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始建於1959年,是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教育的最高學府,是培養少數民族高級音樂人才的搖籃。學院已向社會輸送了數千名優秀的音樂人才,成為各地區音樂創作、表演、教育和音樂研究領域的學科帶頭人[1]及中堅力量。
師資梯隊
學院一貫重視師資梯隊建設,形成了良好的承傳體系,曾有陳振鐸、田聯韜、金正平、關也維、、袁炳昌、宋承憲、金在清、糜若如等知名專家教授指教,培養了楊秀昭、斯仁•那達米德、嘉雍群培、朴長天、格桑曲傑、楊民康、宋祖英、三寶、烏日娜、張朝、夏小湯等傑出人才和學界翹楚。現專職教師82人,其中高級職稱3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2名、「萬人計劃」人選1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名、「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名、全國「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2名、「四個一批人才」獲得者2名、「國家民委教學名師」1名。學院教師創作了舞劇音樂《涼山巨變》、琵琶曲《狼牙山五壯士》、舞蹈音樂《送糧路上》、民族歌劇《木雕的傳說》、交響樂《西部狂想》、鋼琴曲《皮黃》等影響廣泛的作品。新世紀以來,學院師生在各種比賽中獲獎300餘人次,音樂作品獲獎30餘人次。近20年獲得的各級教學與科研項目及成果百餘項,省部級以上項目與成果40項,如國家級科研項目《中國民間歌曲集成》(西藏卷)獲「國家社會科學重大項目、藝術學科國家重點項目編撰成果一等獎」;合唱《滇南山謠三首》《春天來了》分別獲第二屆、第三屆「金鐘獎」;歌曲《吉祥三寶》獲中宣部第十屆「五個一工程獎[2]」;火不思樂曲《高日罕高勒》獲文華獎;《蒙古佛教音樂文化的多元性》獲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等。
取得成績
學院堅持以傳承和弘揚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為辦學宗旨,努力構建少數民族音樂的教學、科研、創作與開發中心,逐步實現完整而科學的特色學科體系。已成熟的特色課程體系有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中國少數民族聲樂表演、中國少數民族器樂演奏等,並結合這些課程創編了《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概論》《中國少數民族鼓舞節奏訓練教程》《中國少數民族音樂風格視唱作品集》、《冬不拉演奏教程》、《熱瓦甫演奏教程》、《四胡教程》、《火不思演奏教程》等40餘部特色教材。為加強藝術實踐教學,學院成立了學生民族樂團、學生管弦樂團、學生合唱團和「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青年交響樂團」,通過合奏課、合唱課和各類藝術實踐課的教學,加強學生專業合作的演奏演唱能力。學院師生常年活躍於國內外舞台,肩負着弘揚中華民族音樂文化使命展演於國家大劇院、中央電視台、北京音樂廳等國內專業舞台,並巡演於世界各地,將民族音樂之魅力綻放於五洲四海,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讚譽。
學院不斷強化科研創新與教育教學的融合發展能力,堅持行走於傳統科學研究道路的同時,理性步入人工智能時代的學術領域,觸摸音樂教育科學發展的未來尖端。在夯實「民族藝術學」高精尖學科、「烏蘭牧騎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一帶一路」民族藝術教育聯盟、「陸軍裝甲兵文藝輕騎兵人才培養基地」、音樂表演「民族英才班」等關係國家戰略、地方需求和學科自身發展的學術研究的同時,與現代科技行業聯手創建「人工智能音樂聯合實驗室」承擔前沿技術相關課題的研發,探索現代信息技術與音樂教育的深度融合。承擔並完成國家社科重點項目「西藏本教音樂文化研究」、國家社科基金藝術類項目「蒙古語大藏經『丹珠爾』部誦經儀軌音樂研究」、「中國少數民族風格室內樂創作研究」、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歸去來兮」、「山海」、「宋詞五首」、「雲中虹」、「童話印象」、「追夢」及省部級項目「蒙古宗教與祭祀音樂文化研究」、「雍和宮佛教音樂研究」、「音樂治療對災後兒童心理危機干預研究」等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及會議發表論文和音樂作品200多篇(部),並完成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雙一流」建設中的多項成果。
作為我國民族音樂教育的最高學府,音樂學院正以其鮮明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與其他學科一道為中央民族大學「雙一流」建設努力奮進。