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隆昌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隆昌别称:隆桥驿,隶属四川省,由内江市代管的县级市。

隆昌素有“中国石牌坊之乡” “中国青石文化城”“川南野生水禽乐园”之誉,也是辛亥革命先驱黄复生的故里; 拥有隆昌古牌坊、古宇湖、云顶古寨等景点。[1]

历史沿革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境内置来凤县,

县治设在双凤驿。武德九年并入富世县。唐贞观二年(628年),境内又置隆越县,属荣州。公元634年废县。

隆昌古为隆桥驿,明朝隆庆元年(1567年)置县,析荣昌富顺二县及泸州地属之。因地履唐代昌州,又属明初荣昌县,并于明隆庆时于唐隆越县地置县故名隆昌。隆庆元年至清嘉庆六年(1567—1801年)隶属叙州府。

清嘉庆七年(1802年),隆昌属川南永宁道(1908年改称下川南道)叙州府。

民国元年废道制,以府、州、厅、县直隶省管。

民国二年(1913年),废省改道时,隆昌直隶下川南道(1914年改名为永宁道)。

民国十七年(1925年),国民政府改组地方行政组织,以县为基本单位,隆昌直隶四川省政府。

民国二十四年(1932年),四川省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及西康督察区,隆昌属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属泸县专区。

1952年1月,泸县专区改为隆昌专区,专署移驻隆昌县城,隆昌县属隆昌专区。

1952年12月20日,隆昌专区改为泸州专区,专署又迁至泸州,隆昌属泸州专区。

1960年7月,泸州专区撤消,隆昌属宜宾专区。

1968年专区改制为地区,隆昌属宜宾地区。

1978年4月,隆昌划归内江地区。

1985年6月,内江地区改为内江市,隆昌属内江市管辖。

2017年4月9日,民政部同意四川省撤销隆昌县,设立县级隆昌市,以原隆昌县的行政区域为隆昌市的行政区域,隆昌市人民政府驻古湖街道大东街64号。隆昌市由四川省直辖,内江市代管。

2017年8月22日,隆昌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2]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6年,隆昌县面积760平方千米,人口74万人。辖12镇4乡:金鹅镇圣灯镇黄家镇山川镇界市镇龙市镇双凤镇石碾镇石燕桥镇响石镇迎祥镇胡家镇、云顶乡、周兴乡、桂花井乡、普润乡。县政府驻金鹅镇。

2004年,隆昌市辖金鹅、响石、圣灯、黄家、龙市、界市、石碾、胡家、渔箭、山川、双凤、迎祥、周兴、云顶、李市、石燕桥16个镇和桂花井、普润2个乡。

2009年2月28日,隆昌县析金鹅镇新设古湖街道。以隆昌河为界将原金峨镇一分为二;古湖街道幅员面积29.8平方公里,辖原巨星等15个村,以及大东街等9个社区,古湖街道驻古宇路233号。[4]2009年4月20日,古湖街道正式挂牌。

2014年2月12日,四川省同意隆昌县撤销金鹅镇,设立金鹅街道;撤销普润乡,设立普润镇;撤销桂花井乡,设立桂花井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17年4月,隆昌市管辖2个街道、17个镇:古湖街道、金鹅街道、山川镇、响石镇、圣灯镇、黄家镇、双凤镇、龙市镇、迎祥镇、界市镇、石碾镇周兴镇、渔箭镇、石燕桥镇、李市镇、胡家镇、云顶镇桂花井镇普润镇。政府驻古湖街道大东街64号。

隆昌市行政区划

行政单位 行政代码 面积(k㎡)行政区域

古湖街道 511028001 29.8古湖街道地处四川省隆昌市西部,所辖区域以隆昌河为界西区,幅员面积29.8平方千米,辖15个村,9个社区;总人口10.68万人。

金鹅街道 511028002 57金鹅街道地处隆昌市中心,幅员面积57平方千米。辖28个村,353个社,15个社区,223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14.5万人。

山川镇 511028101 17山川镇原是隆昌郊区的新生乡,1992年撤乡并镇时更名为山川镇。它位居隆昌城区南大门,距县城10千米。镇内交通十分方便,有隆富、隆泸、金汤三条公路。

响石镇 511028102 51隆昌市辖镇。清末设响石镇,1940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复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4千米。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4.8万。

圣灯镇 511028103 34.4隆昌市辖镇。1951年置圣灯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7千米。面积34.4平方千米,人口2.4万。

黄家镇 511028104 72黄家镇位于隆昌市西北,距县城27.5千米,距内江市区31千米,距自贡市区38千米,且与富顺县和内江市中区接壤,区位优势明显。

双凤镇 511028105 52.5双凤镇地处四川省东大门隆昌城区西北部,由原斧光乡、双凤乡、千安乡组成,镇政府设在双凤驿市街,距县城22千米,行政区划上地面积52.5平方千米。

龙市镇 511028106 67因“山峦聚集、五龙聚首”而得名的龙市镇,位于隆昌市西南部,与本县金鹅、圣灯、响石、迎祥、黄家镇接壤。幅员面积67平方千米,有耕地面积4.2万亩。

迎祥镇 511028107 56迎祥镇位于隆昌西北部,距县城10千米,幅员面积聚56平方千米。全镇辖25个行政村,291个社,2个居委会,17个居民小组。

界市镇 511028108 64.5隆昌市辖镇。1951年置界市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乡,1985年复建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3千米。面积64.5平方千米,人口4.8万。

石碾镇 511028109 41.5石碾镇位于隆昌城区东北部,驻地石碾山,距县城7千米,幅员面积41.5平方千米,东面与渔箭镇为邻,南面与石燕桥镇连界,东北角抵重庆市荣昌区龙集镇、荣隆镇,西接普润镇,西南角接金鹅街道,北面与周兴镇接壤。

周兴镇 511028110 24周兴镇地处隆昌东北部,位于川渝交界的口岸线上,距县城11.5千米,东北面与重庆市荣昌区接壤。全镇幅员面积24平方千米,境内地势平坦。

渔箭镇 511028111 22渔箭镇位于四川省隆昌东面,毗邻重庆市荣昌区,是四川的东大门。渔箭场镇距成渝高速公路渔箭收费站1千米,距县城15千米,成渝高速公路从辖区内横穿而过。

石燕桥镇 51102811277隆昌辖镇。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13年置石燕乡,1956年建石燕桥镇,1958年改新华公社,1981年更名石燕桥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复置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城区7千米。面积77平方千米,人口5.6万。成渝、隆泸铁路在境内接轨。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过境。

李市镇 511028113 20李市镇坐落在隆昌县城,距县城15千米,与重庆市的荣昌区和泸州市泸县接壤,素有“四川东大门”的美誉。全镇幅员面积20平方千米,总人中15000多人。

胡家镇 511028114 45胡家镇位于“四川东大门”-隆昌西南部,与富顺县交界,邓隆路纵穿过境,交通便利,商贾云集,是隆昌县较大的乡镇之一。全镇辖28个农业村,2个居委会,283个农业社。总人口49513人,其中农业人口45718人,幅员面积45平方千米。

云顶镇 511028115 50云顶镇位于隆昌市南部,距城15千米,地处隆、富、泸三县交汇处。幅员面积50平方公,辖27个农村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4.3万人。年降雨量1100毫米,年平均气温17.2℃。

桂花井镇 511028200 16.46桂花井镇位于隆昌城区西南部。镇政府所在地高洞桥距县城34.5千米。东部与黄家镇为邻,西北方向与富顺县牛佛镇,庙坝镇接壤。地跨东经105°48′,北纬29°27′—32′,幅员面积16.46平方千米。辖区内有6个行政村,7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4364户,总人口15714人。

普润镇 511028201 28.5普润镇位于隆昌北部,距县城7千米,东与石碾镇、周兴镇接壤,紧邻柏林寺水库,南与金鹅街道相接,西连红旗水库,北与界市镇相邻。境内地势较为平坦,内隆公路穿境而过,村级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方便。幅员面积28.5平方千米,辖16个行政村,148个社,总户数6542户,总人口23400人。[3]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隆昌市地处四川盆地南部,内江市东南部,地跨东经105°02′-105°26′,北纬29°11′-29°32′。东靠重庆市荣昌区、南邻泸州市泸县、西接自贡市富顺县、北与东兴区接壤;幅员面积794.41平方千米。[9]距成都210千米,距重庆130千米,距内江城区37千米。

地貌

隆昌市属川东平行岭谷区华蓥山山脉向西南延伸的低山丘陵体系。整个地势东北较高,西南较低;最高海拔665.8米,最低海拔290米。以丘陵地貌为主,其地貌大致可分为低山、低丘和浅丘三个类型。低山区主要由油房山、云顶山和圣灯山组成,约占幅员总面积的15%;低丘区主要分布于西北部的黄家、双凤、迎祥、界市一带,约占幅员总面积的29%;浅丘区主要分布于隆昌中部,从东至西贯穿全境,约占幅员总面积的56%。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城市西部有利用周围丘陵筑坝而形成的古宇湖(上世纪70年代人工修建),最高水位350.55米,最低水位348.00米;西南为圣灯山,主峰海拔高为563米;隆昌河由北向南流经城市,河流蜿蜒曲折,东、西两岸为阶地分布。

土壤

隆昌境内土壤主要为紫色土、黄壤土和水稻土三类,适合各种农作物栽种。土壤主要为土母岩母质主要为碳酸盐岩类,包括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及泥质灰岩。该母岩发育的土壤,小于0.01毫米的粘粒含量在50%以上,质地较粘,多为轻粘土或者中粘土,透水性能差,保水性能强。

紫色土是较为肥沃的农业土壤,但由于微团聚体发育较差,遇水易于散碎,抗蚀能力较弱,因此紫色土地区也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黄壤土团聚体发育差,抗蚀性较弱,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水稻土是一种人工土壤。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沿线水稻土有机质积累良好,与旱作土壤相比,其腐殖质化系数高,肥力较高,耕作层一般在20 c米以上,由于水稻土所处地形相对平坦,多为水田,以种植作物水稻为主,水田的保水土保持土能力较好,故水土流失较轻。

气候

隆昌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较温和,四级变化较明显。最高气温为45℃,最低气温-2.5℃,多年平均气温为17.2℃。多年平均降雨量1055.4毫米,年最大降雨量为1560毫米,一年中降雨量分布不均,5-9月为雨季,其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65%。雨季和霜期时候大雾弥漫,能见度低,每隔3-5年出现春旱伏旱,春旱20天左右,伏旱一般达50天。

水文

隆昌地处大清河与濑溪河的分水岭上,属长江流域沱江水系,境内无大江大河,只有数条小溪河。其中,集雨面积在100千米以上的有3条,分别是隆昌河、渔箭河和龙市河;集雨面积在6千米以上的有5条,分别是黄土桥河、埤木河、观音河、陈家老屋基河和钱家溪河。[4]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隆昌位于新华夏系构造带四川沉降带中部,属川东褶皱带向西南延伸的尾部。出露地层均为沉积岩。主要为距今2.25亿年至0.7亿年的中生代陆相碎屑岩类地层;少量为距今250万年的新生代第上系河流相松散堆积层。陆相碎屑岩主要为中生代时期,距今1.8亿年至1.3亿年的侏罗系地层;其次为三迭系上统须家河组地层。截至2014年,共发现的矿产资源有煤炭、天然气、石英砂矿、石灰石矿、砂岩矿、页岩矿、陶土、粘土矿等十几种矿产。已探明储量有天然气、煤炭,已开发利用的有石英砂、石灰石矿、砂岩、页岩、陶土、粘土等矿产资源。天然气和煤炭年产量分别为2.91亿立方米和50万吨,石灰石矿年产量70万吨,石英砂矿等基他矿种,也形成了相当规模。

土地资源

截至2014年3月31日,隆昌市耕地面积39.5万亩,农田面积31.5万亩,森林覆盖比例26.1%。2005年隆昌县土地总面积79440.6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64631.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1.36%;建设用地面积11843.3公顷,占隆昌总面积的14.91%;未利用地面积共2965.5公顷,占隆昌总面积的3.73%。

水资源

隆昌市地表水径流系数一般在0.258-0.341之间,多年年均降水1053.6毫米,降水总量8.34亿米,形成地表径流2.85亿立方米,总蓄水量计3.36亿立方米,人均448立方米,亩均747立方米。隆昌共有各类中、小、微型水利工程5986处,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8座,小(二)型水库29座。总库容约1.37亿立方米,有效库容0.89亿立方米,一般年景可提供水量0.813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隆昌境内植被丰富,森林植被常见优势树种有58个科191个种,成片造林树种主要是马尾松、湿地松、火烧松、柏木、杉木、巨桉、杨树、桑树、柑桔等。“四旁”树种主要是桉树、千丈、麻枊、泡桐、榆树、银华等。经济树种有10个科20个种,主要是柑桔、柚子、油茶、茶叶、桑树、桃树、梨树、板栗、核桃等。竹类有9个种,主要是慈竹、麻竹、撑绿竹、黄竹、楠竹、等。草被植物颁最多的是禾本科及蕨类植物。隆昌已无成片珍贵古杩,只有零星分布,共存3百多株珍稀古树,各乡镇均有分布,有10余个种,主要有:榕树、香樟、楠木、皂荚、银杏、罗汉公、红豆树、蒲桃树、檬子树、檀木、冰粉树等。隆昌森林覆盖率为17.1%。野生动物资源有黄鼠狼、野猫、布鹆鸟、白鹤、野兔、野鸭、蛇、鸟等种类,有17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或例入有科研价值和有益的野生动物。名贵花卉植物有“隆昌素”兰草。[5]

人口民族

人口

2019年末据公安部门统计,2019 年年末人口总户数 303203 户,户籍人口 76.38 万人,比上年减少 0.55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55.65 万人,非农业人口 20.73 万人。常住人口 63.3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35.1 万人,乡村人口 28.2 万人,城镇化率为 55.47%。

2019全年出生人口 7065 人,人口出生率 9.01‰,死亡人口 5485 人,人口死亡率 6.9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02‰,出生人口性别比(男: 女)为 107.43。

民族

隆昌以汉族为主,此外还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

经济发展

综述

2019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92.06 亿元,比上年增长 8.0%,人均 GDP 46506 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41.50 亿元,增长 3.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5.5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97.96 亿元,增长 8.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41.23%;第三产业实现 增加值 152.60 亿元,增长 8.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53.2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14.2:33.5:52.3。 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 185.61 亿元,比上年增长 8.1%,占 GDP 比重为 63.6%,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 57.98%。

第一产业

2019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66.72 亿元,比上年增长 3.2%;第 一产业增加值 41.50 亿元,增长 3.0%。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50654 公顷,比上年增加 513 公顷;油 料作物播种面积 12252 公顷,增加 157 公顷;蔬菜播种面积 9301 公顷,增加 458 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 32.53 万吨,同比增长 0.2%,其中:夏粮 0.66 万吨,增长 1.5%,秋粮 31.87 万吨,增长 0.1%;水稻 19.10 万吨, 下降 0.5%;玉米 7.84 万吨,增长 0.5%。

年末天然林保护工程 8.29 万亩(含退耕还林 6 万亩,一并纳入 管理),营造林 1.73 万亩,义务植树 52 万株,新育苗 50 亩,培育 各类苗木 370 万株。

全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 16.05 亿元,同比下降 2.8%;实现畜牧 业增加值 8.19 亿元,同比下降 4.6%。

全年水产养殖面积 10510 公顷。水产品产量 4.17 万吨,增长 27.5%。渔业产值 4.72 亿元,增长 5.6%;渔业增加值 2.81 亿元, 增长 4.7%。

2019 年全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0.11 万亩,实际灌溉面积 34.55 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 0.505。新建城乡供水主管道 38 公里,覆盖解决 1.2 万人饮水问题。

第二产业


2019年,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92 户,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9.7%,其中 五大重点行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产业增长 16.6%,食品制造产业增长 14.1%,铁路和汽车运输设备制造业 33.3%,化学原料及制品产业增 长 11.1%,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2.3%。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5.29%,拉动 GDP 增长 2.81 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 137%;总资产贡献率 20.3%;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 32.9 万元/人;全部工业入库税金 3.26 亿元, 下降 11.6%。 年末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 23 户,期末从业人员 33350 人。

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 107.14 亿元,增长 40.4%;建筑业增加值 21.93 亿元,增长 8.4%;实现利润总额 19977.00 万元;房屋施工面积 580.22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11.4%;房屋竣工面积 301.73 万平方米,同比增 长 45.8%;建筑企业自有施工机械设备 1353 台,自有施工机械设备 总功率 28513 千瓦/时。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74.57 亿元,同比增长 6.0 %。其中:一产业投资 26.72 亿元;二产业投资 46.09 亿元(其中:工 业投资 45.80 亿元,增长 44.3 %;技改投资 29.16 亿元,增长 27.1 %); 三产业投资 101.75 亿元。

招商引资

2019年,全年招商引资到位市外资金 132.02 亿元,增长 15.3%,其中: 引进国内省外资金 112.48 亿元,同比增长 17.1%,占到位资金总额 的 85.2%;制造业到位资金 23.06 亿元,占到位资金总额的 17.5%。

贸易、外经和旅游

2019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20.24 亿元,增长 10.4%。分地 域看,城镇消费品市场零售额 66.89 亿元,同比增长 6.2%;乡村消 费品市场零售额 53.35 亿元,同比增长 16.1%;分行业看,住宿餐饮 收入 34.43 亿元,增长 10.9%;批发零售收入 85.81 亿元,增长 10.2%。

2019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 3.09 亿元,下降 30.0%,其中:外贸出 口 3.08 亿元,下降 30.1%。全市共有获权企业 78 户,其中:2019 年新批获权企业 9 户。实际利用外资 1360 万元。 年末共有 2 个国家 AAAA 级景区(石牌坊景区和古宇湖旅游区)。

2019年,全市全年接待游客 1070.83 万人次,增长 12.4%;实现旅游总收入 84.98 亿元,增长 16.3%。

财政、金融

2019年,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 30.09 亿元,同比增长 10.6%。地方一般公 共预算收入 9.44 亿元,同口径增长 8.7%,其中:税收收入 5.61 亿 元,同口径下降 17.6%。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37.50 亿元,同比增 长 8.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3.87 亿元。

2019年,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312.28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32.57 亿元,增长 11.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270.58 亿元,比上年 末增加 27.34 亿元,增长 11.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153.02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16.07 亿元,增长 11.7%。[6]

社会事业

城镇建设

2019年,年末建成区面积 25.3 平方公里,新建城市道路面积 8.36 万平 方米,建成区人均道路面积 22.1 平方米,新增城市绿地面积 14.77 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 39.1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4.31 平方米。 供水量 1709 万吨,城区公共供水普及率达 97.01%,水质综合合格率 100%。

2019年,全年 PM10 平均浓度为 67 微克/立方米;PM2.5 平均浓度为 41 微 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为 82.7%,同比提高 11%,功能区环境噪 声 50.4 分贝;城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100%。环境影响 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为 100%。

教育事业

2019年,年末有各级各类学校 245 所,在校学生 97470 人,教职工 6264 人,其中专任教师 5575 人。有小学 56 所,招生 6262 人,在校学生 41141 人,专任教师 2403 人,小学学龄人口净入学率为 100%;全市 有普通中学 30 所,招生 13000 人(初中 9147 人,高中 3853 人), 在校学生 37454 人(初中 26160 人,高中 11294 人),专任教师 2165 人(初中 1520 人,高中 645 人);全市有职业教育学校 1 个,在校 学生 2600 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 101.07%,初中学龄人口净入学 率达 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 79.25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90.2%, 15 周岁人口文盲率为 0%,九年制义务教育完成率为 95.68%,农民工 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比例为 100%。重点上线 618 人,本科以上上 线 1933 人。为 67301 名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为 67301 人提供了免费教科书,为 6018 名贫困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

文体事业

2019 年全年创作、发表(含展演)各类文作品 1953 件,其中: 文学类作品 317 件,美术类作品 382 件,书画类作品 670 件,摄影 作品 420 件,音乐作品 84 件,舞蹈作品 67 件,曲艺作品 13 件。上 送参赛参展各类文艺作品 407 件,获市级以上奖励的 66 件;图书馆 总藏量 19.2 万余册,接待到馆读者 38.7 万余人次,书刊流通 45.0 万余册次/年。

2019年,年末有电影院 3 个,文化馆 1 个,综合文化站 19 个。广播电视 台 1 座,乡镇广播电视站 17 个,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 100%。光缆 总长 2868.76 公里(含 267.36 公里主干线),新发展宽带用户 2915 户,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 11.3 万户。

2019年,全年参加国家级体育比赛获金牌 5 枚,省级体育比赛获金牌 21 枚,银牌 24 枚;参加市级体育比赛获金牌 57 枚,银牌 78 枚,铜牌 50 枚。全年新增全民健身站点 73 个,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73 个, 实现体育彩票销售额 41.45 万元,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贫困学 生运动员 7 名。

卫生事业

2019年,年末有医院 12 个,其中:综合医院 10 个,中医医院 1 个,专 科医院 1 个。基层医疗机构 719 个,其中:卫生院 18 个,社区服务 中心 2 个,社区医院 4 个,诊所 74 个,卫生所 7 个,门诊部等其他 机构 7 个,村卫生室 607 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5 个,其中:妇幼 保健院 1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个,专科疾病防治院 1 个,卫生 监督机构 1 个,采供血机构 1 个。开放床位 4459 张。卫生技术人员 2873 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1094 人,注册护士 1319 人。按常 住人口 63.3 万人计算,每千人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7 张, 每千人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1.7 人。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15‰,婴儿死亡率 1.71‰。

社会保障

2019年,全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67.44 万人,其中:城乡居民 61.04 万 人,职工 6.4 万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 16.87 万人;城乡居民 社会养老保险覆盖人数 26.86 万人。

2019年,全市有各种社会福利机构 159 个,床位 3195 张,每千名老人拥 有养老床位数 19 张,2019 年 12 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3562 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16394 人。

人民生活

2019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5747 元,增长 9.4%;农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为 16524 元,增长 10.5%。全部单位职工人数 78232 人;全部单位职工平均工资 49210 元,增长 10.8%。其中:非私营单位职 工人数 52522 人,平均工资 55482 元,增长 18.2%;私营单位职工人 数 25710 人,平均工资 36943 元,增长 24.0%。

科学技术

2019年,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 51.07 亿元,占规模工业企业产值 的比重为 24.2%。组织实施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95 项,其中:结转项 目 41 项,新上项目 54 项。新上项目中,按内容分:重点研发计划 17 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引导)计划 11 项,工业科技创新(示范) 基地(平台)计划 4 项,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平台)计划 19 项,软科学计划 3 项。

2019年,申请国家专利 481 件,其中发明专利 63 件,实施重点专利转化 项目 3 项。

邮政通信

2019年,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 10353.45 万元,同比增长 12.4%。[7]

交通运输

综述

隆昌地处川南陆路交通枢纽,内外交通发达,境内基本形成了以1条高铁为纽带,2条铁路为支撑,3条高速公路为依托,4条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的区域节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渝客运专线隆昌北站正式建成并运营,隆界快速通道、自隆高速竣工通车,向阳路稳步推进。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油)路,公路总里程达1772公里,公路密度达223公里/百平方公里。

公路

2019年,全市辖区内公路里程 1957 公里,其中:国道 109 公里,省道 81 公里、县道 253 公里、乡道 123 公里、村道 1389 公里、专用公路 2 公里。等级公路 1957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63 公里、一级公路 41 公里、二级公路 72 公里、三级公路 141 公里、四级公路 1640 公里。城区内有公交线路 14 条。

铁路

隆昌有成渝铁路在境内设有隆昌站,可前往成都、重庆、贵阳等地,货运线隆黄铁路连通了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此外,成渝高铁在隆昌市北部的界市镇设有隆昌北站,开行成都、重庆、万州、南宁、长沙方向的高铁列车,40分钟便可抵达成都,30分钟可到达重庆,远期可达武汉、上海。

航空

隆昌距泸州蓝田机场65千米,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150千米。

历史文化

客家文化

明末清初,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大批粤赣闽客家人随之西进,进入四川垦荒创业。几经周转,其中一部分人最终扎根隆昌,形成了客家文化。隆昌居住着约25万客家人,形成了以隆昌为中心的川南客家群体的生活大本营,素有“川南客家大本营”之称。人们仍然保持着说客家话,吃客家菜,行客家礼。

语言

隆昌由于地处川渝交界地区,其语言属西南官话仁富小片,是介于重庆话和内江话中的一种,既有重庆话的硬朗又有内江话的委婉,极具特色。

饮食

隆昌的菜系也可谓是集大家之成,处于川菜里的小河帮(以自贡、内江为中心)和下河帮(以重庆为中心)之间,集小河帮的精致与下河帮的丰富于一身,所以隆昌有许多美食,是成渝线上的一大美食亮点,如隆昌羊肉汤、干锅排骨、老鸭汤、跳水兔、隆昌苕丝糖、火锅、干锅、糯米饭、糍粑(糯米饭、糍粑为客家美食)等。

青石文化

隆昌素有“中国石牌坊之乡”、“青石文化城”之称;隆昌盛产青石,青石雕刻技艺已有700多年历史,隆昌青石雕刻起先是运用于民间建筑中,随着石牌坊的建立,雕刻艺术逐渐盛行至今。据资料记载,隆昌青石成矿为侏罗系下统珍珠冲地层和侏罗系中统下段沙溪庙组地层。[20]2014年,隆昌“青石雕刻”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

名优特产

隆昌地方特产主要有“隆昌夏布”、“隆昌素”、“隆昌陶瓷”以及“隆昌三白”(白鹅、白猪、白兔)。

隆昌夏布是以“天然纤维之王”苎麻为原材料经手工织成的一种平纹布,俗称“麻布”,明清时期,隆昌夏布被列为宫廷贡品,也是中国最早出口的纺织品之一。隆昌夏布编织工艺是一种独特的工艺流程,它有打麻、绩麻、晒麻、挽麻团、挽麻芋子、牵线,穿竹扣、排线刷浆,上机穿机扣、打重线、泡芋子装梭、织布、晒布漂洗、印染等十二道工序。2009年,隆昌夏布编织工艺入选首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隆昌素 隆昌素,原称“素心兰”或者“春素”,于1961年4月17日,由朱德命名,“隆昌素”属兰科兰属中的软叶春剑素,其根粗壮,假鳞茎椭圆形而不明显,芽嫩绿无杂色,叶草质润绿色,有肉质感,叶缘具细锯齿,较软略成弧形。中脉、两侧脉平行深绿而明显。1987年在第十二届世界兰花博览会上,“隆昌素”被评为世界名兰;2006年获国家地理标志。

隆昌羊肉汤

隆昌羊肉汤主要以羊肉、羊骨、羊杂为主料制作而成,汤色雪白浓酽,汤里的羊肉、羊杂做得很精致,在汤里撒上点葱花,用豆瓣酱蘸食。[9]

风景名胜

综述

隆昌古有“隆昌八景”(道观凭眺、鹅洞飞雪、响石余音、乡校留徽、正觉晴云、楼峰耸翠、隆桥夜月、回龙砥柱),现有“三古之旅”(古牌坊、古寨堡、古宇湖)。

主要景点

隆昌石牌坊 隆昌石牌坊位于四川省隆昌市,国家4A级景区,由南关石牌坊古镇、莲峰公园、北关景区三部分组成,存有古石牌坊17座,如功德坊、警示坊、节孝坊、百寿坊等,被称为“立体史书”。[27][28]2001年06月25日,隆昌石牌坊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隆昌石牌坊景区

古宇湖 古宇湖旅游景区位于隆昌城区西侧,是70年代修建的人工中型水库,以古宇湖为核心区域,规划面积15.23平方千米,是集体验、休闲、度假、养生、观光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区。古宇湖有大小岛屿10余个,林地覆盖率约占总面积的50%。古宇湖有“候鸟乐园”之称,每年冬季大量候鸟在此栖息越冬,数量多达近10万只;1995年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14年批准建设古宇湖国家湿地公园。[29]2016年1月19日,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古宇湖

云顶古寨 云顶古寨位于隆昌市云顶镇,距县城20千米,座落在海拔530米的云顶山上,始建于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63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占地245亩,寨墙总长1640米,墙高7.4米,寨墙宽4.5米,寨内有学校、钱庄、监狱等48(现存13座)幢特色各异的明清建筑。寨外的云顶场至今保留有“夜晚交易、天明人散”的“早市”风俗,被称为“云顶鬼市”。被国家文物部门誉为“千年古城堡、万担收租院、方圆百平方千米庄院的微缩景观、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是全国两大古寨之一。

云顶古寨

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 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位于隆昌市圣灯镇,原隆昌气矿炭黑厂旧址,建立于1996年4月;总面积1.1831万平方米,设一个主展厅,厅内设有展版25个,展柜8个;1996年4月,被中共内江市委、内江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10月,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3月,被命名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教育基地”。[10]

城市荣誉

2005年3月,隆昌被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命名为“中国石牌坊之乡”。

2012年4月,获“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县城”。

2012年8月,获“四川最具投资价值城市”十强。

2014年3月,获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2013年度平安建设先进县”。

2016年8月,获四川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联合表彰为“四川省双拥模范城(县、区)”称号。

2017年12月,获评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

2018年4月,四川省住建厅拟命名隆昌为四川省园林城市。

2018年11月21日,隆昌被科技部列入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

2019年1月,隆昌市荣获2018年度四川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市)荣誉称号。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20年12月,入选“2020中国城市创新百佳示范县市”第42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