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農業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農業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北路十六號,1986年9月正式向社會開館。占地面積52公頃,陳列館面積近5000平方米。館內蒼松翠柏,繁花綠草,與迴廊樓閣、碧瓦朱檐交相輝映,環境幽雅。具有西式仿古建築特色的十座展廳分布其間,是北京市的「園林式單位[1]。 

中國農業博物館現有中國現代農業科技、珍稀水生動物、珍稀陸生動物、中國傳統農具等陳列。

1983年7月,國務院批准建立中國農業博物館,隸屬國家農業部,1986年9月正式向社會開館。

中國農業博物館是五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築—,占地面積52公頃,陳列館面積近5000平方米。館內蒼松翠柏,繁花綠草,與迴廊樓閣、碧瓦朱檐交相輝映,環境幽雅。具有西式仿古建築特色的十座展廳分布其間,是北京市的「園林式單位」。

中國農業博物館陳列內容豐富,生動形象,是了解我國悠久的農業歷史和當代中國農業成就的窗口,也是交流農業科學技術、傳播農業知識的場所。

中國農業博物館先後籌辦了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史、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中國水產、中國土壤標本等基本陳列,這些陳列從不同側面展示了我國近萬年的農業文明史、豐富的農業資源和現代農業科技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基地作用

中國農業博物館十分重視教育基地建設,充分發揮教育基地的作用。自建館以來,成功地舉辦了十多屆「夏令營」、共同籌劃了「綠水藍天」、「生命之樹」等大型科普宣傳活動,已被命名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國際科學和平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多次獲得「北京市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

中國農業博物館現有中國現代農業科技、珍稀水生動物、珍稀陸生動物、中國傳統農具等陳列。籌辦中的陳列有:中國農業史、中國農業國情基本陳列以及中國百年農村生活、中國土壤標本等專題陳列。

中國農業博物館收藏文物標本1萬多件,其中珍貴的農業文物2000多件[2],傳統農具2000多件,土壤標本123個亞類、230多件,館藏圖書、古籍50000餘冊,保存各種圖片一萬多幅。

中國農業歷史學會、中國文物學會文物修復委員會、中國民俗學會農業民俗研究委員會等學術團體掛靠在中國農業博物館,經常性地開展各種學術交流活動。編輯出版學術刊物《古今農業》。編纂出版了《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要覽》、《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史圖說》、《中國近代農業科技史稿》、《漢代農業畫像磚石》、《中國古代耕織圖》、《中國農業博物館館藏傳統農具》等一批專著。

近年來,中國農業博物館加強了對外交流工作,先後與許多國家的博物館及學術機構建立了聯繫,開展了學術業務交流等工作。

面向未來,中國農業博物館將努力加強自身建設,進一步豐富藏品和陳列內容,以更好地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發展規劃

1998年8月農業部陳耀邦部長提出,在農展館現有基礎上,經過改擴建,建設成一座集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展示相結合、室內與室外展示相結合、具有相當規模和水平的農業博物館。9月25日,部發展計劃司將《關於農業博物館、展覽館建設方案的請示》報送陳耀邦部長、萬寶瑞副部長。請示報告中提出了在農展北路和水產路之間約400畝、27萬平方米的區域建設博物館。將展覽重心南移,在中西廣場和出租經營的區域新建展覽館。

1999年第2次部常務會議,原則同意「中國農業博物館改擴建方案」。

中國農業博物館改擴建工程項目建議書》於2001年8月通過專家評估,國務院於9月18日正式批覆立項。

2002年初開始進行博物館區規劃問題的研究,提出規劃設計要點,編制博物館改擴建項目招標書,面向國內外進行公開招標,2003年1月11日完成項目招標的評選。

陳列大觀

中國農業博物館——國家專業博物館,先後籌辦了「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史」、「中國農業資源」、「中國水產」、「中國農業科技等基本陳列」和「科技興農」、「農村能源與環境保護」等專題展覽,開展了中國農業發展史的研究和農業科學普及工作,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

中國農業博物館陳列內容豐富,生動形象,被譽為「立體的農業百科全書」,是了解我國悠久農業歷史、農業國情和農業科技成就的窗口,也是交流農業科技成果、傳播農業知識的場所。

目前,在對外陳列展出的有:「中國傳統農具陳列」、「中國現代農業科技陳列」、「農業高新技術陳列」、「珍稀水生動物標本陳列」、「珍稀陸生動物標本陳列」。

中國現代農業科學技術陳列

中國現代農業科學技術陳列在四號館,分序廳、西廳和東廳三個部分,面積約1500平方米。

西廳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機的科研發展歷程和主要科研成果。為配合中小學校外教學活動,西廳特別開設農業科普園地。東廳展示農業高新技術,如農業生物技術、農業信息技術、精準農業和核農學等。現代農業科學技術發展史陳列以大中小學生為主要參觀對象,兼顧社會其他階層。陳列採用照片、文字、實物、模型和景觀等形式,配以聲、光、電和多媒體等手法。

1949年以來,我國累計育成農作物品種6000多個。在主要作物中,優良品種已更換了4-6次,每次品種更換都使產量增長10%以上。現在全國良種覆蓋率已超過90%。

1949年以來,我國逐步實現了由傳統的農業栽培技術向現代綜合配套技術的結合和轉化。1949年以來,我國農田灌溉技術在北方地區經歷了大水漫灌、溝畦灌溉、井灌和節水高效灌溉;南方地區經歷了深水淹灌、淺濕灌與防漬並重相結合和節水高效灌溉等三個階段。

我國耕地中有2/3是中低產田。1949年以來,國家先後在黃淮海平原、北方旱地、南方紅黃壤等區域進行了數十個專項技術研究。治理中低產田是我國農業增產的一個重要途徑。

中國農業高新技術陳列

東廳擬展示農業高新技術,如農業生物技術、農業信息技術、精準農業和核農學等。

農業生物技術包括細胞技術、基因技術、發酵技術等,它是現代生物科學、工程技術與農業相結合的產物,使人類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和需要,改造現有農作物和畜禽品種,從而造福人類自身。

21世紀是信息革命時代。農業信息技術在農業經濟、科技和農村社會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對提高我國農業現代化管理水平,加速實現農業由傳統粗放型向現代集約型、由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轉變,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核農學是核素和核輻射理論及其技術和農業科學技術相結合的一門交叉學科,它包括植物誘變育種,食品輻照加工,輻射不育防治害蟲,低劑量輻射促進生物生長,農業放射生態與核示蹤等研究領域。

農作物種子搭乘衛星進入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宇宙環境,使種子發生遺傳學變異,從而實現培育新品種的目的。

利用遙感遙測、全球定位系統、計算機網絡、地理信息系統等結合的高新技術系統,科學精確地把握農業育種、播種、施肥、灌溉、防病、收穫等全過程,使農業資源達到最合理利用,指引農業朝着節水、無公害、無污染、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在自然條件下,農作物生長受到環境變化的影響和限制。工廠化農業集眾多高科技手段於一體,實現人工創造環境,使人類擺脫了自然因素對農業的影響,改變了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的命運。

中國傳統農具陳列

傳統農具是歷史上發明創製,承襲沿用的農業生產工具的泛稱。傳統農具具有就地取材,輕巧靈便,一具多用,適用性廣等特點。

本次陳列是中國農業博物館從館藏數千件農具藏品中精選出的350件,按照耕地整地、播種移栽、中耕、灌溉、收穫、加工、運輸和勞保等八類展出。中國農業歷史悠久,地域廣闊,民族眾多,農具豐富多彩。歷朝歷代農具都不斷得到創新、改造,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貢獻。

一、耕地整地工具

耕地整地工具用於耕翻土地,破碎土垡,平整田地等作業。經歷了從耒耜到畜力犁的發展過程。漢代畜力犁成為最重要的耕作農具。魏晉時期北方已經使用犁、耙、耱進行旱地配套耕作;宋代南方形成犁、耙、耖的水田耕作體系。

水田耕整地工具主要有等,這套耕作體系在宋代已經形成。晉代發明了耙,用於耕後破碎土塊,耖用於打混泥漿。宋代出現了耖、礪礋等水田整地工具用於打混泥漿。秧馬,出現於北宋時期,是拔稻秧時乘坐的專用工具。

二、播種工具

耬車是我國最早使用的播種工具,發明於東漢武帝時期,宋元時期北方普遍使用。北魏時期出現了單行播種的手工下種工具瓠種器。水稻移栽工具――秧馬,出現於北宋時期,它是拔稻秧時乘坐的專用工具,減輕了彎腰曲背的勞作強度。

三、中耕除草工具

中耕工具用於除草、間苗、培土作業,分為旱地除草工具和水田除草工具兩類。鐵鋤是最常用的旱地除草工具,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耘耥是水田除草工具,宋元時期開始使用。

四、灌溉工具

商代發明桔槔,周初使用轆轤,漢代創製人力翻車,唐代出現筒車。筒車結構簡單,流水推動,至今我國南方丘陵河溪水力豐富的地方還在使用。

五、收穫工具

收穫工具包括收割、脫粒、清選用具。收割用具包括收割禾穗的掐刀、收割莖杆的鐮刀短钁等。脫粒工具南方以稻桶為主,北方以碡碌為主,春秋時出現的脫粒工具槤枷在我國南北方通用。清選工具以簸箕木揚杴風扇車為主,風扇車的使用領先西方近千年。

六、加工工具

加工工具包括糧食加工工具和棉花加工工具兩大類。糧食加工工具從遠古的杵臼、石磨盤發展而來,漢代出現了杵臼的變化形式踏碓,石磨盤則改進為磨,礱。南北朝時期出現了碾。元代棉花成為我國重要紡織原料,逐步發明了棉攪車紡車彈弓棉織機等棉花加工工具。

七、運輸工具

馱具是農村主要的運輸工具。擔筐主要在山區或運輸量較小時使用,車主要使用在平原、丘陵地區,其運載量較大[3]

中國珍稀陸生動物陳列

世界上的動物種類繁多,已發現的各種動物約有150萬種。其中脊椎動物約有40,000種。在脊椎動物中,爬行類約有6,000種,鳥類約有9,000多種,哺乳類約有4,600種。

我國地處北半球,大部處於溫帶,但有少部分地區處於熱帶、亞熱帶、寒帶等氣候帶中;地形又複雜多樣,因此陸生動物資源非常豐富,並有很多珍稀品種。

在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內,由於認識的局限,人類對包括陸生動物在內的許多自然資源的利用超過了限度,因此造成某些物種滅絕或成為瀕危種類。據統計,在物種滅絕的原因中,有四分之三來自人類的活動。現在,動物保護機構不得不把他們列入保護名單,以喚醒人們的保護意識,以使延續以至擴大這些物種的種群成為可能。我國被列入保護動物名單的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動物共有220多種。

中國農業博物館與北京郵政公司聯合舉辦二十四節氣特種郵票首發式: 2018-08-07

中國桑蠶絲綢文化展在中國農業博物館展出

本展覽由中國農業博物館和中國絲綢博物館聯合主辦,展現中國農耕文明和桑蠶絲稠文化發展歷史。

展期:2019年6月6日[4]晚-2019年8月25日

地點:中國農業博物館(全國農業展覽館)5號館

展覽介紹

第一部分綜述,概要介紹桑蠶絲綢的起源、發展過程、功能作用、文化傳承,以及絲綢之路的形成、發展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情況。

第二部分「桑為聖樹」,主要展示植桑的歷史變遷、技術演進,以及桑的價值利用和文化內涵。

第三部分「蠶為絲母」,主要揭示桑蠶奧秘,再現養蠶歷史,展示蠶業副產品,反映蠶事習俗。

第四部分「絲縷流光」,主要介紹繅絲的歷史、技藝以及機具,蠶絲的廣泛用途和絲品修復技藝。

第五部分「織繡華章」,主要展示絲織技術、機具發展變遷,精湛的刺繡技藝和多彩的錦繡紋樣。

第六部分「絲路無疆」,主要從絲綢之路的開創發展以及貿易往來、技術文化交流等多個維度,講述絲路故事,反映「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

展覽特點

一是主題鮮明、主線清晰。展覽以「一棵聖樹、一隻天蟲、一縷絲線、一方錦繡、一帶一路」為脈絡,展示中國燦爛輝煌的桑蠶絲綢文化,講述絲綢之路的千古傳奇故事,體現絲路精神的豐富內涵。

二是系統全面展示桑蠶絲綢產業和文化內涵。展覽從新石器桑蠶起源,到種桑養蠶,再到現代桑蠶生產技術、品種改良,絲織技藝的改進;從上古傳說,到民俗文化傳承,再到現代桑蠶絲綢文化的弘揚提升;從絲綢之路的貿易往來,到技術文化的交流傳播,再到新時代「一帶一路」絲路精神、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大構想。努力向觀眾呈現桑蠶絲綢產業發展軌跡和文化魅力。

三是着力體現時代特徵。展覽不僅展示桑蠶絲綢產業發展和歷史文化,還反映了當代桑蠶絲綢業發展成就,呈現桑蠶絲綢產業在脫貧攻堅、農民增收、生態建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僅展示古絲綢之路的燦爛文明,還彰顯了絲路精神的全新時代內涵。

四是注重展品的典型性和廣泛性。本次展出的文物展品涵蓋漢、魏、晉、隋、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現代各個時期,共計400多件。既有反映絲綢之路沿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見證物,也有反映當代桑蠶絲綢產業發展成就的產品和實物;既有紗、絹、羅、綺(qi)、綾、錦、緞等絲綢織物,也有形式多樣的紡織機具;既有反映種桑養蠶、絲路文化的漢代畫像磚、耕織圖等文物,也有活體桑樹、家蠶。

五是推動展、演、教結合。為更好詮釋桑蠶絲綢文化,在精心籌辦展覽的同時,我們還組織安排了豐富的展演和科普活動。一是桑蠶禮儀、絲綢服飾展演,在今天的開館儀式後進行;二是安排有傳統繅絲技藝、文彩繡傳統技藝、手工絲綿製作技藝等展演;三是安排有現場養蠶、桑蠶絲綢知識導學,以及蠶種認養等科普活動;四是展覽期間舉辦多場學術報告和科普講座。

2019年12月19日,二十四節氣文化藝術展在中國農業博物館開展

本次展覽以「傳承節氣文化,弘揚科學精神,堅定文化自信」為主題,分為綜述、節氣與天時、節氣與農事、節氣與生活四個部分[5],通過知識普及、藝術展示、互動體驗、講座交流等方式,詮釋二十四節氣的豐富內涵,促進非遺文化與藝術、科技深度融合。

視頻

中國農業博物館 相關視頻

2009彩陶中的遠古農業陳列_中國農業博物館
2014全國農業展覽館(中國農業博物館)宣傳片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農業博物館)2012
中國桑蠶絲綢文化展漫遊(中國農業博物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