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諞傳」的諞傳(楊進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諞傳」的諞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諞傳」的諞傳》中國當代作家楊進榮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諞傳」的諞傳

諞傳是一個地域詞。它等同於無事時的聚處閒聊,也等同於一種習慣性的休閒交際方式。它也有貶義的成分,你比如商量買賣,對方說諞傳呢,偶弄不成……諞傳有時也和吹牛粘邊,你比如有些人嫉妒心強或心眼小,常聽他(她)讚揚誰,總要不由自主地附和幾句:你聽那個人諞傳胡吹呢云云。

諞傳一般指諞閒傳,又叫諞干傳,是山西、陝西關中、陝南部分地方,甘肅天水市、平涼市、慶陽市、定西市、白銀市部分地方的方言詞彙,意思是說閒話、聊天、閒聊、嘮嗑,強調沒有主題、無關緊要、漫天胡侃等意義

諞傳這個詞,被社會在改良運用的過程中逐步飾以土色,便沒有了書卷氣息,更多的則好似被施以了社會江湖色彩。

我在喜歡說諞傳這個詞的環境中長大。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自己還是個孩子,一群從農業合作社——生產隊(相當於現在的社)「退休」後的六七十歲老漢老婆子,除過吹風下雨下雪,他們一般會在每天早上八九點,下午三四點,要麼到耬岩咀朱家院子裡,要麼到大灣我家院子裡窖台前,蹲一排,老漢勾蛋子下壓一把拾糞抄抄,老婆子則夸塌子坐在土地上,手拿一隻爛鞋縫補或提一個線杆攆羊毛線。有時你一言我一語地拉家常,有時海闊天空地亂侃,有時誰都不說話。有時聲音洪亮,互相抬扛;有時互遞煙鍋,投機得無法形容;有時諞美了,吃飯都要兒孫們喊叫。他們仿佛什麼都不知道,又好像什麼都清楚。即使衣衫襤褸,食不果腹,也能在散淡中打發沒有多少欲望的人生。

那一代人,想起來就如野地里的蒿草,自生自滅。那一代人,相處過就知道他們的故事,隱入煙塵,永遠熱愛着這片貧瘠的土地。

我在充滿諞傳的氛圍中活得飛短流長。一群人,雨雪天氣,聚集在場窯子和羊窯子中,青年男人掐方絆二,年老的坐滿炕頭,一個古經,說一上午。一次主家,爭得面紅耳赤。諞傳,諞地雨流成河;諞傳,諞地雪落滿地。陰濕氣壓地,炊煙爬不上山頂,轉來繞去,在堡子下的山灣灣里幽閒自在。他們要回家吃飯了,一個個把爛裹脫一夾,貓着腰,匆忙返回各自的家中。他們步入巷道的樣子,清晰如在眼前。

他們諞老人,諞孩子,諞一家五分的自留地,諞街道逢集日的趣事,諞公社書記戴的那付墨鏡,諞誰家出嫁女子娶兒媳婦子的彩禮。當然諞起孩子,首當其衝的要諞到我,諞我的倔犟,不是乖孩子;諞我的窮,上學不愛勞動;諞我的喜歡講書本故事,在一些人的眼中那叫吹牛皮。大人說啥就是啥,讀書根本無用,不吭不響,勞動娶妻生孩子,就是守望土地一輩子人眼中的好孩子。說實話有許多在他們看來的乖孩子,被家長"害"的面目全非。這些人原本學習很好,補習一年,就能成為對國家社會更有用的人,好生生被家長耽誤了。他們家庭狀況原比家徒四壁的我家好很多,供一兩個高中學生,沒有多大問題

物質的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窮,缺少對人對事的前景展望。有些文化和儀禮並不是優秀傳統,而是一種文化糟粕,幾千年了,不扔不棄,惟恐丟掉它,自己就失去了被尊重的資格。夜裡,我翻開中學時的學習筆記,真佩服連一條褲子都穿不起的年代,想方設法讀了那麼多的書,並認真地做了那麼多的讀書筆記。

不知憎惡的心性,救了我的青春,激活了我的人生,讓我至今無論多煩多惱,只要沉浸在書本中,就能寵辱皆忘,淋漓酣暢。

我在諞傳的塵世里沉浮,但始終沒被諞傳的人影響思維。諞傳的人也分很多種。有行諞,有業諞,有緣諞,有惡諞。有捧奉的諞,有貶低的諞。諞傳只要不損及別人,都是消磨時光的方式。遺憾的是,我們的諞傳,三個一撮,四個一團,八分詆毀他人的多,而引古喻今,開啟人心智的少。你要說一些有教益的話,比諞傳高檔的帽子就會扣在你的頭頂一一吹牛。而你一旦被這頂帽子所扣,則很有可能你已被他人孤立,或被組織另眼相看。

細思極恐,好多優秀的人才,都被一群諞傳的人胡弄在了體制邊沿和行業核心圈之外。我有個同鄉,師範大學中文教育專業畢業,業務超群。但他不會巴結人,別人諞傳的時候,他要學習創作,妒忌的人不斷在領導面前諞他的傳,讓他與先進、高級職稱無緣。一氣之下,夫妻跑到了開放地區,現在是開放地區的知名中學校長……

我很早就洞悉了諞傳有時會害了別人也誤了自己。所以不聽諞傳者的胡說八道,只信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古訓,為此,被唾棄過,被孤立過,被誹謗過,被污黑過,但無論怎樣,我都以學習學習再學習,送流年,迎春曉,終於活成了我想要的樣子!

你口中的我不是我,你諞的不是我需要的。因為無用,所以不聽。讓堅持在能開花的日子開花,能結籽的時候結籽。

今天,我在荒原上站立,看荒涼里的草長成了草,多少有些令我欣慰和激動。[1]

作者簡介

楊進榮,曾用名綠雲、羅巴、走天涯、西北星,隴上田園詩人,作家,中國傳統文化的愛好者和鄉土文化的資深研究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