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番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警衛第一師儀仗大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承擔儀仗司禮任務的部隊,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衛戍區下屬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警衛第一師[1]

前身

1946年3月4日,由張治中周恩來馬歇爾組成的軍事三人小組到達延安時,毛澤東、朱德到延安機場迎接。

1945年12月,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抵達中國,與張治中、周恩來組成軍事三人小組,負責協商解決國共軍事衝突問題。1946年2月馬歇爾準備到中共陝甘寧邊區首府延安訪問,周恩來將此消息致電延安。毛澤東接電後向駐南泥灣的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旅發出指令,旅長羅元發命駐守甘泉縣清泉溝的教導旅第一團迅速組建了一支500人的儀仗隊,編為3個連,由該團團長羅少偉、政委魏志明帶隊,於1946年2月5日自清泉溝急行軍抵達延安。該儀仗隊在延安接受了數周訓練,其間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先後5次到隊看望慰問,訓練結束時朱德還專門抽出一天到延安機場,按照受閱程序組織儀仗隊預演。1946年3月4日,儀仗隊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執行迎接外賓的任務,在領隊羅少偉的領導下,在延安機場迎接馬歇爾、張治中等一行抵達延安訪問。毛澤東、朱德等中共中央領導在機場歡迎,在朱德引導下,馬歇爾等人由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中央領導陪同檢閱了儀仗隊。1946年4月中旬,儀仗隊解散後回到原部隊駐地,繼續擔負保衛延安的任務。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中首次組建儀仗隊 。

正式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迅速獲得蘇聯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承認,1949年10月蘇聯駐華大使羅申抵達北京,準備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遞交國書,中共中央確定用儀仗隊和軍樂隊舉行歡迎儀式。為此,1949年10月底,毛澤東指示將中國人民公安中央縱隊第二師直屬警衛營一連改為儀仗連。1949年10月16日,歡迎儀式在中南海勤政殿舉行,羅申向毛澤東遞交國書,儀仗連首次執行儀仗司禮任務。當時因來不及做禮服,所以儀仗連頭戴鋼盔、綴中國人民解放軍帽徽,上身着繳獲的日軍呢料軍服,下着馬褲,腳穿馬靴,手持上刺刀的三八式步槍。

1949年11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批示成立中國人民公安中央縱隊警衛團(又稱中南海警衛團),由中國人民公安中央縱隊第一師和第二師的直屬警衛營及華北人民政府公安部的一個警衛大隊合編組成。儀仗連隨之改為中國人民公安中央縱隊警衛團儀仗連[2]

任務

解放軍三軍儀仗隊主要擔負的任務是:

  1. 主要擔負迎送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軍隊高級將領來訪任務;
  1. 擔負外國領導人向]敬獻花圈時的禮兵任務、禮炮鳴放任務;
  1. 擔負國慶閱兵、大型軍事演習、移交(交接)儀式、重要會議的標兵、方隊、國旗護衛、禮炮鳴放任務;
  1. 擔負首都一些重要目標和敏感地區的維穩應急任務;
  1. 擔負北京地區發生自然災害時的搶險救災任務;
  1. 擔負天安門廣場國旗護衛任務。

視頻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 相關視頻

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兵哥實兵演練現場有多帥氣
特朗普訪華兩國元首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