10多种鱼类,素有“北国渔乡”之称。阿勒泰山河壮丽多姿,具有风貌特异的自然风光,主要风景名胜有喀纳斯湖自然景观保护区、布尔根河河狸自然保护区、蝴蝶沟等。
2018年12月,阿勒泰获评气候生态类国家气候标志。
历史沿革
阿勒泰市是蒙语,黄金之意。因阿尔泰山盛产黄金,阿勒泰市在阿尔泰山之阳,因而依山得名。
阿勒泰市,自古以来先后有塞种、匈奴、鲜卑、柔然、突厥、蒙古、哈萨克等游牧民族自此繁衍生息。
汉朝为西域都护府辖地,继塞种人之后有匈奴,鲜卑游牧于此。
唐朝为北庭都护府辖地,先后为柔然、突厥游牧地。
宋朝为蒙古游牧地,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辖境。
元朝为岭北行省辖境。
明朝为瓦刺汗国辖境,蒙克帖木儿的封地。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为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治下的科布多赞大臣管辖,阿尔泰乌梁海七旗封地的阿尔泰乌梁海左翼旗和左翼后旗地。
清同治六年(1867年),交布伦托海办事大臣管辖。
同治八年(1869年),布伦托海办事大臣被裁撒,仍归科布多赞大臣管理。
同治十年(1871年)塔尔巴哈台带兵大喇嘛棍噶扎拉参借地安置其部众及塔尔巴哈台来的难民.在现阿勒泰市解放北路市三中附近修建千佛寺,后称承化寺,自此为其借地。
光绪十五年(1889年),棍噶扎拉参率部众迁居八音沟(现乌苏县境)以后,仍由科布多参赞大臣管理。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科布多、阿勒泰分治,设阿尔泰办事大臣管理阿尔泰地区,治所在承化寺。是其辖境。
1912年,改阿尔泰办事大臣为阿尔泰办事长官,直隶北京中央政府管辖。治所仍在承化寺,是其辖境。
1913年始设承化寺县佐,隶属阿尔泰办事长官公署。
1919年撤阿尔泰办事长官公署,改置阿山道。划归新疆省管辖,治所仍在承化寺。
1921年改承化县佐为承化县,自此始设县治,治所在承化寺,仍隶属阿山道。
1922年改阿山道为阿山行政长官公署,承化县为其所辖。
1943年改阿山行政长公署为阿山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承化县为其所辖。
1945年三区革命后,承化县为三区政府阿山区所辖。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以后,于1950年建立了承化县人民政府,隶属阿山行政专员公署。
1953年11月20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改承化县为阿泰县。隶属阿山行政专员公署。
1954年2月1日,经新疆省人民政府批准,改阿泰县为阿勒泰县,隶属阿勒泰行政专员公署。同年11月划归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1984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阿勒泰县,改置阿勒泰市。仍隶属阿勒泰地区行政公署。
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
人口民族
人口
阿勒泰市是多民族聚居区。总人口19万人。共25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53.14%;哈萨克族占总人口的38.68%;
2016年末全市总人口199037人,比上年末增加1237人,其中:城镇人口114995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7.78%;乡村人口84042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2.22%,城镇化率为57.78%。全年出生人口2473人,出生率12.46‰;死亡人口1019人,死亡率5.14‰,人口自然增长率7.33‰。总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为100.39:100。
民族
阿勒泰市有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苗族、壮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土家族、傣族、黎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土族、撒拉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等。
交通
航空
阿勒泰机场位于阿勒泰市西南方,距市中心10公里。有南航新疆公司执行乌鲁木齐――阿勒泰航班,广州—郑州—阿勒泰等航线。
公路
阿勒泰长途汽车站位于团结路16号,与乌鲁木齐及本地区各县城都有客运班车相连。此外,阿勒泰和布尔津与乌市之间还有夕发朝至的卧铺汽车对开,10~11小时可达。
地理环境
位置
阿勒泰市地处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西北与布尔津县相邻,西南与吉木乃县交界,东北与蒙古国接壤,周边有红山嘴、塔克什肯、吉木乃和阿黑吐拜克四个口岸,边境线长102.6公里,市境南北长146公里,东西宽84公里,总面积1.15万平方公里。
地貌
阿勒泰市大部分位于阿尔泰地槽褶皱系中段,仅西南一角跨入准噶尔地槽褶皱系的北缘。两褶皱系间以额尔齐斯大断列相隔。具有典型的山麓地貌牲。自北向南,呈明显的梯降式垂直分布,自上而下,可分为北部山区、南部丘陵区、山间冲积平原区3个自然地貌单元。
气候
阿勒泰市地处亚洲大陆腹地,属中温带亚干旱大区、干旱大区气候带。由于北边有阿尔泰山脉为屏障,南临准葛尔盆地北沿,因而形成特殊的气候条件,南北气候差异较大。
全市年均气温为4~4.2℃,1月平均气温-24℃,7月平均气温22.3℃,极端气温、无霜期等因地区而异,与地貌特征相应可分为三个部分:
北部山区:夏季降雨多,冬季积雪大,无明显的四季之分,只有冷暖季之别,冬季长达半年之久,夏季短暂,有时也会落雪。无霜期在90天以下,多雨、湿润、凉爽是山区夏季的主要特征。
中部低山丘陵区:无霜期150天左右,冬春风少于南部平原,积雪少于山区,多于南部平原。雷雨天气有冰雹出现。
南部河谷平原:夏季干旱炎热,冬春寒冷多风。冬季积雪厚度在15厘米以下,大于8级的西北风,年均为34天。
除山区外:云雾少、气候较干燥,日照充足,夏季日照时数可达15小时/天。光能、热能充足。9月上旬就会出现寒潮天气。每年11月就进入结冰期,至翌年3月下旬才开冻。
水文
阿勒泰市是新疆的丰水区,额尔齐斯河、克兰河、苏木达依列克河三大水系横贯市境,河流总长667公里,年径流量60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水土资源
阿勒泰市截止2009年有耕地34.69万亩,宜垦荒地50万亩,土地有机质含量高。阿勒泰市水产资源丰富,哲罗鲑、梭鲈、丁鱼岁、白斑狗鱼等珍稀鱼类。
矿产资源
阿勒泰市是全国六大找矿区之一、新疆重点有色金属开发带,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丰。2009年探明有利成矿带4个,初步探明储量和可开发矿种24种,潜在价值数百亿元。
林业资源
阿勒泰市是新疆的重要林区,截至2009年,有山区自然林103万亩,河谷次生林9.4万亩,木材蓄积量达1656万立方米。额尔齐斯河流域生长的欧洲黑杨、银灰杨等8种天然林。阿勒泰市还有全国独有的树种盐生桦。
畜牧资源
阿勒泰市是新疆重要的牧业基地之一,2009年全市共有四季天然放牧草场1368万亩,刈割草场40万亩。阿勒泰市是新疆重要的肉食品基地,阿勒泰大尾羊、新疆细毛羊、新疆褐牛、阿勒泰马。2006年,阿勒泰市牲畜最高饲养量达89万头(只),其中牛最高饲养量13.02万头、良种奶牛2.6万头。
旅游资源
阿勒泰市四面环山,地形奇异。截止2009年,全市有国家A级景区13处,其中:3A级4处(桦林公园、五指泉、金山森林公园、金山葡萄园),2A级7处,A级2处。市区有旅游宾馆28家(其中星级宾馆6家),日接待能力达3000余人次。旅游公司2家,旅游车队3家,旅行社29家,农(牧)家乐46家(其中自治区星级农(牧)家乐9家),旅游商品店56家,旅游特色餐饮500余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家。
2018年9月,在“冬游新疆”中国西部冰雪旅游节暨第十三届新疆冬季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新疆阿勒泰市被授予“中国雪都”国家气候标志。这是国家气候中心颁发的首个国家气候标志。
经济
综合
201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8444万元,按2015年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4%,与上年相比增长了4.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038万元,同比增长6.2%,与上年相比增长了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16005万元,同比增长16.6%,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30401万元,同比增长11.1%,与上年相比增长了1.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14.7:17.9:67.4调整为14.4:18.2:67.4。人均生产总值由上年的29841元增加到32574元,增加2733元,同比增长9.16%。
2019年,阿勒泰市坚持“以旅游业为主体,牵动一产、托举二产”,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完成生产总值93.22亿元,同比增长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53.9%;地方固定资产投资28.07亿元,同比增长6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亿元,同比增长3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4亿元,同比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469元,增收3486元,同比增长10.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480元,增收1498元,同比增长10%。
第一产业
201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01574.23万元,同比增长12.93%,其中农业产值50765.07万元,同比增长11.42%;林业产值740.17万元,同比下降14.93%;畜牧业产值47851.07万元,同比增长15.44%;渔业产值630.37万元,同比增长16.1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87.55万元,同比增长6.05%。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2.63万亩,同比增长13.59%,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3.25万亩,同比增长0.45%;油料播种面积13.56万亩,同比增长36.14%;瓜果播种面积1.96万亩,同比增长1.96%;甜菜播种面积0.37万亩,同比增长37.03%。
粮食总产量5.55万吨,同比增长15.18%;小麦产量0.66万吨,同比下降43.6%;油料产量2.78万吨,同比增长36.1%;甜菜产量1.30万吨,同比增长381.48%;蔬菜产量1.38万吨,同比增长5.34%;水果(含果用瓜)产量3.54万吨,同比增长250.49%。
2012年末牲畜存栏50.30万头(只),同比增长1.37%;全年牲畜出栏34.02万头(只),同比增长11.14%;肉类总产量1.68万吨,同比增长12.0%,其中牛肉产量0.96万吨,羊肉产量0.52万吨;牛奶产量8.01万吨,同比增长7.81%。
2020年1月2日,阿勒泰市入选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第二产业
工业:2012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134462万元,同比增长6%。完成工业增加值37245万元,同比增长12%(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重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5634万元,同比增长12.8%。轻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612万元,同比下降5.5%。
2012年全市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748.1万元,同比增长79.7%,拉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4.7个百分点。电力供应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6950.4万元,同比增长4.2%,拉动全市工业生产3.3个百分点。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285.3万元,同比增长51.4%。乳制品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23.5万元,同比下降20.6%。农副食品加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12万元,同比增长10.6%。
建筑业:2012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2192万元,同比增长13.51%。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44435平方米,同比下降6.36%,其中新开工面积33075平方米,同比增长4.0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82492平方米,同比下降30.92%。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201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2358万元,同比增长43.2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1639万元,同比增长71.97%,占投资总量的93.57%;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0719万元,同比下降58.31%,占投资总量的6.4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4873万元,同比下降9.8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2856万元,同比增长40.2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14629万元,同比增长55.05%。三次产业的投资结构为7.7∶25.7:66.6。
社会消费:2012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064.9万元,同比增长16.0%,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169516.2万元,同比增长16.2%;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12548.7万元同比增长13.7%。
按行业划分:批发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113.7万元,同比增长21.2%,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2.03%;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531.8万元,同比增长14.0%,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0.71%;住宿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7.3万元,同比增长19.5%,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4%;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802.1万元,同比增长16.6%,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82%。
交通:2012年全市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72辆,同比增长5.88%,出租汽车181辆,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达到1.06万人次。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19609辆,同比增长11.32%,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1716辆,同比增长10.58%。公路客运量883.64万人,公路货运量192.75万吨,同比增长7.68%。民用航空货邮运量130.14吨,同比增长132.4%,民用航空客运量186472人,同比下降40.64%。
邮电:2012年邮政局(所)数14处,邮政业务总量1697万元,同比下降11.71%。电信业务总量21405万元,同比增长15.93%。固定电话用户8.4万户,同比下降5.41%。移动电话用户24.62万户,同比下降2.38%,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5.06万户,同比增长121.93%。互联网用户4.50万户,同比增长22.21%。
旅游:2012年全市海外游客人数(含一日游游客)60000人,其中外国人12人。港、澳、台同胞25000人。旅游(外汇)收入8762万美元。
社会
科学
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为7069人,R&D内部经费支出1892万元。专利申请受理量218项。专利申请授权量98项,其中发明41项。
教育
2012年全面推进教育事业。中等职业学校4所,在校学生数4219人,专任教师433人。普通中学学校17所,专任教师1626人,在校学生数5050人。小学学校13所,专任教师608人,在校学生数11184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9%。
卫生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8个(其中,市直医疗卫生机构5个: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市骆驼流动医院,乡镇场卫生院13个,村卫生室10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个),编制病床位270张。卫生系统共有在编人员679人(乡镇36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90人(乡镇330人),乡村医生167名。卫生技术人员中,医生429人,占72%;护士161人,占28%;大专以上学历315人,占46%,高级职称29人,占4.8%,中级职称150人,占25%。汉族239人,占35%,少数民族440人,占64%。辖区内共有地直医疗机构6家,民营医疗机构2家。
社保
2012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人数3.34万人,比上年减少0.09万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10553万元,比上年增加12926万元。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85人。
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是22505人,同比下降32.87%;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是68612人,同比增长42.62%;失业保险参保人数是9737人,同比下降48.8%;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1504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0745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是15994人,同比增长12.12%。
旅游景点
五指泉景区
位于素有自治区民族文化之乡的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的河西岸。有一著名的泉水,因在最大的泉眼顶上,有一巨岩――探头石,向东探出3米有余,仰视前方,整个巨石上印着一只巨大的左手掌,掌心纹路清晰可见,手指形状比例恰当,极像人工雕凿成的阴线石雕,可谓惟妙惟肖、巧夺天工,因此故名五指泉。
金山森林公园
金山森林公园占地面积1800亩,园内地形高低起伏,海拔890~970米,自然高差为80米。克兰河支流乌拉斯沟大渠流经此园,为公园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生命源泉。园内有多处地下泉水四季不竭地源源不断涌出,有一处涌泉渗出并形成天然水面,现已扩展为总面积11486平方米的人工湖,成为景点旅游观光的一大亮点。
桦林公园
地处大小克兰河汇口处,位于海拔910米左右的河谷中的公园,南北长2140米,东西宽180米~400米不等,有6个被河水切割成的小岛组成,总面积1.5平方公里。园内植被以桦林为主,青杨次之,林间杂生有野蔷薇、绣线菊、野刺玫等10多种灌木。20世纪40年代,阿山动乱的发生,使园内植物毁于战火,林中的所有树木都是战后生长起的次生林。
金山生态葡萄风景区
金山葡萄风景区位于阿勒泰市区西南1公里,总面积2500余亩,是一个具有地方民俗风情的集观光、旅游、种植、养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档次的生态旅游观光区。2005年,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大小东沟旅游区
位于阿勒泰市北部、克兰河上游河谷。距阿勒泰市区约11公里,交通便利,乘坐市区旅游观光巴士便可到达。风景区既是一座国家2A级景区,又是自治区摄影家摄影创作基地。
塘巴湖水上乐园
塘巴湖位于克兰河中游、阿勒泰市红墩镇西南20公里处。在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里,原为积水洼地,20世纪70年代经人工改造而成湖泊型水库,平均水深11米,水域面积15平方公里,是一座年轻的湖泊。
驼峰景区
骆驼峰,国家2A级景区,位于阿勒泰市区中心,克兰河畔,垂直高度150米,迎河面山势雄伟挺拔、陡峭险峻,登上峰顶,阿勒泰市容、市貌尽收眼底,是徒步登山探险旅游的好地方。这座山峰上,有着人类很早以前活动的痕迹。分布在海拔920米~1000米高度的8000平方米的绝壁上的岩刻画,有20多幅反映古代人类生活与狩猎、射杀的场面,就是最有利的证明。近几年来,又在绝壁上发现了带有古时期草叶等植物的生命化石,说明了这座山峰,形成在侏罗纪时代造山运动中。 [1]
红石头风景区
红石头风景区位于阿勒泰市喀拉尕什牧场境内,距市区八公里,临克郎河畔,南北长约2.56公里,东西宽约0.21~0.65公里,现有面积1650亩,海拔高度700米,是一处以山水、林木、田园风光等自然风景著称的景区。
额河奇石城
额河奇石城位于阿勒泰市团结路市场内,乘坐公交车1路、101路都可直达。占地面积一千余平方米,内有1万多块奇石。额河奇石产于横贯阿勒泰山脉由千百条河流汇聚而成的额尔齐斯河水域。额河石属硅质石,质地坚硬细腻、温润光高,水洗度好,因为河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经过千百年的物理、化学的作用,石头的表面生成了一层“包浆”,使额河石古朴高雅。
城市荣誉
2020年1月5日,阿勒泰市入选2020年中国冰雪旅游十强县(区)。
2020年7月,入选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视频
阿勒泰地区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